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但她不想多言,蹙眉,輕輕搖了搖頭。

  趙雲琅見狀,突然說道:「二姐姐從小就是一個可靠的人,很多人都會不由自主地求助你,依靠你。」

  秦江昭微微仰頭,疑惑他為何突然這樣說。

  趙雲琅露出了好看的笑顏,「二姐姐一貫有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風範,從容不迫。

  「我兒時,也是那樣仰慕於你,同齡之中,你和旁人總是不一樣。

  「可如今來看,二姐姐有些不似當年?」

  秦江昭嗔怪地看著他,「我變成這樣,又是因誰?」

  不過倒是他拐走心緒,也意識到了,自己竟陷入了惶惶不安的旋渦之中,定了定心神。

  趙雲琅翻身將她壓在身底,認真道:「我認為此事會順利解決,二姐姐信我嗎?」

  秦江昭一怔,看著眼前趙雲琅堅毅的面龐,更加明晰地感覺到,他已經成長為了一個男人,一個可以讓她依靠的人。

  一個在她驚疑不定的時候,可以讓她定下心來的人。

  她認真地看著趙雲琅點了點頭,輕笑,「我信,我信你。」

  趙雲琅凝視著她道:「那我希望二姐姐還如之前那般,自在地生活。」

  秦江昭輕聲保證:「好。」

  趙雲琅又勾起嘴角,「以免二姐姐再多想,依我看,我還是得時出渾身解數來幫忙。」

  「不要」,秦江昭軟著聲音,推拒他。

  又想亂來?

  不過幾番糾纏,還是無力抵抗。

  甚至後來,還被他哄著,迎合了幾下。

  趙雲琅書讀得不錯,旁的事情也是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秦江昭再如何,也難以招架。

  偶爾,也要嗔怒地責怪一句,哪裡會那般多的花樣?

  不過,事情也確實如趙雲琅所言,進展得還算順利。

  這邊秦府新生兒的三朝禮還未過,那邊乾元帝已經同西戎那邊的人商議好,迅速集結了兵馬,趕往邊境,打了與西戎共同剿匪的旗號,準備出兵討伐。

  端王府自然又捐錢捐糧,這次還捐了許多羊毛的衣物鞋襪,據說效果十分不錯。

  軍隊到達了從那刺客口中供述的區域,也著實發現了那伙人的蹤跡。

  而那的的確確是個險要的狹小山脈,要想深入,就要渡過一處絕澗。

  聽聞前線來報,秦江昭很快就想到,五皇子當年畢竟同西戎交兵過,留下的手札或許能有所幫助。

  那日正是趙雲琅生辰,是個極其晴朗的午後,聽了秦江昭的想法,趙雲琅就帶著秦江昭來到了端王府的藏書閣頂層。

  秦江昭來回掃視了一眼,發覺藏書閣頂層看來常有人打掃,但是所有的書籍手札都被鎖在書笈之中,鎖頭已然生鏽,似乎是多年未曾開啟。

  趙雲琅在眾多書笈面前站定,垂眸半晌,才拿出鑰匙,緩緩將他們打開。

  他父王母妃生前的書籍手札盡數在此,這麼多年,他從未打開看過一眼。

  或許也曾好奇過,但終究還是沒有踏進這裡一步。

  此時站在這裡,心裡只覺五味雜陳,很是牴觸。

  趙雲琅還在發愣,秦江昭已經蹲下來,在書笈中翻找起來。

  這一箱似乎是五皇子的一部分藏書,其上都有署名,其中還有五皇子翻閱之時,在書頁邊緣隨手寫的隨筆和小記,秦江昭驚奇道:「父王竟看《詩經》和楚辭呢。」

  趙雲琅緩緩轉頭,看向秦江昭。

  秦江昭仰頭笑道:「你也想不到是不是?」

  她又翻了翻,恍然道:「啊,看來是為了給母妃寫情詩呢,看來是母妃偏愛詩經和楚辭。」

  趙雲琅怔怔應和了一句:「是嗎?」

  他父王,竟還是這樣的人嗎?

  可惜他什麼都記不得。

  秦江昭又尋出兩本書籍來,歪頭看著趙雲琅,眨了眨眼睛,「看來父王是個鐵漢柔情之人,王爺你看這倆本書,是《保胎大法》和《育兒寶典》呢。」

  秦江昭又低頭翻看起了這兩本書,看到五皇子的隨筆,輕聲念了起來:「今朝,於吾撫卿卿腹部之時,驚覺胎動,許是吾孩甚喜吾,大悅。

  「然則卿卿怫然,叫吾行之,勿復多摸。

  「吾依令行之,遠觀,卿卿撫腹,呢喃,可要更喜歡母妃才行呢。

  秦江昭又翻到一頁,「今朝得子,卿卿甚倦,睹襁褓中幼子卻喜極而泣,吾亦不覺潸然。

  「吾兒名之雲琅,卿卿言,琅琅美玉,吾之珍寶;又言,觸目琳琅,願其抱寶懷珍,所遇盡皆風華。」

  秦江昭讀到後頭,一時極為震動,不由哽咽起來。

  她從未想到,趙雲琅的父王當年竟是這樣迎接他的降生,更是從未想到趙雲琅的母妃冷若冰霜,對待趙雲琅也不甚親近,極其疏遠,也是這般期待趙雲琅的嗎?

  她家王爺,從一開始,就是被歡迎著,來到這世間的呢。

  她抬起瑩潤的眼眸,輕輕扯趙雲琅的袖子,「王爺聽到了嗎?父王和母妃,是那樣期待地你的到來,又是這般祝福你的人生。」

  趙雲琅靜靜地凝視著秦江昭,似乎是喜悅激動的淚水突然湧出了她的眼角,滑下了她白皙的臉頰,霎時間,遮擋在他心上的烏雲,也突然裂開縫隙,從其上傾斜而下了一縷璀璨的金光,照耀在他的心湖之上,那湖泊無風起浪,一時泛起了滔天的波浪,十幾年壓抑的情感被震動,似乎要傾巢而出。<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