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接連三聲槍響。
一切又都安靜了。
宗瑛頭暈目眩看向盛清讓,視野卻模糊,只依稀看到血跡。
那支白朗寧里僅有兩顆子彈,三聲槍響,至少有一槍不是盛清讓開的。
呼吸聲越發沉重,眼皮也越來越沉,天地間的氣味好似都被血腥味替代,安靜得什麼也聽不見了。
宗瑛眼皮徹底耷下去之前僅剩一個念頭——盛清讓中槍了,而她也將喪失意識。
死於戰時也不一定是轟轟烈烈,多少人在這場戰爭里,悄無聲息地喪了命。
死前沒有多壯烈,死後也無人知曉他們是如何死的。
四行倉庫的守衛戰再次打響,日軍火力聚集到四行倉庫外部攻打,四行倉庫的中國守軍給予勇猛反擊,雙方你攻我守,戰事愈烈,似閘北這一場大火一樣,越燒越旺。
而在這座缺了屋頂的民宅里,一雙白淨的手費力將宗瑛從門板前拖起來,重新帶回了牆角。
盛清讓將昏迷的宗瑛安置在里側,這才看向自己的左腿。一槍正中左側小腿,血安靜地往外流,他吃力地撕開襯衣下擺,往傷口裡填塞布料止血,但很快布料就被染紅。
一個人的等待比兩個人的等待更為漫長。
聽著遠處激戰聲,仰頭看天,僅僅可見一方狹小天空,煙塵涌動,藍天仿佛都被染成黑紅色。
時間消逝,體內的血液也一點點流失。
疼痛慢慢轉為麻木,肢體能感受到的只有冷——因為失血和飢餓帶來的冷。
四行倉庫的炮聲密集程度由高轉低,頭頂天空徹底轉為黑紅色,濃煙嗆人,這火卻無法溫暖人的身體。
時間過得格外緩慢,好幾次,盛清讓都感覺自己撐不下去了。
體溫下降得太快,他冷得渾身發抖,唇色早已發白,意識也瀕於崩潰邊緣——人的身體被逼至絕境時,難免冒出將要命喪於此的念頭,比起堅持活下去,閉上眼是更簡單的事。
然而,如果他不堅持活下去,宗瑛大概也就無法回去了。
他轉頭看向里側的宗瑛,摸索著握住她的手腕,感受到她微弱的脈搏。
為了將宗瑛送回她的時代,他也必須、且只能撐下去。
以防萬一,他拖過公文包,指頭探進去抓到鋼筆,又抓到他收在包里那隻空煙盒——
拆開鋪平的煙盒,正面印著peace infinity與和平鴿,背面一片空白。
對著黯光,他擰開鋼筆蓋,拼盡最後一點力氣,顫著手寫下了宗瑛住院的地址,以及薛選青的手機號,最後寫道:「請將我們送至此醫院,或聯繫此號碼,萬謝。」
2015年的上海,這天迎來陰曆九月的滿月。
月亮高高懸著,不屑於滿城燈光決高下,只將月光奢侈灑滿小巷。
晚十點零四分,一個小囡捧著一隻石榴從舊小區樓梯間跑出來,後面大人追著喊:「沒有燈你慢點啊!」
小囡走兩步突然停住,手裡石榴啪嗒掉到地上,扭頭馬上嚎啕大哭:「姆媽有人死我家門口啦!」
深更半夜,救護車、圍觀人群、急匆匆趕來的媒體,讓一個冷清的老小區突然熱鬧了起來。
救護車烏拉烏拉疾馳至醫院,急診綠色通道開啟,護士站一個電話打到神經外科,盛秋實接了電話。
徐主任一直在醫院等,聽到消息擱下手中病歷,立刻吩咐準備手術。
急診手術室里,另一台搶救手術也即將開始。
手術燈牌齊齊亮起,其中一盞熄滅時,另一盞仍然亮著。
盛清讓被推出手術室,卻仍處於昏迷狀態,等他醒來,視野中僅有病室里的慘白頂燈,看不太真切。
外面走廊已經熱鬧起來,腳步聲紛繁雜亂,有人快步朝他走來,給他調了一下輸液速度,又幫他按下呼叫鈴。
盛清讓想開口問,喉嚨卻是干啞的。
護士俯身,說道:「和你一起來的那位手術剛剛結束了,很順利,你安心再睡會兒吧。」
他瞥向監護儀,上面時間跳動,從05:59:59跳到06:00:00——
又從06:00:00跳到06:00:01、06:00:02、06:00:03,等他回過神,已經到了06:01:00。
他躺在醫院病床上。
而留在1937年閘北的,僅剩一隻公文包。
第65章 699號公寓(1)
—1905年12月24日16:30上海公共租界愛文義路廣仁醫院盛清讓出生。
護士將新生兒包好遞到產床旁給他生母看了一眼,隨即將其轉交給盛家來的傭人。
冬日天光短,傭人帶著他回到靜安寺路盛公館時,暮色已將小樓徹底吞沒。
大門外電鈴響,盛父坐在沙發里身體前傾抖落菸灰,盛夫人靜坐在藤椅里眉眼上挑,二樓的孩子們拉開窗簾往外瞅,看傭人抱著一個陌生嬰兒穿過寒冬夜風走進來。
—1987年9月14日06:24上海烏魯木齊中路華山醫院宗瑛出生。
晨曦穿透玻璃照亮走廊,方女士徹夜未眠,聽護士說嚴曼生了,從長椅上起身,打電話通知宗慶霖。
———∞———
—1912年12月13日上海虹口盛清讓大伯家這一年溥儀退位,國父提出辭呈,盛清讓在大伯家寄住已經是第五年。
他七歲,從記事起,家裡便只有繚繞煙霧和日復一日的麻將聲,下了學也無人管飯,口袋裡無分文,只得躲進廚房吃中午剩的飯菜。
一切又都安靜了。
宗瑛頭暈目眩看向盛清讓,視野卻模糊,只依稀看到血跡。
那支白朗寧里僅有兩顆子彈,三聲槍響,至少有一槍不是盛清讓開的。
呼吸聲越發沉重,眼皮也越來越沉,天地間的氣味好似都被血腥味替代,安靜得什麼也聽不見了。
宗瑛眼皮徹底耷下去之前僅剩一個念頭——盛清讓中槍了,而她也將喪失意識。
死於戰時也不一定是轟轟烈烈,多少人在這場戰爭里,悄無聲息地喪了命。
死前沒有多壯烈,死後也無人知曉他們是如何死的。
四行倉庫的守衛戰再次打響,日軍火力聚集到四行倉庫外部攻打,四行倉庫的中國守軍給予勇猛反擊,雙方你攻我守,戰事愈烈,似閘北這一場大火一樣,越燒越旺。
而在這座缺了屋頂的民宅里,一雙白淨的手費力將宗瑛從門板前拖起來,重新帶回了牆角。
盛清讓將昏迷的宗瑛安置在里側,這才看向自己的左腿。一槍正中左側小腿,血安靜地往外流,他吃力地撕開襯衣下擺,往傷口裡填塞布料止血,但很快布料就被染紅。
一個人的等待比兩個人的等待更為漫長。
聽著遠處激戰聲,仰頭看天,僅僅可見一方狹小天空,煙塵涌動,藍天仿佛都被染成黑紅色。
時間消逝,體內的血液也一點點流失。
疼痛慢慢轉為麻木,肢體能感受到的只有冷——因為失血和飢餓帶來的冷。
四行倉庫的炮聲密集程度由高轉低,頭頂天空徹底轉為黑紅色,濃煙嗆人,這火卻無法溫暖人的身體。
時間過得格外緩慢,好幾次,盛清讓都感覺自己撐不下去了。
體溫下降得太快,他冷得渾身發抖,唇色早已發白,意識也瀕於崩潰邊緣——人的身體被逼至絕境時,難免冒出將要命喪於此的念頭,比起堅持活下去,閉上眼是更簡單的事。
然而,如果他不堅持活下去,宗瑛大概也就無法回去了。
他轉頭看向里側的宗瑛,摸索著握住她的手腕,感受到她微弱的脈搏。
為了將宗瑛送回她的時代,他也必須、且只能撐下去。
以防萬一,他拖過公文包,指頭探進去抓到鋼筆,又抓到他收在包里那隻空煙盒——
拆開鋪平的煙盒,正面印著peace infinity與和平鴿,背面一片空白。
對著黯光,他擰開鋼筆蓋,拼盡最後一點力氣,顫著手寫下了宗瑛住院的地址,以及薛選青的手機號,最後寫道:「請將我們送至此醫院,或聯繫此號碼,萬謝。」
2015年的上海,這天迎來陰曆九月的滿月。
月亮高高懸著,不屑於滿城燈光決高下,只將月光奢侈灑滿小巷。
晚十點零四分,一個小囡捧著一隻石榴從舊小區樓梯間跑出來,後面大人追著喊:「沒有燈你慢點啊!」
小囡走兩步突然停住,手裡石榴啪嗒掉到地上,扭頭馬上嚎啕大哭:「姆媽有人死我家門口啦!」
深更半夜,救護車、圍觀人群、急匆匆趕來的媒體,讓一個冷清的老小區突然熱鬧了起來。
救護車烏拉烏拉疾馳至醫院,急診綠色通道開啟,護士站一個電話打到神經外科,盛秋實接了電話。
徐主任一直在醫院等,聽到消息擱下手中病歷,立刻吩咐準備手術。
急診手術室里,另一台搶救手術也即將開始。
手術燈牌齊齊亮起,其中一盞熄滅時,另一盞仍然亮著。
盛清讓被推出手術室,卻仍處於昏迷狀態,等他醒來,視野中僅有病室里的慘白頂燈,看不太真切。
外面走廊已經熱鬧起來,腳步聲紛繁雜亂,有人快步朝他走來,給他調了一下輸液速度,又幫他按下呼叫鈴。
盛清讓想開口問,喉嚨卻是干啞的。
護士俯身,說道:「和你一起來的那位手術剛剛結束了,很順利,你安心再睡會兒吧。」
他瞥向監護儀,上面時間跳動,從05:59:59跳到06:00:00——
又從06:00:00跳到06:00:01、06:00:02、06:00:03,等他回過神,已經到了06:01:00。
他躺在醫院病床上。
而留在1937年閘北的,僅剩一隻公文包。
第65章 699號公寓(1)
—1905年12月24日16:30上海公共租界愛文義路廣仁醫院盛清讓出生。
護士將新生兒包好遞到產床旁給他生母看了一眼,隨即將其轉交給盛家來的傭人。
冬日天光短,傭人帶著他回到靜安寺路盛公館時,暮色已將小樓徹底吞沒。
大門外電鈴響,盛父坐在沙發里身體前傾抖落菸灰,盛夫人靜坐在藤椅里眉眼上挑,二樓的孩子們拉開窗簾往外瞅,看傭人抱著一個陌生嬰兒穿過寒冬夜風走進來。
—1987年9月14日06:24上海烏魯木齊中路華山醫院宗瑛出生。
晨曦穿透玻璃照亮走廊,方女士徹夜未眠,聽護士說嚴曼生了,從長椅上起身,打電話通知宗慶霖。
———∞———
—1912年12月13日上海虹口盛清讓大伯家這一年溥儀退位,國父提出辭呈,盛清讓在大伯家寄住已經是第五年。
他七歲,從記事起,家裡便只有繚繞煙霧和日復一日的麻將聲,下了學也無人管飯,口袋裡無分文,只得躲進廚房吃中午剩的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