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參他濫用民力吧,但凡他征役均是為了城防水利。

  參他鋪張奢侈吧,宮裡的主子不過他與小太子兩人,再加上寥寥幾個太妃,宮人也是一減再減。有次逢了災年,皇帝不做新衣,尚衣局竟一年未動一針一線。

  參他耽於美色吧,任誰都知曉,宮裡壓根連個妃子都沒有,留下的宮女也多是無鹽徐娘。

  參他子嗣不豐吧,人家早就下過個合糊不清的詔書,又立了身分貴重的洛王之子為儲,親力親為,悉心教養,未有半點偏差。

  一時間御史台的請位言官們犯了難,須知彈劾再多的臣子,分量比起參皇帝來都是差了許多。那些千古留名的御史,哪個不是血濺玉階,杖諫死諫的?

  可軒轅冕生性克制謹慎,還當真是無可挑剔,諸位言官無法,只好暫且收兵,伺機而動。

  金無赤金,人無完人,時日一久,還當真讓他們挑出些毛病。

  於是,區區六品小官秦佩短短一年之內,被人彈劾了三次。

  頭一次是二月初一的大朝會,秦佩也得以在最後一排列席,聽著各部推諉扯皮,若是悶了便時不時抬頭窺視一下聖顏。

  “臣有本上奏。”正當眾人等著那句“有事啟奏,無事退朝”時,去歲剛從翰林院升遷的小御史向前一步,猛然發難。

  “哦?”軒轅冕和氣道&mdot;:“但說無妨。”

  “臣要彈劾一人。”

  “何人?”

  “刑部主事秦佩!”

  一語方罷,滿朝肅靜,誰人不知秦佩出身貴重,不僅是首輔趙子熙的門生,還是魏國公的義子,最要緊的是,彷佛還與聖上有八拜之誼,這小御史當真不知天高地厚,連這般的人物都想彈劾。

  御史中丞捋了捋須,倒是對這愣頭愣腦的小御史頗為看好——笑話,再不挑幾個分量重的參上一本,誰還能記得御史台的威風?

  方才還在神遊太虛的秦佩回過神來,按規矩先跪伏在地,回想了下印象里被彈劾的官員,淡然道:“下官冤枉,聖上明察吶。”

  雲淡風輕的神情配上心急火燎的言語,實在是說不出的好笑,軒轅冕忍住笑意,瞥了那御史一眼,並不作聲。

  “下官聽聞秦主事從汾州歸來,竟帶回了百頭羔羊,命下人千里迢迢一路趕回來,又堂而皇之地養在府內,將永興坊搞得烏煙瘴氣,左鄰右舍人人叫苦不迭。作為朝廷命官,行事卻狂悖至此……”

  突然有人輕笑一聲,眾人一眼掃過去,發覺是大理寺卿蘇誨。

  “我倒是有些好奇了,你說左鄰右舍紛紛叫苦不迭,在下也住在永興坊內,怎麼就沒發現哪裡烏煙瘴氣,也沒覺得水深火熱?”

  “正是,”蘇誨與劉繒帛的同科鄭紹也幫腔道:“御史責在監察百官、矯枉糾偏不錯,可管天管地,管不了人家豢養家畜吧?”

  軒轅冕唇角合笑,“劉御史著實管得寬了些,可到底百來頭羊,養在府邸內確實難免喧雜,秦主事又是個喜潔的性子。朕看不如這樣,即日將那羊從城中遷出,安置在上林苑,秦主事你以為如何?”

  因長年留宿宮中,秦佩也不知自家的羊群竟如此招人厭煩,方才那人彈劾時,秦佩已覺不妥,如今正求之不得,“是臣考慮欠周全了,謝主隆恩。”

  朝堂之上先是極其短暫的靜寂,又哄堂大笑起來。因牲畜而被彈劾的官吏,天啟開國以來,秦佩就算不絕今,也是曠古了。

  秦佩由頸項到耳際均泛上一片嫣紅,軒轅冕看著心神一盪,低笑道:“秦主事有好生之德,賞年初西域貢上的葡萄酒一壺。”

  群臣看著秦佩謝恩的身影,對其聖寵生出了幾分忌憚,唯獨御史台眾人面面相,看秦佩的神情更加不善——笑話,能讓聖上不辨是非至此,這不是佞臣又是什麼?

  於是御史們頗有默契地盯牢了秦佩,一來一往,還真的發現一椿駭人聽聞的醜事。

  又是一日大朝,今年是個極為不錯的年景,九州島大地竟無一次天災,國庫充盈倒還是其次,百姓和樂、民心歸依著實讓人振奮。

  也就是在這一日,群臣歌功頌德完畢,軒轅冕按例說了些戒驕戒躁、克勤克儉、夙夜為公之類的廢話,正準備留下幾位閣老議事,就聽上次那劉御史高呼一聲,“臣有本上奏。”

  軒轅冕下意識地便不想聽,還在想著如何搪塞過去,劉御史卻以為皇帝默許了他的直言進諫,忙不迭道:“臣聽聞秦主事一月有二十日均留宿含涼殿,他乃是外臣,怎可日日流連後宮?”

  此言一出,朝廷頓時炸成了一鍋粥,趙子熙冷冷地掃了那小御史一眼,並不作聲;劉繒帛面色鐵青,下意識地將秦佩向身後拽了一拽;秦佩本人卻只是愣了愣,隨即看向玉階之上。

  須知龍有逆鱗,軒轅冕儘管性情溫和,可到底也是十幾年的太子,五六年的皇帝,這個彈劾無異於當面給他一記耳光,他如何能忍得?

  當下軒轅冕便寒了一張玉面,冷聲道:“父皇在位時,諸位閣老就時常留宿紫宸殿,此事早有先例,朕不知為何劉御史如此大驚小怪。”

  “陛下此言差矣,幾位閣老留宿乃是相商國事,何況紫宸殿緊鄰中書省,嚴格來算並非後宮。可含涼殿乃是陛下寢殿,秦主事不過區區五品,假使陛下與他議論國事,他就是越級越權,若並非如此,那可就值得商確了。劉御史頓了頓,意味深長道:“人朝早的大人們或許記得,早先赫連都護還在做太子禁軍首領時,曾與秦主事在御階上起了爭執,還被秦主事掌換,當時他是如何當面斥責秦主事的,諸位同僚可都還記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