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
第三夜,微命刺入了他的胸膛。
他在那刻想了很多反殺的方法,雷霆在手心匯聚,最後他放棄了。
這是認輸嗎?褚白不知道。
經年的恨與糾葛在將死的那瞬間都變得不再重要,他也沒有什麼痛徹心扉的悔恨,他什麼情緒都沒有,只是在那時,想起了明書。
杏花微雨中,雪山花林中,那個天底下最乾淨的孩子。
明書是否還恨他?
明書一定還恨他。
明書的元神跟他還綁在一起,他在死亡到來的前一秒,似乎通過這種聯結看到了那個孩子,站在黑暗之中,一雙杏眼通紅的看著他。
算了,筆仙放棄了天雷,留下了最後一縷靈力,做出了連自己都未曾想過的舉動——他切斷了明書元神跟他之間的聯繫,薄唇輕啟,試圖問站在黑暗裡的明書:
「你會記住我嗎?」
明書不答,咬緊下唇,眼淚從眼眶裡一顆接一顆的砸下。
落淚了也好。
筆仙閉上眼,好似也聽到了林祈雲的哭聲,微命穿心而過的刺骨涼意讓他五感逐漸消失,他維持著那份笑意,心想,落淚了也好。
天地間寂靜停息,鵝毛般的飛雪緩緩從空中落下。
而後,萬物生靈的悲鳴從雪山頂盪開,天際間現出一片金色的波光,一圈圈,一層層擴大,覆蓋天上地下,烏雲滾盪著,雷劫嗡鳴著。澄澈的光似乎退散一切污濁,頭頂重如泰山的凡人們只覺得肩頭一輕,抬頭便看見金光波涌,明明是春深的四月,卻落下了純白的雪。戰場浴血奮戰的修士們仰首,周身靈力匱乏的感覺逐漸消失,金光所盪處,紫氣魔物都如同消解般,被雪輕柔的化開。
有人驚呼,有人高喊,所有人都眼睜睜看見了魔界缺口的癒合。
過度的驚訝中,安靜成了世間的主流。
像是一場不約而同的默聲祭奠,留下的血都是綻開的花。
而北域浴血拼殺的修士們位於黃沙中心百里之中,震驚的看著魔尊退敵千里,一手屠魔,一手握拳,上下兩個猩紅的陣盤放出層疊的鎖鏈,將空中焦黑的電子球鎖得動彈不得。
懸空的藍屏不斷從各個地方閃現,浮出的儘是超越他們世界觀的東西,卻還沒待看清,鵝毛大雪便從天上落了下來,冰涼的觸感貼在修士們皮膚之上,來得無聲而突然。瀕死的電子球像是注意到什麼似的,焦躁起來,掙脫的力氣越來越大,眼看著就要控不住——
雪卻落在了它身上。
像一聲嘆息。
而後,電子球便被雪水溶解,猩紅的鎖鏈落下,隨陣盤碎成無數星點。
蕭宴池抬起頭來,在那一刻,似乎聽到了什麼聲音。
那是玄漱山霜雪落地的輕響。
是從此——
萬物自由的聲音。
-end-
作者有話要說:
故事講完了。
感覺自己有好多話想說,想來想去,卻不知道從哪裡說起。本文一共三十四萬六千字,比我當初設想的多了十四萬字,我自己都沒想到第一本書能寫三十萬字。
所以我真的很感謝你們,每一個你們。毫不誇張地說,你們當中有些讀者的名字已經刻進了我的寫作生涯,我時常會想,一個作者要多幸運,才可以在自己寫作生涯的開頭就遇見太陽,無論崩潰多少次,只要想著前方還有人在等,就能固執的拿起筆,繼續寫下去。
我的感謝無以復加,也詞不達意,不知道要用什麼樣的詞語表達才能淋漓盡致的表現出這份真心,所以只好一遍又一遍的重複,我十分十分的感激你們。小蕭小林走過來的這六個月很長,我很高興你們跟我一起,參與了他們的一生。
這段路走下來,其實回顧開始,是十分莽撞的。如果你覺得三十章以前的劇情都有點亂,那麼恭喜你(撓頭),它確實很亂,這個故事的開頭只是我在高中草稿本里隨手寫的,開文也是一時興起,所以在十五章以前,我都是想到哪寫到哪,完全沒有大綱。
那個時候小蕭小林還是走傳統狗血火葬場劇情的一對cp,直到某次卡文,我真的一點都寫不下去了,寫了兩千三百字,覺得哪裡都不對勁,然後看了一個小可愛的評論,開始質問懷疑自己——小林會做這些事嗎?這是林祈雲的故事,你覺得林祈雲會做這些事嗎?
我想了很多,最後腦袋裡那個年少輕狂的少年跟我說,不會。
於是這個故事就成型了,我整整兩天,什麼也沒幹,就寫大綱修文。我擺正了自己的位置,從一個作者變成了一個記錄者,所有人在我的腦海里都開始鮮活,演繹著自己的故事,而我記錄著,嘗試著將他們寫下來,我不知道能不能寫好這個故事,但我想寫下腦袋裡活過來的人,寫不好也要寫完,成了我堅定的信念。
在這個記錄的過程中,我唯一心軟修改的,是小蕭。我作為旁觀者,來看他的一生,他實在是太苦太苦,當時後面的細節還沒有敲定,但如果按照文案來寫,他的信仰,他的追隨,他的師兄就不信他。我覺得祈雲不會不信他,我也不想讓他這樣苦,連光都要再求一遍,就像低到塵埃里。
那樣的話,小蕭會愛得失去尊嚴,小林也不會原諒自己。我看的扎心,於是毅然決定推翻後續所有火葬場,再次來思考,小林會怎麼做,小蕭又會怎麼做。
他在那刻想了很多反殺的方法,雷霆在手心匯聚,最後他放棄了。
這是認輸嗎?褚白不知道。
經年的恨與糾葛在將死的那瞬間都變得不再重要,他也沒有什麼痛徹心扉的悔恨,他什麼情緒都沒有,只是在那時,想起了明書。
杏花微雨中,雪山花林中,那個天底下最乾淨的孩子。
明書是否還恨他?
明書一定還恨他。
明書的元神跟他還綁在一起,他在死亡到來的前一秒,似乎通過這種聯結看到了那個孩子,站在黑暗之中,一雙杏眼通紅的看著他。
算了,筆仙放棄了天雷,留下了最後一縷靈力,做出了連自己都未曾想過的舉動——他切斷了明書元神跟他之間的聯繫,薄唇輕啟,試圖問站在黑暗裡的明書:
「你會記住我嗎?」
明書不答,咬緊下唇,眼淚從眼眶裡一顆接一顆的砸下。
落淚了也好。
筆仙閉上眼,好似也聽到了林祈雲的哭聲,微命穿心而過的刺骨涼意讓他五感逐漸消失,他維持著那份笑意,心想,落淚了也好。
天地間寂靜停息,鵝毛般的飛雪緩緩從空中落下。
而後,萬物生靈的悲鳴從雪山頂盪開,天際間現出一片金色的波光,一圈圈,一層層擴大,覆蓋天上地下,烏雲滾盪著,雷劫嗡鳴著。澄澈的光似乎退散一切污濁,頭頂重如泰山的凡人們只覺得肩頭一輕,抬頭便看見金光波涌,明明是春深的四月,卻落下了純白的雪。戰場浴血奮戰的修士們仰首,周身靈力匱乏的感覺逐漸消失,金光所盪處,紫氣魔物都如同消解般,被雪輕柔的化開。
有人驚呼,有人高喊,所有人都眼睜睜看見了魔界缺口的癒合。
過度的驚訝中,安靜成了世間的主流。
像是一場不約而同的默聲祭奠,留下的血都是綻開的花。
而北域浴血拼殺的修士們位於黃沙中心百里之中,震驚的看著魔尊退敵千里,一手屠魔,一手握拳,上下兩個猩紅的陣盤放出層疊的鎖鏈,將空中焦黑的電子球鎖得動彈不得。
懸空的藍屏不斷從各個地方閃現,浮出的儘是超越他們世界觀的東西,卻還沒待看清,鵝毛大雪便從天上落了下來,冰涼的觸感貼在修士們皮膚之上,來得無聲而突然。瀕死的電子球像是注意到什麼似的,焦躁起來,掙脫的力氣越來越大,眼看著就要控不住——
雪卻落在了它身上。
像一聲嘆息。
而後,電子球便被雪水溶解,猩紅的鎖鏈落下,隨陣盤碎成無數星點。
蕭宴池抬起頭來,在那一刻,似乎聽到了什麼聲音。
那是玄漱山霜雪落地的輕響。
是從此——
萬物自由的聲音。
-end-
作者有話要說:
故事講完了。
感覺自己有好多話想說,想來想去,卻不知道從哪裡說起。本文一共三十四萬六千字,比我當初設想的多了十四萬字,我自己都沒想到第一本書能寫三十萬字。
所以我真的很感謝你們,每一個你們。毫不誇張地說,你們當中有些讀者的名字已經刻進了我的寫作生涯,我時常會想,一個作者要多幸運,才可以在自己寫作生涯的開頭就遇見太陽,無論崩潰多少次,只要想著前方還有人在等,就能固執的拿起筆,繼續寫下去。
我的感謝無以復加,也詞不達意,不知道要用什麼樣的詞語表達才能淋漓盡致的表現出這份真心,所以只好一遍又一遍的重複,我十分十分的感激你們。小蕭小林走過來的這六個月很長,我很高興你們跟我一起,參與了他們的一生。
這段路走下來,其實回顧開始,是十分莽撞的。如果你覺得三十章以前的劇情都有點亂,那麼恭喜你(撓頭),它確實很亂,這個故事的開頭只是我在高中草稿本里隨手寫的,開文也是一時興起,所以在十五章以前,我都是想到哪寫到哪,完全沒有大綱。
那個時候小蕭小林還是走傳統狗血火葬場劇情的一對cp,直到某次卡文,我真的一點都寫不下去了,寫了兩千三百字,覺得哪裡都不對勁,然後看了一個小可愛的評論,開始質問懷疑自己——小林會做這些事嗎?這是林祈雲的故事,你覺得林祈雲會做這些事嗎?
我想了很多,最後腦袋裡那個年少輕狂的少年跟我說,不會。
於是這個故事就成型了,我整整兩天,什麼也沒幹,就寫大綱修文。我擺正了自己的位置,從一個作者變成了一個記錄者,所有人在我的腦海里都開始鮮活,演繹著自己的故事,而我記錄著,嘗試著將他們寫下來,我不知道能不能寫好這個故事,但我想寫下腦袋裡活過來的人,寫不好也要寫完,成了我堅定的信念。
在這個記錄的過程中,我唯一心軟修改的,是小蕭。我作為旁觀者,來看他的一生,他實在是太苦太苦,當時後面的細節還沒有敲定,但如果按照文案來寫,他的信仰,他的追隨,他的師兄就不信他。我覺得祈雲不會不信他,我也不想讓他這樣苦,連光都要再求一遍,就像低到塵埃里。
那樣的話,小蕭會愛得失去尊嚴,小林也不會原諒自己。我看的扎心,於是毅然決定推翻後續所有火葬場,再次來思考,小林會怎麼做,小蕭又會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