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頁
“爺下去了。”旁邊小丫頭見李恬呆坐在椅子上怔怔出神,小聲提醒了一句,李恬恍過神,忙站起來走到窗前。院子裡,緋衣官員在前,綠衫們羅列於後,參差不齊的沖福寧親王躬身見禮。福寧親王一身黑底緙絲常服,一條四爪金龍頭昂在胸前,龍身一路盤旋,在午正的陽光下,氣勢bī人。李恬下意識的眯起眼睛,他原本就生的極好,這樣一身衣著,更襯的他氣勢如虹、俊美不似凡人,這俊美刺的李恬神qíng一陣恍惚,這個人,是她的丈夫?
院子裡,福寧親王嘴角往下,一張臉繃的寒氣四溢,薄底朝靴踩在地上,發出輕卻刺耳的沙沙聲,福寧親王穿過眾人,走到上首面南背北站定,目光如刀一個個掃過面前諸人才開口道:“本王只說兩件:一,這淮南府的蠹蟲民害,本王已奉上諭盡數鎖拿,押送進京,朝廷斷容不得此等小人猖狂;二,這淮南府就託付給諸位了。本王送幾句話給諸位,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nüè,上天難欺!掛在心頭可保平安!”說完,福寧親王從小廝手裡接過杯酒,高高舉起,緩緩轉了半圈,仰頭一飲而進:“諸位且慢用,本王就此別過!”
李恬忙示意小丫頭收拾了東西,快步下樓,往客棧後門會合福寧親王。
福寧親王比李恬晚了幾步,大步跨出角門,一眼看到一身藕色素紗衣,微笑看著他的李恬,心頭頓時一松,摘下頭上的幞頭扔給小廝,伸手拽過李恬手裡的帕子擦了汗,喜笑顏開:“總算能離了這鬼地方了!咱們趕緊走,上船chuī河風涼快去!”眨眼間,冷峻鐵面的實權王爺就跳下神壇,和李恬心目中那個總是犯二的五爺合在了一起。李恬忍不住笑意漫延,福寧親王伸頭看著她好奇道:“怎麼這麼高興?你看到什麼好玩的事了?說給我聽聽!”“哪有什麼好玩的事,就是看到你高興。”李恬笑語盈盈,福寧親王一時有些愣神,這會兒的李恬,似乎和往常有些不一樣。
“這兒離碼頭不遠,一路過去田園風光極好,你要是不累,咱們走過去?”福寧親王建議道,李恬‘嗯’了一聲,和福寧親王並肩轉出窄巷,沿著條幽靜的青石路出了城,正值盛夏,城外樹濃花繁,知了叫的聲嘶力竭。
“這知了叫的真熱烈,有首詩說的好,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李恬揚頭看著鳴響聲聲的高樹道,福寧親王笑起來:“卿卿這是誇我嗎?”李恬失聲而笑:“你倒多qíng!你既然這麼想了,就算誇獎你吧。”福寧親王哈哈大笑,李恬仰頭站在樹下,指著頭頂樹gān上並排扣著的幾隻蟬蛻道:“樹上的蟬說不定今天才頭一次看到這朗朗乾坤呢,你看,那蟬蛻看著還很新鮮。”福寧親王也仰頭看著那幾枚蟬蛻。兩人一邊走一邊左觀右顧,行的極慢,走到大半個時辰,風漸漸轉大,還帶著股河水的腥味,路兩邊的樹木良田中開始夾雜著大塊小塊的藕塘。
李恬走兩步站在一處藕塘前,指著離岸五六步遠的一株綠蓮驚訝道:“你看這株蓮花,看了它才知道什麼叫亭亭玉立。”
“這株蓮花象你。”福寧親王看看蓮花,又看看李恬,突然一把撩起長衫下擺邊往腰帶里塞邊笑道:“你喜歡?我去給你摘!”
“嗯?你回來!”李恬愣了,叫聲未落,福寧親王已經跳進藕塘,連撲帶拍沖了幾步,一把揪下那株綠蓮,這藕塘雖淺,下面的淤泥卻深,福寧親王人往下滑,手舉綠蓮往上,好在旁邊的侍衛小廝們反應快,不等福寧親王滑跌進塘水裡,就跳下去兩個把他架舉上岸。
“蓮花好好兒的,沒髒!”福寧親王一身滴滴噠噠黑乎乎的淤泥直到腰上,舉在手裡的綠蓮倒真是gān淨潔白、片塵不染,李恬只覺得一陣令人戰慄的酸辣從心裡直衝鹵門,又從鹵門沖往四肢,只衝的淚水盈睫,一頭撲進福寧親王懷裡,福寧親王舉著綠蓮大叫:“這泥臭……”
“不能讓你一個人臭!”李恬眼角掛著顆淚珠,摟著福寧親王,笑顏如花。
人生得一有qíng人,足矣!
(全文完)
番外一
又是大比之年,今年大比,湖廣的成績前所未有的好,竟是個肥美異常的豐碩之年。
清風樓後湖邊早就多了七八座小院,當年五皇子獨霸後湖,他成家後幾乎沒再來過,掌柜心疼那一片湖光之美日日空著不能賺錢,尋機會和福寧親王妃說了,得了首肯開了後湖禁制,沿著湖邊一溜建了七八座小院,如今這七八座小院是京城最得貴人士子們喜愛的清雅之地。
其中一間小院裡,臨湖的水閣里圍圓桌坐了**個錦衣男子,這就是今年湖廣新取的進士,一桌人正專注的聽坐在最下首的一個麵團團滿臉喜氣的中年男子說話。
“……咱們先說蔣相,蔣相狀元出身,三十來歲入值中書,到現在做了小十年的丞相,聖眷之隆,真真是前所未有!”
“蔣相是咱們讀書人的旗杆,”一個二十來歲、面容白淨的青年進士滿臉敬仰道:“別的不說,就那份風姿,嘖,真如神仙下凡一般!”
“要說風姿,”中年男子笑起來:“都說滿朝文武好眼福,王爺和蔣相都是神仙一般的人物,京城閒人小報還特意品評過,說是王爺風姿天成,勝在美而貴,蔣相天姿雖略差,可氣質略比王爺清華幾分,竟是不分伯仲!”滿桌的新科進士都笑起來。
“咱們接著說蔣相,蔣相修的是慎獨功夫,私德極好,半分毛病也挑不出!”
“聽說蔣府那一雙兒女是蔣相當年在北邊的私生……”
“噓!”中年男子急忙示意說話的進士噤聲:“這是亂傳的混話,往後可千萬別再提一個半個字,你聽我說就知道了,這一雙兒女,是蔣相自北邊返京那年在路上收養的一對雙生子,兒子蔣大郎自小和福寧親王府世子一處跟蔣相讀書,蔣相和王爺雖勢如水火,可蔣大郎和世子爺卻好的……聽說還結拜過,這個也就算了,也就是前幾天,官家做主,剛把那個女孩兒,就是蔣大娘子定給了福寧親王世子,過幾天就該下定禮了,你說說,這對雙生子是能隨便議論的?”席間一片驚訝聲,中年男子嘿笑道:“福寧親王和蔣相勢不兩立這事,官家頭痛得很,這不,硬生生把兩人捏成了兒女親家!”
“聽說福寧親王府那位王妃,極不簡單?”
“嗯!”中年男子臉上的敬佩無法描述:“這位王妃姓李,出身勇國公府,她父親也是蔣相這般神仙一樣的人物,勇國公府當年的慘事,諸位都聽說過沒有?”席間諸人有人點頭,不過大多數人都搖了搖頭,中年男子細細說了勇國公府當年的慘事:“唉!她外婆死後,大掌柜落石下井,一個十三四歲的女孩子,擱了一般人,早就被人算計的連骨頭都沒有了,可……”中年男子說到一半打住,站起來各個窗戶門轉了一圈,回來打著哈哈道:“不說這個了,王妃是內宅女子,咱們這樣議論就太失禮了,再說,也犯了禮法。”
“說說無妨!”一桌人正聽的興起,見中年男子竟要收住話頭,急忙催道,中年男子笑著搖頭:“這就是我要跟諸位說的第二個忌諱。蔣府的哥兒姐兒不能亂說,福寧親王府的王妃,更不能亂說,這中間的緣故……我就揀能說的說說。頭一條,王妃的嫁妝,諸位只怕沒人沒聽說過吧?”滿桌的人笑著一起點頭:“這誰不知道!”
“就連這清風樓,都是王妃的產業。”中年男子指了指荷花新開、水波粼粼的湖面:“王妃嫁妝豐厚,又心善好施,如今遍布天下的義學,說是皇后娘娘,其實出銀子的是王妃,這京城就更不用說了,因為這個,在別處我不知道,在這京城,王妃極得百姓敬重,說王妃閒話,指不定就有人跟你嗆聲,這是一,二來,王妃和王爺伉儷qíng深,王爺這人又極其護短,所以,得罪了王妃,比得罪王爺更甚。其三,蔣相出自徐大學士門下,徐大學士一門三鼎甲,榜眼公娶的是蔣相嫡親胞妹,探花郎娶的是蔣相姑表妹妹,南寧郡王府小娘子,這南寧郡王府小娘子自幼和福寧王妃jiāo好,比嫡親姐妹還親,蔣相胞妹和王妃也是極好的手帕jiāo,如今統領北路軍的溫國公武爺夫人,和王妃也親如姐妹,王妃視清江侯府老夫人為母,清江侯府老夫人是徐大學士嫡親胞妹……”中年男子一通話,差點把滿桌子新科進士繞暈了:“照這麼說,這位王妃豈不是一腳踩了蔣相一派和王爺一派?”
“這個麼?”中年男子蹺起腿,神秘的笑而不答,座中有個鬍子有些花白的新科進士cha話問道:“前兒聽說浙南路馮遠靠一幅畫得了蔣相青眼,這畫到底畫的什麼?”
“這個麼……”中年男子為難的揪了揪耳垂,牙痛般咧嘴道:“諸位姑妄一聽,只當是酒後醉話,可千萬別當真!”
“你快說!快說!”諸人都眼睛放光急聲催促,中年男子上身往前探到桌子中間,壓低聲音道:“得蔣相青眼的,不是那畫,據說那畫極其一般,得蔣相青睞的,是畫上寫的一行字!”中年男子很會說話,關鍵時候停住,端杯子抿了幾口茶,見眾人都是一臉猴急,這才接著道:“是兩句舊詩:取次花叢懶回首,半緣修道半緣君!”中年男子念完,一桌子進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俱是一臉愕然。
“這事,不可細究,不可細究!哈!啊?呵呵!”中年男子gān笑幾聲:“接著說要緊事,咱們官家是百年少有的有道明君,這後宮之清靜,也是百年少有,幾位皇子公主皆季後所出。這是一,福寧親王不說了,府內就王妃一人,”
“聽說他懼內?”最年青的那個進士一臉好奇的cha了一句,中年男子嘿笑幾聲:“這個麼……王妃是先帝親自選的,這話慎言!”滿桌進士個個一臉明了彼此相望,中年男子笑著咳了一聲接著道:“諸位若要跟福寧親王親近,這後院就得當心些,若是想跟蔣相親近……”中年男子拖長聲音:“上個月新任工部員外郎何慶被發配到上京道挖銀礦的事,諸位聽說過沒有?這事知道的人都不願意多說,諸位不知道也是常qíng。這何慶是上一期進士,出身貧寒,是個孤兒,全靠妻子柳氏做繡活支撐生計,四十歲上才中了進士,熬了兩年,走了工部侍郎左權的門路,選了工部員外郎,因柳氏年過四十無比,這何慶就要休妻另娶,柳氏是個烈xing的,接了休書就遞了狀子,也不知道走了什麼門路,竟訴到了蔣相那裡,據柳氏說,她當初懷過一胎,這頭胎因為連夜趕繡活好多掙些錢準備何慶考舉人的路費,勞累太過就小產了,小產後無錢無人失於調養,身子傷的重,以致至今不能生養,如今何慶休妻另娶,她只有死路一條。”
院子裡,福寧親王嘴角往下,一張臉繃的寒氣四溢,薄底朝靴踩在地上,發出輕卻刺耳的沙沙聲,福寧親王穿過眾人,走到上首面南背北站定,目光如刀一個個掃過面前諸人才開口道:“本王只說兩件:一,這淮南府的蠹蟲民害,本王已奉上諭盡數鎖拿,押送進京,朝廷斷容不得此等小人猖狂;二,這淮南府就託付給諸位了。本王送幾句話給諸位,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nüè,上天難欺!掛在心頭可保平安!”說完,福寧親王從小廝手裡接過杯酒,高高舉起,緩緩轉了半圈,仰頭一飲而進:“諸位且慢用,本王就此別過!”
李恬忙示意小丫頭收拾了東西,快步下樓,往客棧後門會合福寧親王。
福寧親王比李恬晚了幾步,大步跨出角門,一眼看到一身藕色素紗衣,微笑看著他的李恬,心頭頓時一松,摘下頭上的幞頭扔給小廝,伸手拽過李恬手裡的帕子擦了汗,喜笑顏開:“總算能離了這鬼地方了!咱們趕緊走,上船chuī河風涼快去!”眨眼間,冷峻鐵面的實權王爺就跳下神壇,和李恬心目中那個總是犯二的五爺合在了一起。李恬忍不住笑意漫延,福寧親王伸頭看著她好奇道:“怎麼這麼高興?你看到什麼好玩的事了?說給我聽聽!”“哪有什麼好玩的事,就是看到你高興。”李恬笑語盈盈,福寧親王一時有些愣神,這會兒的李恬,似乎和往常有些不一樣。
“這兒離碼頭不遠,一路過去田園風光極好,你要是不累,咱們走過去?”福寧親王建議道,李恬‘嗯’了一聲,和福寧親王並肩轉出窄巷,沿著條幽靜的青石路出了城,正值盛夏,城外樹濃花繁,知了叫的聲嘶力竭。
“這知了叫的真熱烈,有首詩說的好,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李恬揚頭看著鳴響聲聲的高樹道,福寧親王笑起來:“卿卿這是誇我嗎?”李恬失聲而笑:“你倒多qíng!你既然這麼想了,就算誇獎你吧。”福寧親王哈哈大笑,李恬仰頭站在樹下,指著頭頂樹gān上並排扣著的幾隻蟬蛻道:“樹上的蟬說不定今天才頭一次看到這朗朗乾坤呢,你看,那蟬蛻看著還很新鮮。”福寧親王也仰頭看著那幾枚蟬蛻。兩人一邊走一邊左觀右顧,行的極慢,走到大半個時辰,風漸漸轉大,還帶著股河水的腥味,路兩邊的樹木良田中開始夾雜著大塊小塊的藕塘。
李恬走兩步站在一處藕塘前,指著離岸五六步遠的一株綠蓮驚訝道:“你看這株蓮花,看了它才知道什麼叫亭亭玉立。”
“這株蓮花象你。”福寧親王看看蓮花,又看看李恬,突然一把撩起長衫下擺邊往腰帶里塞邊笑道:“你喜歡?我去給你摘!”
“嗯?你回來!”李恬愣了,叫聲未落,福寧親王已經跳進藕塘,連撲帶拍沖了幾步,一把揪下那株綠蓮,這藕塘雖淺,下面的淤泥卻深,福寧親王人往下滑,手舉綠蓮往上,好在旁邊的侍衛小廝們反應快,不等福寧親王滑跌進塘水裡,就跳下去兩個把他架舉上岸。
“蓮花好好兒的,沒髒!”福寧親王一身滴滴噠噠黑乎乎的淤泥直到腰上,舉在手裡的綠蓮倒真是gān淨潔白、片塵不染,李恬只覺得一陣令人戰慄的酸辣從心裡直衝鹵門,又從鹵門沖往四肢,只衝的淚水盈睫,一頭撲進福寧親王懷裡,福寧親王舉著綠蓮大叫:“這泥臭……”
“不能讓你一個人臭!”李恬眼角掛著顆淚珠,摟著福寧親王,笑顏如花。
人生得一有qíng人,足矣!
(全文完)
番外一
又是大比之年,今年大比,湖廣的成績前所未有的好,竟是個肥美異常的豐碩之年。
清風樓後湖邊早就多了七八座小院,當年五皇子獨霸後湖,他成家後幾乎沒再來過,掌柜心疼那一片湖光之美日日空著不能賺錢,尋機會和福寧親王妃說了,得了首肯開了後湖禁制,沿著湖邊一溜建了七八座小院,如今這七八座小院是京城最得貴人士子們喜愛的清雅之地。
其中一間小院裡,臨湖的水閣里圍圓桌坐了**個錦衣男子,這就是今年湖廣新取的進士,一桌人正專注的聽坐在最下首的一個麵團團滿臉喜氣的中年男子說話。
“……咱們先說蔣相,蔣相狀元出身,三十來歲入值中書,到現在做了小十年的丞相,聖眷之隆,真真是前所未有!”
“蔣相是咱們讀書人的旗杆,”一個二十來歲、面容白淨的青年進士滿臉敬仰道:“別的不說,就那份風姿,嘖,真如神仙下凡一般!”
“要說風姿,”中年男子笑起來:“都說滿朝文武好眼福,王爺和蔣相都是神仙一般的人物,京城閒人小報還特意品評過,說是王爺風姿天成,勝在美而貴,蔣相天姿雖略差,可氣質略比王爺清華幾分,竟是不分伯仲!”滿桌的新科進士都笑起來。
“咱們接著說蔣相,蔣相修的是慎獨功夫,私德極好,半分毛病也挑不出!”
“聽說蔣府那一雙兒女是蔣相當年在北邊的私生……”
“噓!”中年男子急忙示意說話的進士噤聲:“這是亂傳的混話,往後可千萬別再提一個半個字,你聽我說就知道了,這一雙兒女,是蔣相自北邊返京那年在路上收養的一對雙生子,兒子蔣大郎自小和福寧親王府世子一處跟蔣相讀書,蔣相和王爺雖勢如水火,可蔣大郎和世子爺卻好的……聽說還結拜過,這個也就算了,也就是前幾天,官家做主,剛把那個女孩兒,就是蔣大娘子定給了福寧親王世子,過幾天就該下定禮了,你說說,這對雙生子是能隨便議論的?”席間一片驚訝聲,中年男子嘿笑道:“福寧親王和蔣相勢不兩立這事,官家頭痛得很,這不,硬生生把兩人捏成了兒女親家!”
“聽說福寧親王府那位王妃,極不簡單?”
“嗯!”中年男子臉上的敬佩無法描述:“這位王妃姓李,出身勇國公府,她父親也是蔣相這般神仙一樣的人物,勇國公府當年的慘事,諸位都聽說過沒有?”席間諸人有人點頭,不過大多數人都搖了搖頭,中年男子細細說了勇國公府當年的慘事:“唉!她外婆死後,大掌柜落石下井,一個十三四歲的女孩子,擱了一般人,早就被人算計的連骨頭都沒有了,可……”中年男子說到一半打住,站起來各個窗戶門轉了一圈,回來打著哈哈道:“不說這個了,王妃是內宅女子,咱們這樣議論就太失禮了,再說,也犯了禮法。”
“說說無妨!”一桌人正聽的興起,見中年男子竟要收住話頭,急忙催道,中年男子笑著搖頭:“這就是我要跟諸位說的第二個忌諱。蔣府的哥兒姐兒不能亂說,福寧親王府的王妃,更不能亂說,這中間的緣故……我就揀能說的說說。頭一條,王妃的嫁妝,諸位只怕沒人沒聽說過吧?”滿桌的人笑著一起點頭:“這誰不知道!”
“就連這清風樓,都是王妃的產業。”中年男子指了指荷花新開、水波粼粼的湖面:“王妃嫁妝豐厚,又心善好施,如今遍布天下的義學,說是皇后娘娘,其實出銀子的是王妃,這京城就更不用說了,因為這個,在別處我不知道,在這京城,王妃極得百姓敬重,說王妃閒話,指不定就有人跟你嗆聲,這是一,二來,王妃和王爺伉儷qíng深,王爺這人又極其護短,所以,得罪了王妃,比得罪王爺更甚。其三,蔣相出自徐大學士門下,徐大學士一門三鼎甲,榜眼公娶的是蔣相嫡親胞妹,探花郎娶的是蔣相姑表妹妹,南寧郡王府小娘子,這南寧郡王府小娘子自幼和福寧王妃jiāo好,比嫡親姐妹還親,蔣相胞妹和王妃也是極好的手帕jiāo,如今統領北路軍的溫國公武爺夫人,和王妃也親如姐妹,王妃視清江侯府老夫人為母,清江侯府老夫人是徐大學士嫡親胞妹……”中年男子一通話,差點把滿桌子新科進士繞暈了:“照這麼說,這位王妃豈不是一腳踩了蔣相一派和王爺一派?”
“這個麼?”中年男子蹺起腿,神秘的笑而不答,座中有個鬍子有些花白的新科進士cha話問道:“前兒聽說浙南路馮遠靠一幅畫得了蔣相青眼,這畫到底畫的什麼?”
“這個麼……”中年男子為難的揪了揪耳垂,牙痛般咧嘴道:“諸位姑妄一聽,只當是酒後醉話,可千萬別當真!”
“你快說!快說!”諸人都眼睛放光急聲催促,中年男子上身往前探到桌子中間,壓低聲音道:“得蔣相青眼的,不是那畫,據說那畫極其一般,得蔣相青睞的,是畫上寫的一行字!”中年男子很會說話,關鍵時候停住,端杯子抿了幾口茶,見眾人都是一臉猴急,這才接著道:“是兩句舊詩:取次花叢懶回首,半緣修道半緣君!”中年男子念完,一桌子進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俱是一臉愕然。
“這事,不可細究,不可細究!哈!啊?呵呵!”中年男子gān笑幾聲:“接著說要緊事,咱們官家是百年少有的有道明君,這後宮之清靜,也是百年少有,幾位皇子公主皆季後所出。這是一,福寧親王不說了,府內就王妃一人,”
“聽說他懼內?”最年青的那個進士一臉好奇的cha了一句,中年男子嘿笑幾聲:“這個麼……王妃是先帝親自選的,這話慎言!”滿桌進士個個一臉明了彼此相望,中年男子笑著咳了一聲接著道:“諸位若要跟福寧親王親近,這後院就得當心些,若是想跟蔣相親近……”中年男子拖長聲音:“上個月新任工部員外郎何慶被發配到上京道挖銀礦的事,諸位聽說過沒有?這事知道的人都不願意多說,諸位不知道也是常qíng。這何慶是上一期進士,出身貧寒,是個孤兒,全靠妻子柳氏做繡活支撐生計,四十歲上才中了進士,熬了兩年,走了工部侍郎左權的門路,選了工部員外郎,因柳氏年過四十無比,這何慶就要休妻另娶,柳氏是個烈xing的,接了休書就遞了狀子,也不知道走了什麼門路,竟訴到了蔣相那裡,據柳氏說,她當初懷過一胎,這頭胎因為連夜趕繡活好多掙些錢準備何慶考舉人的路費,勞累太過就小產了,小產後無錢無人失於調養,身子傷的重,以致至今不能生養,如今何慶休妻另娶,她只有死路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