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是可惜,顧知朝這種「天才」可遇而不可求。

  蘇芃芃去世後,這個世界上只怕就只有他這麼一個穿越者了。

  顧建國和李桂英都是老實本分的農民,基本上記者問什麼,他們就答什麼,根本想不到弄虛作假什麼的。

  只是兩位老人對小孫子帶有濾鏡,因而說出來的事情也都被濾鏡美化過的。

  原主從小被溺愛太過,養成了自私自我的性格。

  很多時候,原主都只顧自己,並沒有想過家裡人。

  直到死亡後,見到了自己悲慘的舔狗一生,這才幡然領悟,悔恨不已。

  不過,在顧建國和李桂英兩位老人眼裡,自家小孫子自然是又孝順又體貼的。

  記者當然不會只採訪兩位老人,另外還問了家裡其他成員以及村民們。

  也多虧了顧知朝這一年多對家裡的付出,全家上下對顧知朝可都是十分尊敬喜愛的。

  無論是伯伯嬸子,還是堂兄堂妹,甚至是那兩個小侄子小侄女對顧知朝都是讚不絕口。

  這些記者大江南北地跑,見過了不知道多少人,顧家這些村民說的是客套話還是真心話,他們自然是能夠分辨得出來的。

  尤其兩個小孩子,他們對顧知朝的喜歡,是他們這個年紀表演不出來的。

  至於村民們,對顧知朝自然也都是好話了。

  村里難得出現一個大學生,這對於全村人都是有臉面的事情。

  而且這年頭大家都講究抱團,之後大家還指望能夠借顧知朝的書本念書,即便不念書的,也指望顧知朝發達了之後提拔村里人一把。

  這個時候,自然是沒有人不長眼說顧知朝的壞話了。

  當然了,顧知朝也沒什麼壞話給村里人說。

  原主和村里人接觸不多,唯一留下的不好風評就是關於葉明玉的。

  不過這一點,顧知朝來之後就徹底將風評給按死了。

  而蘇芃芃來了之後,借著葉明玉的身體做了許多令村子丟人的事情,加上她人也死了。

  村里人講究人死為大。

  因而也不會有人在這個時候提起葉明玉來給顧知朝添堵。

  好在這年頭的記者不像後世狗仔那麼缺德,一定要挖出點事故出來,才算是新聞。

  他們將採訪都如實記錄了下來。

  準備根據這些採訪,客觀公正地寫出報導來。

  領導們沒有在村里待太久,做了採訪,拍了照片,趕在午飯之前匆匆離開了。

  主要是領導們知道村里人不富裕,他們不願意占用浪費村人的糧食。

  大家都是吃城裡商品糧的,何苦要去吃人家普通農民的糧食。

  這年頭的領導大多數都是十分樸素的,貪污腐敗雖然也有,但是遠沒有後世那麼猖獗。

  記者們因為要採訪村里人,倒是多留了一下午,不過也都趕在了天黑之前離開了村子。

  村里熱熱鬧鬧了一整天,隨著記者們的離開,這才終於重新安靜了。

  這次採訪,雖然持續的時間不長,但是影響卻是非常大的。

  最能體現的就是顧建國和李桂英。

  兩位老人有事沒事就喜歡出去溜達,聽著大家吹捧他們家的小孫子。

  笑得臉上的皺紋都加深了幾分。

  不過也能明顯看出,他們的精神狀態要好了不少,整個人仿佛一下子年輕了好幾歲。

  果然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拍完照,做完採訪,顧知朝也並沒有清閒下來。

  村里許多人都找上了顧知朝,想要問他借筆記,其中有不少是村裡的知青。

  只是這麼多年沒讀書了,這次很多人都落榜沒有考上。

  村里人或許甘心留在村子,但是這些知青絕大部分都是想要重新回到城市的。

  而高考是他們目前為止,唯一的出路。

  不過答案顯然要讓他們失望了,顧知朝哪裡來的筆記。

  他連學校都沒去幾天,老師講的那些東西都未必有他知道的多。

  看著這些求學似渴的年輕人,顧知朝決定幫他們一把。

  國家正是需要建設的時候,國家也需要這些人才。

  顧知朝找到村長羅建強,在村里小學借了一間教室,給大家上輔導班。

  顧知朝高中時候就被保送名校了,當時作為全班唯一一個不用擔心高考的人,老師將很多工作都交給他。

  比如打掃教室衛生了,印刷試卷了,整理資料了等等。

  穿越之後,顧知朝又加深了記憶。

  他來當這個高考輔導老師,那是一丁點問題都沒有的,之前他在安縣一中也做過類似的輔導,只是沒有像現在這樣全面系統。

  因為高考才剛恢復,一切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77年是各省自主命題,各個省會考題各不相同,難易程度也不同。

  但是78年總結了之前的經驗,對於考試也做了相應的調整,趨向於全國統考,難度上也更加趨同。

  其中最重要的改變就是考試科目。

  77年高考設置了選考科目,而到了78年,選考科目被取消,改為只有語文數學和外語三門必考科目。

  如果不知道這個消息,再去複習物理化學,政治歷史,那無疑會浪費掉考前的寶貴時間。

  顧知朝雖然被學校錄取了,但是他得要等到78年考完後,和這一屆考生同時入學,所以他倒是有時間來做這個高考輔導老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