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至於學醫有所成,她們的爹娘倒是不敢想的。
兩個小姑娘, 不識字, 性格也有些扭捏放不開, 好在林菀並不介意, 仍然留下了她們。
後來, 開始正式授課,這兩個小姑娘也沒有叫林菀失望, 學習起來比旁人還要刻苦,不認識字的短板,並沒有阻礙她們變得優秀。
她倆前期成績確實很差,不過好在經過夜以繼日的苦讀,第二年也追趕上了同期的幾名學生的進度。
這六名學生,日常除了學習中醫基礎醫理和病案解析,連藥材炮製、辨別,以及針灸、推拿這些她們也要學。
另外,林菀還專門開設了解剖課,讓她們掌握人體的結構,做到對臟器的內部構造、肌肉的分布、骨骼的數量了如指掌。
授課的老師們很負責,幾乎可以說是傾囊相授。
在學到第四年的時候,有名叫莊靈慧的女學生,被家人強制帶了回去,原因是未婚夫家不願再拖下去,堅持要其在年底前完婚。
且成婚後,也不願意她再露面行醫。
那時,林菀很氣憤,她不理解為何莊靈慧的家人及婆家早不提晚不提,偏偏在她即將學有所成的時候,生生將這名學生的學醫之路斬斷。
林菀多次上門勸說過,找過莊靈慧,找過她的娘家和婆家,最後都無功而返。
她最後還是嫁了人。走上了一條符合時下女子,卻一眼就能望到頭的路。
眾人都知道,莊靈慧本人是不樂意的,但是誰也改變不了。
林菀直到現在還記憶猶新,莊靈慧成親那日,在喜房內對她說的一番話。
那日,林菀和其餘五名學生,受邀去參加她的婚禮,趁機與她閒談時,莊靈慧突然對她說:
「老師,我很開心這四年能跟您學習醫術。這一千多個日子裡,我見到很多病人在您的手中好起來;也見到許多病患因為無錢醫治,而賣兒賣女最終導致家破人亡的例子。而您每每遇到看不起病的人,都願意伸出援手,盡心盡力救治,哪怕有時候遇到潑皮無賴,您也毫不退卻。」
「我敬佩您,也想成為像您一樣的人。」
「您帶我見識過更廣闊的天地,我的眼界和認知都已打開,知道女子也能如此優秀,與男兒相比亦不遑多讓,我知道我再也不甘心囿於內宅這一方天地了......」
那時,林菀眼眶通紅,強忍淚意問她:「那為何就這樣放棄了?」
莊靈慧緊緊絞著手中的絹帕,隔了會兒,她才對林菀嘆息道:「我的夫君,沒有像老師的夫君那般開明,也沒能碰上明事理的婆婆。夫家同我阿爹阿娘說,女子終究是要嫁人的,嫁人後拋頭露臉有失體統。前幾年我還小,他們不管我,但我及笄後他們便不願意了。」
「可其實我知道,婆婆是害怕我以後學有所成,拋卻夫家,更怕我學得太多拿捏不住我,才逼著我阿爹阿娘將我接回去了。」
得知真相竟是如此,林菀一時間氣極,她忍不住駁斥道:「謬論,女子無論是學醫還是識字,都是為了更好的立足於世間,若是人人都拘泥於後宅,那待你婆婆或者阿娘這類女子身患隱疾,又當如何自處?」
莊靈慧聽完,一時無言。
喜婆等人進來幾次,催促林菀她們出去入席,林菀忍著反感又待了會兒。
她知道,以後她們就不再是一個世界的人了,師生情分今日就真的斷了。
莊靈慧最後苦笑道:「老師,世道之於女子不易,對行醫的女大夫更是不易,所以,老師的路任重而道遠,我已無力改變,希望老師和諸位師姐不要放棄......」
林菀沒回話,只悻悻地領著幾名學生出去了。
林菀自參加完莊靈慧的婚宴之後,難過了許久。她雖然明白,她沒有錯,卻仍是有些怨她的,怨她明明捨不得,卻連為自己爭取一把都不敢。
可是後來,李硯幾次勸她,說百姓的觀念不是一時就可以扭轉的,她只需要做好自己該做的。
剩下的交給時間。
在她迷茫無措,不知是否要堅持下去的時候,他甚至直言:「若是五年不行,那就十年,十年不行那就用一生來踐行這件事。」
「不管怎樣?我都陪著你,支持你。」這是李硯給林菀的莊重承諾。
後來,林菀漸漸明白。
荒無人煙的荊棘路,若是有人願意在前面領著眾人走,時間長了,這條荊棘小徑終有一天也會變成坦途,荊棘會被踩在腳下,荒蕪也會煥發新生。
沿路會有鮮花盛開,攜伴而行的人,也會愈來愈多。
......
時間過得很快,在囡囡五歲那年,第一批學生在學滿五年,經過重重考驗之後,已經能夠順利出師了。
所有學生都能獨當一面,她們開始在回春堂內坐堂看診了。
那時上京城中,回春堂的分店已經開到第五家了。可以說整個上京城,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最信賴的醫館便是這回春堂了。
當然,回春堂並未壟斷上京的醫藥行業,而是與其他醫館一起百花齊放。
回春堂專攻婦科、兒科和骨傷,像另一家老字號「益安堂」看痹症和男科就尤為擅長,其他小一點的醫館也有自家的看家本領。
兩個小姑娘, 不識字, 性格也有些扭捏放不開, 好在林菀並不介意, 仍然留下了她們。
後來, 開始正式授課,這兩個小姑娘也沒有叫林菀失望, 學習起來比旁人還要刻苦,不認識字的短板,並沒有阻礙她們變得優秀。
她倆前期成績確實很差,不過好在經過夜以繼日的苦讀,第二年也追趕上了同期的幾名學生的進度。
這六名學生,日常除了學習中醫基礎醫理和病案解析,連藥材炮製、辨別,以及針灸、推拿這些她們也要學。
另外,林菀還專門開設了解剖課,讓她們掌握人體的結構,做到對臟器的內部構造、肌肉的分布、骨骼的數量了如指掌。
授課的老師們很負責,幾乎可以說是傾囊相授。
在學到第四年的時候,有名叫莊靈慧的女學生,被家人強制帶了回去,原因是未婚夫家不願再拖下去,堅持要其在年底前完婚。
且成婚後,也不願意她再露面行醫。
那時,林菀很氣憤,她不理解為何莊靈慧的家人及婆家早不提晚不提,偏偏在她即將學有所成的時候,生生將這名學生的學醫之路斬斷。
林菀多次上門勸說過,找過莊靈慧,找過她的娘家和婆家,最後都無功而返。
她最後還是嫁了人。走上了一條符合時下女子,卻一眼就能望到頭的路。
眾人都知道,莊靈慧本人是不樂意的,但是誰也改變不了。
林菀直到現在還記憶猶新,莊靈慧成親那日,在喜房內對她說的一番話。
那日,林菀和其餘五名學生,受邀去參加她的婚禮,趁機與她閒談時,莊靈慧突然對她說:
「老師,我很開心這四年能跟您學習醫術。這一千多個日子裡,我見到很多病人在您的手中好起來;也見到許多病患因為無錢醫治,而賣兒賣女最終導致家破人亡的例子。而您每每遇到看不起病的人,都願意伸出援手,盡心盡力救治,哪怕有時候遇到潑皮無賴,您也毫不退卻。」
「我敬佩您,也想成為像您一樣的人。」
「您帶我見識過更廣闊的天地,我的眼界和認知都已打開,知道女子也能如此優秀,與男兒相比亦不遑多讓,我知道我再也不甘心囿於內宅這一方天地了......」
那時,林菀眼眶通紅,強忍淚意問她:「那為何就這樣放棄了?」
莊靈慧緊緊絞著手中的絹帕,隔了會兒,她才對林菀嘆息道:「我的夫君,沒有像老師的夫君那般開明,也沒能碰上明事理的婆婆。夫家同我阿爹阿娘說,女子終究是要嫁人的,嫁人後拋頭露臉有失體統。前幾年我還小,他們不管我,但我及笄後他們便不願意了。」
「可其實我知道,婆婆是害怕我以後學有所成,拋卻夫家,更怕我學得太多拿捏不住我,才逼著我阿爹阿娘將我接回去了。」
得知真相竟是如此,林菀一時間氣極,她忍不住駁斥道:「謬論,女子無論是學醫還是識字,都是為了更好的立足於世間,若是人人都拘泥於後宅,那待你婆婆或者阿娘這類女子身患隱疾,又當如何自處?」
莊靈慧聽完,一時無言。
喜婆等人進來幾次,催促林菀她們出去入席,林菀忍著反感又待了會兒。
她知道,以後她們就不再是一個世界的人了,師生情分今日就真的斷了。
莊靈慧最後苦笑道:「老師,世道之於女子不易,對行醫的女大夫更是不易,所以,老師的路任重而道遠,我已無力改變,希望老師和諸位師姐不要放棄......」
林菀沒回話,只悻悻地領著幾名學生出去了。
林菀自參加完莊靈慧的婚宴之後,難過了許久。她雖然明白,她沒有錯,卻仍是有些怨她的,怨她明明捨不得,卻連為自己爭取一把都不敢。
可是後來,李硯幾次勸她,說百姓的觀念不是一時就可以扭轉的,她只需要做好自己該做的。
剩下的交給時間。
在她迷茫無措,不知是否要堅持下去的時候,他甚至直言:「若是五年不行,那就十年,十年不行那就用一生來踐行這件事。」
「不管怎樣?我都陪著你,支持你。」這是李硯給林菀的莊重承諾。
後來,林菀漸漸明白。
荒無人煙的荊棘路,若是有人願意在前面領著眾人走,時間長了,這條荊棘小徑終有一天也會變成坦途,荊棘會被踩在腳下,荒蕪也會煥發新生。
沿路會有鮮花盛開,攜伴而行的人,也會愈來愈多。
......
時間過得很快,在囡囡五歲那年,第一批學生在學滿五年,經過重重考驗之後,已經能夠順利出師了。
所有學生都能獨當一面,她們開始在回春堂內坐堂看診了。
那時上京城中,回春堂的分店已經開到第五家了。可以說整個上京城,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最信賴的醫館便是這回春堂了。
當然,回春堂並未壟斷上京的醫藥行業,而是與其他醫館一起百花齊放。
回春堂專攻婦科、兒科和骨傷,像另一家老字號「益安堂」看痹症和男科就尤為擅長,其他小一點的醫館也有自家的看家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