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頁
他也正在看她,眼眸靜澹如湖,裡面似乎有她看不懂的神采,明華裳沒有再深究,笑著道:「好呀。」
李華章換了衣服到前廳,太平公主已喝了半盞茶。以太平公主如今的權勢,很少有人敢讓她等了,但太平公主沒有絲毫不耐,她看到李華章進來,笑著起身迎上來:「二郎,你回來了。快讓姑母看看,似乎又瘦了,這些日子,你在外面受苦了吧。」
李華章避開太平公主的手,規規矩矩行禮:「拜見姑母。服從朝廷調令,沒什麼辛苦的。」
太平公主的手落空,怔了下,不動聲色地收回來,笑道:「你這個孩子,還是這樣守禮,自家人,哪需要這樣生分。」
「不敢當。」李華章依然疏離冷淡,道,「姑母請坐。」
太平公主笑了笑,施施然回到座位。等兩人做好後,太平公主拿起茶盞,修長的指甲拂過水麵,不經意道:「二郎,你這次回來,有什麼打算?」
李華章道:「沒什麼打算,一切都聽朝廷安排。」
太平公主笑了:「你這孩子,朝廷還不是人安排的。要我說,你這次回來就不要走了,外州哪比得上長安。上次韋後將你調到商州的時候,我就很不高興,只是三兄糊塗,一昧偏信他那妻子、女兒,後來果然被這兩人害死了吧?經歷這一遭我算是明白了,權力啊,還是要掌握在信得過的人手中,萬一出什麼事,不必求人。」
李華章靜了靜,不再陪太平公主做無意義的戲,直截了當問道:「姑母,您到底想說什麼,直說了吧。我妻子身體不舒服,我想早點回去陪她。」
太平公主的笑容微微一滯,李華章還是這種性格,直來直往,不通人情。她垂眸笑了笑,索性也不浪費時間了,悠悠道:「我還是那句話,你以後有什麼打算呢?莫非,真的一輩子當個出生入死,替朝廷排憂解難的藩王?」
李華章挑挑眉,反問道:「有何不好?」
太平公主抬眸,眼中的光精明尖銳,道:「你當真甘心嗎?你的才能不下於任何人,為什麼要低人一頭,一輩子聽人號令?你的祖父是皇帝,祖母是皇帝,父親是太子,兩個叔父皆臨朝稱帝,你就沒想過,你也可以君臨天下嗎?」
李華章靜靜注視著太平公主,太平公主以為他心動了,再接再勵道:「你放心,我會幫你。要是我沒猜錯,玄梟衛應該在你手裡吧?我原本以為母親死了,虎符失蹤了,玄梟衛勢必要成為一灘散沙,我正好收為己用,沒想到玄梟衛雖然低調,但其中自有秩序,那是我便猜到虎符易主了。母親的心腹連我也不甚清楚,我一直在找幕後之人是誰,沒想到,那個人竟然是你。」
太平公主輕笑一聲,自嘲道:「母親竟然如此信任你,枉我自信了這麼多年,覺得母親最倚重我。興許這就是緣法,玄梟衛是我建立的,現在卻在你手裡,看來上天註定我們要合作。母親將玄梟衛留給你,說明她視你為繼承人,我們應當聯合起來,奪回帝位,方不負母親的期待啊。」
太平公主說著激動起來,眼睛中光芒灼亮,野心勃勃,熱烈幾乎化為實體,教人無法直視。李華章收斂視線,嘲諷地笑了聲。
何其熟悉的情形,景龍元年在上陽宮時,則天皇帝也和他說過類似的話。不同的人,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唯一的共同之處就是,她們都不是真心認可他,而是想利用他。
則天女皇想利用他復辟,而現在,太平公主想利用他鬥倒太子。一個沒有繼承權力,卻擁有一個美譽天下的父親,被全朝高高捧起的前太子遺脈,是一個多麼趁手的工具。
李華章忽然覺得無比厭倦。曾經他看史書時,覺得那些不顧天下存亡、只知道爭權奪利的當權者是個人品行不好,學識不夠豐厚,或者身邊沒有諍臣,現在他明白了,無關品德怎麼樣,當那個人登上皇位,就會被異化成權力怪獸。
他親眼看到他的祖母、叔叔踏上這條路,現在,輪到他的姑母了。
耳邊太平公主還在喋喋不休,她越說越激動,抓住李華章的手臂道:「這次你在劍南立了大功,正是最好的機會。明日我隨你一起去宮裡見皇兄,別的話你不用多說,我來幫你請封……」
李華章打斷太平公主的話,說:「姑母,不必了。解決劍南節度使是許多人通力合作,遠非我一人之功。如果沒有謝濟川在長安替我說話,及時為我送去調兵聖旨,如果沒有任遙和江陵在劍南關擋住外敵,沒有隴右節度使傾力相助,沒有我的妻子為我掃除後顧之憂,劍南之患,都不會是現在的局面。穆雲平和譙王沒造成大禍是萬幸,但是,這樣的幸運不會每一次都青睞大唐。說到底,要不是譙王勾結外臣,穆雲平不會參與皇子奪嫡,後面也不會被逼得不得不造反。這次之禍俱是李家人引起,李家愧對蒼生,我哪還有臉面要求朝廷封賞?」
太平公主挑眉,沒法理解李華章:「這不是沒有造成不可收拾的後果嗎,你何必內疚?我還是第一次見到連請功都不積極的,放心,有我在,斷不會讓人搶了你的功勞。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李華章換了衣服到前廳,太平公主已喝了半盞茶。以太平公主如今的權勢,很少有人敢讓她等了,但太平公主沒有絲毫不耐,她看到李華章進來,笑著起身迎上來:「二郎,你回來了。快讓姑母看看,似乎又瘦了,這些日子,你在外面受苦了吧。」
李華章避開太平公主的手,規規矩矩行禮:「拜見姑母。服從朝廷調令,沒什麼辛苦的。」
太平公主的手落空,怔了下,不動聲色地收回來,笑道:「你這個孩子,還是這樣守禮,自家人,哪需要這樣生分。」
「不敢當。」李華章依然疏離冷淡,道,「姑母請坐。」
太平公主笑了笑,施施然回到座位。等兩人做好後,太平公主拿起茶盞,修長的指甲拂過水麵,不經意道:「二郎,你這次回來,有什麼打算?」
李華章道:「沒什麼打算,一切都聽朝廷安排。」
太平公主笑了:「你這孩子,朝廷還不是人安排的。要我說,你這次回來就不要走了,外州哪比得上長安。上次韋後將你調到商州的時候,我就很不高興,只是三兄糊塗,一昧偏信他那妻子、女兒,後來果然被這兩人害死了吧?經歷這一遭我算是明白了,權力啊,還是要掌握在信得過的人手中,萬一出什麼事,不必求人。」
李華章靜了靜,不再陪太平公主做無意義的戲,直截了當問道:「姑母,您到底想說什麼,直說了吧。我妻子身體不舒服,我想早點回去陪她。」
太平公主的笑容微微一滯,李華章還是這種性格,直來直往,不通人情。她垂眸笑了笑,索性也不浪費時間了,悠悠道:「我還是那句話,你以後有什麼打算呢?莫非,真的一輩子當個出生入死,替朝廷排憂解難的藩王?」
李華章挑挑眉,反問道:「有何不好?」
太平公主抬眸,眼中的光精明尖銳,道:「你當真甘心嗎?你的才能不下於任何人,為什麼要低人一頭,一輩子聽人號令?你的祖父是皇帝,祖母是皇帝,父親是太子,兩個叔父皆臨朝稱帝,你就沒想過,你也可以君臨天下嗎?」
李華章靜靜注視著太平公主,太平公主以為他心動了,再接再勵道:「你放心,我會幫你。要是我沒猜錯,玄梟衛應該在你手裡吧?我原本以為母親死了,虎符失蹤了,玄梟衛勢必要成為一灘散沙,我正好收為己用,沒想到玄梟衛雖然低調,但其中自有秩序,那是我便猜到虎符易主了。母親的心腹連我也不甚清楚,我一直在找幕後之人是誰,沒想到,那個人竟然是你。」
太平公主輕笑一聲,自嘲道:「母親竟然如此信任你,枉我自信了這麼多年,覺得母親最倚重我。興許這就是緣法,玄梟衛是我建立的,現在卻在你手裡,看來上天註定我們要合作。母親將玄梟衛留給你,說明她視你為繼承人,我們應當聯合起來,奪回帝位,方不負母親的期待啊。」
太平公主說著激動起來,眼睛中光芒灼亮,野心勃勃,熱烈幾乎化為實體,教人無法直視。李華章收斂視線,嘲諷地笑了聲。
何其熟悉的情形,景龍元年在上陽宮時,則天皇帝也和他說過類似的話。不同的人,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唯一的共同之處就是,她們都不是真心認可他,而是想利用他。
則天女皇想利用他復辟,而現在,太平公主想利用他鬥倒太子。一個沒有繼承權力,卻擁有一個美譽天下的父親,被全朝高高捧起的前太子遺脈,是一個多麼趁手的工具。
李華章忽然覺得無比厭倦。曾經他看史書時,覺得那些不顧天下存亡、只知道爭權奪利的當權者是個人品行不好,學識不夠豐厚,或者身邊沒有諍臣,現在他明白了,無關品德怎麼樣,當那個人登上皇位,就會被異化成權力怪獸。
他親眼看到他的祖母、叔叔踏上這條路,現在,輪到他的姑母了。
耳邊太平公主還在喋喋不休,她越說越激動,抓住李華章的手臂道:「這次你在劍南立了大功,正是最好的機會。明日我隨你一起去宮裡見皇兄,別的話你不用多說,我來幫你請封……」
李華章打斷太平公主的話,說:「姑母,不必了。解決劍南節度使是許多人通力合作,遠非我一人之功。如果沒有謝濟川在長安替我說話,及時為我送去調兵聖旨,如果沒有任遙和江陵在劍南關擋住外敵,沒有隴右節度使傾力相助,沒有我的妻子為我掃除後顧之憂,劍南之患,都不會是現在的局面。穆雲平和譙王沒造成大禍是萬幸,但是,這樣的幸運不會每一次都青睞大唐。說到底,要不是譙王勾結外臣,穆雲平不會參與皇子奪嫡,後面也不會被逼得不得不造反。這次之禍俱是李家人引起,李家愧對蒼生,我哪還有臉面要求朝廷封賞?」
太平公主挑眉,沒法理解李華章:「這不是沒有造成不可收拾的後果嗎,你何必內疚?我還是第一次見到連請功都不積極的,放心,有我在,斷不會讓人搶了你的功勞。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