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陸寶兒思來想去,下了定論:「許是夫君在怪我沒將那堂妹領入府中?」不然他能生哪門子氣呢?
聞言,老嬤嬤蹙起眉頭,咬牙道:「天下男子都一個德行!夫人不必管他,夫人正值碧玉年華,老爺就敢想著旁人,今後府里不得塞滿了鶯鶯燕燕?老奴托一句大,這事您慣不得,由著他鬧去!」
陸寶兒迷迷糊糊點頭,索性也不管了。
直到晚膳,謝君陵還窩在書房裡閉門不見。陸寶兒是知道他看書能入了迷,一夜都不吃飯。
只是這樣對身子不太好,她也十分擔憂,便端了一碗淋了雞湯的刀削麵給謝君陵送去。
許是聽到了動靜,謝君陵隔著門便道:「是夫人讓你送吃食來了?放門邊上吧,我自會去拿。」
陸寶兒抿唇一笑:「夫君,是我!快開門!」
謝君陵一怔,見外頭天灰濛濛的,還下著雪粒子,他怕陸寶兒受凍,趕忙打開門,道:「你怎麼來了?也不讓嬤嬤給你披件斗篷。」
謝君陵的氣來得快,去的也快,還沒兩個時辰,他已經消氣了。陸寶兒什麼性子他不清楚嗎?她從小便是這樣,不愛爭搶,喜歡什麼也不肯說出口。不過夜裡受驚了還是知道尋他,想要喝水也知道喚他,這般只依賴他一人不就行了嗎?顧那麼許多做什麼?
這般一想,謝君陵覺得自己在陸寶兒心中還是挺受她器重的。卑微至此地步還能面不改色,謝君陵也算是個能屈能伸的人物了。
陸寶兒凍得臉上有些紅,她將食盒裡的雞湯麵端出來,又擺上筷子喊謝君陵吃:「夫君你嘗嘗,這是我盯著廚娘煮的。我知道夫君愛吃素,還讓人切了兩條黃瓜放進去。」
那黃瓜種得艱難,統共就那麼一小籮筐,時興菜分了一點蘇老夫人,餘下的就放府里給陸寶兒自個兒嘗嘗。
謝君陵心思微動,他自然知道陸寶兒喜歡吃黃瓜,是以才平日裡留著給她吃。哪知道她也想著他,還特地盯著廚娘給他熬雞湯。謝君陵心裡煨貼,此時再多的濁氣也都散開了。
他最不喜在書房用食,總覺得這般舉動會玷污了讀書人的書,然而今日為了陸寶兒,頭一回破例。
謝君陵夾了一筷子面,斯文地吃著,而陸寶兒雙手撐住下顎,此時正笑吟吟地盯著謝君陵。這雞湯是葉大娘吊了一天的濃湯,雞肉煮得完全鬆散,融入湯汁中,多餘的肉絲還被撈出來加上香油香菜以及零碎花生仁花椒豆瓣醬等小佐料,製成了早上搭配粥的涼菜。可見所有精華都融入了湯內,最是滋補。謝君陵平日忙公務辛苦,陸寶兒也想盡一盡賢妻的職責,幫他調養身子。
見謝君陵吃得比平日要多,陸寶兒急忙邀功請賞:「夫君覺得如何?好吃嗎?」
謝君陵捻帕子擦拭嘴角,放下筷子後,這才慢條斯理地道:「還不錯。」
書房外的丫鬟們聽到動靜,忙進來撤下食盒,還端了一杯鹽水讓謝君陵漱口。
他從善如流漱口,再清洗了手後,想著要和陸寶兒一道兒回屋,可是之前放下狠話的情形還歷歷在目,倒讓他有些尷尬。心裡想回去,面子上還要繃著,做個一言九鼎的君子。
陸寶兒沒想那麼多,她打算回屋休息了,此時問謝君陵:「夫君同我一道兒回去嗎?」
謝君陵遲疑了片刻,忽地嘆了一口氣,牽起她的手,道:「沒我,你夜裡就睡不著嗎?這麼大了還怕黑,膽子真是小。」
他說得大聲,像是刻意講給丫鬟們聽的。唯有陸寶兒疑惑地看了謝君陵一眼,小聲嘀咕:「我沒怕黑啊……」
剛想反駁,她又瞥見與謝君陵五指糾纏的手,嘴角微微翹起,心說:「她的夫君這是口是心非麼?還真是小孩樣。」
這一夜,謝君陵硬是要陸寶兒在他懷中睡,陸寶兒嫌他身子熱,推搡來推搡去,一來二去便滾到了一起。謝君陵本不是個重欲的,只是見著陸寶兒,便有些按捺不住,待他反應過來,已是深夜了。
這個冬天過得還算不錯,這般過了半年,陸寶兒聽得一樁事。說是程家三房庶女程凌鶴嫁給了從五品通州刺史為繼室,那時州還未改成郡,刺史也還未為太守,雖說比不上京都朝堂官金貴,可也算是難得的高嫁,要是那通州刺史的年紀再小一些就更好了。說是程凌鶴嫁過去,就連刺史的嫡長子都已二十歲了,就是她今後肚子爭氣,讓夫君老來得子,可繼室的孩子能否長大未可知,還得讓那孩子對付自個兒嫡兄再吞了家業,難度不可謂是不大。家產是別想了,通州刺史自然是知道這一點,所以對這個少妻還算寵愛。可惜程凌鶴身在福中不知福,一股子怨氣全發泄在嚴氏身上,得了勢頭三天兩頭地鬧,將嚴氏娘家兄弟捐官來做的事情抖出去又故意設局做生意坑了嚴氏,使得她迫不得已偷偷挪用公家的錢,待二夫人發現後,稟報給程老夫人,吃了好大一記掛落兒。
那頭鬧得雞飛狗跳,陸寶兒這處倒還算是過得舒心。
陸寶兒到這年秋日,肚子裡還是沒動靜。她不急,老嬤嬤和蘇老夫人倒有些急了,想著是不是她身子骨哪處虧空,沒調養好呢?請了有名的醫婆來看,醫婆說她身子骨倒無大礙,想來子嗣之事還得看命。
蘇老夫人私心想要曾外孫了,送子觀音不知給了陸寶兒多少尊,讓她床頭擺著,再辟個小佛堂出來,沒事就給觀音娘娘供奉香火。<hr>
聞言,老嬤嬤蹙起眉頭,咬牙道:「天下男子都一個德行!夫人不必管他,夫人正值碧玉年華,老爺就敢想著旁人,今後府里不得塞滿了鶯鶯燕燕?老奴托一句大,這事您慣不得,由著他鬧去!」
陸寶兒迷迷糊糊點頭,索性也不管了。
直到晚膳,謝君陵還窩在書房裡閉門不見。陸寶兒是知道他看書能入了迷,一夜都不吃飯。
只是這樣對身子不太好,她也十分擔憂,便端了一碗淋了雞湯的刀削麵給謝君陵送去。
許是聽到了動靜,謝君陵隔著門便道:「是夫人讓你送吃食來了?放門邊上吧,我自會去拿。」
陸寶兒抿唇一笑:「夫君,是我!快開門!」
謝君陵一怔,見外頭天灰濛濛的,還下著雪粒子,他怕陸寶兒受凍,趕忙打開門,道:「你怎麼來了?也不讓嬤嬤給你披件斗篷。」
謝君陵的氣來得快,去的也快,還沒兩個時辰,他已經消氣了。陸寶兒什麼性子他不清楚嗎?她從小便是這樣,不愛爭搶,喜歡什麼也不肯說出口。不過夜裡受驚了還是知道尋他,想要喝水也知道喚他,這般只依賴他一人不就行了嗎?顧那麼許多做什麼?
這般一想,謝君陵覺得自己在陸寶兒心中還是挺受她器重的。卑微至此地步還能面不改色,謝君陵也算是個能屈能伸的人物了。
陸寶兒凍得臉上有些紅,她將食盒裡的雞湯麵端出來,又擺上筷子喊謝君陵吃:「夫君你嘗嘗,這是我盯著廚娘煮的。我知道夫君愛吃素,還讓人切了兩條黃瓜放進去。」
那黃瓜種得艱難,統共就那麼一小籮筐,時興菜分了一點蘇老夫人,餘下的就放府里給陸寶兒自個兒嘗嘗。
謝君陵心思微動,他自然知道陸寶兒喜歡吃黃瓜,是以才平日裡留著給她吃。哪知道她也想著他,還特地盯著廚娘給他熬雞湯。謝君陵心裡煨貼,此時再多的濁氣也都散開了。
他最不喜在書房用食,總覺得這般舉動會玷污了讀書人的書,然而今日為了陸寶兒,頭一回破例。
謝君陵夾了一筷子面,斯文地吃著,而陸寶兒雙手撐住下顎,此時正笑吟吟地盯著謝君陵。這雞湯是葉大娘吊了一天的濃湯,雞肉煮得完全鬆散,融入湯汁中,多餘的肉絲還被撈出來加上香油香菜以及零碎花生仁花椒豆瓣醬等小佐料,製成了早上搭配粥的涼菜。可見所有精華都融入了湯內,最是滋補。謝君陵平日忙公務辛苦,陸寶兒也想盡一盡賢妻的職責,幫他調養身子。
見謝君陵吃得比平日要多,陸寶兒急忙邀功請賞:「夫君覺得如何?好吃嗎?」
謝君陵捻帕子擦拭嘴角,放下筷子後,這才慢條斯理地道:「還不錯。」
書房外的丫鬟們聽到動靜,忙進來撤下食盒,還端了一杯鹽水讓謝君陵漱口。
他從善如流漱口,再清洗了手後,想著要和陸寶兒一道兒回屋,可是之前放下狠話的情形還歷歷在目,倒讓他有些尷尬。心裡想回去,面子上還要繃著,做個一言九鼎的君子。
陸寶兒沒想那麼多,她打算回屋休息了,此時問謝君陵:「夫君同我一道兒回去嗎?」
謝君陵遲疑了片刻,忽地嘆了一口氣,牽起她的手,道:「沒我,你夜裡就睡不著嗎?這麼大了還怕黑,膽子真是小。」
他說得大聲,像是刻意講給丫鬟們聽的。唯有陸寶兒疑惑地看了謝君陵一眼,小聲嘀咕:「我沒怕黑啊……」
剛想反駁,她又瞥見與謝君陵五指糾纏的手,嘴角微微翹起,心說:「她的夫君這是口是心非麼?還真是小孩樣。」
這一夜,謝君陵硬是要陸寶兒在他懷中睡,陸寶兒嫌他身子熱,推搡來推搡去,一來二去便滾到了一起。謝君陵本不是個重欲的,只是見著陸寶兒,便有些按捺不住,待他反應過來,已是深夜了。
這個冬天過得還算不錯,這般過了半年,陸寶兒聽得一樁事。說是程家三房庶女程凌鶴嫁給了從五品通州刺史為繼室,那時州還未改成郡,刺史也還未為太守,雖說比不上京都朝堂官金貴,可也算是難得的高嫁,要是那通州刺史的年紀再小一些就更好了。說是程凌鶴嫁過去,就連刺史的嫡長子都已二十歲了,就是她今後肚子爭氣,讓夫君老來得子,可繼室的孩子能否長大未可知,還得讓那孩子對付自個兒嫡兄再吞了家業,難度不可謂是不大。家產是別想了,通州刺史自然是知道這一點,所以對這個少妻還算寵愛。可惜程凌鶴身在福中不知福,一股子怨氣全發泄在嚴氏身上,得了勢頭三天兩頭地鬧,將嚴氏娘家兄弟捐官來做的事情抖出去又故意設局做生意坑了嚴氏,使得她迫不得已偷偷挪用公家的錢,待二夫人發現後,稟報給程老夫人,吃了好大一記掛落兒。
那頭鬧得雞飛狗跳,陸寶兒這處倒還算是過得舒心。
陸寶兒到這年秋日,肚子裡還是沒動靜。她不急,老嬤嬤和蘇老夫人倒有些急了,想著是不是她身子骨哪處虧空,沒調養好呢?請了有名的醫婆來看,醫婆說她身子骨倒無大礙,想來子嗣之事還得看命。
蘇老夫人私心想要曾外孫了,送子觀音不知給了陸寶兒多少尊,讓她床頭擺著,再辟個小佛堂出來,沒事就給觀音娘娘供奉香火。<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