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頁
辜鴻文順著周自言指出來的地方,一一看去,確實如周自言所說,這些年邁的、青壯的夫子們,不論年紀,不論性別,全都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緊緊盯著貢院,生怕待會會發生什麼事情。
他們大概也像周自言那樣,開心,惶恐,和害怕。
都說天下爹娘是一條心,他看吶,這天下夫子,說不準也都是一條心。
一條為學生操勞的心。
一聲鳴炮,貢院大門緩緩關閉。
周自言看著貢院,卻冷不丁想起了在馬鳴溝的考棚。
那時候,他也是站在外面,送這幫孩子入考場。
眨眼間,多年時間已過,他現在又站在外面,送他們入貢院。
真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小小的宋豆丁,現在長成更加靈動堅韌的小少年,愛哭的王小妞也成了擁有如初生穗禾般璀璨的姑娘。
二棍靠雙手養起了自己的爺爺奶奶,大山也堅定地撐起了自己的門楣。
鍾竅一比他們都想得遠,這孩子已經打定主意,考完科舉就回鎮子上,爭取能撈一個可以和鍾知縣共同處理政務的官職。
他現在覺得,官無大小,皆有責任,在他看來,一朝上天不如腳踏實地,所以他更想回那個小小的鎮子。
其他人……周自言還沒問過。
不過也快了,待會試結束,便是殿試。
殿試考完,這些孩子也要被派官……
周自言恍然發現,原來自打他們進京,每個快樂的日子,其實都是在進行離別的倒數。
「教書育人……教書育人,待到教無可教,人也長大,別離,也來的太快了一些。」周自言感慨。
感覺並沒有多少時間,可這些孩子,卻像小樹苗一樣,『刷刷刷』地成長,眨眼間,便長成枝繁葉茂的大樹了。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辜鴻文知道周自言在學生們身上傾注了多少心血,他只能寬慰友人,「人各有志,人各也有命,他們雖然不能陪你一輩子,但你教給他們的學問,肯定會被記一輩子。」
那麼多新奇的課程,足以讓人銘記終身。
周自言突然想起鍾知縣,「說得也是。」
鍾知縣都這把年紀了,還記著他的座師張翰林。
當周自言把鍾知縣這事告訴張翰林後,張翰林心中感動,立刻修書一封,拖驛站送往馬鳴溝。
隨後,周自言便收到了鍾知縣的來信,信上三行字感謝周自言,剩下十幾行,全都在誇張翰林。
周自言雖覺好笑,但還是觸動更深。
鍾知縣能把一份師生情記一輩子,這是何等的忠誠與惦念。
他倒不指望那幫孩子能記他一輩子,但只要他們能記得他說過的話,好好傳承下去,讓更多人能讀書識字,知禮明理,那他這個夫子就算沒白當。
第131章
貢院內的情況, 周自言等人在外面,是無法得知了。
他們只能看著貢院大門緩緩關閉,然後坐車回國子監。
國子監內, 眾多監生集聚一堂, 在上課之餘,都在押今年會試, 會是何人高中。
上一回的會試,他們本以為是林鳴息博士頭名, 沒想到半路殺出來一個周博士,現在這兩個人才都在國子監教書,說不準下一個頭名,還是他們國子監的監生!
外城各大賭盤又紛紛開啟坐莊,賭哪個讀書人能摘得桂冠。
周自言站在學堂外, 看著裡面一幫監生熙熙攘攘, 忍不住搖頭輕笑。
他可還記得他考試那年, 他突然爆冷,讓辜鴻文這人大賺特賺了一筆。
辜鴻文顯然也想到這件事,笑道:「今年他們運氣可不好, 不知道押哪個。哪像我押你那一回,那麼多考生, 我獨獨就相信你能高中, 這不,讓我狠狠賺了一大筆。」
「投機取巧。」周自言翻了個白眼,回屋去準備殿試的考綱和新一屆的舉人提綱。
率性堂監生們來了又走,有的人在這兒只待不過三四年, 有的人可能直到考中才會離開。
人走了,人又來。
年年都有新的學子入監, 進入國子監,開啟他們的會試之旅。
周自言若是送走現在手上這批監生,不出半年,就要再迎來一批新的監生,到那時,他的教學方式也要跟著改變一些。
會試幾輪考試,足足考了一個月。
幾家歡喜幾家愁,所有難熬的日子都在放榜那一天倏然結束。
監生們就好像一摞越堆越高的草垛,現在終於倒下來。
許多參加會試的監生看完自己的成績,一回國子監便病倒了。
大夫們來看過,全是一個原因——操勞過度,精神太崩,現在極為突然的鬆懈下來,他們身體受不住,暈了。
也無需用藥,多睡兩天便是。
鄭祭酒和辜鴻文這才放下心來,卻又覺得好笑。
這幫監生,著實柔弱了一些,以後的騎射課,還得讓錦衣衛的大人多讓他們運動運動才是。
周自言也十分無奈。
因為,他那幾個小學生,包括宋衛風,也在這幫柔弱監生行列中。
別人生病,周自言還能理解。
可宋衛風一直習武,每天早晨都會晨練,怎麼也會這樣?
宋衛風斜靠在枕頭上,眼睛疲憊地睜不開,「不知道……感覺體內好像被抽走了什麼似的,只覺得疲憊,睏倦,好想睡覺……」
他們大概也像周自言那樣,開心,惶恐,和害怕。
都說天下爹娘是一條心,他看吶,這天下夫子,說不準也都是一條心。
一條為學生操勞的心。
一聲鳴炮,貢院大門緩緩關閉。
周自言看著貢院,卻冷不丁想起了在馬鳴溝的考棚。
那時候,他也是站在外面,送這幫孩子入考場。
眨眼間,多年時間已過,他現在又站在外面,送他們入貢院。
真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小小的宋豆丁,現在長成更加靈動堅韌的小少年,愛哭的王小妞也成了擁有如初生穗禾般璀璨的姑娘。
二棍靠雙手養起了自己的爺爺奶奶,大山也堅定地撐起了自己的門楣。
鍾竅一比他們都想得遠,這孩子已經打定主意,考完科舉就回鎮子上,爭取能撈一個可以和鍾知縣共同處理政務的官職。
他現在覺得,官無大小,皆有責任,在他看來,一朝上天不如腳踏實地,所以他更想回那個小小的鎮子。
其他人……周自言還沒問過。
不過也快了,待會試結束,便是殿試。
殿試考完,這些孩子也要被派官……
周自言恍然發現,原來自打他們進京,每個快樂的日子,其實都是在進行離別的倒數。
「教書育人……教書育人,待到教無可教,人也長大,別離,也來的太快了一些。」周自言感慨。
感覺並沒有多少時間,可這些孩子,卻像小樹苗一樣,『刷刷刷』地成長,眨眼間,便長成枝繁葉茂的大樹了。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辜鴻文知道周自言在學生們身上傾注了多少心血,他只能寬慰友人,「人各有志,人各也有命,他們雖然不能陪你一輩子,但你教給他們的學問,肯定會被記一輩子。」
那麼多新奇的課程,足以讓人銘記終身。
周自言突然想起鍾知縣,「說得也是。」
鍾知縣都這把年紀了,還記著他的座師張翰林。
當周自言把鍾知縣這事告訴張翰林後,張翰林心中感動,立刻修書一封,拖驛站送往馬鳴溝。
隨後,周自言便收到了鍾知縣的來信,信上三行字感謝周自言,剩下十幾行,全都在誇張翰林。
周自言雖覺好笑,但還是觸動更深。
鍾知縣能把一份師生情記一輩子,這是何等的忠誠與惦念。
他倒不指望那幫孩子能記他一輩子,但只要他們能記得他說過的話,好好傳承下去,讓更多人能讀書識字,知禮明理,那他這個夫子就算沒白當。
第131章
貢院內的情況, 周自言等人在外面,是無法得知了。
他們只能看著貢院大門緩緩關閉,然後坐車回國子監。
國子監內, 眾多監生集聚一堂, 在上課之餘,都在押今年會試, 會是何人高中。
上一回的會試,他們本以為是林鳴息博士頭名, 沒想到半路殺出來一個周博士,現在這兩個人才都在國子監教書,說不準下一個頭名,還是他們國子監的監生!
外城各大賭盤又紛紛開啟坐莊,賭哪個讀書人能摘得桂冠。
周自言站在學堂外, 看著裡面一幫監生熙熙攘攘, 忍不住搖頭輕笑。
他可還記得他考試那年, 他突然爆冷,讓辜鴻文這人大賺特賺了一筆。
辜鴻文顯然也想到這件事,笑道:「今年他們運氣可不好, 不知道押哪個。哪像我押你那一回,那麼多考生, 我獨獨就相信你能高中, 這不,讓我狠狠賺了一大筆。」
「投機取巧。」周自言翻了個白眼,回屋去準備殿試的考綱和新一屆的舉人提綱。
率性堂監生們來了又走,有的人在這兒只待不過三四年, 有的人可能直到考中才會離開。
人走了,人又來。
年年都有新的學子入監, 進入國子監,開啟他們的會試之旅。
周自言若是送走現在手上這批監生,不出半年,就要再迎來一批新的監生,到那時,他的教學方式也要跟著改變一些。
會試幾輪考試,足足考了一個月。
幾家歡喜幾家愁,所有難熬的日子都在放榜那一天倏然結束。
監生們就好像一摞越堆越高的草垛,現在終於倒下來。
許多參加會試的監生看完自己的成績,一回國子監便病倒了。
大夫們來看過,全是一個原因——操勞過度,精神太崩,現在極為突然的鬆懈下來,他們身體受不住,暈了。
也無需用藥,多睡兩天便是。
鄭祭酒和辜鴻文這才放下心來,卻又覺得好笑。
這幫監生,著實柔弱了一些,以後的騎射課,還得讓錦衣衛的大人多讓他們運動運動才是。
周自言也十分無奈。
因為,他那幾個小學生,包括宋衛風,也在這幫柔弱監生行列中。
別人生病,周自言還能理解。
可宋衛風一直習武,每天早晨都會晨練,怎麼也會這樣?
宋衛風斜靠在枕頭上,眼睛疲憊地睜不開,「不知道……感覺體內好像被抽走了什麼似的,只覺得疲憊,睏倦,好想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