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柳箏把他衣襟上落下的那點桂花也拍下來,踮腳吻了吻他的唇:「你也是。」
王初翠出來找簸籮曬桂花,一邊篩著裡頭的碎屑,一邊感慨道:「葉錦那孩子真是命苦,我聽月姐兒她娘說,她家老趙賣花的時候路過何家,老能聽見有人在裡頭哭。有時候怪滲人的,那回他無意間朝門縫裡瞧見了,才發現就是她。齊花間能被送進大牢,她功不可沒啊,這家人怎能這般待她。」
「是有好些天沒見到她了。」柳箏幫忙篩花,「改日花蜜做出來,咱們帶上看看她吧。」
「哎,真是,誰救得了她……她真真是嫁進了一個魔窟里,半點脫身不得。法管不到,理說不到,命苦啊。」
「能不能和離呢?」
「本朝和離哪那麼容易,她還記掛著孩子,就算自個兒出來單過了,也是不得自由身的。」
秋高氣爽,往後一個月雖下過兩三場雨,還是陽光晴好的日子居多,才到九月初王初翠就把幾罐子木樨花蜜做出來了,光聞著就極香甜。她做了整整兩蒸籠的流心桂花糕,其中一蒸籠拿來送人,另一蒸籠留著自家吃。
柳箏挺愛吃的,但吃不了幾塊就嫌膩了。宋硯卻是早上要拿來配粥吃,午後要拿來當茶點,晚上還要吃一塊解饞。柳箏都怕他會把牙給吃壞了。王初翠連連搖頭:「幸好那一屜子早送人了,否則又有大半要進你家小情郎的肚子裡。」
柳箏拍開宋硯還要拿一塊的手,對姥姥道:「您趁早把那剩下幾罐子花蜜也都送了人吧。」
「那可不行!我藏起來不就得了,叫他找不著。」
宋硯被她們說得不好意思了:「我不會偷吃的。」
「你是不瞧見便罷,瞧見了就想吃。」柳箏擰了把他的臉。
「主子,主子!」馮策匆匆竄出來,進了廚房門才趕緊停步,欲言又止。
宋硯拿眼神問詢他,馮策低下頭:「老太太不行了,府里派人傳了話,說,說她想再見您最後一面。侯爺說,不論如何,看在老太太的面子上,他不會對您怎樣,不論怎麼說都是一家人,您是老太太一手帶大的,千說萬說,該去見見……」
王初翠停了擀麵的動作,看眼宋硯,又看眼柳箏,回了頭繼續慢吞吞地擀著面。
「知道了。」
「您是去,還是不去?」
宋硯不語,良久道:「你去忙吧。」
「是。」
馮策出去了,宋硯喝了口半涼的茶,繼續幫王初翠和面。
柳箏看到他指尖血色褪了許多,揉面的動作也略顯雜亂。她洗了手,伸進去幫他,過會兒問:「你心裡想去嗎?」
「我不知道。」
「那就去吧。」柳箏覆上他手背,把手心的溫度傳給他,「我陪你去。」
這日正好是九月九重陽日。宋硯把柳箏扶下馬車,牽著她帶她進了國公府。
不同於不久前開辦那場賞花宴時的熱鬧,如今國公府內到處瀰漫著壓抑肅穆的氣息,長長一道廊子立滿了面無表情的婢女婆子。
再次見到宋硯,劉升與他身後的小廝都緊板著臉,也不喚人,直接掀開了碧霞閣的帘子,躬身請入。
不過是開了帘子一角,屋內濃重的藥氣就翻湧到了鼻尖。一絲風隨他們的腳步潛入,屏風後傳來了幾聲輕輕重重的咳嗽。
碧霞閣內或站或坐了不少人,只是進來一兩個人而已,沒幾人注意,直到屏風後伏臥於榻的秦老太太抿了唇,眼睛直勾勾地盯向前頭,方氏餵不進去藥,隨她目光看去,所有人才將目光投上緩步繞過屏風的一對年輕男女。
宋津坐在榻前,頭也未回。
平時慣會周旋的方氏也不知該說些什麼緩和氣氛,只把秦老太太身後的迎枕往上提了提,想她靠著能更舒服些。
秦老太太只盯著宋硯看。
宋硯垂眸看著她,眼裡沒什麼波瀾。
柳箏看著秦老太太,只驚於她竟衰老得如此之快。上一次見到她,尚可稱得上一句精神矍鑠,如今她眼窩深陷,兩眼渾濁,雙頰凹著,搭在腹前的兩隻手骨瘦如柴,活像浸在藥罐子裡烹煮的一株乾癟人參。
「退,退下。」秦老太太抬手朝方氏揮了揮。方氏只好放下藥碗,領著屋裡的女眷和小輩悄然離開。宋津仍坐在原位,他的幾位兄弟跟著站在身後不動。
秦老太太重複了一遍:「退下。」
「母親。」宋津拿濕巾子給她擦了擦手,「兒子們守著您。」
「出……去。阿,阿墨。我要對阿墨說幾句話。」
宋津閉了閉眼,不甘地站起身,大步朝外而去。其他幾個面露尷尬之色,與秦老太太互道了聲「兒子先行退下」後便快速跟上了宋津的步伐。
秦老太太朝宋硯伸了伸手,只是這般簡單的動作,就已令她氣喘不已。
宋硯沉默上前,把自己的手遞給了她。
秦老太太摸著他的手,忽然就落了淚。淚水順著她蒼白虛弱的臉滑落,她聲音抖著:「怎麼這麼多繭,這麼深的疤。」
宋硯依然無話,任她顫抖著手指從他手心摸到五指,好像他們從未熟悉過。
秦老太太無力地攥著他的指尖,輕聲道:「阿墨啊,祖母知錯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王初翠出來找簸籮曬桂花,一邊篩著裡頭的碎屑,一邊感慨道:「葉錦那孩子真是命苦,我聽月姐兒她娘說,她家老趙賣花的時候路過何家,老能聽見有人在裡頭哭。有時候怪滲人的,那回他無意間朝門縫裡瞧見了,才發現就是她。齊花間能被送進大牢,她功不可沒啊,這家人怎能這般待她。」
「是有好些天沒見到她了。」柳箏幫忙篩花,「改日花蜜做出來,咱們帶上看看她吧。」
「哎,真是,誰救得了她……她真真是嫁進了一個魔窟里,半點脫身不得。法管不到,理說不到,命苦啊。」
「能不能和離呢?」
「本朝和離哪那麼容易,她還記掛著孩子,就算自個兒出來單過了,也是不得自由身的。」
秋高氣爽,往後一個月雖下過兩三場雨,還是陽光晴好的日子居多,才到九月初王初翠就把幾罐子木樨花蜜做出來了,光聞著就極香甜。她做了整整兩蒸籠的流心桂花糕,其中一蒸籠拿來送人,另一蒸籠留著自家吃。
柳箏挺愛吃的,但吃不了幾塊就嫌膩了。宋硯卻是早上要拿來配粥吃,午後要拿來當茶點,晚上還要吃一塊解饞。柳箏都怕他會把牙給吃壞了。王初翠連連搖頭:「幸好那一屜子早送人了,否則又有大半要進你家小情郎的肚子裡。」
柳箏拍開宋硯還要拿一塊的手,對姥姥道:「您趁早把那剩下幾罐子花蜜也都送了人吧。」
「那可不行!我藏起來不就得了,叫他找不著。」
宋硯被她們說得不好意思了:「我不會偷吃的。」
「你是不瞧見便罷,瞧見了就想吃。」柳箏擰了把他的臉。
「主子,主子!」馮策匆匆竄出來,進了廚房門才趕緊停步,欲言又止。
宋硯拿眼神問詢他,馮策低下頭:「老太太不行了,府里派人傳了話,說,說她想再見您最後一面。侯爺說,不論如何,看在老太太的面子上,他不會對您怎樣,不論怎麼說都是一家人,您是老太太一手帶大的,千說萬說,該去見見……」
王初翠停了擀麵的動作,看眼宋硯,又看眼柳箏,回了頭繼續慢吞吞地擀著面。
「知道了。」
「您是去,還是不去?」
宋硯不語,良久道:「你去忙吧。」
「是。」
馮策出去了,宋硯喝了口半涼的茶,繼續幫王初翠和面。
柳箏看到他指尖血色褪了許多,揉面的動作也略顯雜亂。她洗了手,伸進去幫他,過會兒問:「你心裡想去嗎?」
「我不知道。」
「那就去吧。」柳箏覆上他手背,把手心的溫度傳給他,「我陪你去。」
這日正好是九月九重陽日。宋硯把柳箏扶下馬車,牽著她帶她進了國公府。
不同於不久前開辦那場賞花宴時的熱鬧,如今國公府內到處瀰漫著壓抑肅穆的氣息,長長一道廊子立滿了面無表情的婢女婆子。
再次見到宋硯,劉升與他身後的小廝都緊板著臉,也不喚人,直接掀開了碧霞閣的帘子,躬身請入。
不過是開了帘子一角,屋內濃重的藥氣就翻湧到了鼻尖。一絲風隨他們的腳步潛入,屏風後傳來了幾聲輕輕重重的咳嗽。
碧霞閣內或站或坐了不少人,只是進來一兩個人而已,沒幾人注意,直到屏風後伏臥於榻的秦老太太抿了唇,眼睛直勾勾地盯向前頭,方氏餵不進去藥,隨她目光看去,所有人才將目光投上緩步繞過屏風的一對年輕男女。
宋津坐在榻前,頭也未回。
平時慣會周旋的方氏也不知該說些什麼緩和氣氛,只把秦老太太身後的迎枕往上提了提,想她靠著能更舒服些。
秦老太太只盯著宋硯看。
宋硯垂眸看著她,眼裡沒什麼波瀾。
柳箏看著秦老太太,只驚於她竟衰老得如此之快。上一次見到她,尚可稱得上一句精神矍鑠,如今她眼窩深陷,兩眼渾濁,雙頰凹著,搭在腹前的兩隻手骨瘦如柴,活像浸在藥罐子裡烹煮的一株乾癟人參。
「退,退下。」秦老太太抬手朝方氏揮了揮。方氏只好放下藥碗,領著屋裡的女眷和小輩悄然離開。宋津仍坐在原位,他的幾位兄弟跟著站在身後不動。
秦老太太重複了一遍:「退下。」
「母親。」宋津拿濕巾子給她擦了擦手,「兒子們守著您。」
「出……去。阿,阿墨。我要對阿墨說幾句話。」
宋津閉了閉眼,不甘地站起身,大步朝外而去。其他幾個面露尷尬之色,與秦老太太互道了聲「兒子先行退下」後便快速跟上了宋津的步伐。
秦老太太朝宋硯伸了伸手,只是這般簡單的動作,就已令她氣喘不已。
宋硯沉默上前,把自己的手遞給了她。
秦老太太摸著他的手,忽然就落了淚。淚水順著她蒼白虛弱的臉滑落,她聲音抖著:「怎麼這麼多繭,這麼深的疤。」
宋硯依然無話,任她顫抖著手指從他手心摸到五指,好像他們從未熟悉過。
秦老太太無力地攥著他的指尖,輕聲道:「阿墨啊,祖母知錯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