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頁
宋槐粲然笑了,戳戳他的側腰問:「那麼請問我的大當家,你這次帶我來這個不屬於我的地方,又想做什麼呢?」
一個動聽如鈴的聲音響起:「你不屬於這裡,可我屬於這裡啊。」太陰星君捧著一本書卷赤腳走了過來,笑道:「是誰在那,既然來了我這裡,不如露個面我們暢談?」
-
宋槐看著陳長安收了油紙傘,於是勾唇,頷首行禮:「星君修為又高深了,我的東西已經騙不到星君了呢。」
太陰殿,是宋槐還是臨庭時,在九重天上最後生活的地方。
彼時眾仙落井下石,依舊是太陰星君力排眾議,將宋槐接去了自己殿中。
太陰眼睛一亮,招手讓宋槐上前:「我說今日要有故人來,想了半天也該是你。」
宋槐很自然地抬臂,由著太陰挽著自己的手臂走進殿。
-
「所以,你們是來找生路的?」太陰揮手,一隻雕琢精美的玉壺憑空出現,在幾人面前各自斟茶。
宋槐托著下巴,道:「怪我學藝不精,怎麼算都是一個結果。長安他不願意放我走,非要在星君這裡找最後的希望。想來如果星君也是一樣的答案,那我的生機也就到此為止了。」
身旁的陳長安目光落在宋槐身上,遲遲不動地方。
太陰看了看宋槐,又打量起陳長安,掩面調侃道:「好啊,兜兜轉轉,兩個人還是在一處了。」
陳長安率先糾正:「其實衡胥已死,我不過是借了他的力量。」
宋槐點頭。
太陰笑:「行,你們兩個人有了共識就行,不用管我們這些旁人。」說罷,她又對著宋槐招手道:「隨我來吧,我給你再算算。」
卦象還是大差不離。
宋槐看一眼,卻笑了:「看來不是我學藝不精,我學得好著呢。」
太陰收回器物,問道:「你是怎麼想的?」
「我還能怎麼想?外間那個叫長安的,就是我選好的人。他不是衡胥,也不是方栩,他只是我的陳長安。我和他生活了一百年,我覺得已經足夠。」
「你這樣知足,他也知足嗎?」太陰又問。
宋槐嘆一聲:「知足,就不會來這裡了。」
就是捨不得,就是不甘心,才要千方百計尋找那一絲微末的可能。哪怕千難萬險,也要拼死一搏。他太知道他了。
「所以有機會嗎?」宋槐問。
太陰搖了搖頭:「以我的能力,我的答案是不行。你若是在下界平平安安地度日,興許還能多活幾百年;可是百年前,你鬧出的風波連九重天都知道了,再緊接著就是衡胥歸位又不肯在九重天待著,這其中的秘辛已然如同公開,只不過尚且沒人敢去你的據點找你麻煩就是了。臨庭,你這副身體已經是強弩之末。」
宋槐若有所思:「所以卦象上說過我會死於外傷,其實是千年前煉化醴奴時候留下的那些傷咯?」
「大抵如此。」
他如釋重負:「一切都還是安安靜靜的,不會再有新的波瀾,我可以安心地去死了。」
太陰哭笑不得:「你這樣慷慨赴死,會顯得這個衡胥很可憐。」
「這個」衡胥指陳長安,反之,「那個」衡胥,便是方栩。
宋槐歪歪地撐著腦袋,陷入了沉思。
陳長安為了解決天下的醴奴禍端,終究選擇了自戕,以為能靠著衡胥的能力與他長相廝守。
——其實在宋槐看來,他是不虧的。凡人也不過才百年壽數,他能得到這樣一份情誼並與之相伴百年,宋槐已經知足。
只是他死了,陳長安怎麼辦?
他還記得從前自己對陳長安說的那些話,說什麼自己能活千年,他一個凡人不過短短百年,就這麼死了留下他一個千年山神孤苦無依該如何是好。如今這樣的話,用在自己身上了。
宋槐扶額,自從知道自己時日無多,陳長安恨不得把自己那雙眼睛縫在宋槐身上。
衡胥沒了臨庭之後的日子是怎麼過的,宋槐不想知道,但陳長安沒了宋槐,想來不會多麼好受。
降生不是他本願,成長也脫不開宋槐的影子。
「看好我的墳。」這是宋槐曾經對陳長安說的,誰知道那小子會不會真的守著靈拂山過一輩子?
百年相處,陳長安與宋槐之間越發相像。
他們都有孤注一擲的決絕,也都有千百般的捨不得。
若是當年的宋槐,他必然捨不得放陳長安走。之所以肯試那麼一遭,也是腦子裡的聲音勸他試著去信一次——大不了,以後就一個人過,守著和陳長安地記憶,一個人過。
陳長安沒有這樣的「大不了」,他知醴奴若是死亡,便不會再有轉世,這話是宋槐從前說給衡胥聽、今世又說給無數人聽過的。
他宋槐不會再有回來的機會了。
-
「其實……應該還有一個辦法。」宋槐揉揉眉心,思忖著開口:「我記得誰說過,我曾經的肉身,被衡胥收著的,是不是?我或許可以用那個……」
「不可以,你的那副肉身早在很久以前就被那個衡胥毀了。下界謠傳你的肉身還在,估計只是聽了個大概,他們總以為可以有什麼兒女情長可說,但那個衡胥對你真的沒什麼感情。況且——如果你的那副肉身能用,這個衡胥至於等你自己想到?」太陰憐愛地拍拍宋槐的肩,她是活了萬年的遠古之神,看任何一位仙君都是在看自己的後輩。
一個動聽如鈴的聲音響起:「你不屬於這裡,可我屬於這裡啊。」太陰星君捧著一本書卷赤腳走了過來,笑道:「是誰在那,既然來了我這裡,不如露個面我們暢談?」
-
宋槐看著陳長安收了油紙傘,於是勾唇,頷首行禮:「星君修為又高深了,我的東西已經騙不到星君了呢。」
太陰殿,是宋槐還是臨庭時,在九重天上最後生活的地方。
彼時眾仙落井下石,依舊是太陰星君力排眾議,將宋槐接去了自己殿中。
太陰眼睛一亮,招手讓宋槐上前:「我說今日要有故人來,想了半天也該是你。」
宋槐很自然地抬臂,由著太陰挽著自己的手臂走進殿。
-
「所以,你們是來找生路的?」太陰揮手,一隻雕琢精美的玉壺憑空出現,在幾人面前各自斟茶。
宋槐托著下巴,道:「怪我學藝不精,怎麼算都是一個結果。長安他不願意放我走,非要在星君這裡找最後的希望。想來如果星君也是一樣的答案,那我的生機也就到此為止了。」
身旁的陳長安目光落在宋槐身上,遲遲不動地方。
太陰看了看宋槐,又打量起陳長安,掩面調侃道:「好啊,兜兜轉轉,兩個人還是在一處了。」
陳長安率先糾正:「其實衡胥已死,我不過是借了他的力量。」
宋槐點頭。
太陰笑:「行,你們兩個人有了共識就行,不用管我們這些旁人。」說罷,她又對著宋槐招手道:「隨我來吧,我給你再算算。」
卦象還是大差不離。
宋槐看一眼,卻笑了:「看來不是我學藝不精,我學得好著呢。」
太陰收回器物,問道:「你是怎麼想的?」
「我還能怎麼想?外間那個叫長安的,就是我選好的人。他不是衡胥,也不是方栩,他只是我的陳長安。我和他生活了一百年,我覺得已經足夠。」
「你這樣知足,他也知足嗎?」太陰又問。
宋槐嘆一聲:「知足,就不會來這裡了。」
就是捨不得,就是不甘心,才要千方百計尋找那一絲微末的可能。哪怕千難萬險,也要拼死一搏。他太知道他了。
「所以有機會嗎?」宋槐問。
太陰搖了搖頭:「以我的能力,我的答案是不行。你若是在下界平平安安地度日,興許還能多活幾百年;可是百年前,你鬧出的風波連九重天都知道了,再緊接著就是衡胥歸位又不肯在九重天待著,這其中的秘辛已然如同公開,只不過尚且沒人敢去你的據點找你麻煩就是了。臨庭,你這副身體已經是強弩之末。」
宋槐若有所思:「所以卦象上說過我會死於外傷,其實是千年前煉化醴奴時候留下的那些傷咯?」
「大抵如此。」
他如釋重負:「一切都還是安安靜靜的,不會再有新的波瀾,我可以安心地去死了。」
太陰哭笑不得:「你這樣慷慨赴死,會顯得這個衡胥很可憐。」
「這個」衡胥指陳長安,反之,「那個」衡胥,便是方栩。
宋槐歪歪地撐著腦袋,陷入了沉思。
陳長安為了解決天下的醴奴禍端,終究選擇了自戕,以為能靠著衡胥的能力與他長相廝守。
——其實在宋槐看來,他是不虧的。凡人也不過才百年壽數,他能得到這樣一份情誼並與之相伴百年,宋槐已經知足。
只是他死了,陳長安怎麼辦?
他還記得從前自己對陳長安說的那些話,說什麼自己能活千年,他一個凡人不過短短百年,就這麼死了留下他一個千年山神孤苦無依該如何是好。如今這樣的話,用在自己身上了。
宋槐扶額,自從知道自己時日無多,陳長安恨不得把自己那雙眼睛縫在宋槐身上。
衡胥沒了臨庭之後的日子是怎麼過的,宋槐不想知道,但陳長安沒了宋槐,想來不會多麼好受。
降生不是他本願,成長也脫不開宋槐的影子。
「看好我的墳。」這是宋槐曾經對陳長安說的,誰知道那小子會不會真的守著靈拂山過一輩子?
百年相處,陳長安與宋槐之間越發相像。
他們都有孤注一擲的決絕,也都有千百般的捨不得。
若是當年的宋槐,他必然捨不得放陳長安走。之所以肯試那麼一遭,也是腦子裡的聲音勸他試著去信一次——大不了,以後就一個人過,守著和陳長安地記憶,一個人過。
陳長安沒有這樣的「大不了」,他知醴奴若是死亡,便不會再有轉世,這話是宋槐從前說給衡胥聽、今世又說給無數人聽過的。
他宋槐不會再有回來的機會了。
-
「其實……應該還有一個辦法。」宋槐揉揉眉心,思忖著開口:「我記得誰說過,我曾經的肉身,被衡胥收著的,是不是?我或許可以用那個……」
「不可以,你的那副肉身早在很久以前就被那個衡胥毀了。下界謠傳你的肉身還在,估計只是聽了個大概,他們總以為可以有什麼兒女情長可說,但那個衡胥對你真的沒什麼感情。況且——如果你的那副肉身能用,這個衡胥至於等你自己想到?」太陰憐愛地拍拍宋槐的肩,她是活了萬年的遠古之神,看任何一位仙君都是在看自己的後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