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
為著愛妻薨逝而對她的喪儀力求完美是情深, 可為著這個去猜忌為難妾室, 雖顯情深,但難免有刻薄的嫌疑。
皇上要是表現得太深情, 難免要向他的皇祖父——康熙帝學習, 康熙帝元後過世三年方冊封繼後,繼後過世三年, 才冊封孝懿仁皇后為皇貴妃。
而如今大行皇后薨逝不過兩個月,皇上已經在琢磨著再度大封六宮, 雖說宮中有傳聞是皇后薨逝之前的懇求,但皇上若是真的如此掛念皇后,這時候想必是分不出這麼些心思來的。
而且近來皇上又冷不丁下了旨意,讓人拾掇養心殿的東耳房。東耳房自來是只有皇后才有資格住的,且皇上下的是明旨,這樣一來,幾乎就是在明示眾嬪妃,皇上有立新後的意思了。
如今後宮貴妃位上不是時舒就是慧貴妃,慧貴妃還在跟著太后念佛,如此,最有可能的就是時舒了。
令嬪想必也是為著這個而來的。
然而就在人人都覺得慧貴妃失勢的時候,皇上自皇后薨逝後,頭回召人去養心殿,叫的卻是慧貴妃,還讓把六阿哥給抱了去。
這一夜,不少人都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第二日瞧見神采奕奕帶著六阿哥的慧貴妃時,時舒也不覺得有什麼意外,反正如今兩人平起平坐,純妃又變相的被禁足,慧貴妃如今能做的事情十分有限。
而嫻妃投靠了太后,太后眼裡見不得髒東西,若她不想自毀根基,自然也只能光明正大地爭。
這之後,皇上踏入後宮的頻率又和從前差不多了。
只是後宮眾人的態度或多或少都開始變了,變得比以往更加恭敬,也更加戰戰兢兢。
時舒趁著皇上心情不錯的時候,剛提到一句令妃,便看到皇上的臉色霎時冷了下來。
皇上的確是很不悅,這些日子為著前朝的事情,多少人都來他面前打聽求情,就連皇額娘都隱晦地提了一句,仿佛他成了什麼暴虐之人一般。
後宮中,從前和他最親密的皇后驟然薨逝,次之的高氏也變了模樣,那日他召見高氏,本是想從她那兒獲取一二慰藉,想想從前在雍王府時候的事情,然而她卻巴巴地抱了六阿哥過來。
為的不是讓他多看看六阿哥,而是害怕他一時不悅責罰於她,打的是孩子在他就會有所收斂的主意。
這讓皇上不悅的同時,更有幾分心涼。
連親額娘和枕邊之人都看不出他的意圖,不信任他,遑論旁人?
如今又見時舒替人來探聽消息,皇上下意識就覺得,連她這個潛邸舊人也覺得他性子暴虐,是非不分?
時舒眼見著皇上的怒氣要成倍翻湧起來,便知道是時候再添上一句話了。
她淡淡笑道:「令嬪年紀小,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妾身看她一時亂了方寸,便只好先應下來。若是她阿瑪有錯當然要罰,若是無錯,皇上又不是分不清是非的人,何須她來擔憂呢?」
皇上的怒氣一下子啞了火,他睜眼重新看向面前的哲貴妃,一時間只覺得她的舉止從容,氣度高華,他這些年來親眼看著她的變化,一直以為歲月早已帶走了她的天真,令她磨鍊出來一種溫和沉靜的氣質。可如今卻發覺,她內里似乎還是和從前一樣。
她本性溫良,一旦信了一個人就不會輕易更改,少時覺得是缺點的地方,細細品來,卻有種別樣的赤誠,實在是很可貴的一點。
這些年來面對著旁人,皇上總能想起物是人非,唯獨在她這裡,一切好像變了,又好像沒變。
潛邸那麼多舊人,竟唯獨她沒有變。
令嬪隔了幾日來請安,時舒便向她透露了一二。
令嬪也並未失望,實在是比起被判斬監候的刑部尚書,被革職流放的那一大堆官員,自己阿瑪的照常辦理顯得如此與眾不同,她幾乎要夸皇上宅心仁厚的程度了。
同時,時舒也得到了令嬪所說的一個消息,令嬪去養心殿伴駕,聽了別人說慧貴妃先前去養心殿,住得都不是東耳房,皇上也從未叫她去看過。
時舒謝過她的好意,不過仍然不抱什麼期待。
皇上即便近來不親近慧貴妃,但對她也是爾爾,反而更加喜歡召幸那些新嬪妃,小柏氏,陸氏,巴林氏,林氏,索氏,數一數正經有了位份的,也有這麼五個。
慧貴妃從身邊人口中聽到這幾個新人,滿臉都是慶幸。
她是知道皇上性子的,也知道那日帶著六阿哥去養心殿,惹怒了皇上。但是她當時真的害怕,自己在這之前就犯下了大錯,若是這回再說錯一句話,皇上盛怒之下,尚不知會如何對待她。
皇上這些年來寵愛她不假,她也摸清了皇上喜歡她率真的性子,故意做出那副樣子討皇上歡心,可以往皇上的性子溫和,從不在意她偶然的越界,如今,她卻不敢了。
皇上身邊有了新人,她現在卻絲毫沒有嫉恨的情緒,只覺得慶幸,有了這些人,皇上就不會來找她了。
想到這裡,她又覺得有些恐慌。
身邊的宮人把六阿哥抱到她跟前,寬慰道:「娘娘放寬心,如今六阿哥還在您這兒,皇上就算是念著六阿哥,也會來看您的,到時候您再解釋一二,以皇上對您的寵愛,不會把先前的事情放在心上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皇上要是表現得太深情, 難免要向他的皇祖父——康熙帝學習, 康熙帝元後過世三年方冊封繼後,繼後過世三年, 才冊封孝懿仁皇后為皇貴妃。
而如今大行皇后薨逝不過兩個月,皇上已經在琢磨著再度大封六宮, 雖說宮中有傳聞是皇后薨逝之前的懇求,但皇上若是真的如此掛念皇后,這時候想必是分不出這麼些心思來的。
而且近來皇上又冷不丁下了旨意,讓人拾掇養心殿的東耳房。東耳房自來是只有皇后才有資格住的,且皇上下的是明旨,這樣一來,幾乎就是在明示眾嬪妃,皇上有立新後的意思了。
如今後宮貴妃位上不是時舒就是慧貴妃,慧貴妃還在跟著太后念佛,如此,最有可能的就是時舒了。
令嬪想必也是為著這個而來的。
然而就在人人都覺得慧貴妃失勢的時候,皇上自皇后薨逝後,頭回召人去養心殿,叫的卻是慧貴妃,還讓把六阿哥給抱了去。
這一夜,不少人都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第二日瞧見神采奕奕帶著六阿哥的慧貴妃時,時舒也不覺得有什麼意外,反正如今兩人平起平坐,純妃又變相的被禁足,慧貴妃如今能做的事情十分有限。
而嫻妃投靠了太后,太后眼裡見不得髒東西,若她不想自毀根基,自然也只能光明正大地爭。
這之後,皇上踏入後宮的頻率又和從前差不多了。
只是後宮眾人的態度或多或少都開始變了,變得比以往更加恭敬,也更加戰戰兢兢。
時舒趁著皇上心情不錯的時候,剛提到一句令妃,便看到皇上的臉色霎時冷了下來。
皇上的確是很不悅,這些日子為著前朝的事情,多少人都來他面前打聽求情,就連皇額娘都隱晦地提了一句,仿佛他成了什麼暴虐之人一般。
後宮中,從前和他最親密的皇后驟然薨逝,次之的高氏也變了模樣,那日他召見高氏,本是想從她那兒獲取一二慰藉,想想從前在雍王府時候的事情,然而她卻巴巴地抱了六阿哥過來。
為的不是讓他多看看六阿哥,而是害怕他一時不悅責罰於她,打的是孩子在他就會有所收斂的主意。
這讓皇上不悅的同時,更有幾分心涼。
連親額娘和枕邊之人都看不出他的意圖,不信任他,遑論旁人?
如今又見時舒替人來探聽消息,皇上下意識就覺得,連她這個潛邸舊人也覺得他性子暴虐,是非不分?
時舒眼見著皇上的怒氣要成倍翻湧起來,便知道是時候再添上一句話了。
她淡淡笑道:「令嬪年紀小,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妾身看她一時亂了方寸,便只好先應下來。若是她阿瑪有錯當然要罰,若是無錯,皇上又不是分不清是非的人,何須她來擔憂呢?」
皇上的怒氣一下子啞了火,他睜眼重新看向面前的哲貴妃,一時間只覺得她的舉止從容,氣度高華,他這些年來親眼看著她的變化,一直以為歲月早已帶走了她的天真,令她磨鍊出來一種溫和沉靜的氣質。可如今卻發覺,她內里似乎還是和從前一樣。
她本性溫良,一旦信了一個人就不會輕易更改,少時覺得是缺點的地方,細細品來,卻有種別樣的赤誠,實在是很可貴的一點。
這些年來面對著旁人,皇上總能想起物是人非,唯獨在她這裡,一切好像變了,又好像沒變。
潛邸那麼多舊人,竟唯獨她沒有變。
令嬪隔了幾日來請安,時舒便向她透露了一二。
令嬪也並未失望,實在是比起被判斬監候的刑部尚書,被革職流放的那一大堆官員,自己阿瑪的照常辦理顯得如此與眾不同,她幾乎要夸皇上宅心仁厚的程度了。
同時,時舒也得到了令嬪所說的一個消息,令嬪去養心殿伴駕,聽了別人說慧貴妃先前去養心殿,住得都不是東耳房,皇上也從未叫她去看過。
時舒謝過她的好意,不過仍然不抱什麼期待。
皇上即便近來不親近慧貴妃,但對她也是爾爾,反而更加喜歡召幸那些新嬪妃,小柏氏,陸氏,巴林氏,林氏,索氏,數一數正經有了位份的,也有這麼五個。
慧貴妃從身邊人口中聽到這幾個新人,滿臉都是慶幸。
她是知道皇上性子的,也知道那日帶著六阿哥去養心殿,惹怒了皇上。但是她當時真的害怕,自己在這之前就犯下了大錯,若是這回再說錯一句話,皇上盛怒之下,尚不知會如何對待她。
皇上這些年來寵愛她不假,她也摸清了皇上喜歡她率真的性子,故意做出那副樣子討皇上歡心,可以往皇上的性子溫和,從不在意她偶然的越界,如今,她卻不敢了。
皇上身邊有了新人,她現在卻絲毫沒有嫉恨的情緒,只覺得慶幸,有了這些人,皇上就不會來找她了。
想到這裡,她又覺得有些恐慌。
身邊的宮人把六阿哥抱到她跟前,寬慰道:「娘娘放寬心,如今六阿哥還在您這兒,皇上就算是念著六阿哥,也會來看您的,到時候您再解釋一二,以皇上對您的寵愛,不會把先前的事情放在心上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