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頁
顧昭清了清嗓子:「你妹妹要跑到御台上去,我怕她衝撞了父、陛下。」
這麼一說,似乎是祝雁湖的不對,對面這個男孩是好心。
祝寒江似信非信,半抱住妹妹就想走,對顧昭說:「那承蒙你關照了。」
沒想到哥哥不但不幫自己趕人,還試圖把自己抱走,祝雁湖撇了撇嘴,對著御台方向伸手掙扎:「噠!」
祝寒江不過比妹妹大五歲,哪裡弄得動一點都不配合的妹妹,正一籌莫展,顧昭一把把祝雁湖抱了起來,狀似友善道:「你們坐哪?我幫你抱過去。」
原來真是個好人,祝寒江鬆了口氣,對顧昭似模似樣地拱了拱手:「多謝,在那邊。」
兩個男孩有模有樣地說著客氣話,往大理寺卿的桌案那邊走,三歲的祝雁湖眼看著離兩個漂亮人越來越遠,心頭委屈得不得了,顧昭的脖子就在眼前,本能地小牙一張,對準顧昭的脖子就咬。
一張慌亂,以顧昭被哭笑不得的定國侯抱回御台告終。祝北河要去給陛下請罪,被定國侯直接擋了,說哪有這麼嬌貴,小孩子打鬧,沒事的。
顧昭卻似乎當真被嚇到了,抱著狄其野的脖子,不肯下來。
狄其野笑話顧昭:「不就是被咬了一口麼,你還怕了人家三歲小姑娘?」
顧烈似笑非笑,含糊地說:「這是撒嬌呢。」
狄其野以為顧烈說的是祝家小姑娘那一咬,當時就一個白眼還回去了,輕聲嘲諷:「你以為是你。」
顧烈學他挑眉:「那是定國侯疼我。」
狄其野兩頰飛紅,瞪了眼顧烈,不說話了。
顧昭安心地窩在定國侯懷裡,身旁就是父王,把祝家兄妹忘在了九霄雲外。
*
狄其野回宮,對著顧烈盯了半天。
顧烈非常坦然,狄其野愛看他,他求之不得呢。
最終還是狄其野忍不住,沒好氣道:「你到底想說什麼,不能直說?」
顧烈反問:「那你覺得,我想說什麼?」
狄其野其實沒完全想明白,顧烈這人做事藏得深,但直覺告訴他和衰老這事有關,於是不太耐煩:「祝北河老了,可你又沒老,他比你大十歲。你瞎操心什麼,你要是老了,也是被你自己瞎操心操老的。」
顧烈輕哼了一聲:「不對。你接著想。」
哪有人一天到晚盼著自己老的,跟自己咒自己似的,尤其這是狄其野在世上唯一在意的人,狄其野怒了:「我不想!」
顧烈很好說話:「不想就不想吧。」
狄其野狐疑地看了顧烈一眼。
顧烈抱過他的腰,說起閒事來:「昭兒看上了祝家姑娘。」
有八卦聽,狄其野挑了挑眉:「那小子眼光不錯啊。」
成功拿兒子轉移了話題,顧烈慢慢和他家將軍說起了兒子對祝家姑娘一見鍾情的事,暫時把未起已平的衝突按下了。
次日,消息傳來,淮南道道台袁斐一案,鬧大了。
當地有僧侶要為財主大夫人申冤,將這位大夫人尊稱為「善心娘娘」,糾集了一幫虔誠信徒,一路上散播官府迫害善心娘娘的消息,要上京城討個公道。
顧烈把顧昭和錦衣近衛查出的東西往御史台、大理寺一遞。
再次日,早朝剛開,御史台大夫牧廉出列。
「陛下,臣有本要參。」
顧烈:「准。」
牧廉開口,參吏部尚書陳棎瀆職不查之罪。
參吏部右侍郎左成嵐貪贓枉法、徇私舞弊之罪。
參淮南道道台徇私枉法、媚上禍民之罪。
參淮南當地僧侶妖言惑眾、動亂國本之罪。
群臣譁然。
第134章 三司會審
牧廉這一參, 參的是吏部半壁江山, 參的是左家支柱。
陛下有令, 責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司會審,務必徹查。
吏部暫時停擺,靜候審理結案。
於是朝野震動, 人人自危。
牧廉自己倒是沒事人似的,下了朝,拽了定國侯的袖子, 問:「師父, 回家吃飯嗎?」
狄其野聞言,正中下懷, 他幹嘛回宮對著有話不說裝深沉的顧烈?回家吃飯,天經地義。
於是師徒二人商議定, 狄其野先行出了宮,牧廉進了政事堂。
尚且不知道今晚要孤燈冷被的顧烈, 問了三位主審重臣的看法,於關節處點撥一二,最後, 特別把近來身體欠佳的祝北河留下來關心關心。
顧烈的意思, 是讓大理寺少卿蘭延之代為主審,倒不是要奪祝北河的權,而是免得祝北河病中操勞,要是虧損了病體,就更不好了。前世祝北河就是因為頑疾不得不辭官養老的, 顧烈一直記掛著。
但祝北河認為此案關乎重大,蘭延之畢竟還生嫩了些,祝北河這些年將蘭延之當徒弟一樣帶著,他是怕蘭延之處理得不妥當,既不合顧烈的意,又在朝中太早樹了敵,可以說是顧慮周全。祝北河打算親自帶著蘭延之審,更為穩妥。
既然祝北河堅持,顧烈也不便多說,免得像是在催促老臣退位,寒了老臣的心。
其實陛下對他們幾個老臣,本就沒得說,如今又是派定國侯送藥,又是特地囑咐關懷,把祝北河感動得都有些眼酸,直道:「袁斐一案,臣一定秉公辦理,給陛下一個交待!」
他們這幾個開國老臣,包括顧烈自己,除了整日嚷嚷著要去欽天監養老的顏法古,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勞碌命。
這麼一說,似乎是祝雁湖的不對,對面這個男孩是好心。
祝寒江似信非信,半抱住妹妹就想走,對顧昭說:「那承蒙你關照了。」
沒想到哥哥不但不幫自己趕人,還試圖把自己抱走,祝雁湖撇了撇嘴,對著御台方向伸手掙扎:「噠!」
祝寒江不過比妹妹大五歲,哪裡弄得動一點都不配合的妹妹,正一籌莫展,顧昭一把把祝雁湖抱了起來,狀似友善道:「你們坐哪?我幫你抱過去。」
原來真是個好人,祝寒江鬆了口氣,對顧昭似模似樣地拱了拱手:「多謝,在那邊。」
兩個男孩有模有樣地說著客氣話,往大理寺卿的桌案那邊走,三歲的祝雁湖眼看著離兩個漂亮人越來越遠,心頭委屈得不得了,顧昭的脖子就在眼前,本能地小牙一張,對準顧昭的脖子就咬。
一張慌亂,以顧昭被哭笑不得的定國侯抱回御台告終。祝北河要去給陛下請罪,被定國侯直接擋了,說哪有這麼嬌貴,小孩子打鬧,沒事的。
顧昭卻似乎當真被嚇到了,抱著狄其野的脖子,不肯下來。
狄其野笑話顧昭:「不就是被咬了一口麼,你還怕了人家三歲小姑娘?」
顧烈似笑非笑,含糊地說:「這是撒嬌呢。」
狄其野以為顧烈說的是祝家小姑娘那一咬,當時就一個白眼還回去了,輕聲嘲諷:「你以為是你。」
顧烈學他挑眉:「那是定國侯疼我。」
狄其野兩頰飛紅,瞪了眼顧烈,不說話了。
顧昭安心地窩在定國侯懷裡,身旁就是父王,把祝家兄妹忘在了九霄雲外。
*
狄其野回宮,對著顧烈盯了半天。
顧烈非常坦然,狄其野愛看他,他求之不得呢。
最終還是狄其野忍不住,沒好氣道:「你到底想說什麼,不能直說?」
顧烈反問:「那你覺得,我想說什麼?」
狄其野其實沒完全想明白,顧烈這人做事藏得深,但直覺告訴他和衰老這事有關,於是不太耐煩:「祝北河老了,可你又沒老,他比你大十歲。你瞎操心什麼,你要是老了,也是被你自己瞎操心操老的。」
顧烈輕哼了一聲:「不對。你接著想。」
哪有人一天到晚盼著自己老的,跟自己咒自己似的,尤其這是狄其野在世上唯一在意的人,狄其野怒了:「我不想!」
顧烈很好說話:「不想就不想吧。」
狄其野狐疑地看了顧烈一眼。
顧烈抱過他的腰,說起閒事來:「昭兒看上了祝家姑娘。」
有八卦聽,狄其野挑了挑眉:「那小子眼光不錯啊。」
成功拿兒子轉移了話題,顧烈慢慢和他家將軍說起了兒子對祝家姑娘一見鍾情的事,暫時把未起已平的衝突按下了。
次日,消息傳來,淮南道道台袁斐一案,鬧大了。
當地有僧侶要為財主大夫人申冤,將這位大夫人尊稱為「善心娘娘」,糾集了一幫虔誠信徒,一路上散播官府迫害善心娘娘的消息,要上京城討個公道。
顧烈把顧昭和錦衣近衛查出的東西往御史台、大理寺一遞。
再次日,早朝剛開,御史台大夫牧廉出列。
「陛下,臣有本要參。」
顧烈:「准。」
牧廉開口,參吏部尚書陳棎瀆職不查之罪。
參吏部右侍郎左成嵐貪贓枉法、徇私舞弊之罪。
參淮南道道台徇私枉法、媚上禍民之罪。
參淮南當地僧侶妖言惑眾、動亂國本之罪。
群臣譁然。
第134章 三司會審
牧廉這一參, 參的是吏部半壁江山, 參的是左家支柱。
陛下有令, 責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司會審,務必徹查。
吏部暫時停擺,靜候審理結案。
於是朝野震動, 人人自危。
牧廉自己倒是沒事人似的,下了朝,拽了定國侯的袖子, 問:「師父, 回家吃飯嗎?」
狄其野聞言,正中下懷, 他幹嘛回宮對著有話不說裝深沉的顧烈?回家吃飯,天經地義。
於是師徒二人商議定, 狄其野先行出了宮,牧廉進了政事堂。
尚且不知道今晚要孤燈冷被的顧烈, 問了三位主審重臣的看法,於關節處點撥一二,最後, 特別把近來身體欠佳的祝北河留下來關心關心。
顧烈的意思, 是讓大理寺少卿蘭延之代為主審,倒不是要奪祝北河的權,而是免得祝北河病中操勞,要是虧損了病體,就更不好了。前世祝北河就是因為頑疾不得不辭官養老的, 顧烈一直記掛著。
但祝北河認為此案關乎重大,蘭延之畢竟還生嫩了些,祝北河這些年將蘭延之當徒弟一樣帶著,他是怕蘭延之處理得不妥當,既不合顧烈的意,又在朝中太早樹了敵,可以說是顧慮周全。祝北河打算親自帶著蘭延之審,更為穩妥。
既然祝北河堅持,顧烈也不便多說,免得像是在催促老臣退位,寒了老臣的心。
其實陛下對他們幾個老臣,本就沒得說,如今又是派定國侯送藥,又是特地囑咐關懷,把祝北河感動得都有些眼酸,直道:「袁斐一案,臣一定秉公辦理,給陛下一個交待!」
他們這幾個開國老臣,包括顧烈自己,除了整日嚷嚷著要去欽天監養老的顏法古,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勞碌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