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卻見紀榛被光刺得縮了下肩膀,神情怔愣不語。
待下了馬車,紀榛更是躲到了紀決身後,怯怯地打量著蔣蘊玉。
蔣蘊玉見紀榛如此,幾次深呼吸後才問:「紀榛,你忘記我了嗎?我是蔣蘊玉,是你、你自幼相識的知己好友。」
紀榛還是看著他不說話。
紀決道:「先回家。」
不知為何,紀榛聽見回家二字卻忽地驚恐地瞪大了眼睛,臉色亦唰地變白了,繼而喃喃道:「他們也想回家.....」
那夜的慘狀到底對紀榛造成不可泯滅的傷害,縱是痴傻了也本能的感到駭懼。
紀決安撫好紀榛,領著人進府。
紀家這幾日才重新打掃過,但裡頭的物件少了許多。紀榛被安置在未成婚前居住的院子裡,他好似認出了此地,到處走走瞧瞧,抬手去摸壁上掛著的一副題字,露出的皓白手腕上閃爍著粉潤的光澤。
蔣蘊玉痛心道:「賽神仙怎樣說?」
「每日一貼安神藥,旁的束手無策。如若不受重大刺激,怕是.....」紀決回,「我會廣尋名醫為榛榛治療。」
蔣蘊玉壓低聲音,「派出去找尋的人皆沒有消息,沈雁清若已經逃出,為何到現在還不現身?」
紀榛似有感應地回頭盯著他們,二人的談話聲戛然而止,不敢再議。
蔣蘊玉還要進宮面聖,並未久待。
紀榛坐在木凳上,他半蹲在紀榛身前,「我明日再來看你,你要記起我,好嗎?」
紀榛絞著手指,未應答。等蔣蘊玉走出幾步,他才無意識地從嘴裡蹦出幾個字來,「小侯爺?」
蔣蘊玉大喜過望,「你記得我了?」
可紀榛還是懵懵懂懂的樣子,他也不氣餒,「不急,慢慢來。我和紀決哥一定想辦法治好你。」
紀榛玩著手腕上的玉石,在蔣蘊玉走後突然對吉安說:「你去小廚房吩咐一聲,沈雁清散值要回來用膳,把當歸烏雞湯煨上。」
吉安無措地望向紀決。
紀決溫聲說:「榛榛,沈雁清今夜輪值,你和哥哥一塊兒吃晚膳。」
紀榛時而清醒時而糊塗,這會子倒是有點認出紀決了,慢慢地點頭說好。可隔了一會兒又不禁問:「那沈雁清什麼時候回來呢?」
這樣一句簡單的問話,紀決卻難以回答。
「很快了。」
—
「醒了,醒了!」漁船上,少年高喝著引來父親,「沈大人醒了。」
船上的漁民紛紛圍過來,只見沈雁清躺在草垛上,身上的衣袍換成了麻布,墨發半散,似是被吵著了,緩緩地睜開眼。
眼前卻是一片漆黑。
漁船在水面搖搖晃晃,有漁民喚:「沈大人?」
沈雁清用力地閉了閉眼,再睜開,黑暗褪去,有微光,可本是清明的眼瞳此時卻顯得有些虛空,只剩下些模糊的影子。
「我.....」方一出聲才覺喉嚨嘶痛異常。
「沈大人喝些水。」
有漁民遞來土碗,沈雁清尋著碗口的方向,急促地飲下幾口甘露,這才強忍刀割似的痛啞聲問:「這是何處?」
漁民七嘴八舌說著,沈雁清側耳仔細辨認,拼湊出這幾日的行蹤。
昏迷前的記憶一併湧入。
那夜的混亂不堪言說,他撲身進火海,而後用尋得的床褥在石槽里浸水蓋身欲尋生路。濃煙滾滾,到處都是逃命的士兵,他忍受著高溫與眾人一同逃生,衝進火勢相對較弱的小道里。
小道後是不知深淺的斜坡,可那時為了活命,別無他選。
沈雁清小心又謹慎,卻不料還是在半途踩空跌落,翻滾著下了坡路,後腦撞上石塊,等他醒來便已經是在漁船上了。
天蒙蒙亮時,駕車前往水邊的七八漁民在路面發現了滿地昏迷的士兵,一少年認出了沈雁清。
當日沈雁清在錦州治疫的苦勞有目共睹,縱是他如今名聲敗落,錦州的百姓也不忍看他喪命。驢車都行出兩里路了,眾人又折回把昏迷的沈雁清合力抬上車板,一併帶上了漁船。
隨船的赤腳大夫用粗製的草藥替沈雁清處理了腦後的傷,又藥敷他身上幾處被灼燒的皮肉。如今他醒了,眾人紛紛道:「大人,漁船一個月後會另一邊靠岸,到時你逃去吧,我等定不會把大人的行蹤上報朝堂。」
沈雁清沉吟道:「多謝諸位搭救,但沈某還有要事在身,還勞煩諸位將我原路送回。」
漁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頃刻才有人忐忑地回:「大人,漁船已經行出兩日了,沒有中途掉頭的道理.....」
此話一出,其餘人紛紛附和。
沈雁清沉默半晌,憶起如今是春季,往年這個時候朝廷已下了禁漁令,這些漁民想必也是趁著亂世才偷偷出海捕魚,既已經冒著觸犯刑法的風險出了船,自然不肯回去。
他再是歸心似箭也不得不按捺著問:「約莫要何時才能返程?」
「這一來一回也得兩月有多。」
沈雁清輕嘆一口氣,微微頷首。
他小腿和後背上皆有不同程度的燒傷,赤腳大夫又替他換了草藥,問:「沈大人可還有哪兒不舒服?」
「我的眼睛有些看不清了。」
赤腳大夫查看過後也無法得知緣由,只得猜測道:「許是後腦的撞傷導致,亦或者是濃煙燻了眼睛。沈大人,我熬些明目的草藥給你喝下。」
待下了馬車,紀榛更是躲到了紀決身後,怯怯地打量著蔣蘊玉。
蔣蘊玉見紀榛如此,幾次深呼吸後才問:「紀榛,你忘記我了嗎?我是蔣蘊玉,是你、你自幼相識的知己好友。」
紀榛還是看著他不說話。
紀決道:「先回家。」
不知為何,紀榛聽見回家二字卻忽地驚恐地瞪大了眼睛,臉色亦唰地變白了,繼而喃喃道:「他們也想回家.....」
那夜的慘狀到底對紀榛造成不可泯滅的傷害,縱是痴傻了也本能的感到駭懼。
紀決安撫好紀榛,領著人進府。
紀家這幾日才重新打掃過,但裡頭的物件少了許多。紀榛被安置在未成婚前居住的院子裡,他好似認出了此地,到處走走瞧瞧,抬手去摸壁上掛著的一副題字,露出的皓白手腕上閃爍著粉潤的光澤。
蔣蘊玉痛心道:「賽神仙怎樣說?」
「每日一貼安神藥,旁的束手無策。如若不受重大刺激,怕是.....」紀決回,「我會廣尋名醫為榛榛治療。」
蔣蘊玉壓低聲音,「派出去找尋的人皆沒有消息,沈雁清若已經逃出,為何到現在還不現身?」
紀榛似有感應地回頭盯著他們,二人的談話聲戛然而止,不敢再議。
蔣蘊玉還要進宮面聖,並未久待。
紀榛坐在木凳上,他半蹲在紀榛身前,「我明日再來看你,你要記起我,好嗎?」
紀榛絞著手指,未應答。等蔣蘊玉走出幾步,他才無意識地從嘴裡蹦出幾個字來,「小侯爺?」
蔣蘊玉大喜過望,「你記得我了?」
可紀榛還是懵懵懂懂的樣子,他也不氣餒,「不急,慢慢來。我和紀決哥一定想辦法治好你。」
紀榛玩著手腕上的玉石,在蔣蘊玉走後突然對吉安說:「你去小廚房吩咐一聲,沈雁清散值要回來用膳,把當歸烏雞湯煨上。」
吉安無措地望向紀決。
紀決溫聲說:「榛榛,沈雁清今夜輪值,你和哥哥一塊兒吃晚膳。」
紀榛時而清醒時而糊塗,這會子倒是有點認出紀決了,慢慢地點頭說好。可隔了一會兒又不禁問:「那沈雁清什麼時候回來呢?」
這樣一句簡單的問話,紀決卻難以回答。
「很快了。」
—
「醒了,醒了!」漁船上,少年高喝著引來父親,「沈大人醒了。」
船上的漁民紛紛圍過來,只見沈雁清躺在草垛上,身上的衣袍換成了麻布,墨發半散,似是被吵著了,緩緩地睜開眼。
眼前卻是一片漆黑。
漁船在水面搖搖晃晃,有漁民喚:「沈大人?」
沈雁清用力地閉了閉眼,再睜開,黑暗褪去,有微光,可本是清明的眼瞳此時卻顯得有些虛空,只剩下些模糊的影子。
「我.....」方一出聲才覺喉嚨嘶痛異常。
「沈大人喝些水。」
有漁民遞來土碗,沈雁清尋著碗口的方向,急促地飲下幾口甘露,這才強忍刀割似的痛啞聲問:「這是何處?」
漁民七嘴八舌說著,沈雁清側耳仔細辨認,拼湊出這幾日的行蹤。
昏迷前的記憶一併湧入。
那夜的混亂不堪言說,他撲身進火海,而後用尋得的床褥在石槽里浸水蓋身欲尋生路。濃煙滾滾,到處都是逃命的士兵,他忍受著高溫與眾人一同逃生,衝進火勢相對較弱的小道里。
小道後是不知深淺的斜坡,可那時為了活命,別無他選。
沈雁清小心又謹慎,卻不料還是在半途踩空跌落,翻滾著下了坡路,後腦撞上石塊,等他醒來便已經是在漁船上了。
天蒙蒙亮時,駕車前往水邊的七八漁民在路面發現了滿地昏迷的士兵,一少年認出了沈雁清。
當日沈雁清在錦州治疫的苦勞有目共睹,縱是他如今名聲敗落,錦州的百姓也不忍看他喪命。驢車都行出兩里路了,眾人又折回把昏迷的沈雁清合力抬上車板,一併帶上了漁船。
隨船的赤腳大夫用粗製的草藥替沈雁清處理了腦後的傷,又藥敷他身上幾處被灼燒的皮肉。如今他醒了,眾人紛紛道:「大人,漁船一個月後會另一邊靠岸,到時你逃去吧,我等定不會把大人的行蹤上報朝堂。」
沈雁清沉吟道:「多謝諸位搭救,但沈某還有要事在身,還勞煩諸位將我原路送回。」
漁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頃刻才有人忐忑地回:「大人,漁船已經行出兩日了,沒有中途掉頭的道理.....」
此話一出,其餘人紛紛附和。
沈雁清沉默半晌,憶起如今是春季,往年這個時候朝廷已下了禁漁令,這些漁民想必也是趁著亂世才偷偷出海捕魚,既已經冒著觸犯刑法的風險出了船,自然不肯回去。
他再是歸心似箭也不得不按捺著問:「約莫要何時才能返程?」
「這一來一回也得兩月有多。」
沈雁清輕嘆一口氣,微微頷首。
他小腿和後背上皆有不同程度的燒傷,赤腳大夫又替他換了草藥,問:「沈大人可還有哪兒不舒服?」
「我的眼睛有些看不清了。」
赤腳大夫查看過後也無法得知緣由,只得猜測道:「許是後腦的撞傷導致,亦或者是濃煙燻了眼睛。沈大人,我熬些明目的草藥給你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