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頁
畢竟是在奉先殿,顧烈心神激盪之下,也只能親親狄其野的手。
「改日,我去見他一面。」狄其野說。
顧烈抱緊狄其野,久久不語,隨後,兩人說起顧昭生辰的安排來。
*
定國侯通過近衛下了帖,邀小蘭大人過府一敘。
蘭延之心情激動,正值休沐,早早地到了定國侯府等候。
主人還沒到,這是當然的,畢竟滿朝文武都知道定國侯住在未央宮,蘭延之對此憂心忡忡,但蘭延之現在是沒那個資格過問的,他心底清楚。
何況,現在最要緊的,是終於能與狄其野相見。
蘭延之心情如何激動不說,牧廉心情是不怎麼樣,他跟個晚娘似的坐在一邊,對蘭延之展開了強勢圍觀,把素來不顧他人非議的蘭大人都看得直冒冷汗。
右御史大人這是對他有意見?這可是大哥,這可是定國侯的徒弟,為什麼一來就對他有意見?
蘭延之很是忐忑。
但他們如何鬧騰,狄其野是不知道的,他剛從未央宮出來,順道去東宮看一眼顧昭。
結果走到東宮書房外,聽到先生教琴,顧昭正練習著,狄其野擺手對要稟報的太監輕聲笑道:「別,我連弦都撥不響,我就不進去了。」
古琴屬於狄其野的知識盲區。
元寶湊趣道:「哪有十全十美的人呢。」
狄其野只笑了笑不說話。
書房裡頭,悠遠的琴聲漸緩漸悄,調子似乎在哪聽過,狄其野想不起來。
先生很有雅興,和著琴聲念_誦道:「……何日見許兮,慰我彷徨。願言配德兮,攜手相將。不得於飛兮,使我淪亡。」
是《鳳求凰》。
第125章 鳳求凰
狄其野一進門, 就看到盯得蘭延之手足無措的牧廉。
「右御史這麼閒呢?」狄其野挑眉問。
聽出師父趕人的意思, 但牧廉不想走, 蘭延之明擺著是來搶師父的,於是裝傻道:「今日休沐。」
狄其野又問:「難得春光明媚,不和姜延出去走走?」
牧廉不為所動:「他給陛下辦事, 忙著呢。」
狄其野不跟他兜圈子了:「那去園子裡曬曬太陽,張老說你得多曬,我與蘭大人說話。」
師父這話是關心自己, 牧廉開心, 然而這個關心還是為了趕自己出去,牧廉就不大開心, 於是他表情糾結著,可雖不情不願, 到底知道要聽師父話,意味不明地看了蘭延之一眼, 出去了。
不管牧廉怎麼想,蘭延之眼睜睜看著狄其野與牧廉甚是親近的相處,心底很是羨慕。
等牧廉走了出去, 蘭延之再次恭敬一禮, 壓抑著內心的激動,喊了聲「大、定國侯」,傳言中頗為孤傲的小蘭大人險些咬了舌頭。
看出蘭延之的緊張,狄其野在主位坐下,隨意道:「坐吧。」
蘭延之依言坐下。
他準備了許多話與狄其野說, 都是他這些年來珍藏著的與大哥的記憶,幼時兄弟倆愛做的遊戲,他們跑跳嬉戲過的老屋舊房,也打過一架,只打過一回,那之後,大哥一直都讓著他……
蘭延之殷切地說著,可最關鍵的那句問話一直就在嘴邊,遲遲不敢問:「大哥,你記不記得?」
狄其野縱然有些不忍,但到底不可能騙蘭延之說自己知道這些回憶,於是半真半假嘆息道:「我流浪秦州時,被惡僕高望擄去,強要收我為徒……後雖幸運逃出,可八歲前的事,已是一概不知了。」
「這也是陛下假借託詞,替我遮掩來歷的緣由,陛下不願有人再借惡僕高望生事。」
蘭延之一夜沒睡,精挑細選出的兒時記憶全都成了白費心思,他怔忪二三,不由面色悲苦,卻脫口說出一句:「大哥,你受苦了。」
這是個好孩子。
發覺自己失口將心底對狄其野的稱呼喊出,蘭延之十分不好意思,可下意識努力爭取道:「幼時經歷您不記得,但你我之間,長相相似,還有一些習慣……」
話說出口,蘭延之恍覺自己失態了,生怕狄其野覺得他是有攀附之心才如此急切,難堪地閉上了嘴,一時不知還能做些什麼。
狄其野哪裡看不出他的窘迫。
雖說狄其野自己也有孤高的名聲,可這位小蘭大人的孤傲,應該是本性正直單純,加上被那位慈愛的祖父寵出來的少爺脾性。
換句話說,其實他是性子還沒定,獨自經歷的風雨不多,不太成熟。
並不是說人成熟之後一定要圓滑世故,而是一個人到底是什麼成色,年少時的閃光是做不得數的。所謂真金不怕火煉,只有歷經現實擺在眼前的種種人生難題,做出的種種選擇,才能顯出一個人的根性。
狄其野忽然道:「你可讀過《柳毅傳》?」
《柳毅傳》是某強朝盛世流傳下來的傳奇故事,顧烈有心開創盛世,狄其野挑選雜書看時,自然對那個時期產生了興趣。
那個盛世的傳奇故事,想像無拘無束,記述鮮明動人,名篇迭出,而且大多愛恨分明,擁有盛世特有的豪氣,不論鬼神妖魅,驚天動地,都帶著分滿不在乎的神氣。
這樣家常問話,讓蘭延之眼睛一亮。只是他從小看外人鄙薄祖父商人身份,發誓要出人頭地為祖父爭光,才會隱瞞出身去考舉人。其實他尤其喜愛傳奇誌異,但為了科舉不敢多看雜書,所以狄其野此話問來,蘭延之又是驚喜又是後悔,只能誠實道:「讀是讀過的,故事記得,不曾強記字句。」
「改日,我去見他一面。」狄其野說。
顧烈抱緊狄其野,久久不語,隨後,兩人說起顧昭生辰的安排來。
*
定國侯通過近衛下了帖,邀小蘭大人過府一敘。
蘭延之心情激動,正值休沐,早早地到了定國侯府等候。
主人還沒到,這是當然的,畢竟滿朝文武都知道定國侯住在未央宮,蘭延之對此憂心忡忡,但蘭延之現在是沒那個資格過問的,他心底清楚。
何況,現在最要緊的,是終於能與狄其野相見。
蘭延之心情如何激動不說,牧廉心情是不怎麼樣,他跟個晚娘似的坐在一邊,對蘭延之展開了強勢圍觀,把素來不顧他人非議的蘭大人都看得直冒冷汗。
右御史大人這是對他有意見?這可是大哥,這可是定國侯的徒弟,為什麼一來就對他有意見?
蘭延之很是忐忑。
但他們如何鬧騰,狄其野是不知道的,他剛從未央宮出來,順道去東宮看一眼顧昭。
結果走到東宮書房外,聽到先生教琴,顧昭正練習著,狄其野擺手對要稟報的太監輕聲笑道:「別,我連弦都撥不響,我就不進去了。」
古琴屬於狄其野的知識盲區。
元寶湊趣道:「哪有十全十美的人呢。」
狄其野只笑了笑不說話。
書房裡頭,悠遠的琴聲漸緩漸悄,調子似乎在哪聽過,狄其野想不起來。
先生很有雅興,和著琴聲念_誦道:「……何日見許兮,慰我彷徨。願言配德兮,攜手相將。不得於飛兮,使我淪亡。」
是《鳳求凰》。
第125章 鳳求凰
狄其野一進門, 就看到盯得蘭延之手足無措的牧廉。
「右御史這麼閒呢?」狄其野挑眉問。
聽出師父趕人的意思, 但牧廉不想走, 蘭延之明擺著是來搶師父的,於是裝傻道:「今日休沐。」
狄其野又問:「難得春光明媚,不和姜延出去走走?」
牧廉不為所動:「他給陛下辦事, 忙著呢。」
狄其野不跟他兜圈子了:「那去園子裡曬曬太陽,張老說你得多曬,我與蘭大人說話。」
師父這話是關心自己, 牧廉開心, 然而這個關心還是為了趕自己出去,牧廉就不大開心, 於是他表情糾結著,可雖不情不願, 到底知道要聽師父話,意味不明地看了蘭延之一眼, 出去了。
不管牧廉怎麼想,蘭延之眼睜睜看著狄其野與牧廉甚是親近的相處,心底很是羨慕。
等牧廉走了出去, 蘭延之再次恭敬一禮, 壓抑著內心的激動,喊了聲「大、定國侯」,傳言中頗為孤傲的小蘭大人險些咬了舌頭。
看出蘭延之的緊張,狄其野在主位坐下,隨意道:「坐吧。」
蘭延之依言坐下。
他準備了許多話與狄其野說, 都是他這些年來珍藏著的與大哥的記憶,幼時兄弟倆愛做的遊戲,他們跑跳嬉戲過的老屋舊房,也打過一架,只打過一回,那之後,大哥一直都讓著他……
蘭延之殷切地說著,可最關鍵的那句問話一直就在嘴邊,遲遲不敢問:「大哥,你記不記得?」
狄其野縱然有些不忍,但到底不可能騙蘭延之說自己知道這些回憶,於是半真半假嘆息道:「我流浪秦州時,被惡僕高望擄去,強要收我為徒……後雖幸運逃出,可八歲前的事,已是一概不知了。」
「這也是陛下假借託詞,替我遮掩來歷的緣由,陛下不願有人再借惡僕高望生事。」
蘭延之一夜沒睡,精挑細選出的兒時記憶全都成了白費心思,他怔忪二三,不由面色悲苦,卻脫口說出一句:「大哥,你受苦了。」
這是個好孩子。
發覺自己失口將心底對狄其野的稱呼喊出,蘭延之十分不好意思,可下意識努力爭取道:「幼時經歷您不記得,但你我之間,長相相似,還有一些習慣……」
話說出口,蘭延之恍覺自己失態了,生怕狄其野覺得他是有攀附之心才如此急切,難堪地閉上了嘴,一時不知還能做些什麼。
狄其野哪裡看不出他的窘迫。
雖說狄其野自己也有孤高的名聲,可這位小蘭大人的孤傲,應該是本性正直單純,加上被那位慈愛的祖父寵出來的少爺脾性。
換句話說,其實他是性子還沒定,獨自經歷的風雨不多,不太成熟。
並不是說人成熟之後一定要圓滑世故,而是一個人到底是什麼成色,年少時的閃光是做不得數的。所謂真金不怕火煉,只有歷經現實擺在眼前的種種人生難題,做出的種種選擇,才能顯出一個人的根性。
狄其野忽然道:「你可讀過《柳毅傳》?」
《柳毅傳》是某強朝盛世流傳下來的傳奇故事,顧烈有心開創盛世,狄其野挑選雜書看時,自然對那個時期產生了興趣。
那個盛世的傳奇故事,想像無拘無束,記述鮮明動人,名篇迭出,而且大多愛恨分明,擁有盛世特有的豪氣,不論鬼神妖魅,驚天動地,都帶著分滿不在乎的神氣。
這樣家常問話,讓蘭延之眼睛一亮。只是他從小看外人鄙薄祖父商人身份,發誓要出人頭地為祖父爭光,才會隱瞞出身去考舉人。其實他尤其喜愛傳奇誌異,但為了科舉不敢多看雜書,所以狄其野此話問來,蘭延之又是驚喜又是後悔,只能誠實道:「讀是讀過的,故事記得,不曾強記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