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頁
條件是,即便裴斯鳴兵敗,也會保孟國公府上下平安。
孟景茂並不認為裴斯鳴能造反成功,但他無法左右父親的決斷,思量再三下,還是決定為國公府留條後路。
兩柄利箭凌空而來,徹底打亂了裴斯鳴的計劃。若昭成帝答應為太后留下,這將省去許多麻煩,但若他選擇離開,兩方必定掀起戰火,比起動用兵力,自是和平談判為上佳之選。他想讓下屬去擋,可箭的速度太快,等反應過來,箭尖已直逼面門。
安平王妃失聲喊道:「秦爻救我!」
在所有人反應過來之前,秦爻先有了動作,他像在逐星,動作快而迅猛,朝著利箭射往的方向。
太后側頭深望,縱然安平王妃讓她失望,可這張面容神似妹妹,又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打擊,教她所有的憤懣化成一聲嘆息,無聲地消逝風中。
迷濛的視線里是秦爻衝來的身影,她不禁想起,昭成帝還年幼時,他也是這般義無反顧地護在她們娘倆身前,他是個有情有義之人,有他的照拂,安平王妃即便沒了嬌生慣養的生活,也能安穩地度過下半輩子。
太后對秦爻的武功很有信心,包括裴斯鳴亦是,他見屬下阻擋不及,便任由秦爻去擋箭。
可誰都沒有想到,事情的發展竟是如此。
第93章
一柄利箭穿過安平王妃的心髒, 她死不瞑目地睜大雙眼,嘴角汨汨流出的鮮血,流入她還在翁動的嘴唇, 染紅了舌尖。
而另一柄箭穿過的,則是秦爻的心髒。
太后驚詫地張大嘴,忘了反應。秦爻是她手下最鋒利的一把劍, 這把劍從未失過手, 所以她從未想過, 這把劍會有斷裂、碎在她面前的一天。
楚南瑾亦有不小的反應, 他以為以秦爻的能力,完全足夠救下太后和安平王妃,可是他為何……
可秦爻中箭身亡,誰又會得知他心中所想?
淅淅瀝瀝的雨漸漸停了, 被雨水沖刷過後的血垢散發出腥臭,陽光探出雲層,風平靜好, 好似什麼也沒有發生過。
與密密麻麻的光斑一起浮現出來的,是暗藏在幽州城各處的錦衣衛。裴斯鳴營下的幾個軍隊被策反,跟著錦衣衛一齊攻打下來。
裴斯鳴早知以昭成帝的手段,絕不可能乖乖束手就擒, 他早有後招, 故而即便見屬下節節敗退, 手裡也失了太后和安平王妃這兩個籌碼,仍氣定神閒地立著。
「陛下不必大費周章, 恐怕你不知, 我早已飛鴿傳書,令京城的逸王部署行動, 此時應是已經逼宮成功,不日便會來幽州迎我入京,早在楚南瑾踏出皇城的一刻,天就已經變了,你們不論怎麼掙扎,也改變不了既定的結局。」
裴斯鳴攤了攤手,得意而又故作無奈地嘆息。
趁著外頭混亂一片,下屬掩護他離開,卻只走了幾個台階,頓住腳步,挑起眉頭問道:「你怎麼來了?」
來人正是蓉姬。
兩人已經許久沒有正經說過一句話了,裴斯鳴是對蓉姬有過真心的,所以即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心底仍泛起不小的漣漪。
蓉姬性子太倔,一點兒也不像他後宅那些唯命是從的女人,卻也是令他著迷的一點,只是他威鎮四座,怎可栓死在一個女人身上,蓉姬知曉這點,也沒約束過他一個又一個地納姬妾。他唯一對不起蓉姬的地方,就是荒唐過度,將主意打到了純雲身上,以至著了旁人的道。
但他絕不可能向一個女人低頭認錯,蓉姬今日主動找來,想必是要向他低頭了。抬眼瞥過蓉姬手裡端著的茶杯,故作不耐道:「你怎麼來了?若有要事,等一切定下來再說。」
蓉姬並沒有離開,少有地輕言細語道:「總督喝了這口茶再走吧,妾花了一下午精心準備的,一片心意,希望總督能允。」
她眉眼中少見的低順和溫柔,想必是在月光堂磋磨來的,裴斯鳴心情舒暢,便允了她的請求。
蓉姬合上杯蓋,退至一旁,躬身溫順道:「總督慢走。」
碼頭邊仍在激烈酣戰,眼見他們這邊占了上風,王治延的心情卻仍很複雜,眾目睽睽之下,裴斯鳴已被掩護離開。
楚南瑾曾命常守暗中追蹤調查北蒙國人,王治延奉命調查之時,將常守搜來的情報整合在一起,逐步分析。
裴斯鳴本是前武兆大將軍撿來的棄子,因自小顯露出遠超於常人的謀略,被武兆大將軍當成最器重的繼承人培養。可後來,武兆將軍因為通敵叛國的罪名被處斬首,裴斯鳴則因為在軍營頗有建樹,又不是武兆將軍的親生血脈而躲過一劫。
他看似雄韜偉略,多次在戰場上擊退敵兵,背後卻中飽私囊,吞了不少朝廷撥來的賑款。而這些資金的流水,都流向了北蒙國某不知名的軍隊裡。
王治延根據這些流水帳,漸漸挖掘出潛藏在水下的真相。原來,裴斯鳴表面驍勇無雙,背地卻損公肥私的緣由,是因為他壓根就不是本朝人,而是北蒙國一位親王的遺腹子。
倖免於殺身之禍,卻意外得知自己的身世後,裴斯鳴並不感激朝廷的手下留情,反而欲望滔天,不甘再俯首稱臣,開始了長達幾十年的布局。
親王在北蒙國的舊部十分聽從裴斯鳴的命令,並時刻等待著他在本朝稱帝,大振北蒙國的雄威。<hr>
孟景茂並不認為裴斯鳴能造反成功,但他無法左右父親的決斷,思量再三下,還是決定為國公府留條後路。
兩柄利箭凌空而來,徹底打亂了裴斯鳴的計劃。若昭成帝答應為太后留下,這將省去許多麻煩,但若他選擇離開,兩方必定掀起戰火,比起動用兵力,自是和平談判為上佳之選。他想讓下屬去擋,可箭的速度太快,等反應過來,箭尖已直逼面門。
安平王妃失聲喊道:「秦爻救我!」
在所有人反應過來之前,秦爻先有了動作,他像在逐星,動作快而迅猛,朝著利箭射往的方向。
太后側頭深望,縱然安平王妃讓她失望,可這張面容神似妹妹,又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打擊,教她所有的憤懣化成一聲嘆息,無聲地消逝風中。
迷濛的視線里是秦爻衝來的身影,她不禁想起,昭成帝還年幼時,他也是這般義無反顧地護在她們娘倆身前,他是個有情有義之人,有他的照拂,安平王妃即便沒了嬌生慣養的生活,也能安穩地度過下半輩子。
太后對秦爻的武功很有信心,包括裴斯鳴亦是,他見屬下阻擋不及,便任由秦爻去擋箭。
可誰都沒有想到,事情的發展竟是如此。
第93章
一柄利箭穿過安平王妃的心髒, 她死不瞑目地睜大雙眼,嘴角汨汨流出的鮮血,流入她還在翁動的嘴唇, 染紅了舌尖。
而另一柄箭穿過的,則是秦爻的心髒。
太后驚詫地張大嘴,忘了反應。秦爻是她手下最鋒利的一把劍, 這把劍從未失過手, 所以她從未想過, 這把劍會有斷裂、碎在她面前的一天。
楚南瑾亦有不小的反應, 他以為以秦爻的能力,完全足夠救下太后和安平王妃,可是他為何……
可秦爻中箭身亡,誰又會得知他心中所想?
淅淅瀝瀝的雨漸漸停了, 被雨水沖刷過後的血垢散發出腥臭,陽光探出雲層,風平靜好, 好似什麼也沒有發生過。
與密密麻麻的光斑一起浮現出來的,是暗藏在幽州城各處的錦衣衛。裴斯鳴營下的幾個軍隊被策反,跟著錦衣衛一齊攻打下來。
裴斯鳴早知以昭成帝的手段,絕不可能乖乖束手就擒, 他早有後招, 故而即便見屬下節節敗退, 手裡也失了太后和安平王妃這兩個籌碼,仍氣定神閒地立著。
「陛下不必大費周章, 恐怕你不知, 我早已飛鴿傳書,令京城的逸王部署行動, 此時應是已經逼宮成功,不日便會來幽州迎我入京,早在楚南瑾踏出皇城的一刻,天就已經變了,你們不論怎麼掙扎,也改變不了既定的結局。」
裴斯鳴攤了攤手,得意而又故作無奈地嘆息。
趁著外頭混亂一片,下屬掩護他離開,卻只走了幾個台階,頓住腳步,挑起眉頭問道:「你怎麼來了?」
來人正是蓉姬。
兩人已經許久沒有正經說過一句話了,裴斯鳴是對蓉姬有過真心的,所以即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心底仍泛起不小的漣漪。
蓉姬性子太倔,一點兒也不像他後宅那些唯命是從的女人,卻也是令他著迷的一點,只是他威鎮四座,怎可栓死在一個女人身上,蓉姬知曉這點,也沒約束過他一個又一個地納姬妾。他唯一對不起蓉姬的地方,就是荒唐過度,將主意打到了純雲身上,以至著了旁人的道。
但他絕不可能向一個女人低頭認錯,蓉姬今日主動找來,想必是要向他低頭了。抬眼瞥過蓉姬手裡端著的茶杯,故作不耐道:「你怎麼來了?若有要事,等一切定下來再說。」
蓉姬並沒有離開,少有地輕言細語道:「總督喝了這口茶再走吧,妾花了一下午精心準備的,一片心意,希望總督能允。」
她眉眼中少見的低順和溫柔,想必是在月光堂磋磨來的,裴斯鳴心情舒暢,便允了她的請求。
蓉姬合上杯蓋,退至一旁,躬身溫順道:「總督慢走。」
碼頭邊仍在激烈酣戰,眼見他們這邊占了上風,王治延的心情卻仍很複雜,眾目睽睽之下,裴斯鳴已被掩護離開。
楚南瑾曾命常守暗中追蹤調查北蒙國人,王治延奉命調查之時,將常守搜來的情報整合在一起,逐步分析。
裴斯鳴本是前武兆大將軍撿來的棄子,因自小顯露出遠超於常人的謀略,被武兆大將軍當成最器重的繼承人培養。可後來,武兆將軍因為通敵叛國的罪名被處斬首,裴斯鳴則因為在軍營頗有建樹,又不是武兆將軍的親生血脈而躲過一劫。
他看似雄韜偉略,多次在戰場上擊退敵兵,背後卻中飽私囊,吞了不少朝廷撥來的賑款。而這些資金的流水,都流向了北蒙國某不知名的軍隊裡。
王治延根據這些流水帳,漸漸挖掘出潛藏在水下的真相。原來,裴斯鳴表面驍勇無雙,背地卻損公肥私的緣由,是因為他壓根就不是本朝人,而是北蒙國一位親王的遺腹子。
倖免於殺身之禍,卻意外得知自己的身世後,裴斯鳴並不感激朝廷的手下留情,反而欲望滔天,不甘再俯首稱臣,開始了長達幾十年的布局。
親王在北蒙國的舊部十分聽從裴斯鳴的命令,並時刻等待著他在本朝稱帝,大振北蒙國的雄威。<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