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5頁
人在探索自然,試著用一個道理來描述自然。而自然也在學人,學著怎麼做人。從哪裡學?從人的心裡去學。不管是人身之外的自然,還是人身內的靈魂,本來就包括著兩部分。這兩部分合起來,才是完整的人本身,合起來的那一塊,才是人真正的成長。
輪迴、時空、科學,諸般種種,都能包容進這一個可能裡面。有這一個可能在,徐平就必須放下自己的一切雜念,凝聚世間人心。人與自然,一起成長,等到瓜熟蒂落的那一天到來。小康、大同,本來只是一個漫長的等待,從天地初生起的一個約定。
到底是不是這樣?徐平並不知道,他只能把一切思想分岐,收到最大的那一個可能裡面,留下人類最大能夠認同的共識。從這個意義上講,世界上的一切事,都是人事。人類所認識到的自然,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因為自然本來就在根據人的認識適應著人。
古書、古史、古經,真地已經很多都跟眼前的世界對不上了,無法從經史之中去確認世界的真面目,徐平也只有等待。他要給這世界八個字,清平世界,朗朗乾坤。
山海經中所記載的地名,有多種解釋,因為重名的地方太多了。不說別的,大宋與契丹重名的州郡就有不少。至於小村小鎮,小山小河,天下間就更加無數。滄海桑田,城市可以成為荒野,漁村可以成為都會,最早的山海經是記載哪裡,甚至根本記的就是另外一個世界,或者是兩個世界的交匯,已經難以確認。那就只好先放在那裡,把世間的人事做好再說其他。人心正了,世界自然就會正。
人最怕的就是口含天憲,自以為是。我認為是這樣,一定是這樣,不是這樣那也要是這樣。把經史改掉滅掉,原先的世界也就從此遠去,一切面目全非。如果,真地是人本有兩個世界,這兩個世界互相學習,互相成長,能夠虛實變幻,人心之妄害處不可想像。
前世的時候,有一部描寫這個時代的名著《水滸傳》,裡面的好漢一進酒店,動不動就要切幾斤牛肉來下酒。有專家就分析,這說明了好漢們的反抗精神。這種說法流傳非常廣,很多人都覺得講得非常好,顯示了學者的睿智。其實宋朝以後的物價並不難查到,直到徐平出生的年代,牛肉和羊肉的價格才剛剛超過了豬肉,新中國的前三十年牛肉價格也是最便宜的。道理其實簡單,禁殺耕牛,市面上能買到的牛肉多是老死病死的牛肉,味道自然不敢恭維,本來就是窮人的食物。新中國的管制力度,更加不要想有多少違法出售的牛肉,價格放開了,牛肉才能慢慢漲到作為正常肉食,與羊肉相比的程度。而以古代的生產條件和牛羊及豬的品種,豬的生產成本是高於牛和羊的,豬肉其實在歷史上絕大部分的時間段,都是一種奢侈的肉品。不要說是宋朝的生產條件,就是徐平前世,真正養中國傳統的豬品種,用傳統的飼養辦法,肉價也不會顯著低於牛羊肉,大多數時候是更高的。這並不需要查閱複雜的資料,只要有求真務實的求學精神,而不自以為是,口含天憲,黨同伐異,這個結論就擺在你的眼皮底下。在學術上求譁眾取寵,立異以為高,結果就是把歷史改得面目全非,後人根本就搞不清從前的世界是個什麼樣子的。宋朝皇宮多用羊肉,學者說這說明了統治者的奢侈,竟成真言,假的也就成了真的。
中國白酒有獨特的生產工藝,隨便查一本教材,都會告訴你固體發酵、固體蒸餾的才是白酒工藝。工藝是道理,蒸餾用具是器,白酒是用,最簡單的理、器、用的關係,理是核心。一種獨特的工藝已經說明了最核心的部分,沒有工藝,器說明不了問題,白酒之用更加無從談起。幾乎是戳著眼眶,還會在學術界爭論不休白酒是不是從西方學來的,考古查資料研究中國人是不是學了西方的蒸餾器才發明了白酒。
人心就是這樣,不要以為假作不了真,以假亂真每時每刻都在發生。不過十年,最早發明好漢們吃牛肉說明反抗精神的人,其實曾經歷過豬肉價格高過牛羊肉的時代,但並不妨礙他們把自己想出來的事實,變成了人心中的真實。白酒工藝寫在教材里,並不能解決歷史學界,苦苦研究中國白酒是自己發展的,還是外來的這個問題。如果千年百年,後人從經和史中認識的世界,其實已經完全不是前人所經歷過的。鑑古而知今,從這樣的古里能夠借鑑到多少,恐怕就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經為心路,史官記實,本來只是客觀的描述世界。當失去了本來意義,他們裡面的財富又剩下多少呢?如果說史官太久遠,用徐平前世的記者學者來作比,就更加清楚。學者本著求真務實的精神,自己探索出來多少知識就告訴別人多少,記者把事情的真正面目記錄出來給眾人知曉,世上會少很多事情。當學者失去了求真務實的精神,或者背離了遵循的道理,或者用思想曲解了自然,知識中又有多少可用?記者不再以記實為根本,而是醉心於自己想要編出來的世界,選擇性或者扭曲記錄世界的面目,又會發生什麼?
如果把一個時間段發生的事情,跟人們得到的被描述出來的世界相比,會發現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界。繼承與發展,又從何談起?
人昧本心,以己意來認識、記錄、講解事實,再用這個事實講給人聽,最終把這個說出來的世界,代替了真正的世界。這就是昧心、蒙人、欺天,會換人間。
輪迴、時空、科學,諸般種種,都能包容進這一個可能裡面。有這一個可能在,徐平就必須放下自己的一切雜念,凝聚世間人心。人與自然,一起成長,等到瓜熟蒂落的那一天到來。小康、大同,本來只是一個漫長的等待,從天地初生起的一個約定。
到底是不是這樣?徐平並不知道,他只能把一切思想分岐,收到最大的那一個可能裡面,留下人類最大能夠認同的共識。從這個意義上講,世界上的一切事,都是人事。人類所認識到的自然,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因為自然本來就在根據人的認識適應著人。
古書、古史、古經,真地已經很多都跟眼前的世界對不上了,無法從經史之中去確認世界的真面目,徐平也只有等待。他要給這世界八個字,清平世界,朗朗乾坤。
山海經中所記載的地名,有多種解釋,因為重名的地方太多了。不說別的,大宋與契丹重名的州郡就有不少。至於小村小鎮,小山小河,天下間就更加無數。滄海桑田,城市可以成為荒野,漁村可以成為都會,最早的山海經是記載哪裡,甚至根本記的就是另外一個世界,或者是兩個世界的交匯,已經難以確認。那就只好先放在那裡,把世間的人事做好再說其他。人心正了,世界自然就會正。
人最怕的就是口含天憲,自以為是。我認為是這樣,一定是這樣,不是這樣那也要是這樣。把經史改掉滅掉,原先的世界也就從此遠去,一切面目全非。如果,真地是人本有兩個世界,這兩個世界互相學習,互相成長,能夠虛實變幻,人心之妄害處不可想像。
前世的時候,有一部描寫這個時代的名著《水滸傳》,裡面的好漢一進酒店,動不動就要切幾斤牛肉來下酒。有專家就分析,這說明了好漢們的反抗精神。這種說法流傳非常廣,很多人都覺得講得非常好,顯示了學者的睿智。其實宋朝以後的物價並不難查到,直到徐平出生的年代,牛肉和羊肉的價格才剛剛超過了豬肉,新中國的前三十年牛肉價格也是最便宜的。道理其實簡單,禁殺耕牛,市面上能買到的牛肉多是老死病死的牛肉,味道自然不敢恭維,本來就是窮人的食物。新中國的管制力度,更加不要想有多少違法出售的牛肉,價格放開了,牛肉才能慢慢漲到作為正常肉食,與羊肉相比的程度。而以古代的生產條件和牛羊及豬的品種,豬的生產成本是高於牛和羊的,豬肉其實在歷史上絕大部分的時間段,都是一種奢侈的肉品。不要說是宋朝的生產條件,就是徐平前世,真正養中國傳統的豬品種,用傳統的飼養辦法,肉價也不會顯著低於牛羊肉,大多數時候是更高的。這並不需要查閱複雜的資料,只要有求真務實的求學精神,而不自以為是,口含天憲,黨同伐異,這個結論就擺在你的眼皮底下。在學術上求譁眾取寵,立異以為高,結果就是把歷史改得面目全非,後人根本就搞不清從前的世界是個什麼樣子的。宋朝皇宮多用羊肉,學者說這說明了統治者的奢侈,竟成真言,假的也就成了真的。
中國白酒有獨特的生產工藝,隨便查一本教材,都會告訴你固體發酵、固體蒸餾的才是白酒工藝。工藝是道理,蒸餾用具是器,白酒是用,最簡單的理、器、用的關係,理是核心。一種獨特的工藝已經說明了最核心的部分,沒有工藝,器說明不了問題,白酒之用更加無從談起。幾乎是戳著眼眶,還會在學術界爭論不休白酒是不是從西方學來的,考古查資料研究中國人是不是學了西方的蒸餾器才發明了白酒。
人心就是這樣,不要以為假作不了真,以假亂真每時每刻都在發生。不過十年,最早發明好漢們吃牛肉說明反抗精神的人,其實曾經歷過豬肉價格高過牛羊肉的時代,但並不妨礙他們把自己想出來的事實,變成了人心中的真實。白酒工藝寫在教材里,並不能解決歷史學界,苦苦研究中國白酒是自己發展的,還是外來的這個問題。如果千年百年,後人從經和史中認識的世界,其實已經完全不是前人所經歷過的。鑑古而知今,從這樣的古里能夠借鑑到多少,恐怕就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經為心路,史官記實,本來只是客觀的描述世界。當失去了本來意義,他們裡面的財富又剩下多少呢?如果說史官太久遠,用徐平前世的記者學者來作比,就更加清楚。學者本著求真務實的精神,自己探索出來多少知識就告訴別人多少,記者把事情的真正面目記錄出來給眾人知曉,世上會少很多事情。當學者失去了求真務實的精神,或者背離了遵循的道理,或者用思想曲解了自然,知識中又有多少可用?記者不再以記實為根本,而是醉心於自己想要編出來的世界,選擇性或者扭曲記錄世界的面目,又會發生什麼?
如果把一個時間段發生的事情,跟人們得到的被描述出來的世界相比,會發現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界。繼承與發展,又從何談起?
人昧本心,以己意來認識、記錄、講解事實,再用這個事實講給人聽,最終把這個說出來的世界,代替了真正的世界。這就是昧心、蒙人、欺天,會換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