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頁
「此番犯事者多為地方官員,本該為一方百姓作主,卻做出這等大逆不道喪盡天良之事。」昭昧道:「翌日拔擢官員,在了解民情之餘,更當注重不再犯此重罪——尤以此案中居功者為先。」
此案中居功者都是哪些人呢?
人很多,但首要的必然是那個群體——文書與暗鴞。
暗鴞隸屬中央監察,不適宜大規模調動,然而文書卻是流外官員,又經地方歷練,正值三年考課之際,凡得「最」等,皆可入流,正式自吏入官,踏上仕途。
其中又以宋鴻漸與文命冒死,才有這驚天一案,故宋鴻漸以流外三等授從七品縣令,如此晉升速度,甚於眾多科舉進士,堪稱一飛沖天。而文命本在流內,則任殿中侍御史,自地方而至中央。
這也意味著,共事三年後,她們即將分別。
俠客是早就走了的,她們前腳與蘭章互見,後腳再找俠客,就發現她不見了蹤影,仿佛萍水相逢,甚至不知姓名,卻記得那「俠骨留香」的名號。
現在,她們也要離開了。
宋鴻漸:「你去了上京,可不可能忘了我啊。」
文命說:「你也是,還有……以後少哭一點。」
「喂!」宋鴻漸瞪著眼睛,又不好意思地笑了:「好吧,我也是縣令了,才不會總哭呢。」
文命笑:「嗯。」
宋鴻漸按住她的嘴角向上推:「開心點。」
文命想說不開心的是你吧,但見她的目光,沒有出口。
宋鴻漸忽然背過臉去,輕微抽泣聲後扭過頭來,抱住文命的脖子笑起來,輕快地說:「你要在御史台好好工作啊。總有一天我也會去上京的!」
她攥了攥拳。
「好。」文命說:「我等你。」
「拉鉤拉鉤。」宋鴻漸勾住她的手指,用力搖了搖,鬆開手,主動退後一步,說:「再見。」
文命忽然理解了宋鴻漸的愛哭。似乎還是笑起來更難一些,但她仍舊笑著,說:「再見。」
她們都相信自己擁有光明的未來,終有一日,將在大昭的心臟,在那最巍峨的廟堂相見。
像她們這樣的人還有很多,有的人忽然發現了從未發現的道路,有的人則自不抱期待的灰暗中找到光亮,更堅定地走在路上。
但這條路仍舊任重而道遠,有許多問題仍在等待她們解決。
朝堂上,當朝臣們舊事重提,昭昧絲毫不覺意外。時間越拖越久,她的婚事已經成了男臣們的心結。只是這一次,他們似乎想要集中發力,非但要催婚,還多了旁的提議。
又是人口增長的事情。
昭昧直白地打了個瞌睡。
等老臣絮絮叨叨地說完,不用昭昧開口,李素節站出來道:「臣有一法。」
昭昧立刻抖擻起了精神,目光炯炯,好像有意與前番睏倦做個對比,說:「中書請講。」
李素節道:「方才趙主事言男子無妻者甚眾,故欲降低婚齡,以得更多婚齡女子與男子相配,結成眷屬。依某看來,欲求女子與男子得成眷屬,無需降低婚齡,有旁的方法更佳。」
趙主事顫巍巍的,警惕道:「李中書何意?」
李素節道:「按戶部統計,在朝諸位男臣,有妾者十之八九,妾三人以上者居七成,更有數位蓄妾百人,推而廣之,天下有妾者不知凡幾,若均能為大昭而廢納妾習氣,則天下多少女子將可匹配。趙主事又何必擔心男子無妻?」
話題被李素節拐到了出人意料的地方,趙主事氣得鬍子都翹起來,大聲嚷嚷著家中蓄妾是為庇護可憐女子,不能逐妾否則女子何其可憐,這一朝議再度上演鬧劇,一些男臣站出附議趙主事,還有更多人不吭一聲,生怕引火燒身,最終雙方提議均不了了之。
退朝後,昭昧目光晶亮:「你如何又想起廢妾之事?」
李素節搖頭:「我想了倒是很久,只是苦於難以施行。」
「這有何難?」昭昧道:「方才你的理由便正合適,他們再找不出反駁的藉口。」
李素節道:「與伎子相同,妾多出身貧苦,嫁人以求安身立命,若要廢妾,總需先為她們綢繆去路,不然,只是墮入輪迴。」
昭昧陷入沉思。
「況且,」李素節沉思道:「士人娶妻,教養勝於生育,故重正妻之文質甚於體質,納妾則重生育,常視伎妾之體質甚於文質。如此一來,比起寒門伎妾之健壯,妻常出於高門而失於體弱,一旦廢妾而男子廣嗣之念不絕,那麼……妻將壓力劇增。」
昭昧聽懂了:「你竟想到了這裡。」
這是她從未想過的角度。
但很快她道:「話雖如此,難道身體健壯的便活該受牽連了?」
「這便要去問那些男子了,原是他們將女子養得體弱。」李素節略過此事,道:「可無論如何,高門富戶所謂教養常令女子體弱而嬌柔,縱使無關生育,亦不利於大昭發展,比起人口增長,這本身已是問題。」
昭昧忽有所感:「我聽河圖說,她剛到軍營的時候,陸凌空負責練兵,單單是教她們邁步就廢了好大力氣——這便是他們說的女子不宜從軍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此案中居功者都是哪些人呢?
人很多,但首要的必然是那個群體——文書與暗鴞。
暗鴞隸屬中央監察,不適宜大規模調動,然而文書卻是流外官員,又經地方歷練,正值三年考課之際,凡得「最」等,皆可入流,正式自吏入官,踏上仕途。
其中又以宋鴻漸與文命冒死,才有這驚天一案,故宋鴻漸以流外三等授從七品縣令,如此晉升速度,甚於眾多科舉進士,堪稱一飛沖天。而文命本在流內,則任殿中侍御史,自地方而至中央。
這也意味著,共事三年後,她們即將分別。
俠客是早就走了的,她們前腳與蘭章互見,後腳再找俠客,就發現她不見了蹤影,仿佛萍水相逢,甚至不知姓名,卻記得那「俠骨留香」的名號。
現在,她們也要離開了。
宋鴻漸:「你去了上京,可不可能忘了我啊。」
文命說:「你也是,還有……以後少哭一點。」
「喂!」宋鴻漸瞪著眼睛,又不好意思地笑了:「好吧,我也是縣令了,才不會總哭呢。」
文命笑:「嗯。」
宋鴻漸按住她的嘴角向上推:「開心點。」
文命想說不開心的是你吧,但見她的目光,沒有出口。
宋鴻漸忽然背過臉去,輕微抽泣聲後扭過頭來,抱住文命的脖子笑起來,輕快地說:「你要在御史台好好工作啊。總有一天我也會去上京的!」
她攥了攥拳。
「好。」文命說:「我等你。」
「拉鉤拉鉤。」宋鴻漸勾住她的手指,用力搖了搖,鬆開手,主動退後一步,說:「再見。」
文命忽然理解了宋鴻漸的愛哭。似乎還是笑起來更難一些,但她仍舊笑著,說:「再見。」
她們都相信自己擁有光明的未來,終有一日,將在大昭的心臟,在那最巍峨的廟堂相見。
像她們這樣的人還有很多,有的人忽然發現了從未發現的道路,有的人則自不抱期待的灰暗中找到光亮,更堅定地走在路上。
但這條路仍舊任重而道遠,有許多問題仍在等待她們解決。
朝堂上,當朝臣們舊事重提,昭昧絲毫不覺意外。時間越拖越久,她的婚事已經成了男臣們的心結。只是這一次,他們似乎想要集中發力,非但要催婚,還多了旁的提議。
又是人口增長的事情。
昭昧直白地打了個瞌睡。
等老臣絮絮叨叨地說完,不用昭昧開口,李素節站出來道:「臣有一法。」
昭昧立刻抖擻起了精神,目光炯炯,好像有意與前番睏倦做個對比,說:「中書請講。」
李素節道:「方才趙主事言男子無妻者甚眾,故欲降低婚齡,以得更多婚齡女子與男子相配,結成眷屬。依某看來,欲求女子與男子得成眷屬,無需降低婚齡,有旁的方法更佳。」
趙主事顫巍巍的,警惕道:「李中書何意?」
李素節道:「按戶部統計,在朝諸位男臣,有妾者十之八九,妾三人以上者居七成,更有數位蓄妾百人,推而廣之,天下有妾者不知凡幾,若均能為大昭而廢納妾習氣,則天下多少女子將可匹配。趙主事又何必擔心男子無妻?」
話題被李素節拐到了出人意料的地方,趙主事氣得鬍子都翹起來,大聲嚷嚷著家中蓄妾是為庇護可憐女子,不能逐妾否則女子何其可憐,這一朝議再度上演鬧劇,一些男臣站出附議趙主事,還有更多人不吭一聲,生怕引火燒身,最終雙方提議均不了了之。
退朝後,昭昧目光晶亮:「你如何又想起廢妾之事?」
李素節搖頭:「我想了倒是很久,只是苦於難以施行。」
「這有何難?」昭昧道:「方才你的理由便正合適,他們再找不出反駁的藉口。」
李素節道:「與伎子相同,妾多出身貧苦,嫁人以求安身立命,若要廢妾,總需先為她們綢繆去路,不然,只是墮入輪迴。」
昭昧陷入沉思。
「況且,」李素節沉思道:「士人娶妻,教養勝於生育,故重正妻之文質甚於體質,納妾則重生育,常視伎妾之體質甚於文質。如此一來,比起寒門伎妾之健壯,妻常出於高門而失於體弱,一旦廢妾而男子廣嗣之念不絕,那麼……妻將壓力劇增。」
昭昧聽懂了:「你竟想到了這裡。」
這是她從未想過的角度。
但很快她道:「話雖如此,難道身體健壯的便活該受牽連了?」
「這便要去問那些男子了,原是他們將女子養得體弱。」李素節略過此事,道:「可無論如何,高門富戶所謂教養常令女子體弱而嬌柔,縱使無關生育,亦不利於大昭發展,比起人口增長,這本身已是問題。」
昭昧忽有所感:「我聽河圖說,她剛到軍營的時候,陸凌空負責練兵,單單是教她們邁步就廢了好大力氣——這便是他們說的女子不宜從軍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