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玉秋熱熱鬧鬧繞了一大圈回來後,鈴兒這邊正好就緒。喜婆背著鈴兒,玉秋跟在鈴兒邊上,兩人手上拉著一根紅線。鈴兒坐進轎子,玉秋十分小心地放下轎簾,小心地拉著紅繩騎回馬上。
再走這一圈,玉秋頻頻回頭看跟在後頭的轎子。
鈴兒坐在轎內,又蓋著紅頭蓋,不知前頭的情形,只手上一根紅繩與玉秋連著。她索性小心地收了收紅繩,往轎子裡扯了扯,直到扯不動。玉秋察覺到紅繩被扯了兩下,回頭看著轎子,依舊緊跟在自己後頭沒有落下,便知是轎子裡的人在扯,笑得越發開懷,也輕輕扯了扯手上的紅繩。
鈴兒的手跟著紅繩被輕輕扯了兩下,也忍不住笑起來,那一頭是玉秋,今天是她們的大喜日子,從今往後,她就是玉秋名正言順的妻子了。
兩人一路上,時不時便扯一扯紅繩,若不是怕紅繩不牢固被扯斷,兩人定會樂此不彼地一直拉扯著。
繞完一圈回來,玉秋下馬,一邊小心地收著紅繩,一邊走到轎子邊上,掀起轎簾,半蹲在轎子前,喜婆小心地扶著鈴兒趴在玉秋的背上,玉秋將人背起,半直起身子往前走。
背新娘的法子與平日不太一樣,為此玉秋與鈴兒偷偷在院裡練過幾回。鈴兒緊緊扶著玉秋的肩膀,有些慌張:「你慢些。」玉秋嗯了一聲,小心地往屋裡走去。喜婆跟在邊上,扶著鈴兒,生怕有什麼不妥。
高堂已經布置好了,王曼坐在前面,等著兩位孩子走到跟前。
玉秋和鈴兒在唱詞中跪下,拜了天地,拜了高堂,對拜後那一聲「禮成」十分高昂,賓客歡呼聲起,鈴兒在喜婆的攙扶下起身,被送回了新房。
新房不在玉秋的院裡,也不在鈴兒的院裡。佟家大得很,原先是佟礎王曼住著主院,佟礎逝世後,王曼依舊住在裡頭,只不過也不再費心修葺,後來便與玉秋鈴兒住的院子也差不大多了。
玉秋與鈴兒回金陵前,王曼便命人將剩餘的院子費心修繕了一遍,將其中兩個院子並為一個當作主院,玉秋鈴兒的新房便設在此處。
玉秋留下來接待賓客,佟海最是興奮,卻不讓別人灌玉秋的酒,直喊著:「老夫好不容易盼到今日,你們可不准將玉兒灌醉了!」
賓客自然明白不讓灌醉是為的什麼,皆一臉調侃地應著,玉秋臉上也漲得通紅,讓人瞧著以為喝了不少酒。王家也派了幾人前來,王珅亮也在其中,拉著玉秋喝了好幾杯酒。佟家賓客眾多,縱是大家有意放過玉秋,玉秋也喝下了不少酒,玉秋酒量算不得好,頭便有些發暈來。
佟海見她走路踉蹌了兩步,趕緊將人攔下,推著她走到一邊,讓常安扶著:「你快把少爺帶去少奶奶那兒,讓人煮一碗醒酒茶,可不能誤了大事。」
常安也是喜滋滋地將人帶去了新房,玉秋雖有些暈,但遠不到醉的地步,倒也由常安扶著。有喜婆和丫頭在新房前等著,常安將人交到喜婆手上,便放心離去。
玉秋走過來吹了些風,頭也沒那麼暈了,站直了身子跟著喜婆走進屋去。
喜婆一邊說著賀詞,一邊教著兩位新人完成未完的儀式。
玉秋揭開紅頭蓋,看著鈴兒的模樣呆住了,鈴兒又何嘗不是,玉秋今日特意梳妝打扮過,戴著抹額俊朗極了。喜婆見兩人如此,又大笑著說了幾句吉祥話,便將合卺酒端到兩人跟前。
玉秋回過神來,雙手拿起兩個酒杯,將左手拿著的遞給鈴兒,與鈴兒交臂將酒飲下。喜婆將兩隻酒杯端好放下,唱了幾句詞,才退到一邊。芸香帶著幾個丫頭趕緊過來替鈴兒頭上的鳳冠卸下,又將盤好的頭髮散下一些,重新做了一個稍簡單些的髮髻,才跟著退了出去。
鈴兒的長髮垂在身後,玉秋忍不住伸手摸了摸:「累不累?」
鈴兒徑直往前一靠,抱住了玉秋:「有點累,但是很開心。」玉秋一手摟住鈴兒,一手在她頭上輕輕揉了揉:「吃東西了嗎?」
鈴兒點點頭:「剛才你敬酒的時候,吃了一些糕點。你喝了很多酒?身上都有酒味了。」
玉秋退開一些,抬起手臂聞了聞自己身上的味道:「是喝了許多,都有些頭暈了。待會兒常安便送醒酒茶來了,你不必擔心。」
話音剛落,敲門聲傳來。玉秋過去將門打開一扇,常安將醒酒茶遞給玉秋正要走,玉秋叫住了他:「你去廚房端一些面來,少奶奶還未進食。」
常安應下,跑著去了廚房。玉秋將門關上,將醒酒茶放到桌上,又坐到床邊:「待會兒你先吃點面,晚一些還要去祭祖,別餓著了。」
常安將面端來,玉秋將面放在桌上,又拉著鈴兒坐在桌邊:「我的醒酒茶也正好涼了一些。」說著,就喝起醒酒茶來。鈴兒吃了一口面,又夾了一些,餵到玉秋嘴邊:「你在外頭敬酒定是也沒吃多少東西,你也吃一些。」
玉秋就著鈴兒伸過來的筷子將面吃下:「這面真好吃。」兩人你一口我一口,很快便將一碗麵吃盡了。兩人靠在一處休息了半個時辰,常安便過來敲門了。此刻賓客散去,她們該去祭祖了。
轎子就在屋外等著,兩人坐進轎子,來到佟家祠堂,旁支的人都已經候在那兒了,見著玉秋鈴兒走來,都拱手稱呼一聲「玉大爺」「玉大奶奶」。佟海和王曼緊接而來,祭祖便開始了。
佟家嫡系一支獨玉秋一個,祭祖儀式也簡單許多。佟海將鈴兒寫進族譜,挨在玉秋的名字邊上,以少夫人的名義。玉秋牽著鈴兒的手,兩人相視一笑。
再走這一圈,玉秋頻頻回頭看跟在後頭的轎子。
鈴兒坐在轎內,又蓋著紅頭蓋,不知前頭的情形,只手上一根紅繩與玉秋連著。她索性小心地收了收紅繩,往轎子裡扯了扯,直到扯不動。玉秋察覺到紅繩被扯了兩下,回頭看著轎子,依舊緊跟在自己後頭沒有落下,便知是轎子裡的人在扯,笑得越發開懷,也輕輕扯了扯手上的紅繩。
鈴兒的手跟著紅繩被輕輕扯了兩下,也忍不住笑起來,那一頭是玉秋,今天是她們的大喜日子,從今往後,她就是玉秋名正言順的妻子了。
兩人一路上,時不時便扯一扯紅繩,若不是怕紅繩不牢固被扯斷,兩人定會樂此不彼地一直拉扯著。
繞完一圈回來,玉秋下馬,一邊小心地收著紅繩,一邊走到轎子邊上,掀起轎簾,半蹲在轎子前,喜婆小心地扶著鈴兒趴在玉秋的背上,玉秋將人背起,半直起身子往前走。
背新娘的法子與平日不太一樣,為此玉秋與鈴兒偷偷在院裡練過幾回。鈴兒緊緊扶著玉秋的肩膀,有些慌張:「你慢些。」玉秋嗯了一聲,小心地往屋裡走去。喜婆跟在邊上,扶著鈴兒,生怕有什麼不妥。
高堂已經布置好了,王曼坐在前面,等著兩位孩子走到跟前。
玉秋和鈴兒在唱詞中跪下,拜了天地,拜了高堂,對拜後那一聲「禮成」十分高昂,賓客歡呼聲起,鈴兒在喜婆的攙扶下起身,被送回了新房。
新房不在玉秋的院裡,也不在鈴兒的院裡。佟家大得很,原先是佟礎王曼住著主院,佟礎逝世後,王曼依舊住在裡頭,只不過也不再費心修葺,後來便與玉秋鈴兒住的院子也差不大多了。
玉秋與鈴兒回金陵前,王曼便命人將剩餘的院子費心修繕了一遍,將其中兩個院子並為一個當作主院,玉秋鈴兒的新房便設在此處。
玉秋留下來接待賓客,佟海最是興奮,卻不讓別人灌玉秋的酒,直喊著:「老夫好不容易盼到今日,你們可不准將玉兒灌醉了!」
賓客自然明白不讓灌醉是為的什麼,皆一臉調侃地應著,玉秋臉上也漲得通紅,讓人瞧著以為喝了不少酒。王家也派了幾人前來,王珅亮也在其中,拉著玉秋喝了好幾杯酒。佟家賓客眾多,縱是大家有意放過玉秋,玉秋也喝下了不少酒,玉秋酒量算不得好,頭便有些發暈來。
佟海見她走路踉蹌了兩步,趕緊將人攔下,推著她走到一邊,讓常安扶著:「你快把少爺帶去少奶奶那兒,讓人煮一碗醒酒茶,可不能誤了大事。」
常安也是喜滋滋地將人帶去了新房,玉秋雖有些暈,但遠不到醉的地步,倒也由常安扶著。有喜婆和丫頭在新房前等著,常安將人交到喜婆手上,便放心離去。
玉秋走過來吹了些風,頭也沒那麼暈了,站直了身子跟著喜婆走進屋去。
喜婆一邊說著賀詞,一邊教著兩位新人完成未完的儀式。
玉秋揭開紅頭蓋,看著鈴兒的模樣呆住了,鈴兒又何嘗不是,玉秋今日特意梳妝打扮過,戴著抹額俊朗極了。喜婆見兩人如此,又大笑著說了幾句吉祥話,便將合卺酒端到兩人跟前。
玉秋回過神來,雙手拿起兩個酒杯,將左手拿著的遞給鈴兒,與鈴兒交臂將酒飲下。喜婆將兩隻酒杯端好放下,唱了幾句詞,才退到一邊。芸香帶著幾個丫頭趕緊過來替鈴兒頭上的鳳冠卸下,又將盤好的頭髮散下一些,重新做了一個稍簡單些的髮髻,才跟著退了出去。
鈴兒的長髮垂在身後,玉秋忍不住伸手摸了摸:「累不累?」
鈴兒徑直往前一靠,抱住了玉秋:「有點累,但是很開心。」玉秋一手摟住鈴兒,一手在她頭上輕輕揉了揉:「吃東西了嗎?」
鈴兒點點頭:「剛才你敬酒的時候,吃了一些糕點。你喝了很多酒?身上都有酒味了。」
玉秋退開一些,抬起手臂聞了聞自己身上的味道:「是喝了許多,都有些頭暈了。待會兒常安便送醒酒茶來了,你不必擔心。」
話音剛落,敲門聲傳來。玉秋過去將門打開一扇,常安將醒酒茶遞給玉秋正要走,玉秋叫住了他:「你去廚房端一些面來,少奶奶還未進食。」
常安應下,跑著去了廚房。玉秋將門關上,將醒酒茶放到桌上,又坐到床邊:「待會兒你先吃點面,晚一些還要去祭祖,別餓著了。」
常安將面端來,玉秋將面放在桌上,又拉著鈴兒坐在桌邊:「我的醒酒茶也正好涼了一些。」說著,就喝起醒酒茶來。鈴兒吃了一口面,又夾了一些,餵到玉秋嘴邊:「你在外頭敬酒定是也沒吃多少東西,你也吃一些。」
玉秋就著鈴兒伸過來的筷子將面吃下:「這面真好吃。」兩人你一口我一口,很快便將一碗麵吃盡了。兩人靠在一處休息了半個時辰,常安便過來敲門了。此刻賓客散去,她們該去祭祖了。
轎子就在屋外等著,兩人坐進轎子,來到佟家祠堂,旁支的人都已經候在那兒了,見著玉秋鈴兒走來,都拱手稱呼一聲「玉大爺」「玉大奶奶」。佟海和王曼緊接而來,祭祖便開始了。
佟家嫡系一支獨玉秋一個,祭祖儀式也簡單許多。佟海將鈴兒寫進族譜,挨在玉秋的名字邊上,以少夫人的名義。玉秋牽著鈴兒的手,兩人相視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