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頁
他望著四個兒子若有所思。他和岑三娘喜歡,兒子們大了,不見得就喜歡。他嘆了口氣道:「這事爹娘都不逼你們。只要你們自己喜歡。姑娘人品端方就好。」
晚間回了房。不想結親是一回事。可人家閨女不喜歡自己的兒子,當媽的都有些不舒服不是?岑三娘有了心結,會不會和妹子一家都生分了?杜燕綏覺得還是有必要和岑三娘解釋:「我看珍珠這孩子不是那種嫌貧愛富的女子。她今晚的打扮是有些過分。她才十六歲呢。還是個孩子。」
「我知道。我想珍珠走的時候,讓三小子送她回長安。」岑三娘倒是和杜燕綏想到一塊兒去了。反正身邊還有小四陪著。兒子大了,是該出去走走。
杜燕綏大喜:「我也這樣想的。」
他突然有些內疚:「等他們走了,咱們帶著小四兒也出門溜達溜達。一晃十幾年,都拘在這山谷里,你悶不悶?」
岑三娘搖了搖頭:「不悶。」
她的眉眼像這山水,清秀溫婉:「不能走了呢。丹華幫我診脈,我又有兩個月身孕了。」
杜燕綏愣愣的看著她,半晌才冒出一句:「你可真能生。」
說完用額頭抵著她的,心虛不己:「菩薩保佑,是個女兒就好。」
岑三娘撲哧笑出聲來:「睡吧。」
躺在床上,杜燕綏失眠了:「你和珍珠散步,和她說了什麼?」
岑三娘睡意朦朧,囈語道:「說了。她是個好姑娘。不用擔心她娘逼她。中表結親,生孩子容易成白痴。所以我才不願意。」
杜燕綏大驚:「誰說的?怎麼可能有這種說法!三娘,因為這你才不願意是吧?」
可惜岑三娘已經睡著了。嘴角噙得一絲若隱若現的笑容。神秘無比。
番外就更到這裡啦,多謝大家一路跟文,年後再開新文.
番外
滕王——最是人間留不住(一)
離開太極宮去封地,李元嬰的心情有些複雜。
留戀有之,喜悅亦有之。也許今生再也無法回到長安,這個念頭讓他對太極宮突然之間充滿了感情。
他登上東北的鼓樓角樓,遙遙的望向封地:山東滕縣。千里之遙的小縣城會是他的第二個故鄉嗎?
晚風吹來,眼角餘光瞅到一抹裙角。他沒有回頭,情不自禁的微笑。
等了片刻,繫著小小金珠的白色披帛擲向他。李元嬰伸手捉住,抖著珠子板起了臉:「何人敢行刺本王?」
牆角傳來清脆的笑聲,探出一張芙蓉臉來:「殿下!」
見著她,那些複雜的思緒瞬間消失得乾乾淨淨。李元嬰左右看了看,退到牆邊坐下:「你怎麼知道我在這裡?」
武才人提著只藤籃,笑嘻嘻的在他身邊坐了,嘴微微翹起:「我就是知道。」
李元嬰嗅了嗅:「帶什麼好吃的了?」
武才人從藤籃里拿出一壺酒,一盤胡餅,兩碟小菜:「胡餅是我親手做的。你最愛吃的牛肉餡。」
李元嬰拿起一張餅深吸了口氣,撕開,狠狠的咬了一口。熱氣從餅里冒出來,雪白的餅烤的酥脆,牛肉餡鮮香。
武才人看著他狼吞虎咽的吃完一張,遞過一杯酒:「酒是我進宮那年你教我釀的。」
李元嬰接過一口飲盡:「……比我釀的還好。」
他側過頭看她。她梳著垂紹髻,扎著兩根粉色的緞帶。末端綴著一排米粒大的粉色珍珠,正巧垂在柔嫩的面頰上。嬌美的樣子讓他衝動的伸出手想撫摸。他伸出手去,在她羞澀垂下眼眸的瞬間,伸手拿起了酒壺:「你親自釀的,以後可再也喝不著了。」
她卻伸手壓在了酒壺上,慢慢的握住他的手閉上了眼睛。
他眼睜睜瞧著她握著自己的手移向她的面頰,失去了力氣。手背觸到絲緞般光潔的肌膚,涼沁沁的,他卻似摸到了燒紅的鐵,燙得往後一縮。
她睜開了眼睛,目若燦星,讓他難以對視。
「明日,你便走了。你也不肯說聲喜歡我麼?」武才人低低的說道。
一股火嗖地從李元嬰心頭竄出,讓他想大喊大叫。他咬著牙忍著,忍得心頭漸漸泛起了酸楚。
「此地無人,你連說聲喜歡我都不敢麼?」武才人看著他,大聲問道。
李元嬰扭過了頭去。
「……是了。你去封地做你的王爺。王府里會有你的王妃,側妃,姬妾。」她喃喃說著,站了起來,「等他死了,若我沒有子嗣,會被送進感業寺剃度為尼。王爺若還記得媚娘,記得遣人照拂一二,讓媚娘日子好過些。」
李元嬰驚愕的抬起頭,看到一滴清亮的淚從她臉上滴落。他下意識的伸出手,那滴淚落進他掌心裡。
她露出一個明媚的笑容:「是我不好。今日特意為你踐行,我們都要過得好好的。」
他收攏了手指,將那滴淚藏進了心裡。
西風漸勁,夜色漸沉,鼓樓上沒有燈。不知為何,他始終記得淺淺月光下,她那被珍珠映亮的面容。
他記得她離開時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分神情。
她匆匆的披上黑色的斗蓬。低聲對他說保重。
纖細的身影融進夜裡,行走間,露出月白色的裙裾。
「我喜歡你。」李元嬰對著宮牆外的萬千燈火輕聲說著。璀璨的燈光一直鋪到天盡頭似的,在他心裡,卻永遠不及她的面容閃亮。
晚間回了房。不想結親是一回事。可人家閨女不喜歡自己的兒子,當媽的都有些不舒服不是?岑三娘有了心結,會不會和妹子一家都生分了?杜燕綏覺得還是有必要和岑三娘解釋:「我看珍珠這孩子不是那種嫌貧愛富的女子。她今晚的打扮是有些過分。她才十六歲呢。還是個孩子。」
「我知道。我想珍珠走的時候,讓三小子送她回長安。」岑三娘倒是和杜燕綏想到一塊兒去了。反正身邊還有小四陪著。兒子大了,是該出去走走。
杜燕綏大喜:「我也這樣想的。」
他突然有些內疚:「等他們走了,咱們帶著小四兒也出門溜達溜達。一晃十幾年,都拘在這山谷里,你悶不悶?」
岑三娘搖了搖頭:「不悶。」
她的眉眼像這山水,清秀溫婉:「不能走了呢。丹華幫我診脈,我又有兩個月身孕了。」
杜燕綏愣愣的看著她,半晌才冒出一句:「你可真能生。」
說完用額頭抵著她的,心虛不己:「菩薩保佑,是個女兒就好。」
岑三娘撲哧笑出聲來:「睡吧。」
躺在床上,杜燕綏失眠了:「你和珍珠散步,和她說了什麼?」
岑三娘睡意朦朧,囈語道:「說了。她是個好姑娘。不用擔心她娘逼她。中表結親,生孩子容易成白痴。所以我才不願意。」
杜燕綏大驚:「誰說的?怎麼可能有這種說法!三娘,因為這你才不願意是吧?」
可惜岑三娘已經睡著了。嘴角噙得一絲若隱若現的笑容。神秘無比。
番外就更到這裡啦,多謝大家一路跟文,年後再開新文.
番外
滕王——最是人間留不住(一)
離開太極宮去封地,李元嬰的心情有些複雜。
留戀有之,喜悅亦有之。也許今生再也無法回到長安,這個念頭讓他對太極宮突然之間充滿了感情。
他登上東北的鼓樓角樓,遙遙的望向封地:山東滕縣。千里之遙的小縣城會是他的第二個故鄉嗎?
晚風吹來,眼角餘光瞅到一抹裙角。他沒有回頭,情不自禁的微笑。
等了片刻,繫著小小金珠的白色披帛擲向他。李元嬰伸手捉住,抖著珠子板起了臉:「何人敢行刺本王?」
牆角傳來清脆的笑聲,探出一張芙蓉臉來:「殿下!」
見著她,那些複雜的思緒瞬間消失得乾乾淨淨。李元嬰左右看了看,退到牆邊坐下:「你怎麼知道我在這裡?」
武才人提著只藤籃,笑嘻嘻的在他身邊坐了,嘴微微翹起:「我就是知道。」
李元嬰嗅了嗅:「帶什麼好吃的了?」
武才人從藤籃里拿出一壺酒,一盤胡餅,兩碟小菜:「胡餅是我親手做的。你最愛吃的牛肉餡。」
李元嬰拿起一張餅深吸了口氣,撕開,狠狠的咬了一口。熱氣從餅里冒出來,雪白的餅烤的酥脆,牛肉餡鮮香。
武才人看著他狼吞虎咽的吃完一張,遞過一杯酒:「酒是我進宮那年你教我釀的。」
李元嬰接過一口飲盡:「……比我釀的還好。」
他側過頭看她。她梳著垂紹髻,扎著兩根粉色的緞帶。末端綴著一排米粒大的粉色珍珠,正巧垂在柔嫩的面頰上。嬌美的樣子讓他衝動的伸出手想撫摸。他伸出手去,在她羞澀垂下眼眸的瞬間,伸手拿起了酒壺:「你親自釀的,以後可再也喝不著了。」
她卻伸手壓在了酒壺上,慢慢的握住他的手閉上了眼睛。
他眼睜睜瞧著她握著自己的手移向她的面頰,失去了力氣。手背觸到絲緞般光潔的肌膚,涼沁沁的,他卻似摸到了燒紅的鐵,燙得往後一縮。
她睜開了眼睛,目若燦星,讓他難以對視。
「明日,你便走了。你也不肯說聲喜歡我麼?」武才人低低的說道。
一股火嗖地從李元嬰心頭竄出,讓他想大喊大叫。他咬著牙忍著,忍得心頭漸漸泛起了酸楚。
「此地無人,你連說聲喜歡我都不敢麼?」武才人看著他,大聲問道。
李元嬰扭過了頭去。
「……是了。你去封地做你的王爺。王府里會有你的王妃,側妃,姬妾。」她喃喃說著,站了起來,「等他死了,若我沒有子嗣,會被送進感業寺剃度為尼。王爺若還記得媚娘,記得遣人照拂一二,讓媚娘日子好過些。」
李元嬰驚愕的抬起頭,看到一滴清亮的淚從她臉上滴落。他下意識的伸出手,那滴淚落進他掌心裡。
她露出一個明媚的笑容:「是我不好。今日特意為你踐行,我們都要過得好好的。」
他收攏了手指,將那滴淚藏進了心裡。
西風漸勁,夜色漸沉,鼓樓上沒有燈。不知為何,他始終記得淺淺月光下,她那被珍珠映亮的面容。
他記得她離開時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分神情。
她匆匆的披上黑色的斗蓬。低聲對他說保重。
纖細的身影融進夜裡,行走間,露出月白色的裙裾。
「我喜歡你。」李元嬰對著宮牆外的萬千燈火輕聲說著。璀璨的燈光一直鋪到天盡頭似的,在他心裡,卻永遠不及她的面容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