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姜尤就瘋了。
這些事都是姜念蘭從旁人的隻言片語里聽來的,回宮後,她便又成了尊貴無雙的公主,每日好魚好肉地伺候著,腰身圓潤了一圈。
戰亂平復,空缺的官職要有新的人替補,為防止裴斯鳴的案例再次重演,每個身居要位的官員被全面盤查,每日睡不到一個時辰的昭成帝終於有空閒來陪她,姜念蘭兩眶淚盈盈,一聲又一聲地喚著父皇,窩在他懷裡撒嬌,心裡卻不知為何空落落的。
不知為何,從回來那日,她就再也沒見過楚南瑾,興許是幽州遺留的事務太過繁忙的緣故,讓他抽不開身,但如今父皇都空下來了,算算日子竟也有月余之久。
直到這天,她收到了何娘子寄來的書信。
第94章
宮檐的最後一抹餘暉淡去, 皎潔的月光漫無邊際地披來,姜念蘭仍無半分倦意,目光清明地倚著窗欞舉目遠眺。
昭成帝進來時特意叫停了欲通報的宮女, 他近來面色恢復了許多,又是那高居廟堂、運籌帷幄的君主姿態,好似身體已經恢復入病前的狀態。
姜念蘭覺得神奇, 但又怕父皇只是迴光返照, 怕提起晦氣, 從不敢問他的病情。見父皇來了, 又像從前一樣支起下頷,聽他侃侃談起朝廷政事,做一個安靜乖巧的傾聽者。
「因孟世子和太后的約定,朕並未嚴厲處置國公府, 只是將他們下放到邊陲小鎮,家財充入國庫,今生不得入京, 你與他的婚事也當作廢。但孟世子痴情不改,提出想見你最後一面,念蘭願意麼?」
姜念蘭搖了搖頭:「不了,就當那場婚事從未存在過。」
昭成帝尊重她的意見, 也不勸說, 繼續說道:「國公府是百年世家, 卻和朝堂上的大部分老臣一樣,一門迂腐古板, 認為一脈相承才不算毀了江山基業。但就逸王那個模樣, 朕再清楚不過,若將這江山交付他手, 怕是不出十年便會改朝換代,朕始終認為,傳位應當傳賢在朕的角度上,楚南瑾確是個為君的不二人選。」
昭成帝並非一面之詞,平復幽州之亂、化解宮變之圍,每一項每一環都妥善至極地處理,不給餘孽留一絲退路,如今京城太平,北蒙國派使臣求和,一切都向著更好的方向進展。縱然不想承認,在知曉那些過往後,楚南瑾確實是比孟景茂更值得託付之人。
不知是父皇有意提起,還是順著話頭無意至此,姜念蘭聽到那個名字,心還是不可抑制地緩慢跳動了一拍,她掩下眉眼,怕被父皇察覺出自己的異樣。
但昭成帝仿佛看穿了她,無聲地嘆了口氣,抬起女兒懦弱低著的頭,鄭重道:「這是你們有情人之間的事,父皇不想摻合,只想你能尋到屬於你自己的幸福。父皇本想等你主動來問,但一直等不到你開口,便有意提起這茬。永樂不想知曉楚南瑾的下落?」
姜念蘭頓了一下,僵硬道:「……女兒為何要關心這些?」
「永樂是朕和惠娘的女兒,身上這股子擰巴勁,倒是有朕的模子。從前我與惠娘多有纏絆,失去她之後,朕無比後悔當初口不對心,與她的回憶更多是在爭執、冷戰,若當初能少些少年意氣,與她走過更多風光,或許會是另一番結局。父皇走了許多錯路,便不想再讓你走,只希望我的女兒能夠遵從本心,莫再步父皇的後塵。」
「父皇的意思是,皇兄他……」
姜念蘭意識到什麼,屏住呼吸,不敢錯過昭成帝接下來的每一個字。
昭成帝點了點頭,「太子生來體質特殊,擁有能讓其百毒不侵的『蕪陰血』,其血亦可用來解膏肓之疾,但解法鋌而走險,九死一生。永樂當初身中『三步痴』的母蠱,就是用太子的血攻克的。父皇病入骨髓,比你當時的情況更兇險,太子卻主動提出用蕪陰血換血的法子,救了父皇的性命。」
也因此他而今看起來氣勢昂揚,毫無病態,是因為纏身的舊疾已然解決,但寥寥幾句,不知楚南瑾在這之後付出了多大的代價。
姜念蘭終於明白,楚南瑾那日說的「會給一個滿意的結果」究竟是何意。
她怨恨他的欺騙,亦難以釋懷曾經的逾矩,所以他便用他的性命做賭注,來賭她會憐他,給兩人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她知曉即便她仍耿耿於懷,他也不會輕易放走她,可她沒想到,他竟會為她做到此般地步。
一想到這個世上可能再無他這個人,她就再也沒法硬起心腸,沒法再欺騙自己對他的感情。
事已至此,姜念蘭也不再矯情,急切地問:「那皇兄現在何處?他情況可還安好?」
「太子的去處,何娘子在信里不是有所說明?」
何娘子邀她去江平郡一聚,姜念蘭以為是封家信,就沒繼續往下看。她猛然想起什麼,連忙將那封信又找了出來,一字一句認真地往下讀。
「太子在茸燕山遭猛虎所創,身受重傷,本要在靈泉泡足九九八十一天,方可痊癒,但聽聞公主婚事,太子急不可耐地返京,導致療程中斷,岌岌可危。此次為陛下大瀝血,更是舊疾未愈,新疾傾覆,自半月前赴江平郡休養,至今未醒。日日唇若冬霜,軀寒如凌,迷濛中常呢喃公主名諱,清醒少有,日漸虛弱,遂望公主儘早趕來,莫憾陰陽兩隔。」<hr>
這些事都是姜念蘭從旁人的隻言片語里聽來的,回宮後,她便又成了尊貴無雙的公主,每日好魚好肉地伺候著,腰身圓潤了一圈。
戰亂平復,空缺的官職要有新的人替補,為防止裴斯鳴的案例再次重演,每個身居要位的官員被全面盤查,每日睡不到一個時辰的昭成帝終於有空閒來陪她,姜念蘭兩眶淚盈盈,一聲又一聲地喚著父皇,窩在他懷裡撒嬌,心裡卻不知為何空落落的。
不知為何,從回來那日,她就再也沒見過楚南瑾,興許是幽州遺留的事務太過繁忙的緣故,讓他抽不開身,但如今父皇都空下來了,算算日子竟也有月余之久。
直到這天,她收到了何娘子寄來的書信。
第94章
宮檐的最後一抹餘暉淡去, 皎潔的月光漫無邊際地披來,姜念蘭仍無半分倦意,目光清明地倚著窗欞舉目遠眺。
昭成帝進來時特意叫停了欲通報的宮女, 他近來面色恢復了許多,又是那高居廟堂、運籌帷幄的君主姿態,好似身體已經恢復入病前的狀態。
姜念蘭覺得神奇, 但又怕父皇只是迴光返照, 怕提起晦氣, 從不敢問他的病情。見父皇來了, 又像從前一樣支起下頷,聽他侃侃談起朝廷政事,做一個安靜乖巧的傾聽者。
「因孟世子和太后的約定,朕並未嚴厲處置國公府, 只是將他們下放到邊陲小鎮,家財充入國庫,今生不得入京, 你與他的婚事也當作廢。但孟世子痴情不改,提出想見你最後一面,念蘭願意麼?」
姜念蘭搖了搖頭:「不了,就當那場婚事從未存在過。」
昭成帝尊重她的意見, 也不勸說, 繼續說道:「國公府是百年世家, 卻和朝堂上的大部分老臣一樣,一門迂腐古板, 認為一脈相承才不算毀了江山基業。但就逸王那個模樣, 朕再清楚不過,若將這江山交付他手, 怕是不出十年便會改朝換代,朕始終認為,傳位應當傳賢在朕的角度上,楚南瑾確是個為君的不二人選。」
昭成帝並非一面之詞,平復幽州之亂、化解宮變之圍,每一項每一環都妥善至極地處理,不給餘孽留一絲退路,如今京城太平,北蒙國派使臣求和,一切都向著更好的方向進展。縱然不想承認,在知曉那些過往後,楚南瑾確實是比孟景茂更值得託付之人。
不知是父皇有意提起,還是順著話頭無意至此,姜念蘭聽到那個名字,心還是不可抑制地緩慢跳動了一拍,她掩下眉眼,怕被父皇察覺出自己的異樣。
但昭成帝仿佛看穿了她,無聲地嘆了口氣,抬起女兒懦弱低著的頭,鄭重道:「這是你們有情人之間的事,父皇不想摻合,只想你能尋到屬於你自己的幸福。父皇本想等你主動來問,但一直等不到你開口,便有意提起這茬。永樂不想知曉楚南瑾的下落?」
姜念蘭頓了一下,僵硬道:「……女兒為何要關心這些?」
「永樂是朕和惠娘的女兒,身上這股子擰巴勁,倒是有朕的模子。從前我與惠娘多有纏絆,失去她之後,朕無比後悔當初口不對心,與她的回憶更多是在爭執、冷戰,若當初能少些少年意氣,與她走過更多風光,或許會是另一番結局。父皇走了許多錯路,便不想再讓你走,只希望我的女兒能夠遵從本心,莫再步父皇的後塵。」
「父皇的意思是,皇兄他……」
姜念蘭意識到什麼,屏住呼吸,不敢錯過昭成帝接下來的每一個字。
昭成帝點了點頭,「太子生來體質特殊,擁有能讓其百毒不侵的『蕪陰血』,其血亦可用來解膏肓之疾,但解法鋌而走險,九死一生。永樂當初身中『三步痴』的母蠱,就是用太子的血攻克的。父皇病入骨髓,比你當時的情況更兇險,太子卻主動提出用蕪陰血換血的法子,救了父皇的性命。」
也因此他而今看起來氣勢昂揚,毫無病態,是因為纏身的舊疾已然解決,但寥寥幾句,不知楚南瑾在這之後付出了多大的代價。
姜念蘭終於明白,楚南瑾那日說的「會給一個滿意的結果」究竟是何意。
她怨恨他的欺騙,亦難以釋懷曾經的逾矩,所以他便用他的性命做賭注,來賭她會憐他,給兩人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她知曉即便她仍耿耿於懷,他也不會輕易放走她,可她沒想到,他竟會為她做到此般地步。
一想到這個世上可能再無他這個人,她就再也沒法硬起心腸,沒法再欺騙自己對他的感情。
事已至此,姜念蘭也不再矯情,急切地問:「那皇兄現在何處?他情況可還安好?」
「太子的去處,何娘子在信里不是有所說明?」
何娘子邀她去江平郡一聚,姜念蘭以為是封家信,就沒繼續往下看。她猛然想起什麼,連忙將那封信又找了出來,一字一句認真地往下讀。
「太子在茸燕山遭猛虎所創,身受重傷,本要在靈泉泡足九九八十一天,方可痊癒,但聽聞公主婚事,太子急不可耐地返京,導致療程中斷,岌岌可危。此次為陛下大瀝血,更是舊疾未愈,新疾傾覆,自半月前赴江平郡休養,至今未醒。日日唇若冬霜,軀寒如凌,迷濛中常呢喃公主名諱,清醒少有,日漸虛弱,遂望公主儘早趕來,莫憾陰陽兩隔。」<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