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以上種種,都只是時舒私下裡的猜測,內里源頭是什麼有時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
那幾個宮妃被悄悄送出宮去之後,也沒引起什麼波瀾,過了年便各自熱熱鬧鬧嫁了人。
而鈕妃就這樣一病不起,縮在坤寧宮內度過了整個冬日,皇帝的賞賜一如往常,看不出來什麼不同。
只有時舒慢慢察覺,皇帝和自己說起一些事情的頻率越來越高了,而她很多時候沒什麼發揮餘地,只是聽從命令,然後實施下去,偶爾有些不懂的,皇帝也很樂意為她解答。
很多事情,皇帝不會要求她坐到事事完美,只需要達到最終目的,中間了差池也不要緊,反正不是什麼大事。
時舒私下猜測,這大概是佟家最近被彈劾次數明顯上升的緣故,皇帝沒辦法光明正大地安撫佟家,於是只能把些許的愧疚放在她身上,然後借她的手把自己的態度傳遞給佟家。
然而皇帝這樣的態度持續了很久很久,久道到時舒都覺得自己有些受寵若驚的時候,她終於知道為什麼了。
五月里,皇帝大封六宮,提前下了詔書,鈕妃自然是皇后,時舒得了貴妃位份,餘下便是安嬪李氏,敬嬪王佳氏,端嬪董氏,榮嬪馬佳氏,惠嬪納喇氏,宜嬪郭絡羅氏,僖嬪赫舍里氏。
七嬪中大多是宮中有資歷或子嗣的舊人,唯有宜嬪和僖嬪是今年進宮的內務府秀女,前者有寵愛,後者則屬於皇帝對其祖上的施恩。
與之相對的,則是今年八旗選秀中記了名的女子,其中家世卓越的統統被指了婚,只留下兩三個不算出眾的封了貴人。
此舉無疑斷了朝中不少人的念想。
沒人敢質疑皇帝,一時間彈劾佟家的摺子又跟雪花片似地飛到了皇帝的案桌上。
雖說皇帝和佟家都知道這不過是泄憤,但是大臣們彈劾的理由都能站得住腳,再者佟家子弟也不都是安分之輩,平日裡行事也有過仗勢欺人的時候,這次被查出來,皇帝自然是要發落的。
消息不日就傳進了時舒耳朵里,再之後就是佟夫人遞了牌子來見她。
時舒一概只當做不知道,自然也沒給佟夫人開口的機會。
眼見著入宮的時間長得有些不大妥當,佟夫人也就明白了自己女兒的心思,她不願意管這事兒。
此次被判了流放的一個子侄,正是她娘家嫂子的一個兄弟,關係極好,佟夫人才受了這個託付來的。
千算萬算,沒有料到女兒連開口的意思都沒有,也就只好歇了這個心思。
只是走的時候,佟夫人到底還有些不甘心。
趁著宮人一樣樣去拿東西的時候,她正要開口,被時舒瞥了一眼,竟然不自覺就閉了嘴。
佟夫人心中陣陣驚訝,連她給的賞賜都顧不上去看,也只有這一刻她清楚意識到,在她身側坐著的居然已經不是自己那個乖巧溫和,說什麼都肯聽話的女兒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舉手投足間滿是威儀的貴妃。
這樣先施威再安撫的手段,如此不容人辯駁的心性,一時間令她感覺到無比的失落與陌生。
坐著馬車回家的路上,佟夫人心頭思緒紛雜,雖然有失落,但反應過來後,她也為女兒的清醒感覺到慶幸。
她自然知道家中期待的是一位萬事以家族為先的不失聖心的貴妃。
可世事難兩全,比起女兒在宮裡戰戰兢兢,處心積慮處理好這些事情,她更希望女兒的日子能夠好過一些,不過是些家族瑣事,何必讓她為了這個試探皇上的心意。
這些話,佟夫人回去後自是沒提。
本以為事情能夠就此停歇,不料過了些時日,佟家人的處境卻愈發艱難了。
不光是旁支的子弟,甚至已經有不少人拿著佟國綱和佟國維兄弟兩人的罪證彈劾,不同於先前的試探,小打小鬧,這一次竟是動了真格的。
若真是論罪下來,佟家兄弟倆少不得要栽一個跟頭。
一時間不光前朝,連後宮有些消息靈通的人看她都變了眼神,覺著這位新鮮出爐的貴妃娘娘處境似乎有些不妙。
畢竟佟家到底不比別的大族根基深厚,如今能夠拿得出手的也不過是佟家主支的兩兄弟。
而時舒在得知其中大部分彈劾罪名都屬實之後,依舊選擇了按兵不動。
皇帝是個護短的人,尤其對佟家,若是佟家無罪,自然不會任由別人往佟家頭上扣罪名,若是有罪,即便一時因為她的求情姑息了,日後也總要借題發揮出來的。
於是沒過幾日,佟夫人又攜著家眷入宮了。
時舒的態度表現得太明顯,佟夫人遲遲沒找到說話的機會,倒是尚且年幼的幼弟隆科多很是不滿,嘟囔著抱怨道:「阿瑪最近都忙壞了,姐姐怎麼一點忙也不幫?對姐姐來說這又不是什麼大事?」
佟夫人一時不妨,有些驚異地看著她,面上隱約有些擔憂。
倒是一旁的嫂嫂赫舍里氏安然坐著,她和這個小姑子不算熟悉,然而家中最近事故頻發,連自己的丈夫都身涉其中,貴妃卻總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叫她怎麼能夠安心。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那幾個宮妃被悄悄送出宮去之後,也沒引起什麼波瀾,過了年便各自熱熱鬧鬧嫁了人。
而鈕妃就這樣一病不起,縮在坤寧宮內度過了整個冬日,皇帝的賞賜一如往常,看不出來什麼不同。
只有時舒慢慢察覺,皇帝和自己說起一些事情的頻率越來越高了,而她很多時候沒什麼發揮餘地,只是聽從命令,然後實施下去,偶爾有些不懂的,皇帝也很樂意為她解答。
很多事情,皇帝不會要求她坐到事事完美,只需要達到最終目的,中間了差池也不要緊,反正不是什麼大事。
時舒私下猜測,這大概是佟家最近被彈劾次數明顯上升的緣故,皇帝沒辦法光明正大地安撫佟家,於是只能把些許的愧疚放在她身上,然後借她的手把自己的態度傳遞給佟家。
然而皇帝這樣的態度持續了很久很久,久道到時舒都覺得自己有些受寵若驚的時候,她終於知道為什麼了。
五月里,皇帝大封六宮,提前下了詔書,鈕妃自然是皇后,時舒得了貴妃位份,餘下便是安嬪李氏,敬嬪王佳氏,端嬪董氏,榮嬪馬佳氏,惠嬪納喇氏,宜嬪郭絡羅氏,僖嬪赫舍里氏。
七嬪中大多是宮中有資歷或子嗣的舊人,唯有宜嬪和僖嬪是今年進宮的內務府秀女,前者有寵愛,後者則屬於皇帝對其祖上的施恩。
與之相對的,則是今年八旗選秀中記了名的女子,其中家世卓越的統統被指了婚,只留下兩三個不算出眾的封了貴人。
此舉無疑斷了朝中不少人的念想。
沒人敢質疑皇帝,一時間彈劾佟家的摺子又跟雪花片似地飛到了皇帝的案桌上。
雖說皇帝和佟家都知道這不過是泄憤,但是大臣們彈劾的理由都能站得住腳,再者佟家子弟也不都是安分之輩,平日裡行事也有過仗勢欺人的時候,這次被查出來,皇帝自然是要發落的。
消息不日就傳進了時舒耳朵里,再之後就是佟夫人遞了牌子來見她。
時舒一概只當做不知道,自然也沒給佟夫人開口的機會。
眼見著入宮的時間長得有些不大妥當,佟夫人也就明白了自己女兒的心思,她不願意管這事兒。
此次被判了流放的一個子侄,正是她娘家嫂子的一個兄弟,關係極好,佟夫人才受了這個託付來的。
千算萬算,沒有料到女兒連開口的意思都沒有,也就只好歇了這個心思。
只是走的時候,佟夫人到底還有些不甘心。
趁著宮人一樣樣去拿東西的時候,她正要開口,被時舒瞥了一眼,竟然不自覺就閉了嘴。
佟夫人心中陣陣驚訝,連她給的賞賜都顧不上去看,也只有這一刻她清楚意識到,在她身側坐著的居然已經不是自己那個乖巧溫和,說什麼都肯聽話的女兒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舉手投足間滿是威儀的貴妃。
這樣先施威再安撫的手段,如此不容人辯駁的心性,一時間令她感覺到無比的失落與陌生。
坐著馬車回家的路上,佟夫人心頭思緒紛雜,雖然有失落,但反應過來後,她也為女兒的清醒感覺到慶幸。
她自然知道家中期待的是一位萬事以家族為先的不失聖心的貴妃。
可世事難兩全,比起女兒在宮裡戰戰兢兢,處心積慮處理好這些事情,她更希望女兒的日子能夠好過一些,不過是些家族瑣事,何必讓她為了這個試探皇上的心意。
這些話,佟夫人回去後自是沒提。
本以為事情能夠就此停歇,不料過了些時日,佟家人的處境卻愈發艱難了。
不光是旁支的子弟,甚至已經有不少人拿著佟國綱和佟國維兄弟兩人的罪證彈劾,不同於先前的試探,小打小鬧,這一次竟是動了真格的。
若真是論罪下來,佟家兄弟倆少不得要栽一個跟頭。
一時間不光前朝,連後宮有些消息靈通的人看她都變了眼神,覺著這位新鮮出爐的貴妃娘娘處境似乎有些不妙。
畢竟佟家到底不比別的大族根基深厚,如今能夠拿得出手的也不過是佟家主支的兩兄弟。
而時舒在得知其中大部分彈劾罪名都屬實之後,依舊選擇了按兵不動。
皇帝是個護短的人,尤其對佟家,若是佟家無罪,自然不會任由別人往佟家頭上扣罪名,若是有罪,即便一時因為她的求情姑息了,日後也總要借題發揮出來的。
於是沒過幾日,佟夫人又攜著家眷入宮了。
時舒的態度表現得太明顯,佟夫人遲遲沒找到說話的機會,倒是尚且年幼的幼弟隆科多很是不滿,嘟囔著抱怨道:「阿瑪最近都忙壞了,姐姐怎麼一點忙也不幫?對姐姐來說這又不是什麼大事?」
佟夫人一時不妨,有些驚異地看著她,面上隱約有些擔憂。
倒是一旁的嫂嫂赫舍里氏安然坐著,她和這個小姑子不算熟悉,然而家中最近事故頻發,連自己的丈夫都身涉其中,貴妃卻總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叫她怎麼能夠安心。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