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比起練武,沈鳴秋更信任自己的腦子。

  臭小子被楊一跟薛永安虐過太多回,深知人與人之間的差距,非是勤奮所能彌補!

  連考三場。

  於放榜前,一則震驚天下的消息從皇宮內傳出。

  先帝薨,禮親王府犯上作亂,七皇子不幸斷臂,以殘疾身黯然退場。

  後遺詔出,九皇子登位!

  夏淵朝各地迅速張榜。

  這個結局許是出乎了所有人意料,唯獨紅瀘縣沒有任何反應。

  沈春行早在發現楊一準備帶著阿九離開時,便已料到結局。

  「這老頭還真是夠狠心的,拿自己兒子做局。」她故意對著楊一咋舌。

  楊一如同往常那般神情木訥,悶聲道:「帝王家最是無情,非是所有人都如你那般善良。」

  沈春行揉了揉阿九的腦袋:「你當著孩子面這樣誇我好嗎?我倒是不會驕傲,就怕孩子自卑。」

  阿九眨眨眼:「大姐你放心好了,我母親乃是不受寵的妃子,去世的早,我才不會因此傷心。」

  「……」

  這孩子真會說大實話!

  沈春行嘆口氣,忍不住問:「只有一點我不明白,當日你與七皇子同逃往北邊,為何中途散開,你又如何去了六壬城?」

  阿九老實回答:「七哥長得好,那些人盯他盯得緊,後來他跟蘇軟軟丟了,許多人去找,我就想著,要不我也試試偷跑?」

  「沒想到,真跑出來了……」

  他仰起小臉,表情認真地看著沈春行:「我家阿姊幼時曾得過重病,因著母妃不受寵愛,險些喪命,後還是我跑著去御花園攔父皇,這才把御醫帶過去。」

  「阿姊醒來告訴我,她一隻腳都踏進了鬼門關,又生生被拽回去……」

  「從那以後,她便能看見些不一樣的東西。」

  沈春行意外地挑了挑眉,沒想到竟有人能有如此經歷。

  阿九還在繼續回憶:「我那時驚慌失措,也不知往哪跑好,便想起阿姊從小教育我的話……」

  「阿姊曾說,北方有大能,替著父皇鎮守龍脈,沒有他,我朝氣數早盡。」

  說到這兒,阿九突然有些扭捏起來。

  「阿姊還說,北方有我的貴人,若有朝一日得遇貴人,定然能潛龍升天……我也不想著升啥天,只求能活命,便一直往北跑。」

  「後來你便遇見了老楊?」沈春行順嘴接道。

  誰知阿九搖搖頭,更為認真地糾正:「是遇著大姐才對。」

  這個說法其實也對。

  可沈春行有些疑惑。

  楊一被賦予刻有「一」的玉符,定然在老道心中極有分量,如今看來,應是與宮裡脫不了干係。

  可那「天命」玉符,又是什麼意思……

  難不成老道眼裡,夏淵朝之命數該系在自己身上?

  她想不通,便不去想,把新釀出的高粱酒拿出一壇,倒上兩碗,衝著楊一舉起。

  「無論你是何身份,我只問一句,以前的話還作數嗎?」

  楊一同樣舉起碗:「自然。」

  等把小皇帝送回京城,他還是要回來的。

  前半輩子,為著江山社稷,他甘願為皇室手裡一枚見不得人的暗棋。

  後為探查鎮北將軍府滅門案,意外受傷失憶。

  小姑娘拖著病體把他帶回去,往後,他便只是沈家的楊一。

  「那我等你回來!」沈春行幹了酒,啥也沒問。

  無論是他何時恢復記憶,還是此去的艱難險阻。

  仿佛都已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沈家的門,得有人看。

  她的喜酒,不能缺席。

  楊一僵硬地扯起嘴角,笑得很醜,卻很真誠。

  「對了,你走時順路去趟縣城,把軟軟跟褚師爺一同帶走。」

  新帝登基開恩科,褚子亦的機會來了。

  左右禮親王府倒台了,城裡再沒那麼多雞毛蒜皮的案子,薛永安看著他那張臉就危機感強烈,幾乎是舉雙手贊同把他「遣返」。

  阿九顯得不太樂意。

  「那丫頭鬼精鬼精的,我怕跟她相處久了,容易被她騙!」

  沈春行笑得一臉雞賊。

  「傻孩子,能被騙是福,總好過沒有媳婦吧。」

  「……」

  阿九吃驚地瞪圓眼。

  等等,是不是混進去什麼不得了的東西?

  第221章 你怎麼又不是啊?

  六月。

  新帝在腥風血雨中登位。

  此後,朝中再無風波。

  禮親王作惡多端,且罪證確鑿,在事敗後僥倖逃離京城,於封地內怒斥先帝無能,竟將大任委以愚昧稚子,言如此以往下去,定會被南晉尋到機會吞併國土,企圖以此套言論矇騙百姓擁他為王。

  但很可惜,禮親王的封地就在赤嶺關附近。

  距離紅瀘縣,說遠不遠,說近不近。

  足以將其之飛速發展的進程傳的神乎其神。

  要換作薛永安揭竿而起,百姓們還有可能一頭扎進去。

  禮親王?

  對不起,他們不認識啊!

  同一時間,朝中面臨著大清洗。

  所有禮親王黨羽都鋃鐺入獄,至於國公府之類的中間派,則都被調換到閒賦職位。

  薛國公算計來算計去,沒算到九皇子會登位,忙一紙書信送到紅瀘縣,言兒媳嫉妒賢能,企圖懷了賢侄名聲,如今已經被罰長守宗祠,問賢侄何時有空回去看看?<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