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直到小冰河時期再度降臨,無數河谷重新化為冰川,這個高原帝國也漸漸走向衰落。

  唯一長久存在的,只有夏國和渤海國。

  渤海國的壽命一度超過了大唐,大唐因藩鎮滅亡了,渤海國繼續存在了四十多年,終於被遼東崛起的契丹人吞併。

  契丹人吸收渤海國後,實力暴漲,有了入主中原的實力。

  夏國占領高加索和地中海北岸之後,也逐漸走向了強盛,依託強大的華夏文明,這個帝國對整個西方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羅馬帝國內部甚至出現了一種名為東教的教派,這個教派正是當年來大秦求學的卡利努斯創立的,以儒家思想為源頭,行仁、義、禮、智、信、勇、誠、恕、忠、孝等戒律,吸收大量教徒,並由此而生出騎士。

  在羅馬帝國的幾次內戰中,這些儒家騎士們在戰場上大放異彩。

  儘管卡利努斯當政沒幾年,就被他的舊友戴克里先擊敗了,但儒家精神和騎士繼續在羅馬帝國內部繁衍生息……

  不過這些藩國的發展都沒有楊深的一支走的遠。

  大秦最後一任的魏王,率兩萬精銳南下南中之後,吸收了不少對大秦死忠的將士,集合五萬人馬,從紅河順流而下,輕鬆擊敗不思進取的金蘭國,占據肥沃的紅河平原。

  然後大造海船,花費十年時間,前後六次,遷徙十萬人口進入美州新大陸。

  起初他們面臨的只有西海岸的高山,但走下高山之後,正如武帝給這片富饒土地起的名字一樣,美州。

  其富足、肥沃遠超所有人的想像。

  氣候溫暖,河網密布,到處都是一望無際的平原。

  於是,勤勞的秦人們花費了三代人,吸收了大量當地土人後,在這塊平原上建立了一座座的城華美的城池。

  大興、長安、洛陽、建業、許昌等等城池重新聳立。

  一個新的大秦由此誕生。

  秦人的勤勞是天生的,他們花費兩百多年的時間,從北美州耕種到南美州,讓華夏文明的種子在塊新大陸上紮下根基。

  而由於楊深的高瞻遠矚,憑藉《泰興大典》創建了大學,孕育出無數人才。

  脫離中原的傳統束縛,華夏文明在美州更加茁壯。

  技術、學術走的比中原還要深遠。

  第一把火槍,第一尊大炮,第一架水力織布機都是誕生在此地。

  沒有天敵存在,新秦帝國一直延續了一千兩百年,直到人口突破六千萬,帝國的魔咒再次降臨。

  但新崛起的帝國更有進攻性,他們率先開啟了大航海時代,橫渡東西大洋,到處尋找殖民地,西面攻滅倭國,占領呂宋,屠滅當地土人,建造港口城市,並以此為跳板,進攻華夏……不過最終還是沒有成功。

  東面攻入歐洲,洗劫了大量不城池。

  大秦帝國雖然最終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但它的影響並未消失。

  後世歷史把大秦成為華夏文明的擴張期。

  它的開拓、勇武、進取,深深影響了華夏人的民、族性格。

  正是因為當年的外擴,讓華夏文明走向了世界,南洋、天竺、中亞,都成了華夏文明的輻射之地,並讓華夏文明在世界之林中占據絕對優勢……

  (全書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