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頁
不然,舉子們大多都還想著自己繼續考,可不會願意去教別人。
這去教書,也算入朝為官的話,就不一樣了。
慕姝沉默了下,看著無人反對的朝堂,嘆了口氣。
才對站出來提建議的臣子笑著表揚道:「愛卿的這個建議甚好。」
……
朝堂之上一片討論之聲,欣欣向榮。
接下來,繼續討論了許多國策。
慕姝看著踴躍發言的臣子們,心情居然有些飄飄然。
莫非她就是當女帝的料麼?
怎麼才一年。
她第一次上朝時,臣子們的表現,和如今這群體貼上進的臣子們,真是形成了鮮明對比呢!
嗯,這都得歸功於一個優秀的領導人。
慕姝艱難地壓了壓嘴角。
咳咳,要時刻保持謙遜的心態,戒驕戒躁!
在有了明確的國策,一個朝廷、各部門都全力高效運轉起來以後,大慕發展的速度,簡直可以用騰飛來形容。
當然,這完全比不上華國建國以後到她穿越之時的改天換地那麼騰飛。
但在一個習慣了墨守陳規、底層百姓習慣了磨難與麻木的封建社會裡,完全是煥然一新。
時隔多年,大慕重開科舉,適當調整了考試的內容方向,選出了一批專業性更強的人才。
投入各個部門,積極實踐,飛速成長,良好運轉。
到了下半年,漁陽郡的紅薯已經成熟過兩茬。
完全驚掉人下巴的產量,讓大慕全境百姓們都望眼欲穿,希望種植這樣的神種。
曾經被要求種植沈潦帶來的那些高產種子還心有懷疑的百姓們全都打起了精神,每日喜笑著下地,期待豐收。
而因為產量提高,聽聞朝廷開展義務教育的百姓們,全都興致勃勃地放開了家中小輩。
「虎娃,家裡不缺你一口吃的,也不缺你幹活,你放心去上學,要是考科舉當上了大官就是光宗耀祖!」
「這朝廷怎麼突然這麼好?給我們免費讀書?娘,張秀才才是一個秀才,但他開私塾、平日幫人寫信、算帳,能賺不少錢哩,我至少也要考個秀才!」
「老天有眼,女帝萬歲!」
……
這是民間百姓的真實心聲。
而隨著大慕修好了水泥路,郡縣風貌煥然一新。
有許多人走上了一條新的道路。
走出去,經商,賺錢。
「我王鐵柱今日在此招募,有沒有兄弟願意跟著我出去干商隊的?我跟著縣上的李老爺跑了五年,有經驗有技術有人脈,如今朝廷大力扶持經商,兄弟們跟著我干絕對賺大錢。」
「咱們賺了錢就能靠自己娶娘子,讓父母住上大宅子,回頭回鄉里來捐私塾,讓我們子孫後代在義務教育之後還能繼續讀書!」
「鄉親們,我在玉梁山開了家馬桶廠,有沒有願意進工廠當工人的?一天只要工作四個時辰,不限男女,包吃包住,工錢一個月三兩銀子!要去的來報名啊!」
「老哥,我表姐在鎮上開了家火鍋店,在招工,你家小哥兒不是沒事幹?我和你關係好,特意給你留了個位置。」
……
這些人中,有部分是見識到了商機,有部分是慕姝派出去鼓動人心的,有部分是跟風的。
但時代造就機遇。
就像大家都愛說,華國的九十年代,只要你有膽子敢下海,干點什麼都賺錢。
站在風口上,一頭豬都能飛。
慕姝自信,不會讓這些第一批響應國家號召的人賺不到錢。
事實也是如此。
短短兩年,大慕的百姓們,不知不覺之中,後知後覺,恍然大悟。
這日子,怎麼就突然過得這麼紅火了?
再也不擔心餓肚子,紅薯、玉米、土豆只要種一樣,就能填飽肚子了!
就連小麥、水稻的產量都是以往的數倍。
衣服的價格也被打下來了。
自從朝廷推廣了個新式紡紗機以來,做衣服的效率提高了五倍不止。
住的房子也越來越結實越來越暖和了。
自從把窗戶換成了玻璃的,不僅防風還美觀,每天家裡亮堂堂的,看著就心情好。
現在出行,去探個親,新修的水泥路真是太光滑好走了,買個東西也方便多了。
聽縣上的官人老爺說,盛京新研製了好東西,叫自行車,輕便省力,雖然還沒見過,但聽著就讓人心馳神往!
這還只是最基礎的衣食住行的改善。
街上的各色美食開了一家又一家,提升種田、辦工效率的產品更新換代飛速。
朝廷開了銀行,存錢還能有利息。
家家戶戶都有孩子能義務教育,上學不要錢!
今年年中還推出了看病補貼!
不過目前還只是幾種特定的病能有補貼。
據說以後會普及更多。
這,豈不是以往做夢都不敢夢的好日子?
嗯,這一切向好的改變,說廷是真的賺到錢了。
兩年之期已到,慕姝拿著戶部的財務報表,默默看向商戰男主。
「沈潦,你要回去了嗎?」
她數了數這幾年大慕賺到的錢,以及所有還在進行中肉眼可見未來能賺到錢的項目。
再看看商戰男主這清瘦冷淡的模樣,眼下揮之不去的黑眼圈。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這去教書,也算入朝為官的話,就不一樣了。
慕姝沉默了下,看著無人反對的朝堂,嘆了口氣。
才對站出來提建議的臣子笑著表揚道:「愛卿的這個建議甚好。」
……
朝堂之上一片討論之聲,欣欣向榮。
接下來,繼續討論了許多國策。
慕姝看著踴躍發言的臣子們,心情居然有些飄飄然。
莫非她就是當女帝的料麼?
怎麼才一年。
她第一次上朝時,臣子們的表現,和如今這群體貼上進的臣子們,真是形成了鮮明對比呢!
嗯,這都得歸功於一個優秀的領導人。
慕姝艱難地壓了壓嘴角。
咳咳,要時刻保持謙遜的心態,戒驕戒躁!
在有了明確的國策,一個朝廷、各部門都全力高效運轉起來以後,大慕發展的速度,簡直可以用騰飛來形容。
當然,這完全比不上華國建國以後到她穿越之時的改天換地那麼騰飛。
但在一個習慣了墨守陳規、底層百姓習慣了磨難與麻木的封建社會裡,完全是煥然一新。
時隔多年,大慕重開科舉,適當調整了考試的內容方向,選出了一批專業性更強的人才。
投入各個部門,積極實踐,飛速成長,良好運轉。
到了下半年,漁陽郡的紅薯已經成熟過兩茬。
完全驚掉人下巴的產量,讓大慕全境百姓們都望眼欲穿,希望種植這樣的神種。
曾經被要求種植沈潦帶來的那些高產種子還心有懷疑的百姓們全都打起了精神,每日喜笑著下地,期待豐收。
而因為產量提高,聽聞朝廷開展義務教育的百姓們,全都興致勃勃地放開了家中小輩。
「虎娃,家裡不缺你一口吃的,也不缺你幹活,你放心去上學,要是考科舉當上了大官就是光宗耀祖!」
「這朝廷怎麼突然這麼好?給我們免費讀書?娘,張秀才才是一個秀才,但他開私塾、平日幫人寫信、算帳,能賺不少錢哩,我至少也要考個秀才!」
「老天有眼,女帝萬歲!」
……
這是民間百姓的真實心聲。
而隨著大慕修好了水泥路,郡縣風貌煥然一新。
有許多人走上了一條新的道路。
走出去,經商,賺錢。
「我王鐵柱今日在此招募,有沒有兄弟願意跟著我出去干商隊的?我跟著縣上的李老爺跑了五年,有經驗有技術有人脈,如今朝廷大力扶持經商,兄弟們跟著我干絕對賺大錢。」
「咱們賺了錢就能靠自己娶娘子,讓父母住上大宅子,回頭回鄉里來捐私塾,讓我們子孫後代在義務教育之後還能繼續讀書!」
「鄉親們,我在玉梁山開了家馬桶廠,有沒有願意進工廠當工人的?一天只要工作四個時辰,不限男女,包吃包住,工錢一個月三兩銀子!要去的來報名啊!」
「老哥,我表姐在鎮上開了家火鍋店,在招工,你家小哥兒不是沒事幹?我和你關係好,特意給你留了個位置。」
……
這些人中,有部分是見識到了商機,有部分是慕姝派出去鼓動人心的,有部分是跟風的。
但時代造就機遇。
就像大家都愛說,華國的九十年代,只要你有膽子敢下海,干點什麼都賺錢。
站在風口上,一頭豬都能飛。
慕姝自信,不會讓這些第一批響應國家號召的人賺不到錢。
事實也是如此。
短短兩年,大慕的百姓們,不知不覺之中,後知後覺,恍然大悟。
這日子,怎麼就突然過得這麼紅火了?
再也不擔心餓肚子,紅薯、玉米、土豆只要種一樣,就能填飽肚子了!
就連小麥、水稻的產量都是以往的數倍。
衣服的價格也被打下來了。
自從朝廷推廣了個新式紡紗機以來,做衣服的效率提高了五倍不止。
住的房子也越來越結實越來越暖和了。
自從把窗戶換成了玻璃的,不僅防風還美觀,每天家裡亮堂堂的,看著就心情好。
現在出行,去探個親,新修的水泥路真是太光滑好走了,買個東西也方便多了。
聽縣上的官人老爺說,盛京新研製了好東西,叫自行車,輕便省力,雖然還沒見過,但聽著就讓人心馳神往!
這還只是最基礎的衣食住行的改善。
街上的各色美食開了一家又一家,提升種田、辦工效率的產品更新換代飛速。
朝廷開了銀行,存錢還能有利息。
家家戶戶都有孩子能義務教育,上學不要錢!
今年年中還推出了看病補貼!
不過目前還只是幾種特定的病能有補貼。
據說以後會普及更多。
這,豈不是以往做夢都不敢夢的好日子?
嗯,這一切向好的改變,說廷是真的賺到錢了。
兩年之期已到,慕姝拿著戶部的財務報表,默默看向商戰男主。
「沈潦,你要回去了嗎?」
她數了數這幾年大慕賺到的錢,以及所有還在進行中肉眼可見未來能賺到錢的項目。
再看看商戰男主這清瘦冷淡的模樣,眼下揮之不去的黑眼圈。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