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
時光匆匆,眨眼已是十二月底。
在青源鎮五個月的時間,從金秋到隆冬,日子寧靜且祥和。
一切都按計劃發展中,賣場營業五個月,上百萬的資金已經回籠,每天都在盈利中。
看著戶頭不斷上漲的數字,葉秋瑩從最開始欣喜若狂,到後面已經逐漸淡定下來,哪怕她不去賣場,每天收益依舊穩定。
這段日子,許州每天都在忙著發展。
她答應過許州會幫忙發展鄉鎮企業,除了投資發展,作為鄉鎮人大代表,沒少人鄉鎮跑前跑後。
人忙起來,也就沒有太多的時間恍惚。
不得不說忙起來很有成效,青源鎮肉眼可見地發生變化。
修了一年的路終於成功通車,修建的大型圖書館也終於能夠使用,還有新建的旅舍超市,擴建的衛生院。
最重要的是公辦小學、中學翻新後,從縣裡調來不少老師,加強新一代青少年教育,少年強則國強。
關於景點開發、山林果蔬、魚塘畜牧業也在發展中。
許州甚至想著要建一個公園,供大家玩耍,閒的時候還能給大家放電影。
葉秋瑩覺得不錯,廣場不僅能玩耍,來個休閒小跑健身設施什麼的,有個大廣場打打拳,還能強身健體。
許州上任兩三年,肉眼可見老了不少。
基層工作勞神費心跑前跑後,不得不說確實能幹。
她作為企業投資人,早期國家幫扶發展,後期少不了投資捐款建設,相應地也會得到各種福利政策保護。
匆忙的十二月結束後,立馬迎來新的一年。
1986年1月,距離沈珩離開已經整整一年。
葉秋瑩越來越激動,拿著帳本一邊算帳,一邊期待與沈珩相聚的日子。
無奈來到80年代中後期,越接近90年代經濟可以用騰飛來形容,80年代初期難得一見的萬元戶,也越來越多。
春節辦年貨,每逢年關都是福星的旺季,更別提還有大賣場。
再則一到年關,各種聚餐年節送禮,還有不少不能退掉的飯局酒局,作為一個社恐人士,葉秋瑩瞬間感覺頭都大。
她原本打算飛過去陪沈珩過年,硬生生被拖了下來。
直到年後復工一兩個月,她整個人才輕鬆下來,比原計劃整整遲了兩三個月。
這個時候已經是1986年4月底,她剛過完22歲生日。
時光匆匆,想不到她來到這個時空已經快五年。
剛穿越那會兒才剛18歲,19歲辦廠,20歲訂婚,21歲與沈珩分隔兩地,22歲打算出發去尋他。
葉秋瑩不再耽擱,滿懷激動準備物資,出去前往大西北。
80年代的大西北還未發展,不比後世,準備多一點物資總不會有錯。
再則沈珩所在的地方已接近戈壁,研發基地遠離民居,從來信也能看出生活環境不算太好,充分準備以防萬一。
項目投資回本之後,項目後續三成的利潤可都歸她,再則還有賣場的租金,福星電器的收入。
這個時候的她,身家不說上千萬,幾百個萬已不是問題。
萬元戶的年代,百萬富翁還是非常少見。
投錢準備一些「簡單」的物資,幾乎是分分鐘的事情。
眾人知道她要走,可是嚇得不輕。
特別是石俊,擔心是管理不周,忐忑又心慌。
葉秋瑩笑著安撫對方:「年前我回青源鎮那段時間,你不是做得挺好嗎?再說了有陳海和佳音幫你,一定沒問題,有事就聯繫我。再不濟去福星找周科和麗麗,哪怕是許州和林浩都行。」
「老闆,你什麼時候回來?」
「看心情吧。」
她哪裡知道什麼時候回來,也許在那邊玩個一年半載就回來,也許會待很久,跟著沈珩一起搞研發。
石俊、陳海和佳音三人負責賣場,帳簿可以傳真或者電話聯繫,定期查帳,後續收入打在她的帳戶上。
福星就更好辦了,工廠帳簿繳稅等都有跡可循。
技術該教的都教的,留了相關研發筆記,讓周科帶人研發即可。
葉秋瑩看著依依不捨前來送機的一行人,忙揮手讓他們回去。
「現在都是地球村,哪怕是出國來回也就幾天的事,我就在國內,有事電話聯繫,你們就別擔心了。」
說時,也不顧大家碎碎念,嘿嘿笑著趕往機艙。
葉秋瑩迎著春風,咧嘴笑了起來。
她終於可以去見自己心心念念的人。
*
人剛坐上飛機,就難掩地激動起來。
她選擇飛到離沈珩最近的地方,兩個多小時的里程不算太久,落地之後立馬轉了一趟火車。
嘟嘟嘟的蒸汽小火車,坐了足足三四個小時,才到達當地縣城。
到達縣城已經晚上七點左右,她想雇個司機連夜趕過去,找了大半個縣城,竟然沒有找到出行的司機。
葉秋瑩想花錢辦事,或者買輛車自己開過去算了。
無奈人生地不熟,先不說路線不熟悉,她也不敢錢財外露,平白無故招惹麻煩。
等都等了一年多,不如再等多一個晚上。
再則趕了這麼長時間的路,葉秋瑩乾脆在當地招待所,休息了一個晚上。
第二天一大早起來,她就坐上通往蒼隆鎮的班車。
葉秋瑩是真沒想到——坐了飛機,趕了火車,下了班車之後,前往沈珩所說的基地,還得坐驢車或者拖拉機過去。
在青源鎮五個月的時間,從金秋到隆冬,日子寧靜且祥和。
一切都按計劃發展中,賣場營業五個月,上百萬的資金已經回籠,每天都在盈利中。
看著戶頭不斷上漲的數字,葉秋瑩從最開始欣喜若狂,到後面已經逐漸淡定下來,哪怕她不去賣場,每天收益依舊穩定。
這段日子,許州每天都在忙著發展。
她答應過許州會幫忙發展鄉鎮企業,除了投資發展,作為鄉鎮人大代表,沒少人鄉鎮跑前跑後。
人忙起來,也就沒有太多的時間恍惚。
不得不說忙起來很有成效,青源鎮肉眼可見地發生變化。
修了一年的路終於成功通車,修建的大型圖書館也終於能夠使用,還有新建的旅舍超市,擴建的衛生院。
最重要的是公辦小學、中學翻新後,從縣裡調來不少老師,加強新一代青少年教育,少年強則國強。
關於景點開發、山林果蔬、魚塘畜牧業也在發展中。
許州甚至想著要建一個公園,供大家玩耍,閒的時候還能給大家放電影。
葉秋瑩覺得不錯,廣場不僅能玩耍,來個休閒小跑健身設施什麼的,有個大廣場打打拳,還能強身健體。
許州上任兩三年,肉眼可見老了不少。
基層工作勞神費心跑前跑後,不得不說確實能幹。
她作為企業投資人,早期國家幫扶發展,後期少不了投資捐款建設,相應地也會得到各種福利政策保護。
匆忙的十二月結束後,立馬迎來新的一年。
1986年1月,距離沈珩離開已經整整一年。
葉秋瑩越來越激動,拿著帳本一邊算帳,一邊期待與沈珩相聚的日子。
無奈來到80年代中後期,越接近90年代經濟可以用騰飛來形容,80年代初期難得一見的萬元戶,也越來越多。
春節辦年貨,每逢年關都是福星的旺季,更別提還有大賣場。
再則一到年關,各種聚餐年節送禮,還有不少不能退掉的飯局酒局,作為一個社恐人士,葉秋瑩瞬間感覺頭都大。
她原本打算飛過去陪沈珩過年,硬生生被拖了下來。
直到年後復工一兩個月,她整個人才輕鬆下來,比原計劃整整遲了兩三個月。
這個時候已經是1986年4月底,她剛過完22歲生日。
時光匆匆,想不到她來到這個時空已經快五年。
剛穿越那會兒才剛18歲,19歲辦廠,20歲訂婚,21歲與沈珩分隔兩地,22歲打算出發去尋他。
葉秋瑩不再耽擱,滿懷激動準備物資,出去前往大西北。
80年代的大西北還未發展,不比後世,準備多一點物資總不會有錯。
再則沈珩所在的地方已接近戈壁,研發基地遠離民居,從來信也能看出生活環境不算太好,充分準備以防萬一。
項目投資回本之後,項目後續三成的利潤可都歸她,再則還有賣場的租金,福星電器的收入。
這個時候的她,身家不說上千萬,幾百個萬已不是問題。
萬元戶的年代,百萬富翁還是非常少見。
投錢準備一些「簡單」的物資,幾乎是分分鐘的事情。
眾人知道她要走,可是嚇得不輕。
特別是石俊,擔心是管理不周,忐忑又心慌。
葉秋瑩笑著安撫對方:「年前我回青源鎮那段時間,你不是做得挺好嗎?再說了有陳海和佳音幫你,一定沒問題,有事就聯繫我。再不濟去福星找周科和麗麗,哪怕是許州和林浩都行。」
「老闆,你什麼時候回來?」
「看心情吧。」
她哪裡知道什麼時候回來,也許在那邊玩個一年半載就回來,也許會待很久,跟著沈珩一起搞研發。
石俊、陳海和佳音三人負責賣場,帳簿可以傳真或者電話聯繫,定期查帳,後續收入打在她的帳戶上。
福星就更好辦了,工廠帳簿繳稅等都有跡可循。
技術該教的都教的,留了相關研發筆記,讓周科帶人研發即可。
葉秋瑩看著依依不捨前來送機的一行人,忙揮手讓他們回去。
「現在都是地球村,哪怕是出國來回也就幾天的事,我就在國內,有事電話聯繫,你們就別擔心了。」
說時,也不顧大家碎碎念,嘿嘿笑著趕往機艙。
葉秋瑩迎著春風,咧嘴笑了起來。
她終於可以去見自己心心念念的人。
*
人剛坐上飛機,就難掩地激動起來。
她選擇飛到離沈珩最近的地方,兩個多小時的里程不算太久,落地之後立馬轉了一趟火車。
嘟嘟嘟的蒸汽小火車,坐了足足三四個小時,才到達當地縣城。
到達縣城已經晚上七點左右,她想雇個司機連夜趕過去,找了大半個縣城,竟然沒有找到出行的司機。
葉秋瑩想花錢辦事,或者買輛車自己開過去算了。
無奈人生地不熟,先不說路線不熟悉,她也不敢錢財外露,平白無故招惹麻煩。
等都等了一年多,不如再等多一個晚上。
再則趕了這麼長時間的路,葉秋瑩乾脆在當地招待所,休息了一個晚上。
第二天一大早起來,她就坐上通往蒼隆鎮的班車。
葉秋瑩是真沒想到——坐了飛機,趕了火車,下了班車之後,前往沈珩所說的基地,還得坐驢車或者拖拉機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