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頁
桂重陽想了想,道:「師兄師從我父,照拂師弟,任是誰也說不出不好來。張大人因此對我格外庇護,詳查金大底細也順理成章。只是甘肅偏遠,駙馬舊事不好查證,遞到御前,由上而下查證,說不得更便利些。不管事情到底如何,也是師兄忠君愛國之心。」
徐更與張量面面相覷,實想不到桂重陽出了這樣的主意。
之前眾人知曉西寧侯陰私,想的是遮掩還是揭開,如今卻有了第三種選擇。換做其他人,這樣就太魯莽,不管最後事情查出真偽都落不下好,可誰讓「大哥」的身份尊貴,對上無須像臣子那樣面面俱到,這樣的「不周全」說不得正是周全。
等到查證西寧侯事,到底是揭開處置,還是蓋蓋子瞞住醜事,就都是別人拿主意了,對東宮眾人自然是有益無害。
徐更猶豫了一下,道:「大哥怕是不願意讓你攪合進來。」
桂重陽道:「師兄前些日子出行沒有瞞人,這次徐大哥過來也會有人知曉,這樣實話實說,護著我這個師弟總比師兄護著張大人這個表弟來的妥當。」
張量是官身,還是太子妃娘家,就算是姻親,徐師兄與之往來過密也有「站隊」、「結黨」之嫌,換做桂重陽這個十二歲的孤子,就算徐師兄格外關切些,也說得過去了。
至於被人記恨,桂重陽並不是無所畏懼,可也不能安心讓桂五頂缸。桂五正準備下場,養婿的身份也容易為人詬病,就沒有過過幾日順心日子,還是不要讓他攪合進來了。
至於桂重陽自己,還是守孝期,離下場還遠,正可以避開風頭。等再大幾歲,有了功名,西寧侯還怨憤不休的話,那就去抱師兄大腿去好了。
*
縣學。
梅晟送走族叔,迴轉到房裡,坐在窗前,猶如夢中。
梅青柏與杜氏合離,杜氏帶了一雙兒女離開梅家,這聽著跟假話似的竟然是真事。梅童生父子如今名聲狼藉,與族人也不親近,可梅晟卻已經是秀才公。
剛才來的不是別人,正是梅安的兒子梅青林。
人老成精,杜氏這回的牢獄官司完全是被梅青樹夫婦連累的,最後又鬧到合離的地步,傷了是梅家的名聲,更是梅童生這一房的臉面。梅安素來想的多,不怕梅童生父子記恨,倒是擔心梅晟心中不自在,特意打發兒子過來告之此事。
斬不斷的血脈,對於刻薄陰毒的杜氏,梅晟從沒有放在眼中過,也沒有當成長輩敬重,可也沒有想到有一日會沒了這一層輩分關係。
梅晟幼年時吃了杜氏不少苦頭,「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眼下並沒有落井下石的念頭,反而想到梅青柏身上。
這合離,只是為了名聲,還是其他?作甚杜家就允了?
第216章 新里正
等到進了臘月,隨著桂家「撤狀」,拘押了旬月的梅青樹夫婦回來了。
兩口子看起來仿佛老了十幾歲,梅青樹直不起腰來,得了咳症,馮氏也再沒有素日的潑辣伶俐,花白了頭髮跟老嫗一般。
寒冬臘月的大牢,哪裡是好住的?
桂家是撤了「盜竊」與「毆打」的狀子,可因為梅平上了狀告長子與長媳「忤逆」的狀子,到底過了一次堂,敲定了夫妻兩人的「不孝」之罪。
如今夫妻兩人雖暫時放歸,可判了「勞役五年」,年後就要出勞役,前往皇陵服役。
杜里正之前算計桂重陽未成之事,倒是「便宜」了梅青樹夫婦。
梅家想要「賠償」桂家的田,桂家沒有收,可梅家也沒有保住,因為衙門除了這個勞役,還有罰銀百兩,梅家積蓄已光,只能賣地了。
一直躲著的梅青木終於露面了,到底如秋氏算計的,在兄嫂的官司上一文未出,名聲卻是臭了。
之前因「出繼」原配長子之事,村里人說起梅青木只說是老實過了,被後妻轄制。
不過「男主外、女主內」,男人家粗心顧不到屋裡事也是有的,並不是就說明梅青木人品有瑕。可這次親兄嫂被拘,親老子上門來求,依舊是閉門不出,就過了。
「父為子綱」,梅青木怎麼疏忽梅小八都不是罪過,可如此慢待老父親,就是不孝了。
即便梅家兄弟已經分家,可到底是同胞兄弟,在梅青樹夫婦遭大難時,梅青木這個當兄弟的,就給擔當起來,上孝敬父母,下照拂兩個未成丁的侄兒,才是為人子、為人弟、為人叔該做的,而不是直接做了縮頭烏龜,閉門不出。
如今梅青木還是一副老實人模樣登門,探望長兄。
梅五、梅七兄弟兩個怒目而視,恨不得立時攆人,卻是被梅青樹給呵斥住。
梅青木看著兄長衰敗模樣,心裡大驚,到底有幾分不忍,嘴裡關切,兄弟兩個倒是依舊是親近模樣,仿佛嫌隙未生。
梅平看在眼裡,卻是心痛如絞。
五年勞役,且是皇陵的差事,誰也不能保證到底能不能回來。長子這是沒有法子啊,要是長子真的有去無回,這一家子說不得還真要落到老二身上。
梅家之禍有馮氏不賢的緣故,可說到底秋氏也不清白。還有小八,也是孽鬼投胎,生來就是討債的。
可歸根結底,是自己這個當家人心不正的緣故。要是自己在秋氏慢待小八時不是想著掩飾太平,而是秉公處置,也不會讓秋氏得寸進尺,逼得小八出繼;要是小八出繼後,自己能管著兒孫的貪慾,不讓他們向桂家伸手,也不會引來這場橫禍。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徐更與張量面面相覷,實想不到桂重陽出了這樣的主意。
之前眾人知曉西寧侯陰私,想的是遮掩還是揭開,如今卻有了第三種選擇。換做其他人,這樣就太魯莽,不管最後事情查出真偽都落不下好,可誰讓「大哥」的身份尊貴,對上無須像臣子那樣面面俱到,這樣的「不周全」說不得正是周全。
等到查證西寧侯事,到底是揭開處置,還是蓋蓋子瞞住醜事,就都是別人拿主意了,對東宮眾人自然是有益無害。
徐更猶豫了一下,道:「大哥怕是不願意讓你攪合進來。」
桂重陽道:「師兄前些日子出行沒有瞞人,這次徐大哥過來也會有人知曉,這樣實話實說,護著我這個師弟總比師兄護著張大人這個表弟來的妥當。」
張量是官身,還是太子妃娘家,就算是姻親,徐師兄與之往來過密也有「站隊」、「結黨」之嫌,換做桂重陽這個十二歲的孤子,就算徐師兄格外關切些,也說得過去了。
至於被人記恨,桂重陽並不是無所畏懼,可也不能安心讓桂五頂缸。桂五正準備下場,養婿的身份也容易為人詬病,就沒有過過幾日順心日子,還是不要讓他攪合進來了。
至於桂重陽自己,還是守孝期,離下場還遠,正可以避開風頭。等再大幾歲,有了功名,西寧侯還怨憤不休的話,那就去抱師兄大腿去好了。
*
縣學。
梅晟送走族叔,迴轉到房裡,坐在窗前,猶如夢中。
梅青柏與杜氏合離,杜氏帶了一雙兒女離開梅家,這聽著跟假話似的竟然是真事。梅童生父子如今名聲狼藉,與族人也不親近,可梅晟卻已經是秀才公。
剛才來的不是別人,正是梅安的兒子梅青林。
人老成精,杜氏這回的牢獄官司完全是被梅青樹夫婦連累的,最後又鬧到合離的地步,傷了是梅家的名聲,更是梅童生這一房的臉面。梅安素來想的多,不怕梅童生父子記恨,倒是擔心梅晟心中不自在,特意打發兒子過來告之此事。
斬不斷的血脈,對於刻薄陰毒的杜氏,梅晟從沒有放在眼中過,也沒有當成長輩敬重,可也沒有想到有一日會沒了這一層輩分關係。
梅晟幼年時吃了杜氏不少苦頭,「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眼下並沒有落井下石的念頭,反而想到梅青柏身上。
這合離,只是為了名聲,還是其他?作甚杜家就允了?
第216章 新里正
等到進了臘月,隨著桂家「撤狀」,拘押了旬月的梅青樹夫婦回來了。
兩口子看起來仿佛老了十幾歲,梅青樹直不起腰來,得了咳症,馮氏也再沒有素日的潑辣伶俐,花白了頭髮跟老嫗一般。
寒冬臘月的大牢,哪裡是好住的?
桂家是撤了「盜竊」與「毆打」的狀子,可因為梅平上了狀告長子與長媳「忤逆」的狀子,到底過了一次堂,敲定了夫妻兩人的「不孝」之罪。
如今夫妻兩人雖暫時放歸,可判了「勞役五年」,年後就要出勞役,前往皇陵服役。
杜里正之前算計桂重陽未成之事,倒是「便宜」了梅青樹夫婦。
梅家想要「賠償」桂家的田,桂家沒有收,可梅家也沒有保住,因為衙門除了這個勞役,還有罰銀百兩,梅家積蓄已光,只能賣地了。
一直躲著的梅青木終於露面了,到底如秋氏算計的,在兄嫂的官司上一文未出,名聲卻是臭了。
之前因「出繼」原配長子之事,村里人說起梅青木只說是老實過了,被後妻轄制。
不過「男主外、女主內」,男人家粗心顧不到屋裡事也是有的,並不是就說明梅青木人品有瑕。可這次親兄嫂被拘,親老子上門來求,依舊是閉門不出,就過了。
「父為子綱」,梅青木怎麼疏忽梅小八都不是罪過,可如此慢待老父親,就是不孝了。
即便梅家兄弟已經分家,可到底是同胞兄弟,在梅青樹夫婦遭大難時,梅青木這個當兄弟的,就給擔當起來,上孝敬父母,下照拂兩個未成丁的侄兒,才是為人子、為人弟、為人叔該做的,而不是直接做了縮頭烏龜,閉門不出。
如今梅青木還是一副老實人模樣登門,探望長兄。
梅五、梅七兄弟兩個怒目而視,恨不得立時攆人,卻是被梅青樹給呵斥住。
梅青木看著兄長衰敗模樣,心裡大驚,到底有幾分不忍,嘴裡關切,兄弟兩個倒是依舊是親近模樣,仿佛嫌隙未生。
梅平看在眼裡,卻是心痛如絞。
五年勞役,且是皇陵的差事,誰也不能保證到底能不能回來。長子這是沒有法子啊,要是長子真的有去無回,這一家子說不得還真要落到老二身上。
梅家之禍有馮氏不賢的緣故,可說到底秋氏也不清白。還有小八,也是孽鬼投胎,生來就是討債的。
可歸根結底,是自己這個當家人心不正的緣故。要是自己在秋氏慢待小八時不是想著掩飾太平,而是秉公處置,也不會讓秋氏得寸進尺,逼得小八出繼;要是小八出繼後,自己能管著兒孫的貪慾,不讓他們向桂家伸手,也不會引來這場橫禍。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