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
也許,他們是知道回春堂背靠皇家,才不敢惹事的。
因此,大傢伙兒也都相安無事地,經營著自家買賣。
這五位女大夫,尤其是那對兒雙生姐妹花的故事,最引人津津樂道。
話說,這兩姐妹,來杏林學院跟林菀學醫之前,家中也沒有給兩姐妹訂下婚約。
她倆本來家貧,按理說,這成婚對象也不可能找得有多好,可誰又能想到,這兩姐妹學業有成之後,又恁是給自己找了個好婆家。
姐姐嫁進陳家,做了二少夫人,妹妹則嫁給了京中一位七品武官,成了官太太。
就連姐妹倆的娘家人也得了好處,兄弟姐妹各個日子都比先前好過不少。
連運道都莫名好了起來。
直到這時,眾人才驚覺,女子一樣可以振興家業;一樣可以賺錢養家;一樣可以光宗耀祖。甚至嫁了人還可以事業家庭兼顧。
並不比男兒差,甚至某些領域比他們還要出色。
所以,杏林學院在第二次招生的時候,場面空前火爆,報名人數直逼百人。
除了上京城內的女子,就連外地都有人托親朋過來打探,是否可以入學。
不過有了前車之鑑,這次林菀也不再同之前那般草率了,最後同其他人商量,只留下了二十名學生。
--
時間如白駒過隙,年復一年,從春到夏再經歷秋冬,好像也不過瞬息的光景。
林菀嫁給李硯那年不過十六,現如今,她已是一個八歲小姑娘的阿娘了。
歲月格外優待她,這些來,並未在她的臉上留下任何痕跡。
今日是七夕,吃過晚飯,林菀便拉著李硯出來賞花燈,街上人潮如織,打眼兒一瞧,多是年輕男女相伴出來遊玩。
兩人沿著長安街北邊的攤子逛了一會兒,累了便找了間沿街的茶館,在雅間開著窗,欣賞著窗外的景色。
街道外的小河邊有許多的人在放水燈,一盞盞蓮花狀的水燈,順流而下,金色的光線,映照在河面上,就像是一條蜿蜒的金色絲帶飄在水面上。
林菀趴在窗邊,手托著下巴,看得入神。
而李硯同樣痴痴地望著眼前女人,眼裡的愛意昭然若揭。
倏然,他想起今日下值,帶著囡囡去回春堂接林菀時,恰好看到她和一年輕後生站在一起的畫面。
他們兩人笑著在談論些什麼,李硯離得遠沒有聽清。
可他瞧見,男子看向林菀的眼神分明藏著愛慕。甚至在他出現時,男子居然又向林菀靠近了一步。
那男子李硯不認識,但他確信對方應該是認識他的,不然也不會故意在林菀面前挑釁他。
幾乎是一瞬間,李硯就意識到了危機。
倒不是介懷這個男子的舉動,而是因為,他實在年輕,模樣生得同他年輕時一樣清俊,卻比他多了幾分諧趣。
是林菀會鍾意的類型。
李硯突然就有些害怕林菀不喜歡他了,他早已褪去當初的青澀,書卷氣已被官威掩蓋。
如今,他已官至戶部侍郎,算得上近十年間,朝中官職擢升得最快的官員了。
而林菀生完孩子後,身子卻漸漸長開,胸│脯豐腴了不少,細腰卻仍是盈盈一握。
身段極好。
整個人,洋溢著滿滿的活力,比剛成親那會兒更美了。
外面的事物看久了也無甚新奇,林菀回過頭來,驚覺李硯正怔怔地盯著她看。
「相公,你怎麼了?」
她問。
他酸溜溜地說道:「菀菀,你怎麼越來越美了,為夫同你站在一起,感覺自己都快配不上你了。」
「李大人。」林菀笑著喚他,頃刻,她美眸微凝,在李硯那張儒雅俊逸的臉上來回端詳,「你可知有多少人羨慕我?」
「羨慕你什麼?」
「羨慕我有這麼俊又不納妾的相公啊!」
她端起桌上的那盞銀針白毫,淺抿一口,正色道:「相公之於我,就像這茶湯,顏色雖淡,但回味綿長。」
「人終有老去的一天,容顏衰敗在所難免,可我愛相公的心,只會與日俱增,世間無人可比。」
李硯神色動容,忽然就不在意下午見到的那一幕了,他眉宇舒展,嘴角含笑,牽起她放在桌上的柔夷,與她十指緊扣。
他想,真好,十年了,她還願意哄他。
第74章 74
承豐二十九年, 冬至。
這一日,大周朝發生了兩件大事。
一是——太子被廢黜。
二是——睿親王被改立為太子。
崇明帝於冬至祭天拜祖過後,直接頒布詔令禪位於太子, 選擇做一個閒散的太上皇。
當時,崇明帝退位的消息一經傳出,可謂是舉國震驚。誰都沒有想到,這位勤政愛民的帝王, 會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禪位。
且崇明帝的身子骨硬朗, 別說大病, 平時連個頭疼腦熱的小毛病都很少。
是以, 天下百姓紛紛猜測, 其中是否有什麼隱秘?
朝臣之間倒還好,於他們而言,這天下仍是周家的天下,只是那位置換了個人坐而已。
因此,大傢伙兒也都相安無事地,經營著自家買賣。
這五位女大夫,尤其是那對兒雙生姐妹花的故事,最引人津津樂道。
話說,這兩姐妹,來杏林學院跟林菀學醫之前,家中也沒有給兩姐妹訂下婚約。
她倆本來家貧,按理說,這成婚對象也不可能找得有多好,可誰又能想到,這兩姐妹學業有成之後,又恁是給自己找了個好婆家。
姐姐嫁進陳家,做了二少夫人,妹妹則嫁給了京中一位七品武官,成了官太太。
就連姐妹倆的娘家人也得了好處,兄弟姐妹各個日子都比先前好過不少。
連運道都莫名好了起來。
直到這時,眾人才驚覺,女子一樣可以振興家業;一樣可以賺錢養家;一樣可以光宗耀祖。甚至嫁了人還可以事業家庭兼顧。
並不比男兒差,甚至某些領域比他們還要出色。
所以,杏林學院在第二次招生的時候,場面空前火爆,報名人數直逼百人。
除了上京城內的女子,就連外地都有人托親朋過來打探,是否可以入學。
不過有了前車之鑑,這次林菀也不再同之前那般草率了,最後同其他人商量,只留下了二十名學生。
--
時間如白駒過隙,年復一年,從春到夏再經歷秋冬,好像也不過瞬息的光景。
林菀嫁給李硯那年不過十六,現如今,她已是一個八歲小姑娘的阿娘了。
歲月格外優待她,這些來,並未在她的臉上留下任何痕跡。
今日是七夕,吃過晚飯,林菀便拉著李硯出來賞花燈,街上人潮如織,打眼兒一瞧,多是年輕男女相伴出來遊玩。
兩人沿著長安街北邊的攤子逛了一會兒,累了便找了間沿街的茶館,在雅間開著窗,欣賞著窗外的景色。
街道外的小河邊有許多的人在放水燈,一盞盞蓮花狀的水燈,順流而下,金色的光線,映照在河面上,就像是一條蜿蜒的金色絲帶飄在水面上。
林菀趴在窗邊,手托著下巴,看得入神。
而李硯同樣痴痴地望著眼前女人,眼裡的愛意昭然若揭。
倏然,他想起今日下值,帶著囡囡去回春堂接林菀時,恰好看到她和一年輕後生站在一起的畫面。
他們兩人笑著在談論些什麼,李硯離得遠沒有聽清。
可他瞧見,男子看向林菀的眼神分明藏著愛慕。甚至在他出現時,男子居然又向林菀靠近了一步。
那男子李硯不認識,但他確信對方應該是認識他的,不然也不會故意在林菀面前挑釁他。
幾乎是一瞬間,李硯就意識到了危機。
倒不是介懷這個男子的舉動,而是因為,他實在年輕,模樣生得同他年輕時一樣清俊,卻比他多了幾分諧趣。
是林菀會鍾意的類型。
李硯突然就有些害怕林菀不喜歡他了,他早已褪去當初的青澀,書卷氣已被官威掩蓋。
如今,他已官至戶部侍郎,算得上近十年間,朝中官職擢升得最快的官員了。
而林菀生完孩子後,身子卻漸漸長開,胸│脯豐腴了不少,細腰卻仍是盈盈一握。
身段極好。
整個人,洋溢著滿滿的活力,比剛成親那會兒更美了。
外面的事物看久了也無甚新奇,林菀回過頭來,驚覺李硯正怔怔地盯著她看。
「相公,你怎麼了?」
她問。
他酸溜溜地說道:「菀菀,你怎麼越來越美了,為夫同你站在一起,感覺自己都快配不上你了。」
「李大人。」林菀笑著喚他,頃刻,她美眸微凝,在李硯那張儒雅俊逸的臉上來回端詳,「你可知有多少人羨慕我?」
「羨慕你什麼?」
「羨慕我有這麼俊又不納妾的相公啊!」
她端起桌上的那盞銀針白毫,淺抿一口,正色道:「相公之於我,就像這茶湯,顏色雖淡,但回味綿長。」
「人終有老去的一天,容顏衰敗在所難免,可我愛相公的心,只會與日俱增,世間無人可比。」
李硯神色動容,忽然就不在意下午見到的那一幕了,他眉宇舒展,嘴角含笑,牽起她放在桌上的柔夷,與她十指緊扣。
他想,真好,十年了,她還願意哄他。
第74章 74
承豐二十九年, 冬至。
這一日,大周朝發生了兩件大事。
一是——太子被廢黜。
二是——睿親王被改立為太子。
崇明帝於冬至祭天拜祖過後,直接頒布詔令禪位於太子, 選擇做一個閒散的太上皇。
當時,崇明帝退位的消息一經傳出,可謂是舉國震驚。誰都沒有想到,這位勤政愛民的帝王, 會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禪位。
且崇明帝的身子骨硬朗, 別說大病, 平時連個頭疼腦熱的小毛病都很少。
是以, 天下百姓紛紛猜測, 其中是否有什麼隱秘?
朝臣之間倒還好,於他們而言,這天下仍是周家的天下,只是那位置換了個人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