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頁
大家都覺得將來能拿到公社的戶口,拿了錢便也安定下來。
同時,王希娜帶著任嬌說服了周邊幾個大隊改種北農六號,待秋收時食品廠統一收購。
而張興旺在這個夏天,拒絕了學校分配的工作,回到了河東大隊。
張興旺學的動物養護,原是就近分配到了省城農場。
他沒說工資多少,但肯定是河東大隊追不上的條件。
大隊上的人直呼惋惜,又覺得他傻。
可這麼傻的人,已經有許多個了。
第126章 完
◎再相逢。◎
77年12月10日。
寒氣鋪天蓋地, 無孔不入,把人逼的牙關緊閉,瑟瑟發抖也不肯罷休。
但有一處的人們好似對此免疫了一般。
考試結束鈴聲剛過, 懷安縣高中門口,等待的人便翹首以盼。
陳家明把自己羽絨服的拉鏈拉高,在一眾好奇與羨慕的注視下, 低聲同身旁的宋滿冬說著, 「也不知道他們這回考的怎麼樣, 最好是都考上。」
他這話真心實意, 但只有一半是為坐在考場裡的知青們著想,畢竟這裡面他熟識的也就只有幾個。
那些沒見過幾面的知青, 考的好不好關他什麼事兒。
只要王希娜她們考上就行了。
這樣一來, 宋滿冬也不必掛念這邊的事情。
宋滿冬估摸著,「應該是沒太大問題。要是連王希娜她們也考不上,那能考上的人沒幾個。」
趙勝男前幾年便從幹校里出來, 入了地方政府。
姚娉婷畢業留校做了老師。
陸許山被「抓」進了研究所,研究的東西都列為保密級。
倒是寫信的風格如舊,寫給宋滿冬的信全是大咧咧的問她要吃的。
宋滿冬無語的同時,也將食品廠的新品, 和陳家明搜羅來的吃食全都打包寄給了他。
江志農也是進了豫農研究所, 夏天的時候還回來看了他種下的柿子樹, 又重新為河東大隊規劃了一下山林果樹的資源分配。
如若順利, 過幾年河東大隊就有一座果山了。
王希娜憋著一股氣,非要超過她們,幹活的同時也沒忘學習。
徐清則是這兩年才開始重拾課本。
也是76年平反時, 河東大隊住牛棚的人陸陸續續離開, 宋滿冬才知道徐清來河東大隊的原因, 他爺爺便是其中之一。
只是他爺爺離開了,他還有的熬,知青可不是想走就能走的。
正巧這幾年西醫興起,徐爺爺又建議徐清多學點兒西醫方便的知識,叫他先看著書,回頭有機會再去系統的學習一下,爭取中西結合。
徐清順從接受,也是這幾年他親自上手給人看病看得多了,才發覺中醫的局限性。
雖然重新讀書有些困難,但他沒有陸許山那麼厭學,倒是一切順利。
原本安排好了接班人,今年要借工農兵學生的名額,沒想到出了高考。
徐清果斷選擇了自己考試。
倒是方宛,扭捏了許久,才在她學生的慫恿之下,參加了考試。
她教的第一屆學生去年便已經畢業,最優秀的一位更是考入了縣裡的文工團,掀起了一陣學音樂的熱潮。
這些年的事情在宋滿冬腦海里一閃而過,她正看著前方,身後忽的傳來聲音,「滿冬!」
宋滿冬回過頭,驚訝的看著來人,「娉婷?你怎麼來了?」
姚娉婷風風火火的跑了過來,「趕上了。」
「我請了兩天假,過來陪考。」她說著墊腳朝里看著,「讓我看看今年的學生怎麼樣。」
「說不定她們還有人要考到我們學校,做我的學生呢。」
「姚老師口氣大得很。」宋滿冬不禁一笑。
「實話嘛。」姚娉婷得意的抬抬眉。
一瞬間把她們拉回了八年前。
很快,河東大隊參加考試的考生都出來了。
幾乎所有的知青都來參加了考試,畢竟這是她們僅有的回城機會,考上了就不必縮在這小小的河東大隊。
即便河東大隊如今因為食品廠興盛起來,但大家更嚮往的還是自己的家鄉。
除了他們,河東大隊的本土人也不少。
是趙勝男她們為河東大隊的人推開了學校的大門,而食品廠的不斷擴大,給了大隊上的人送孩子讀書的底氣。
從前一個大隊不過雙手之數的高中生,演變成了單今年的高三學生就有十幾人。
一群人迎面走來,堪稱浩浩蕩蕩。
宋滿冬迎上前招呼著,「午飯應該做好了,一塊兒過去吃吧。」
除去王希娜她們,這些人中有幾個工廠的工人,又有工人子女。
可她同河東大隊關係緊密,只單單照顧這些也不太合適。
宋滿冬索性叫人多準備了點兒午飯。
只兩頓飯,她還是能包圓的。
王希娜自是不客氣,跟著陳家明就往外面走。
後面有幾個姑娘小伙扭捏著,不知道該不該跟上,她們只見過宋滿冬寥寥數回,還都是單方面的。
自從跟公社食品廠合併後,宋滿冬只在每年秋收回來一趟,平日裡都住在公社。
今年更是跟陳家明雙雙放棄了食品廠穩定的工作,說是要到南方去找新工作。
沒聽說發展如何,但瞧著她的衣著樣貌,必定是順遂如意的。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同時,王希娜帶著任嬌說服了周邊幾個大隊改種北農六號,待秋收時食品廠統一收購。
而張興旺在這個夏天,拒絕了學校分配的工作,回到了河東大隊。
張興旺學的動物養護,原是就近分配到了省城農場。
他沒說工資多少,但肯定是河東大隊追不上的條件。
大隊上的人直呼惋惜,又覺得他傻。
可這麼傻的人,已經有許多個了。
第126章 完
◎再相逢。◎
77年12月10日。
寒氣鋪天蓋地, 無孔不入,把人逼的牙關緊閉,瑟瑟發抖也不肯罷休。
但有一處的人們好似對此免疫了一般。
考試結束鈴聲剛過, 懷安縣高中門口,等待的人便翹首以盼。
陳家明把自己羽絨服的拉鏈拉高,在一眾好奇與羨慕的注視下, 低聲同身旁的宋滿冬說著, 「也不知道他們這回考的怎麼樣, 最好是都考上。」
他這話真心實意, 但只有一半是為坐在考場裡的知青們著想,畢竟這裡面他熟識的也就只有幾個。
那些沒見過幾面的知青, 考的好不好關他什麼事兒。
只要王希娜她們考上就行了。
這樣一來, 宋滿冬也不必掛念這邊的事情。
宋滿冬估摸著,「應該是沒太大問題。要是連王希娜她們也考不上,那能考上的人沒幾個。」
趙勝男前幾年便從幹校里出來, 入了地方政府。
姚娉婷畢業留校做了老師。
陸許山被「抓」進了研究所,研究的東西都列為保密級。
倒是寫信的風格如舊,寫給宋滿冬的信全是大咧咧的問她要吃的。
宋滿冬無語的同時,也將食品廠的新品, 和陳家明搜羅來的吃食全都打包寄給了他。
江志農也是進了豫農研究所, 夏天的時候還回來看了他種下的柿子樹, 又重新為河東大隊規劃了一下山林果樹的資源分配。
如若順利, 過幾年河東大隊就有一座果山了。
王希娜憋著一股氣,非要超過她們,幹活的同時也沒忘學習。
徐清則是這兩年才開始重拾課本。
也是76年平反時, 河東大隊住牛棚的人陸陸續續離開, 宋滿冬才知道徐清來河東大隊的原因, 他爺爺便是其中之一。
只是他爺爺離開了,他還有的熬,知青可不是想走就能走的。
正巧這幾年西醫興起,徐爺爺又建議徐清多學點兒西醫方便的知識,叫他先看著書,回頭有機會再去系統的學習一下,爭取中西結合。
徐清順從接受,也是這幾年他親自上手給人看病看得多了,才發覺中醫的局限性。
雖然重新讀書有些困難,但他沒有陸許山那麼厭學,倒是一切順利。
原本安排好了接班人,今年要借工農兵學生的名額,沒想到出了高考。
徐清果斷選擇了自己考試。
倒是方宛,扭捏了許久,才在她學生的慫恿之下,參加了考試。
她教的第一屆學生去年便已經畢業,最優秀的一位更是考入了縣裡的文工團,掀起了一陣學音樂的熱潮。
這些年的事情在宋滿冬腦海里一閃而過,她正看著前方,身後忽的傳來聲音,「滿冬!」
宋滿冬回過頭,驚訝的看著來人,「娉婷?你怎麼來了?」
姚娉婷風風火火的跑了過來,「趕上了。」
「我請了兩天假,過來陪考。」她說著墊腳朝里看著,「讓我看看今年的學生怎麼樣。」
「說不定她們還有人要考到我們學校,做我的學生呢。」
「姚老師口氣大得很。」宋滿冬不禁一笑。
「實話嘛。」姚娉婷得意的抬抬眉。
一瞬間把她們拉回了八年前。
很快,河東大隊參加考試的考生都出來了。
幾乎所有的知青都來參加了考試,畢竟這是她們僅有的回城機會,考上了就不必縮在這小小的河東大隊。
即便河東大隊如今因為食品廠興盛起來,但大家更嚮往的還是自己的家鄉。
除了他們,河東大隊的本土人也不少。
是趙勝男她們為河東大隊的人推開了學校的大門,而食品廠的不斷擴大,給了大隊上的人送孩子讀書的底氣。
從前一個大隊不過雙手之數的高中生,演變成了單今年的高三學生就有十幾人。
一群人迎面走來,堪稱浩浩蕩蕩。
宋滿冬迎上前招呼著,「午飯應該做好了,一塊兒過去吃吧。」
除去王希娜她們,這些人中有幾個工廠的工人,又有工人子女。
可她同河東大隊關係緊密,只單單照顧這些也不太合適。
宋滿冬索性叫人多準備了點兒午飯。
只兩頓飯,她還是能包圓的。
王希娜自是不客氣,跟著陳家明就往外面走。
後面有幾個姑娘小伙扭捏著,不知道該不該跟上,她們只見過宋滿冬寥寥數回,還都是單方面的。
自從跟公社食品廠合併後,宋滿冬只在每年秋收回來一趟,平日裡都住在公社。
今年更是跟陳家明雙雙放棄了食品廠穩定的工作,說是要到南方去找新工作。
沒聽說發展如何,但瞧著她的衣著樣貌,必定是順遂如意的。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