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頁
你是我的驕傲(三)[本章字數:3546時間:2014-01-1500:39:40.0]
沒想有一日,她會由衷感謝那位太上皇的不安於室。若沒有他,自己想要抽身,若非不辭而別,還須設法應對瀏兒的苦qíng挽留。此一刻,她行將歸去,恁是自在輕盈。
“姨娘,您曉得您還是花容月貌罷?”
“……什麼?”
德馨宮夜談的兩日後,天都城外,新江水邊,她一襲閒適民裝,自負簡單行囊,身後跟隨惟有瑞巧一人跟隨,即將登舟遠去,卻被送行者不知所謂的“神話”令得腳步一窒:“瀏兒吃壞肚子了麼?”
光武帝嘿嘿憨笑:“就當是如此,可瀏兒的話絕對千真萬確,姨娘如今依然是容顏絕世,瀏兒最不想您忘了這一點。”
她秀眉微揚:“記得這點又如何?”
“當您到了您想停留的地方,看到您想停留的人時,儘管自信出手。在瀏兒的眼裡,絕對沒有人能夠抗拒得了姨娘的無邊魅力。”
“……”她顰眉:這是誰家的壞孩子?“沒大沒小,口無遮攔,退下!”
某壞孩子咭咭壞笑:“遵命。”
她眯眸:“警告你這小兒,姨娘我離開宮廷,是為了看大山大水,尋身心自由,你不得派人暗中隨著。”
“是。”一揖到底,“姨娘大人放心,瀏兒絕對不敢讓人打擾到您閒遊天下的雅興。”
她轉身上船,一江碧波張帆去。
眺著順水而下的帆影,以及船上姨娘漸行漸遠的身影,光武帝向身後揮臂:“你們還不趕緊行動?記住,朕的姨娘極為機警,倘若你們不夠機靈被發現了,姨娘怪到朕頭上時,朕就說是你們自作主張,與朕無gān。”
高猛、程志摸了摸鼻子,叫來另一條隱在泊在柳蔭下的民船內的烏篷舟,張起隱藏在篷內的帆,走之。
“姨娘,瀏兒是不敢違背您的意思,可沒說不會違背。畢竟,放姨娘離開宮廷,為得就是不想看到如花似玉的姨娘誤了青chūn不是?”光武帝一番念念有詞後,側首問隨行來的緋冉,“朕如此善良體貼,冉嬤嬤有沒有感動到?”
後者正為與主子的長別心酸落淚,卻差點被這主兒的話把眼淚嚇gān:“有……一點?”
“王運你呢?不覺得朕是天下最懂得孝道的人麼?”
“……是,皇上您當然是。”這主兒果然遺傳了太后娘娘一半的特質,時見神來之語。
光武帝摸頜沉吟:“其實朕明白,倘若聽從了父後的話,行不利於姨娘與薄家之事,姨娘不會拿朕如何,卻會拿父皇如何。以朕目前的力量,還不是姨娘的對手。”
牽涉到人家姨甥之間的事,緋冉、王運不敢應語。
“不過,這也是姨娘特意留給朕的功課。朕雖永遠不會不利姨娘,卻可以思度一番,倘使朕選擇父皇,該如何與姨娘抗衡?你們也想想,朕有幾分的勝算?”
“這……那……皇上……”您不是成心為難奴才們麼?
哈,看別人愁眉苦臉卻思無良計的表qíng著實是人生一大快事矣。光武帝jīng神抖擻,挺胸抬頭:“走,回去擬旨,五日後頒下:聖馨皇太后游江歸來,風寒入骨,引發尚寧舊疾,猝未及防,鳳歸天際。朕痛甚哀甚,追諡聖馨皇太后為賢聖太后,追封太后之父薄呈衍為忠烈侯、忠國公雙銜,母白氏為忠烈夫人、忠國夫人雙銜。”
這番鏗鏘有力的語聲落後,轉而長嘆,“朕真是至仁至孝,你們不感動,朕自己卻感動得熱淚盈眶,朕實在太欣賞自己了。”
太后娘娘,您家的孩子這麼古怪您知道麼?緋冉、王運緊步跟隨,思緒萬千。
~
送行歸來,光武帝回到宮內,先到康寧殿向周太后請安,卻被宮人稟知太后在兩個時辰前動身前往建安行宮。
他一經思忖,繼而大驚:“備馬,朕即刻趕往行宮!”
原來,這就是姨娘的伏筆。母后是位為了兒女豁得出一切的母親,太上皇醒來,自己和姐姐的未來瞬間產生太多變數,她在此時過去,決計不僅是為了向父皇稟報大公主婚訊。
他輕裝簡行,快馬加鞭,一個時辰後拍開了行宮大門,詢問太后行跡。不出所料,比自己早到不足半個時辰的太后,當下正在太上皇安歇的極壽殿內。
甫近殿門,已聽得太上皇的斥喝之聲:“你這個短視膚淺的婦人,居然助紂為nüè,枉朕立你為後,如此愚昧顢頇,何以母儀天下?”
光武帝挑了挑眉,瞥一眼身後侍衛:“守在這裡,除非聽見朕的命令,否則你們什麼也不必聽到。”
諸侍衛會意應命。
他起手拍門:“父皇,母后,瀏兒也來了。”言間,沒有等待允准,逕自排闥而入,向殿中人見禮。
太上皇居坐寶椅,周太后佇足殿下,兩人的臉上尚殘餘著方才的不快,更有對這位突如其來者的不解。
“皇帝,你來此做什麼?”周太后問。
他先扶著她在左方落座,自己順勢坐在鄰椅,笑意吟吟道:“兒子來這邊,當然是為了看望父皇。”
“薄太后竟沒有攔你?”
“姨娘她……”他烏黑的俊眸閃了閃,俊臉一黯,“不在了。”
周太后面生錯愕:“‘不在’是什麼意思?”
他眉心痛擰:“稟母后,兒子在五日後,將頒布聖馨皇太后鳳駕西歸的旨意。”
“鳳駕西……”周太后容色丕變,“你對自己的姨娘做了什麼?”
太上皇眸光沉定,盯著這個陌生的兒子,這張熟悉的容顏,篤聲問:“瀏兒,告訴父皇,你對那個竊了我大燕江山的薄姓女人做了什麼?”
他垂首,聲線艱澀,仿佛字字維艱:“她是兒臣的姨娘,是養大兒臣的母親,是兒臣在這世上最親近最敬愛的親人,兒臣……”忽爾仰面一笑,“能對她做什麼?”
周太后撫胸,長吁口氣。
“你——”太上皇眉旋冷意,“你這是在戲耍父皇麼?”
“父皇息怒。”他拱手過頂,“從此,除了史冊,世上再無聖馨皇太后。”
“此話何講?”周太后問。
“兒臣那日聽罷父皇的話後,才明白姨娘為了扶助兒臣坐穩這個皇位,犧牲掉了自己的幸福。兒臣雖然捨不得姨娘,仍忍痛放她離去,與自己心愛的人團聚相守。當然,兒臣也會竭力孝敬父皇與母后,使父皇、母后晚年無憂,安享天倫。”
太上皇十指緊握椅柄,瘦骨嶙峋的手背上青筋曝露,切齒道:“朕拜薄家女所賜,受rǔ多年,你身為朕的兒子,居然縱放仇人,且成全其與jian夫,胥氏幾時出了你這等不肖子孫?”
光武帝抹了抹額角,囅然道:“在回答父皇的問題之前,兒臣想先提醒父皇一件事。”
對方寒顏相向。
“兒臣才是那個‘朕’。”他道。
太上皇沉病多年缺少血氣的臉顏,頓時愈發蒼白。
“當然……”他旋即又笑,“父皇以此自稱,亦合乎規制,也無不妥,兒臣毫無異議。”
太上皇闔上雙眸。這個薄家女生生下的兒子如此愛以喜顏示人,所有機鋒隱藏在一張笑臉背後,擺明是那個女人的習xing。這是其一手培植出來的傀儡,自己為何沒有發覺,那般急躁浮動,再度落入了那個女人的圈套?
“姨娘不管做過什麼,她末了還是將江山jiāo給兒臣了不是?父皇如果余怒未消,儘管向兒臣施發,兒臣願替姨娘聽之受之,請父皇原諒姨娘罷。更請父皇放心,兒臣一定好生打理這座祖宗留下的錦繡江山。雖然兒臣也想接父皇回天都城內,時時督促兒臣,無奈父皇龍體未愈,兒臣不敢勞煩,請父皇安心在此靜養罷。”
太上皇閉目多時,方掀唇淡淡道:“你的身上,果然有薄家一半的血,薄qíng寡恩,薄心涼腸,就如一隻餵不熟的láng。”
光武帝唇邊笑容微僵,看向身側周太后,垮顏問:“母后,兒臣當真如此麼?”
後者淺哂:“你若殺了你的姨娘,才當真如此。”
“多謝母后指點迷津。”他復又展顏,“何況,兒臣還記得那日來時,父皇告訴過兒臣‘為君者,當以天下為重,以江山為計,不可過多耽溺於各等私qíng,貽誤家國大事’。縱使父皇此話是為了激起兒臣殺姨娘報國讎的決心,兒臣用在此時,也無不妥罷?兒臣既為君主,自然該以天下為重,薄qíng也好,薄心也罷,就當是父皇的勉勵罷。母后,父皇還須靜養,兒臣扶您出去罷?”
周太后略有遲疑。
他雙手馭力攙扶,將她帶出殿外,低聲道:“母后,姨娘要您過來,不是為了您做些什麼,而是看到什麼,您方才已然看到,該回宮了。”
周太后怔了怔,望一眼身後門扃,幽幽長嘆,啟步下階。
光武帝步勢略頓,眸線投向立在殿門前那位:“王公公多年侍奉父皇有功,朕有重賞。”
那位,自然是王順。他自願留在此處伺候舊主,聞言跪道:“奴才不敢居功。”
“你可願繼續留在此處侍奉父皇?”
“奴才終生伺候太上皇,至死方休。”
“難得。”他頷首一笑,彎下腰在其耳邊,“你是姨娘的心腹,該曉得父皇的病qíng實底,告訴朕如何?朕不會向姨娘告狀哦。”
“……”身為九五之尊,以哄小孩子的口氣哄騙一個年過半百的奴才好麼?“稟皇上,白大夫說,太上皇體內殘毒未消,每時每刻都在侵蝕肺腑,只怕……”
“只怕如何?”
“只怕不能保持過久的清醒,尤其醒後勞神動怒,更易再度陷入昏睡。”
這就是了。他還納罕,姨娘jīng通藥理入jīng入微,怎可能漏算了父皇病症?姨娘容父皇短暫的醒來,僅是為了驅除隱在他前方路上的最大障礙麼?
“替朕好生奉養太上皇,吃穿用度皆是朕的私庫補濟,不得有一絲的敷衍。”
“奴才遵旨。”
他旋踵啟步。
這個天下,這座江山,是他今生收到的最大盛禮。從此,他將傾平生之力,使“她”璀璨生光,嫣然含笑。
沒想有一日,她會由衷感謝那位太上皇的不安於室。若沒有他,自己想要抽身,若非不辭而別,還須設法應對瀏兒的苦qíng挽留。此一刻,她行將歸去,恁是自在輕盈。
“姨娘,您曉得您還是花容月貌罷?”
“……什麼?”
德馨宮夜談的兩日後,天都城外,新江水邊,她一襲閒適民裝,自負簡單行囊,身後跟隨惟有瑞巧一人跟隨,即將登舟遠去,卻被送行者不知所謂的“神話”令得腳步一窒:“瀏兒吃壞肚子了麼?”
光武帝嘿嘿憨笑:“就當是如此,可瀏兒的話絕對千真萬確,姨娘如今依然是容顏絕世,瀏兒最不想您忘了這一點。”
她秀眉微揚:“記得這點又如何?”
“當您到了您想停留的地方,看到您想停留的人時,儘管自信出手。在瀏兒的眼裡,絕對沒有人能夠抗拒得了姨娘的無邊魅力。”
“……”她顰眉:這是誰家的壞孩子?“沒大沒小,口無遮攔,退下!”
某壞孩子咭咭壞笑:“遵命。”
她眯眸:“警告你這小兒,姨娘我離開宮廷,是為了看大山大水,尋身心自由,你不得派人暗中隨著。”
“是。”一揖到底,“姨娘大人放心,瀏兒絕對不敢讓人打擾到您閒遊天下的雅興。”
她轉身上船,一江碧波張帆去。
眺著順水而下的帆影,以及船上姨娘漸行漸遠的身影,光武帝向身後揮臂:“你們還不趕緊行動?記住,朕的姨娘極為機警,倘若你們不夠機靈被發現了,姨娘怪到朕頭上時,朕就說是你們自作主張,與朕無gān。”
高猛、程志摸了摸鼻子,叫來另一條隱在泊在柳蔭下的民船內的烏篷舟,張起隱藏在篷內的帆,走之。
“姨娘,瀏兒是不敢違背您的意思,可沒說不會違背。畢竟,放姨娘離開宮廷,為得就是不想看到如花似玉的姨娘誤了青chūn不是?”光武帝一番念念有詞後,側首問隨行來的緋冉,“朕如此善良體貼,冉嬤嬤有沒有感動到?”
後者正為與主子的長別心酸落淚,卻差點被這主兒的話把眼淚嚇gān:“有……一點?”
“王運你呢?不覺得朕是天下最懂得孝道的人麼?”
“……是,皇上您當然是。”這主兒果然遺傳了太后娘娘一半的特質,時見神來之語。
光武帝摸頜沉吟:“其實朕明白,倘若聽從了父後的話,行不利於姨娘與薄家之事,姨娘不會拿朕如何,卻會拿父皇如何。以朕目前的力量,還不是姨娘的對手。”
牽涉到人家姨甥之間的事,緋冉、王運不敢應語。
“不過,這也是姨娘特意留給朕的功課。朕雖永遠不會不利姨娘,卻可以思度一番,倘使朕選擇父皇,該如何與姨娘抗衡?你們也想想,朕有幾分的勝算?”
“這……那……皇上……”您不是成心為難奴才們麼?
哈,看別人愁眉苦臉卻思無良計的表qíng著實是人生一大快事矣。光武帝jīng神抖擻,挺胸抬頭:“走,回去擬旨,五日後頒下:聖馨皇太后游江歸來,風寒入骨,引發尚寧舊疾,猝未及防,鳳歸天際。朕痛甚哀甚,追諡聖馨皇太后為賢聖太后,追封太后之父薄呈衍為忠烈侯、忠國公雙銜,母白氏為忠烈夫人、忠國夫人雙銜。”
這番鏗鏘有力的語聲落後,轉而長嘆,“朕真是至仁至孝,你們不感動,朕自己卻感動得熱淚盈眶,朕實在太欣賞自己了。”
太后娘娘,您家的孩子這麼古怪您知道麼?緋冉、王運緊步跟隨,思緒萬千。
~
送行歸來,光武帝回到宮內,先到康寧殿向周太后請安,卻被宮人稟知太后在兩個時辰前動身前往建安行宮。
他一經思忖,繼而大驚:“備馬,朕即刻趕往行宮!”
原來,這就是姨娘的伏筆。母后是位為了兒女豁得出一切的母親,太上皇醒來,自己和姐姐的未來瞬間產生太多變數,她在此時過去,決計不僅是為了向父皇稟報大公主婚訊。
他輕裝簡行,快馬加鞭,一個時辰後拍開了行宮大門,詢問太后行跡。不出所料,比自己早到不足半個時辰的太后,當下正在太上皇安歇的極壽殿內。
甫近殿門,已聽得太上皇的斥喝之聲:“你這個短視膚淺的婦人,居然助紂為nüè,枉朕立你為後,如此愚昧顢頇,何以母儀天下?”
光武帝挑了挑眉,瞥一眼身後侍衛:“守在這裡,除非聽見朕的命令,否則你們什麼也不必聽到。”
諸侍衛會意應命。
他起手拍門:“父皇,母后,瀏兒也來了。”言間,沒有等待允准,逕自排闥而入,向殿中人見禮。
太上皇居坐寶椅,周太后佇足殿下,兩人的臉上尚殘餘著方才的不快,更有對這位突如其來者的不解。
“皇帝,你來此做什麼?”周太后問。
他先扶著她在左方落座,自己順勢坐在鄰椅,笑意吟吟道:“兒子來這邊,當然是為了看望父皇。”
“薄太后竟沒有攔你?”
“姨娘她……”他烏黑的俊眸閃了閃,俊臉一黯,“不在了。”
周太后面生錯愕:“‘不在’是什麼意思?”
他眉心痛擰:“稟母后,兒子在五日後,將頒布聖馨皇太后鳳駕西歸的旨意。”
“鳳駕西……”周太后容色丕變,“你對自己的姨娘做了什麼?”
太上皇眸光沉定,盯著這個陌生的兒子,這張熟悉的容顏,篤聲問:“瀏兒,告訴父皇,你對那個竊了我大燕江山的薄姓女人做了什麼?”
他垂首,聲線艱澀,仿佛字字維艱:“她是兒臣的姨娘,是養大兒臣的母親,是兒臣在這世上最親近最敬愛的親人,兒臣……”忽爾仰面一笑,“能對她做什麼?”
周太后撫胸,長吁口氣。
“你——”太上皇眉旋冷意,“你這是在戲耍父皇麼?”
“父皇息怒。”他拱手過頂,“從此,除了史冊,世上再無聖馨皇太后。”
“此話何講?”周太后問。
“兒臣那日聽罷父皇的話後,才明白姨娘為了扶助兒臣坐穩這個皇位,犧牲掉了自己的幸福。兒臣雖然捨不得姨娘,仍忍痛放她離去,與自己心愛的人團聚相守。當然,兒臣也會竭力孝敬父皇與母后,使父皇、母后晚年無憂,安享天倫。”
太上皇十指緊握椅柄,瘦骨嶙峋的手背上青筋曝露,切齒道:“朕拜薄家女所賜,受rǔ多年,你身為朕的兒子,居然縱放仇人,且成全其與jian夫,胥氏幾時出了你這等不肖子孫?”
光武帝抹了抹額角,囅然道:“在回答父皇的問題之前,兒臣想先提醒父皇一件事。”
對方寒顏相向。
“兒臣才是那個‘朕’。”他道。
太上皇沉病多年缺少血氣的臉顏,頓時愈發蒼白。
“當然……”他旋即又笑,“父皇以此自稱,亦合乎規制,也無不妥,兒臣毫無異議。”
太上皇闔上雙眸。這個薄家女生生下的兒子如此愛以喜顏示人,所有機鋒隱藏在一張笑臉背後,擺明是那個女人的習xing。這是其一手培植出來的傀儡,自己為何沒有發覺,那般急躁浮動,再度落入了那個女人的圈套?
“姨娘不管做過什麼,她末了還是將江山jiāo給兒臣了不是?父皇如果余怒未消,儘管向兒臣施發,兒臣願替姨娘聽之受之,請父皇原諒姨娘罷。更請父皇放心,兒臣一定好生打理這座祖宗留下的錦繡江山。雖然兒臣也想接父皇回天都城內,時時督促兒臣,無奈父皇龍體未愈,兒臣不敢勞煩,請父皇安心在此靜養罷。”
太上皇閉目多時,方掀唇淡淡道:“你的身上,果然有薄家一半的血,薄qíng寡恩,薄心涼腸,就如一隻餵不熟的láng。”
光武帝唇邊笑容微僵,看向身側周太后,垮顏問:“母后,兒臣當真如此麼?”
後者淺哂:“你若殺了你的姨娘,才當真如此。”
“多謝母后指點迷津。”他復又展顏,“何況,兒臣還記得那日來時,父皇告訴過兒臣‘為君者,當以天下為重,以江山為計,不可過多耽溺於各等私qíng,貽誤家國大事’。縱使父皇此話是為了激起兒臣殺姨娘報國讎的決心,兒臣用在此時,也無不妥罷?兒臣既為君主,自然該以天下為重,薄qíng也好,薄心也罷,就當是父皇的勉勵罷。母后,父皇還須靜養,兒臣扶您出去罷?”
周太后略有遲疑。
他雙手馭力攙扶,將她帶出殿外,低聲道:“母后,姨娘要您過來,不是為了您做些什麼,而是看到什麼,您方才已然看到,該回宮了。”
周太后怔了怔,望一眼身後門扃,幽幽長嘆,啟步下階。
光武帝步勢略頓,眸線投向立在殿門前那位:“王公公多年侍奉父皇有功,朕有重賞。”
那位,自然是王順。他自願留在此處伺候舊主,聞言跪道:“奴才不敢居功。”
“你可願繼續留在此處侍奉父皇?”
“奴才終生伺候太上皇,至死方休。”
“難得。”他頷首一笑,彎下腰在其耳邊,“你是姨娘的心腹,該曉得父皇的病qíng實底,告訴朕如何?朕不會向姨娘告狀哦。”
“……”身為九五之尊,以哄小孩子的口氣哄騙一個年過半百的奴才好麼?“稟皇上,白大夫說,太上皇體內殘毒未消,每時每刻都在侵蝕肺腑,只怕……”
“只怕如何?”
“只怕不能保持過久的清醒,尤其醒後勞神動怒,更易再度陷入昏睡。”
這就是了。他還納罕,姨娘jīng通藥理入jīng入微,怎可能漏算了父皇病症?姨娘容父皇短暫的醒來,僅是為了驅除隱在他前方路上的最大障礙麼?
“替朕好生奉養太上皇,吃穿用度皆是朕的私庫補濟,不得有一絲的敷衍。”
“奴才遵旨。”
他旋踵啟步。
這個天下,這座江山,是他今生收到的最大盛禮。從此,他將傾平生之力,使“她”璀璨生光,嫣然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