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鈴兒拿著五根簪子,一時也挑不出誰優誰劣來,便放過了她:「嫁衣快繡好了嗎?」玉秋點了點頭:「快好了,明日你著男裝,跟我去瞧一瞧,若是哪裡不喜歡,還改得及。」
尋常人家的嫁衣都是新嫁女自己繡的,大戶人家的嫁衣花紋繁複,多是請繡娘繡的,新嫁女只需繡上幾筆便可了。鈴兒嫁衣上的紋樣,是與玉秋一同畫的,十分用心,卻也十分繁複,由繡莊裡技藝最好的幾個繡娘一同繡著,鈴兒只需最後在衣襟內里繡上兩人的姓名便可。
鈴兒說起成親的事來,也顧不上自己的及笄禮了,將無根簪子收好,開始一樣一樣詢問起親事準備的進度來。
玉秋一一回答著,見她一臉凝重模樣,忍不住笑道:「你這操心模樣瞧著,倒不像是自己嫁人,好像是要嫁女兒的老婆子。」
鈴兒斜瞪她一眼:「你不上心,我只得自己上心些。」
「我哪裡不夠上心?你快瞧瞧我的頭髮,都掉了許多了。」玉秋十分委屈地拉著鈴兒的手,說著說著就將人抱住。
鈴兒摸了摸她的頭頂,笑道:「那你快不要操心了,叫我這個頭髮多的來操勞吧,我可不想成親那日,嫁給一個禿子。」
玉秋氣呼呼地哼了兩聲。
另一邊院子裡,王曼與姨娘也聊到了鈴兒的親事,畢竟不遠了。成親的事大致都安排妥當了,只一樣還沒有著落,那便是洞房花燭夜前的囑咐。她倆還真有些擔心,玉秋與鈴兒啥也不知道。
王曼拉了拉姨娘:「你先前不是想給玉秋找通房丫頭嗎?」
姨娘沒有明白王曼的話:「現在這個當口再給少爺找通房丫頭,怕是不妥吧?」她有些疑惑,先前不找,現在都快成親了又要找?
「當然不是了,我的意思是,你做過通房丫頭,這件事你比較有經驗,不如就你去教吧。玉秋也挺聰明的,你說幾句,她就明白了。」
玉秋與鈴兒回金陵以來,王曼沒發現別的,就發現自家女兒亦是動心了。如今,她與姨娘成日在一處,自是不覺玉秋和鈴兒這般有何不妥,只不過洞房的事她難以啟齒,若是找別人,那些人定是將玉秋當男子那般傳授,平白污了玉秋的耳朵,姨娘害羞,定是不會說得太明白,正好。
姨娘猶豫了一會兒,也明白這種事讓夫人親自去說極為不妥,夫人讓自己去,說明夫人信得過自己,少爺是自己看著長大的,本就是當著親生的看待,如今跟夫人如此,對著少爺越發疼愛,做些囑咐也是應該的。
姨娘應下後,又問王曼:「那少奶奶處,叫誰去教呢?」
不料,王曼想了一會兒,道:「我瞧著你去正合適。」
姨娘有些發愣,頓了頓,支支吾吾道:「夫人,其實,我算不得經驗豐富的。」
王曼卻很坦然:「於妻子這一角色而言,你經驗比我豐富許多。不打緊的,她倆都是聰明的人,你點到為止便可,旁人去,我倒有些不放心。」
姨娘想了想,自己可不是一直都在下面麼,夫人要教也只能教少爺去了,那是萬萬使不得的,再者,萬一叫哪個孟浪的教壞了少奶奶也不好。於是,姨娘一臉鄭重地應了下來。
王曼卻不知她考量這般多。
第二十五章
成親前一日,姨娘先後找到玉秋和鈴兒,屏退了下人,將王曼託付她的事支支吾吾認認真真地教授給了兩人。
玉秋鈴兒二人怎會聽不懂姨娘在說什麼,兩人聽著姨娘說的話,都忍不住想起平時纏綿時對方的模樣來,臉上燒得通紅,耳朵都要滴出血來。
姨娘見了,又道:「這是最尋常不過的事,你們成親那日也不必過於羞澀。」尤其是玉秋,姨娘千叮嚀萬囑咐,千萬要主動一些,女孩子都害羞,定是不會主動開口的。
玉秋想起頭一回鈴兒的無賴來,忍著笑連連點頭:「記下了,有勞姨娘了。」
姨娘還有些不大放心:「你真的明白了嗎?」她覺得自己說得有些含糊,擔心誤了少爺少奶奶的大事。
玉秋臉上方褪下一些的紅色又爬了上來:「明白了,我知曉要怎麼做了。」
姨娘見她這般,放下心來,臉上也是通紅,走出房門鬆了口氣,吹著涼風將臉上的熱意散去後,才去找鈴兒。
鈴兒這邊比玉秋要好許多,姨娘諒解她害羞,也沒說得太明白,心想著,左右少爺會了就行,只是囑咐鈴兒不要害怕不要擔心。
當天夜裡,玉秋和鈴兒都沒好意思相見,自是也無暇相見。
天還未亮,鈴兒便被叫起沐浴打扮了,新娘妝容繁複,又有許多講究在裡頭,要費不少功夫。玉秋只多睡了一小會兒,也被叫起來沐浴了。她待會兒還要騎著馬抬著空轎子先繞著金陵城走上一圈,再回來接鈴兒,接上鈴兒後還要再在城裡走上一圈才回來。
夜裡因著緊張睡得晚了些,早上起得又比往常早,玉秋卻是十分精神,果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玉秋穿上精緻的紅衣,戴上鑲著紅寶石的紅抹額,大紅色的花球掛在前胸,馬鞍上還掛著兩個鼓鼓的大紅袋子,裡頭裝滿了銅錢。
玉秋騎馬走在路上,時不時撒上一把銅錢,路旁的百姓們哄搶著,搶到錢了便趕緊對著玉秋說上幾句吉祥話。有些人索性跟在了迎親隊伍邊上,時不時高喊幾句吉祥話,讓玉秋撒錢,玉秋知曉他們心思,但也頗歡喜。
尋常人家的嫁衣都是新嫁女自己繡的,大戶人家的嫁衣花紋繁複,多是請繡娘繡的,新嫁女只需繡上幾筆便可了。鈴兒嫁衣上的紋樣,是與玉秋一同畫的,十分用心,卻也十分繁複,由繡莊裡技藝最好的幾個繡娘一同繡著,鈴兒只需最後在衣襟內里繡上兩人的姓名便可。
鈴兒說起成親的事來,也顧不上自己的及笄禮了,將無根簪子收好,開始一樣一樣詢問起親事準備的進度來。
玉秋一一回答著,見她一臉凝重模樣,忍不住笑道:「你這操心模樣瞧著,倒不像是自己嫁人,好像是要嫁女兒的老婆子。」
鈴兒斜瞪她一眼:「你不上心,我只得自己上心些。」
「我哪裡不夠上心?你快瞧瞧我的頭髮,都掉了許多了。」玉秋十分委屈地拉著鈴兒的手,說著說著就將人抱住。
鈴兒摸了摸她的頭頂,笑道:「那你快不要操心了,叫我這個頭髮多的來操勞吧,我可不想成親那日,嫁給一個禿子。」
玉秋氣呼呼地哼了兩聲。
另一邊院子裡,王曼與姨娘也聊到了鈴兒的親事,畢竟不遠了。成親的事大致都安排妥當了,只一樣還沒有著落,那便是洞房花燭夜前的囑咐。她倆還真有些擔心,玉秋與鈴兒啥也不知道。
王曼拉了拉姨娘:「你先前不是想給玉秋找通房丫頭嗎?」
姨娘沒有明白王曼的話:「現在這個當口再給少爺找通房丫頭,怕是不妥吧?」她有些疑惑,先前不找,現在都快成親了又要找?
「當然不是了,我的意思是,你做過通房丫頭,這件事你比較有經驗,不如就你去教吧。玉秋也挺聰明的,你說幾句,她就明白了。」
玉秋與鈴兒回金陵以來,王曼沒發現別的,就發現自家女兒亦是動心了。如今,她與姨娘成日在一處,自是不覺玉秋和鈴兒這般有何不妥,只不過洞房的事她難以啟齒,若是找別人,那些人定是將玉秋當男子那般傳授,平白污了玉秋的耳朵,姨娘害羞,定是不會說得太明白,正好。
姨娘猶豫了一會兒,也明白這種事讓夫人親自去說極為不妥,夫人讓自己去,說明夫人信得過自己,少爺是自己看著長大的,本就是當著親生的看待,如今跟夫人如此,對著少爺越發疼愛,做些囑咐也是應該的。
姨娘應下後,又問王曼:「那少奶奶處,叫誰去教呢?」
不料,王曼想了一會兒,道:「我瞧著你去正合適。」
姨娘有些發愣,頓了頓,支支吾吾道:「夫人,其實,我算不得經驗豐富的。」
王曼卻很坦然:「於妻子這一角色而言,你經驗比我豐富許多。不打緊的,她倆都是聰明的人,你點到為止便可,旁人去,我倒有些不放心。」
姨娘想了想,自己可不是一直都在下面麼,夫人要教也只能教少爺去了,那是萬萬使不得的,再者,萬一叫哪個孟浪的教壞了少奶奶也不好。於是,姨娘一臉鄭重地應了下來。
王曼卻不知她考量這般多。
第二十五章
成親前一日,姨娘先後找到玉秋和鈴兒,屏退了下人,將王曼託付她的事支支吾吾認認真真地教授給了兩人。
玉秋鈴兒二人怎會聽不懂姨娘在說什麼,兩人聽著姨娘說的話,都忍不住想起平時纏綿時對方的模樣來,臉上燒得通紅,耳朵都要滴出血來。
姨娘見了,又道:「這是最尋常不過的事,你們成親那日也不必過於羞澀。」尤其是玉秋,姨娘千叮嚀萬囑咐,千萬要主動一些,女孩子都害羞,定是不會主動開口的。
玉秋想起頭一回鈴兒的無賴來,忍著笑連連點頭:「記下了,有勞姨娘了。」
姨娘還有些不大放心:「你真的明白了嗎?」她覺得自己說得有些含糊,擔心誤了少爺少奶奶的大事。
玉秋臉上方褪下一些的紅色又爬了上來:「明白了,我知曉要怎麼做了。」
姨娘見她這般,放下心來,臉上也是通紅,走出房門鬆了口氣,吹著涼風將臉上的熱意散去後,才去找鈴兒。
鈴兒這邊比玉秋要好許多,姨娘諒解她害羞,也沒說得太明白,心想著,左右少爺會了就行,只是囑咐鈴兒不要害怕不要擔心。
當天夜裡,玉秋和鈴兒都沒好意思相見,自是也無暇相見。
天還未亮,鈴兒便被叫起沐浴打扮了,新娘妝容繁複,又有許多講究在裡頭,要費不少功夫。玉秋只多睡了一小會兒,也被叫起來沐浴了。她待會兒還要騎著馬抬著空轎子先繞著金陵城走上一圈,再回來接鈴兒,接上鈴兒後還要再在城裡走上一圈才回來。
夜裡因著緊張睡得晚了些,早上起得又比往常早,玉秋卻是十分精神,果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玉秋穿上精緻的紅衣,戴上鑲著紅寶石的紅抹額,大紅色的花球掛在前胸,馬鞍上還掛著兩個鼓鼓的大紅袋子,裡頭裝滿了銅錢。
玉秋騎馬走在路上,時不時撒上一把銅錢,路旁的百姓們哄搶著,搶到錢了便趕緊對著玉秋說上幾句吉祥話。有些人索性跟在了迎親隊伍邊上,時不時高喊幾句吉祥話,讓玉秋撒錢,玉秋知曉他們心思,但也頗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