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老嬤嬤冷笑一聲,當她瞧不見李嬌暗暗使的那一腳嗎?如今裝什麼呢?!
她也淡淡道:「老奴也是不小心才拍到夫人,望夫人不要往心裡去。我家太太可是大理寺少卿的夫人,爾等不知尊卑竟敢當面衝撞,是否忘了品階之別?」
謝君陵如今是四品大員,確實是李嬌比不上的。她該讓路給陸寶兒過去,而不是直戳了當地衝撞她。老嬤嬤是在指桑罵槐,說她不懂規矩呢!李嬌臉上火辣辣的,卻一聲都不能辯駁。
那這一巴掌豈不是要讓老嬤嬤白打了?李嬌心裡又有些氣上來,她是找本家告狀還是往顧家告狀呢?李嬌一時間又想到,顧家絕不會為了她強出頭去得罪陸寶兒,本家又是在京都外,雖說的百年清貴世家,可家中根本就沒有朝中大臣,又如何為她出頭呢?
這般一想,李嬌的冷汗又掛下來了。她險些要忘記,此時可不是她能任性妄為的日子了,若是方才不小心弄倒陸寶兒,她定然是闖了大禍的。
此時李嬌那起子妒恨心思蕩然無存,就想著當鵪鶉,早些回家去。
夜裡,待謝君陵回府後,老嬤嬤頭一次去尋他說話:「老爺,有件事,老奴不知當不當講。」
聞言,謝君陵微微抬手,示意他噤聲:「我已經知道了,沈家的事,我自有分寸。」既然謝君陵這樣說,那老嬤嬤也沒什麼可說的了。
陸寶兒的事,竹笙早就和謝君陵說過了。陸寶兒有身孕後,謝君陵不放心她一人在外行走,於是派了竹笙暗中護她,那時若是撞到了陸寶兒,憑竹笙的身手也能保住她人,除了陸寶兒,其他人的生死和竹笙都無關,是以,摔個柳香,竹笙並未放在心上。
無論李嬌有沒有謀害陸寶兒的心思,只是這齣意外怎樣看都不簡單。他過了同情人的年齡,他只知道,誰敢大著膽子對他的人下手,那麼就得知道要付出什麼代價。
這段時間又是科考,各路考生都想著和朝中大臣通個信兒,知道主考官是哪位,換點考題的消息,或是考官閱卷口味。既然有需求,自然有回應。各路都在偷偷摸摸試探官家底線,甚至有朝中大臣為了撈一筆富碩人家的錢,假意會透露信息,從中換取錢財。
前些日子,謝君陵常服出遊,恰巧被路上的一男子拉到了巷弄里。說是看他是個今後有富貴日子可享的書生,就是缺了點運氣,問他要不要買這個運氣。
謝君陵聽得好笑,便問:「這運氣是什麼?」
對方見謝君陵不開竅,比了個數字,再將手中的一個私印拿出來,說:「這是我家大人私印,我家大人在朝為官,自然有弄到科舉考題的辦法。就看你願不願意掏這筆銀子了。」
那印子謝君陵眼熟得很,是沈雲的小字,難不成他做上這樣的買賣了?
原本不想多事,可一想到沈家那位不開竅的太太惹怒了他,那就只能讓沈雲嘗嘗苦頭了。
第60章
謝君陵將這事寫在摺子上,遞給聖上。聖上最是恨這些偷雞摸狗的事,簡直將科舉考當作兒戲。於是命謝君陵徹查此事。
謝君陵以自己為餌,深入敵營,從小嘍囉那處順藤摸瓜摸到了朝中幾位大臣,其中便有翰林院司職的沈雲。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因為不是真的舞弊或是泄露考題,不過是這些人烏煙瘴氣想要用謊話撈些銀兩罷了。不過這也算是歪風邪氣,自然要整治一番。聖上震怒,朝堂上呵斥了幾位大臣,還罰了幾個月的俸祿,並更改了主考官。至於沈雲,由於人微言輕,聖上的火氣自然要發在他身上,沈雲被貶到幽州為知縣,美其名曰讓他試煉一段時間。別看都是七品,一個留在翰林院留在京都,另一個要去外地任職,傻子都知道,沈雲再想回京都,那已經是痴人說夢了,或許一輩子要在地方上做個小小知縣。
沈雲知道謝君陵剛入大理寺就接手了這起案子,怕是聖上會高看他一眼。可他也因這不夠圓滑的性子,得罪了不少大臣。沈雲內心陰暗地想,謝君陵這樣直接,在官場上肯定是走不遠的。
可沈雲忘了,聖上要的就是謝君陵這一把鋒利的刀,他越圓滑便越有害,越犀利,與他人為敵,聖上便越信任他。因為這樣的謝君陵,只有聖上可依靠,也只有聖上能保他。
聖上也會放心這樣一個純臣,不怕他結黨營私,這就是聖上為何要處心積慮培養一個毫無根基的寒門臣子的原因,他要當純臣的根基,君就是君,臣子永遠只能依附他。
這天夜裡,沈雲喝醉了酒來謝府鬧事,說是要和謝君陵好好聊聊。
謝君陵原本不願見他,可聽他在外頭吵鬧,怕是會影響陸寶兒休息,於是披衣起身,去迎沈雲。
沈雲不過是借著酒意裝瘋賣傻,說真的醉,那也未必。
一拉開門,滿臉赤紅的沈雲便攥住了謝君陵的衣襟,咬牙切齒:「謝兄!你這個混蛋!」
謝君陵完全不怕這個醉漢,見他掄起拳頭,也毫無懼意。他只是風輕雲淡地看著他,譏諷地笑:「你倒是可以行兇,只是我這傷,明日給聖上見著了,定要問其原因。我是說沈大人酗酒滋事呢,還是怎樣?」
這話一出,沈雲便不情不願地將手放下了。他頹然地垂著肩膀,只覺得與謝家的一切格格不入。謝君陵總是在那等高處睥睨眾人,好似他就是狹小螻蟻,是被他所瞧不起的。沈雲很嫉妒謝君陵,嫉妒他有出人頭地的一天,羨慕他被聖上賞識。可是謝君陵所經歷的事,譬如查明通州貪污賑災銀一案,派個沈雲去,那就未必能成功了,又或是哪處沒安排好,導致他活著入通州被人抬著屍體出來。<hr>
她也淡淡道:「老奴也是不小心才拍到夫人,望夫人不要往心裡去。我家太太可是大理寺少卿的夫人,爾等不知尊卑竟敢當面衝撞,是否忘了品階之別?」
謝君陵如今是四品大員,確實是李嬌比不上的。她該讓路給陸寶兒過去,而不是直戳了當地衝撞她。老嬤嬤是在指桑罵槐,說她不懂規矩呢!李嬌臉上火辣辣的,卻一聲都不能辯駁。
那這一巴掌豈不是要讓老嬤嬤白打了?李嬌心裡又有些氣上來,她是找本家告狀還是往顧家告狀呢?李嬌一時間又想到,顧家絕不會為了她強出頭去得罪陸寶兒,本家又是在京都外,雖說的百年清貴世家,可家中根本就沒有朝中大臣,又如何為她出頭呢?
這般一想,李嬌的冷汗又掛下來了。她險些要忘記,此時可不是她能任性妄為的日子了,若是方才不小心弄倒陸寶兒,她定然是闖了大禍的。
此時李嬌那起子妒恨心思蕩然無存,就想著當鵪鶉,早些回家去。
夜裡,待謝君陵回府後,老嬤嬤頭一次去尋他說話:「老爺,有件事,老奴不知當不當講。」
聞言,謝君陵微微抬手,示意他噤聲:「我已經知道了,沈家的事,我自有分寸。」既然謝君陵這樣說,那老嬤嬤也沒什麼可說的了。
陸寶兒的事,竹笙早就和謝君陵說過了。陸寶兒有身孕後,謝君陵不放心她一人在外行走,於是派了竹笙暗中護她,那時若是撞到了陸寶兒,憑竹笙的身手也能保住她人,除了陸寶兒,其他人的生死和竹笙都無關,是以,摔個柳香,竹笙並未放在心上。
無論李嬌有沒有謀害陸寶兒的心思,只是這齣意外怎樣看都不簡單。他過了同情人的年齡,他只知道,誰敢大著膽子對他的人下手,那麼就得知道要付出什麼代價。
這段時間又是科考,各路考生都想著和朝中大臣通個信兒,知道主考官是哪位,換點考題的消息,或是考官閱卷口味。既然有需求,自然有回應。各路都在偷偷摸摸試探官家底線,甚至有朝中大臣為了撈一筆富碩人家的錢,假意會透露信息,從中換取錢財。
前些日子,謝君陵常服出遊,恰巧被路上的一男子拉到了巷弄里。說是看他是個今後有富貴日子可享的書生,就是缺了點運氣,問他要不要買這個運氣。
謝君陵聽得好笑,便問:「這運氣是什麼?」
對方見謝君陵不開竅,比了個數字,再將手中的一個私印拿出來,說:「這是我家大人私印,我家大人在朝為官,自然有弄到科舉考題的辦法。就看你願不願意掏這筆銀子了。」
那印子謝君陵眼熟得很,是沈雲的小字,難不成他做上這樣的買賣了?
原本不想多事,可一想到沈家那位不開竅的太太惹怒了他,那就只能讓沈雲嘗嘗苦頭了。
第60章
謝君陵將這事寫在摺子上,遞給聖上。聖上最是恨這些偷雞摸狗的事,簡直將科舉考當作兒戲。於是命謝君陵徹查此事。
謝君陵以自己為餌,深入敵營,從小嘍囉那處順藤摸瓜摸到了朝中幾位大臣,其中便有翰林院司職的沈雲。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因為不是真的舞弊或是泄露考題,不過是這些人烏煙瘴氣想要用謊話撈些銀兩罷了。不過這也算是歪風邪氣,自然要整治一番。聖上震怒,朝堂上呵斥了幾位大臣,還罰了幾個月的俸祿,並更改了主考官。至於沈雲,由於人微言輕,聖上的火氣自然要發在他身上,沈雲被貶到幽州為知縣,美其名曰讓他試煉一段時間。別看都是七品,一個留在翰林院留在京都,另一個要去外地任職,傻子都知道,沈雲再想回京都,那已經是痴人說夢了,或許一輩子要在地方上做個小小知縣。
沈雲知道謝君陵剛入大理寺就接手了這起案子,怕是聖上會高看他一眼。可他也因這不夠圓滑的性子,得罪了不少大臣。沈雲內心陰暗地想,謝君陵這樣直接,在官場上肯定是走不遠的。
可沈雲忘了,聖上要的就是謝君陵這一把鋒利的刀,他越圓滑便越有害,越犀利,與他人為敵,聖上便越信任他。因為這樣的謝君陵,只有聖上可依靠,也只有聖上能保他。
聖上也會放心這樣一個純臣,不怕他結黨營私,這就是聖上為何要處心積慮培養一個毫無根基的寒門臣子的原因,他要當純臣的根基,君就是君,臣子永遠只能依附他。
這天夜裡,沈雲喝醉了酒來謝府鬧事,說是要和謝君陵好好聊聊。
謝君陵原本不願見他,可聽他在外頭吵鬧,怕是會影響陸寶兒休息,於是披衣起身,去迎沈雲。
沈雲不過是借著酒意裝瘋賣傻,說真的醉,那也未必。
一拉開門,滿臉赤紅的沈雲便攥住了謝君陵的衣襟,咬牙切齒:「謝兄!你這個混蛋!」
謝君陵完全不怕這個醉漢,見他掄起拳頭,也毫無懼意。他只是風輕雲淡地看著他,譏諷地笑:「你倒是可以行兇,只是我這傷,明日給聖上見著了,定要問其原因。我是說沈大人酗酒滋事呢,還是怎樣?」
這話一出,沈雲便不情不願地將手放下了。他頹然地垂著肩膀,只覺得與謝家的一切格格不入。謝君陵總是在那等高處睥睨眾人,好似他就是狹小螻蟻,是被他所瞧不起的。沈雲很嫉妒謝君陵,嫉妒他有出人頭地的一天,羨慕他被聖上賞識。可是謝君陵所經歷的事,譬如查明通州貪污賑災銀一案,派個沈雲去,那就未必能成功了,又或是哪處沒安排好,導致他活著入通州被人抬著屍體出來。<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