第587頁
明雨霽扶著鎮國公,已埋怨了好幾天:「你怎麼要去那麼遠的地方?都怪李華章,早知道就不讓二娘嫁給他了。」
蘇行止今日也陪著鎮國公府過來了,他聽到明雨霽的話,十分無奈:「雨霽,人家是夫妻,你不要胡攪蠻纏。」
明華裳笑笑,說:「不怪他,是我想去遠方看看。姐姐,以後家裡的事,就多仰仗你和蘇兄了。」
明雨霽白了明華裳一眼,道:「仰仗他幹嘛,家裡什麼事不得我做主?」
「我錯了我錯了。」明華裳連忙道歉,「以後就有勞姐姐了。等御史台不忙的時候,你和蘇兄帶著父親去幽州,我們一起去塞外看草原。」
年初,謝濟川、任遙、江陵相繼離開後,明雨霽陪她住了幾天,也趕緊回來照應鎮國公了。從那之後,蘇行止就常陪在明雨霽身邊,兩人似夫妻也似兄妹,明雨霽沒有主動和明華裳說,明華裳便沒有問他們現在是什麼關係。想來,等明雨霽願意承認的時候,會告訴她的。
蘇行止正要應承,明雨霽嗤了一聲,不屑說:「為什麼要等他,我和父親常年有空,想去就去了,為什麼要照顧他的時間,平白受拖累。」
明華裳這麼玲瓏善變的人都被堵住了,蘇行止不氣不惱,主動道:「雨霽說得沒錯,御史台閒時較少,若是等我,恐怕許多事都耽誤了。雍王妃若是想家裡了,隨時來信,我請人護送鎮國公和雨霽去幽州。」
明華裳沒來得及插話,果然明雨霽說:「為什麼要你請?我不能請嗎?」
鎮國公哈哈大笑,說:「行了行了,這種事哪能讓你們小輩操心,我來請。裳裳,太子和二郎都在那邊等著呢,你去吧。去了幽州好好治理,好好破案,為父在家裡,等著你們名揚四海。」
明華裳早就和家人道過別,也知道這不過是暫時的分別,以後肯定能再見,但真到了這一刻,她還是哽塞了。她用力憋回眼睛中的淚意,抬手,鄭重向鎮國公、明雨霽行禮:「我走了。阿父,姐姐,保重。」
鎮國公輕輕摸了摸她的頭髮,就催她上車。明華裳三步一回頭離開,明雨霽扶著鎮國公,不斷向她揮手,蘇行止默默守在明雨霽身邊,同樣目送她離開。突然,明華裳的手被一隻修長有力的手掌握住,她回頭看到李華章,李華章站在陽光下,肩上日月花紋燦燦閃動著金光,秀雅絕倫,俊朗無雙。
李華章耐心溫柔地看著她,眼神似在告訴她不用急,如果不捨得,可以多和家人待一會。明華裳深吸一口氣,抬頭笑著看向他,堅定道:「我好了,我們走吧。」
李華章低低應了聲,回頭看向鎮國公的方向,隆重下拜。明華裳跟著李華章一起行禮,拜別父親。
鎮國公看著這一幕,眼眶不受控泛濕。他還記得剛把李華章抱回來的時候,李華章都不及手臂長,和明華裳並肩放在一起,兩個孩子都弱弱的,像貓一樣小聲哭。一轉眼,他們長成了郎君、娘子,有羽翼也有理想,足以去探索屬於他們的天空,不再需要他的保護了。
真好,三個孩子都長成了最美好的樣子。如此,他也無負太子了。
鎮國公眼睛已經濕了,卻還是笑著,示意明華裳快上車。明雨霽和蘇行止站在旁邊,無聲陪伴著鎮國公。
李華章扶著明華裳登車,清點好隊伍後,就翻身上馬。他回頭望向城門,太子、謝濟川等人都站在城牆下,浩浩蕩蕩,靜默無聲。
他想起剛才在無人處,謝濟川問他的話。謝濟川問他:「你放下權力後,不擔心我或太子出爾反爾,派人追殺你嗎?」
當時很快就來人了,李華章沒來及回復,現在他在馬上,遙遙對太子拱手。太子很快回禮,同樣拱手,一切盡在不言中。
李華章的答案是,不擔心。
大唐已經內亂太久了,從高宗末年,到周武篡唐,到中宗復辟,到韋後亂政,好不容易相王登基,太平公主又掀起太子之爭。太多野心家出現在這個舞台上,你方唱罷我登場,但是李華章相信,仍然還是有有識之士,能超脫一己之私、黨派利益,真心為國為民,做出有利於整個國家的決定。
哪怕在漫長的動亂中,朝中依然不缺這樣的人,狄公、謝濟川、任遙、江陵、蘇行止、韓頡、玉瓊……那些無名無姓、未被知曉的人,只會更多。
則天皇帝實在是一個很擅長識人的人,她為朝廷挖掘、儲備了許多人才,大唐不缺才子,也不缺憂國憂民的政治家,距離盛世,大概只差一段齊心協力的接力賽。
如果他的離開,能促成這一天儘快來臨,他甘之如飴。
李華章和太子對望,李華章輕輕一笑,策馬向前,太子也未曾作秀什麼。
這是兩人無聲的盟約。君子之盟,兩人再不相見,各安一方,太子在朝為帝,帶領大唐步入太平盛世,四海晏平,只要他能做到,李華章就甘心為臣,一生為朝廷守護北疆。
李華章相信,一個盛世皇帝,有這樣的氣量。
何時歸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蘇行止今日也陪著鎮國公府過來了,他聽到明雨霽的話,十分無奈:「雨霽,人家是夫妻,你不要胡攪蠻纏。」
明華裳笑笑,說:「不怪他,是我想去遠方看看。姐姐,以後家裡的事,就多仰仗你和蘇兄了。」
明雨霽白了明華裳一眼,道:「仰仗他幹嘛,家裡什麼事不得我做主?」
「我錯了我錯了。」明華裳連忙道歉,「以後就有勞姐姐了。等御史台不忙的時候,你和蘇兄帶著父親去幽州,我們一起去塞外看草原。」
年初,謝濟川、任遙、江陵相繼離開後,明雨霽陪她住了幾天,也趕緊回來照應鎮國公了。從那之後,蘇行止就常陪在明雨霽身邊,兩人似夫妻也似兄妹,明雨霽沒有主動和明華裳說,明華裳便沒有問他們現在是什麼關係。想來,等明雨霽願意承認的時候,會告訴她的。
蘇行止正要應承,明雨霽嗤了一聲,不屑說:「為什麼要等他,我和父親常年有空,想去就去了,為什麼要照顧他的時間,平白受拖累。」
明華裳這麼玲瓏善變的人都被堵住了,蘇行止不氣不惱,主動道:「雨霽說得沒錯,御史台閒時較少,若是等我,恐怕許多事都耽誤了。雍王妃若是想家裡了,隨時來信,我請人護送鎮國公和雨霽去幽州。」
明華裳沒來得及插話,果然明雨霽說:「為什麼要你請?我不能請嗎?」
鎮國公哈哈大笑,說:「行了行了,這種事哪能讓你們小輩操心,我來請。裳裳,太子和二郎都在那邊等著呢,你去吧。去了幽州好好治理,好好破案,為父在家裡,等著你們名揚四海。」
明華裳早就和家人道過別,也知道這不過是暫時的分別,以後肯定能再見,但真到了這一刻,她還是哽塞了。她用力憋回眼睛中的淚意,抬手,鄭重向鎮國公、明雨霽行禮:「我走了。阿父,姐姐,保重。」
鎮國公輕輕摸了摸她的頭髮,就催她上車。明華裳三步一回頭離開,明雨霽扶著鎮國公,不斷向她揮手,蘇行止默默守在明雨霽身邊,同樣目送她離開。突然,明華裳的手被一隻修長有力的手掌握住,她回頭看到李華章,李華章站在陽光下,肩上日月花紋燦燦閃動著金光,秀雅絕倫,俊朗無雙。
李華章耐心溫柔地看著她,眼神似在告訴她不用急,如果不捨得,可以多和家人待一會。明華裳深吸一口氣,抬頭笑著看向他,堅定道:「我好了,我們走吧。」
李華章低低應了聲,回頭看向鎮國公的方向,隆重下拜。明華裳跟著李華章一起行禮,拜別父親。
鎮國公看著這一幕,眼眶不受控泛濕。他還記得剛把李華章抱回來的時候,李華章都不及手臂長,和明華裳並肩放在一起,兩個孩子都弱弱的,像貓一樣小聲哭。一轉眼,他們長成了郎君、娘子,有羽翼也有理想,足以去探索屬於他們的天空,不再需要他的保護了。
真好,三個孩子都長成了最美好的樣子。如此,他也無負太子了。
鎮國公眼睛已經濕了,卻還是笑著,示意明華裳快上車。明雨霽和蘇行止站在旁邊,無聲陪伴著鎮國公。
李華章扶著明華裳登車,清點好隊伍後,就翻身上馬。他回頭望向城門,太子、謝濟川等人都站在城牆下,浩浩蕩蕩,靜默無聲。
他想起剛才在無人處,謝濟川問他的話。謝濟川問他:「你放下權力後,不擔心我或太子出爾反爾,派人追殺你嗎?」
當時很快就來人了,李華章沒來及回復,現在他在馬上,遙遙對太子拱手。太子很快回禮,同樣拱手,一切盡在不言中。
李華章的答案是,不擔心。
大唐已經內亂太久了,從高宗末年,到周武篡唐,到中宗復辟,到韋後亂政,好不容易相王登基,太平公主又掀起太子之爭。太多野心家出現在這個舞台上,你方唱罷我登場,但是李華章相信,仍然還是有有識之士,能超脫一己之私、黨派利益,真心為國為民,做出有利於整個國家的決定。
哪怕在漫長的動亂中,朝中依然不缺這樣的人,狄公、謝濟川、任遙、江陵、蘇行止、韓頡、玉瓊……那些無名無姓、未被知曉的人,只會更多。
則天皇帝實在是一個很擅長識人的人,她為朝廷挖掘、儲備了許多人才,大唐不缺才子,也不缺憂國憂民的政治家,距離盛世,大概只差一段齊心協力的接力賽。
如果他的離開,能促成這一天儘快來臨,他甘之如飴。
李華章和太子對望,李華章輕輕一笑,策馬向前,太子也未曾作秀什麼。
這是兩人無聲的盟約。君子之盟,兩人再不相見,各安一方,太子在朝為帝,帶領大唐步入太平盛世,四海晏平,只要他能做到,李華章就甘心為臣,一生為朝廷守護北疆。
李華章相信,一個盛世皇帝,有這樣的氣量。
何時歸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