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頁
況且,其他幾座山頭並不如何遠,不過是多走一盞茶的工夫罷了。
「還是得與里正商量一下,讓他先與村里人通個氣,看看什麼情況再說。」林啟說道。
何安然這才點頭,總不能真跳過村里這一環,不然以後少不了麻煩。
兩人吃飽喝足後,何安然拍拍床鋪,林啟笑了起來,上炕補覺去了。
翌日,林啟就將此事與里正說了,里正一面心驚他竟然有了這樣的家底,一面與村里人說了此事。村里倒是沒人唱反調,反而對即將到手的銀子充滿期待。
這個世界與末世前人多地少的情況不同,這裡山多人少,生產力又低,林啟買的還是朝廷的公山,對於村里人來說,只是換個地方撿柴,就能得到他們幾年也攢不下的銀子,自然沒人會反對。
於是,林啟便抽空去了趟縣城。
去時,正巧縣令剛收到吉一山的信,知道方池鎮和原嶺鎮的店鋪俱已開業,生意興隆不讓丹稜,很是高興。
見面後就著人安排酒席,拍著林啟的肩,要與他喝兩杯,席間一直誇他年輕有為、前途無量。
林啟還不知道這兩個鋪子已經開了,聽他說完也很是欣喜。
「看來,那賭約還是你贏了。」吉縣令笑著說道。
林啟一笑,眨了下眼睛道:「不該是咱們兩人都贏了嗎?」
吉縣令哈哈一笑,贊同地點著頭。
趁此機會,林啟提起買公山的事,沒有多說何安平的事,只說如今生意越來越大,想尋幾個身手不錯的漢子護院,再來家中有了孩子,想找幾個婆子幫襯瑣事。
吉縣令此時已經幾杯下肚,情緒有些亢奮,聞言擺手道:「這簡單,你明日去縣衙辦手續就行,都有舊例的。」
說完,又看著林啟笑了一下:「怪道這次見面,總覺得你比從前平和許多,原是家中有喜事啊。」
雖然林啟自己不覺,但他以前行事幹練,也有能耐,在縣令面前也絲毫不怯,談起生意來更是分厘必爭,顯得就有些冷硬,看著很不好說話。也只有在他夫郎面前,吉縣令才見他溫聲細語的說過幾句後。
可這次來,這種感覺消散許多,甚至在說生意的時候,林啟嘴角也不時露出笑意。這種笑,還不是賺到銀子的喜悅笑意,而是一種平靜溫和的笑——似乎,帶著幾分幸福的感覺。
吉縣令心中驚奇,感慨漢子有了孩子後就是不一樣。又想著林啟方才的話,說道:「又是買山又是買人,你手頭應該也不寬裕。這樣吧,買山的錢先從我這兒出,等年底吉家兄弟們回來,咱們再細算。」
到底是一縣的父母官,林啟還是他的合伙人,吉縣令早就對林啟的情況一清二楚,知道他不過普通農戶出身,沒什麼根基,手上自然也沒多少銀子。
此舉正合林啟心意,他便沒有推拒。
惦記著家中的何安然,林啟也沒有等到第二日,喝完酒,下午就去了縣衙。
因有前例可循,又有縣令點頭,手續很快就辦好了。花了三千兩銀子,把那山歸在了自己名下。
從縣衙出去後,林啟又去了牙行,先看了帶過孩子,能洗衣做飯的婆子。
他還以為護院稀缺不好買,婆子是不缺的。可實際上,像錢嬸那個年紀的婦人,也少有賣入牙行的。
畢竟已到了做祖母的年紀,家中光景再差,兒女也不能看著老娘賣身成奴。至於那些自小被賣的,到了這個年紀,也都是受主家信任器重的時候,能被發賣至此的,品行性格也叫人信不過。
所以,買婆子也成了難事。林啟看了牙行的三兩個婆子,均不甚滿意,遂想去別處看看。
可牙行的夥計卻不願放過他這個主顧,問了許久,得知他夫郎生產後,家中要人操持,於是眼睛滴溜溜一轉,帶上來一個年輕哥兒,擠眉弄眼道:「這可是大戶人家出來的,會讀書識字,也曾照顧過府上的小公子,若不是主母善妒發賣到這兒,咱們鎮上可買不來這樣的。」
他說的倒是實話,他們做這生意多年,鮮少能遇見這種模樣、學識的。原是打算賣入哪家府上做姨娘小妾的,今日見林啟穿戴不凡,家中夫郎又剛生產,所以就叫出來讓他看了。
那小哥兒麻木地站在堂中,也不曾抬頭看面前的主顧,聽那夥計陰笑著說些別有意味的話,眼神也沒有絲毫波動。
可沒想到,林啟聽那夥計說完卻啐可一口,轉身就要走。夥計懵了,連忙拉住他的衣袖,「貴客可是有何不滿?」
林啟甩開他的拉扯,冷笑道:「說了買婆子,你只介紹你的婆子便是,找這麼個哥兒出來,以為我不知道你的心思?你想多賺銀子,可也不能枉顧我的條件,說了我夫郎生產後要人照顧,你讓我買這麼個哥兒回去,是照顧他還是給他添堵?」
說完,林啟便拂袖而去,出門前,還扔下一句,「就這麼做生意,早晚得黃攤子。」
小夥計在後頭急得跺腳,眼見追不上後,又悔又氣,口中嘟囔著罵道:「哪個漢子不偷腥啊,裝什么正人君子?」
抬頭見那哥兒還站在屋中,沒好氣地打發下去了。
林啟出了門仍有些氣惱,婆子沒買成還耽擱了這許久的工夫,心裡也罵了幾句,又去另一家牙行看。
也是趕巧了,這家牙行中有一個四十幾歲的婦人,早年守寡後,帶著女兒嫁給一商戶做續弦,此後無所出。
「還是得與里正商量一下,讓他先與村里人通個氣,看看什麼情況再說。」林啟說道。
何安然這才點頭,總不能真跳過村里這一環,不然以後少不了麻煩。
兩人吃飽喝足後,何安然拍拍床鋪,林啟笑了起來,上炕補覺去了。
翌日,林啟就將此事與里正說了,里正一面心驚他竟然有了這樣的家底,一面與村里人說了此事。村里倒是沒人唱反調,反而對即將到手的銀子充滿期待。
這個世界與末世前人多地少的情況不同,這裡山多人少,生產力又低,林啟買的還是朝廷的公山,對於村里人來說,只是換個地方撿柴,就能得到他們幾年也攢不下的銀子,自然沒人會反對。
於是,林啟便抽空去了趟縣城。
去時,正巧縣令剛收到吉一山的信,知道方池鎮和原嶺鎮的店鋪俱已開業,生意興隆不讓丹稜,很是高興。
見面後就著人安排酒席,拍著林啟的肩,要與他喝兩杯,席間一直誇他年輕有為、前途無量。
林啟還不知道這兩個鋪子已經開了,聽他說完也很是欣喜。
「看來,那賭約還是你贏了。」吉縣令笑著說道。
林啟一笑,眨了下眼睛道:「不該是咱們兩人都贏了嗎?」
吉縣令哈哈一笑,贊同地點著頭。
趁此機會,林啟提起買公山的事,沒有多說何安平的事,只說如今生意越來越大,想尋幾個身手不錯的漢子護院,再來家中有了孩子,想找幾個婆子幫襯瑣事。
吉縣令此時已經幾杯下肚,情緒有些亢奮,聞言擺手道:「這簡單,你明日去縣衙辦手續就行,都有舊例的。」
說完,又看著林啟笑了一下:「怪道這次見面,總覺得你比從前平和許多,原是家中有喜事啊。」
雖然林啟自己不覺,但他以前行事幹練,也有能耐,在縣令面前也絲毫不怯,談起生意來更是分厘必爭,顯得就有些冷硬,看著很不好說話。也只有在他夫郎面前,吉縣令才見他溫聲細語的說過幾句後。
可這次來,這種感覺消散許多,甚至在說生意的時候,林啟嘴角也不時露出笑意。這種笑,還不是賺到銀子的喜悅笑意,而是一種平靜溫和的笑——似乎,帶著幾分幸福的感覺。
吉縣令心中驚奇,感慨漢子有了孩子後就是不一樣。又想著林啟方才的話,說道:「又是買山又是買人,你手頭應該也不寬裕。這樣吧,買山的錢先從我這兒出,等年底吉家兄弟們回來,咱們再細算。」
到底是一縣的父母官,林啟還是他的合伙人,吉縣令早就對林啟的情況一清二楚,知道他不過普通農戶出身,沒什麼根基,手上自然也沒多少銀子。
此舉正合林啟心意,他便沒有推拒。
惦記著家中的何安然,林啟也沒有等到第二日,喝完酒,下午就去了縣衙。
因有前例可循,又有縣令點頭,手續很快就辦好了。花了三千兩銀子,把那山歸在了自己名下。
從縣衙出去後,林啟又去了牙行,先看了帶過孩子,能洗衣做飯的婆子。
他還以為護院稀缺不好買,婆子是不缺的。可實際上,像錢嬸那個年紀的婦人,也少有賣入牙行的。
畢竟已到了做祖母的年紀,家中光景再差,兒女也不能看著老娘賣身成奴。至於那些自小被賣的,到了這個年紀,也都是受主家信任器重的時候,能被發賣至此的,品行性格也叫人信不過。
所以,買婆子也成了難事。林啟看了牙行的三兩個婆子,均不甚滿意,遂想去別處看看。
可牙行的夥計卻不願放過他這個主顧,問了許久,得知他夫郎生產後,家中要人操持,於是眼睛滴溜溜一轉,帶上來一個年輕哥兒,擠眉弄眼道:「這可是大戶人家出來的,會讀書識字,也曾照顧過府上的小公子,若不是主母善妒發賣到這兒,咱們鎮上可買不來這樣的。」
他說的倒是實話,他們做這生意多年,鮮少能遇見這種模樣、學識的。原是打算賣入哪家府上做姨娘小妾的,今日見林啟穿戴不凡,家中夫郎又剛生產,所以就叫出來讓他看了。
那小哥兒麻木地站在堂中,也不曾抬頭看面前的主顧,聽那夥計陰笑著說些別有意味的話,眼神也沒有絲毫波動。
可沒想到,林啟聽那夥計說完卻啐可一口,轉身就要走。夥計懵了,連忙拉住他的衣袖,「貴客可是有何不滿?」
林啟甩開他的拉扯,冷笑道:「說了買婆子,你只介紹你的婆子便是,找這麼個哥兒出來,以為我不知道你的心思?你想多賺銀子,可也不能枉顧我的條件,說了我夫郎生產後要人照顧,你讓我買這麼個哥兒回去,是照顧他還是給他添堵?」
說完,林啟便拂袖而去,出門前,還扔下一句,「就這麼做生意,早晚得黃攤子。」
小夥計在後頭急得跺腳,眼見追不上後,又悔又氣,口中嘟囔著罵道:「哪個漢子不偷腥啊,裝什么正人君子?」
抬頭見那哥兒還站在屋中,沒好氣地打發下去了。
林啟出了門仍有些氣惱,婆子沒買成還耽擱了這許久的工夫,心裡也罵了幾句,又去另一家牙行看。
也是趕巧了,這家牙行中有一個四十幾歲的婦人,早年守寡後,帶著女兒嫁給一商戶做續弦,此後無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