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頁
而此時被各個國家爭先報導的米國政府,正在米國大樓辦慶功宴。
宴會上一個個名人都端著紅酒愜意不已。
不管是政府人員,還是軍隊的人,亦或是財團界,在這場戰爭中都收穫了自己想要的利益,而且超出預期,這怎能不讓人志得意滿。
不過伊登不算,在未來的強勢進攻下,他的欽阮公司算是徹底的失敗了,連帶著之前布局的晶片公司都受到震盪。
和他同病相憐的遠不止幾人,這幾年,華國就像吃了興奮劑一樣,各種產品物美價廉,衝擊著米國本身的產業,就連高端產業也被華國吃下了不小的份額,
因為之前受到了衝擊,所以參與這場戰爭的錢就少了,少了就不能像其他人一樣獲取暴利,實在讓人鬱悶。
「嘿,先生們,別這樣,今天可是我們偉大的米國再次輝煌的時刻,你們的那些產業,遲早會回到你們手中。我敢保證,華國人看了這場戰爭,肯定已經嚇得瑟縮在家裡叫媽媽,我們不管說什麼他們都會答應的。」
這位大言不慚的是米國海軍上將,這一次不光空軍,海軍也在戰爭中表現出先,他才剛受到嘉獎,正是春風得意的時候。
聽到他這麼說,被華國衝擊了的這些人臉色總算好看了點兒。
不過想讓政府幫他們把產業拿回來,免不了要被割肉。割肉就割肉吧,總比徹底死了的好。
「華國可不是伊拉國,伊拉國國土面積不大,華國卻不一樣,就算他們的武器落後,但國土面積那麼大,隨便往哪兒一躲,我們的飛機想要把華國翻一遍都不容易。」
「華國政府難道能不管他們的人民,任憑我們的飛機肆意轟炸?放心吧,他們會權衡利弊的。」
「上將先生您說得對,華國人只要不傻,就能算這筆帳,專利技術給了我們,他們還能活,如果不給我們,伊拉國的今天就是他們的明天。」,交談的這些人想到美好的前景,全都哈哈大笑起來。
這裡沒有人認為經歷過這場戰爭後,華國還有膽氣和實力對米國說不。
他們只有屈從,而且認錯的態度還必須恭敬!
作者有話說:
第163章 宣戰
這是所有米國人的共識, 經歷了蘇國解體,又如此碾壓式的打敗了伊拉國,現在米國在這個星球上已經再無敵手。
通過這一輪震懾, 米國上上下下都堅信,對付華國,比之前對付日國差不多,都是一紙協議的事。
於是米國開始照會華國進行談判。
面對米國的來勢洶洶, 華國這邊也分成了兩派, 有人覺得現在米國實力是在太強橫,和他們硬碰硬沒有好處,還不如短暫的屈服一下, 可以爭得時間來發展。
「怎麼爭取時間,現在他們的意思再明顯不過,要把我們的高新產業全拿走,你明知道我們這些產業已經成為了引擎,帶動了多少上下游產業,一旦被拿走, 我們還有什麼, 又像以前一樣靠著老百姓辛辛苦苦做低端產業被他們躺著捲走拿走血汗錢嗎?你其心可誅!」, 有人破口大罵。
「我其心可誅?那你說怎麼辦?和米國硬碰硬?伊拉國的例子可就在眼前呢!」
「他們能打敗伊拉國,不一定能這麼輕易打敗我們,別忘了, 我們之前不是沒和米國打過, 還不是被我們灰溜溜打敗退出了亞洲。」
「他們的之前的武器能和現在相比嗎,你沒看見人家發展了信息戰, 軍隊還沒出動, 他們就鎖定了敵方的指揮系統, 徹底摧毀後對方就成了瞎子。這還怎麼打?你拿頭去和他們拼嗎?意氣用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那不是勇敢,那是把全國人民再次拖入萬丈深淵。」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今日攝於對方淫威,輕易屈服,不停的割肉流血,那我們還發展什麼,但凡有了發展,對方就來這麼一手,是不是每次都要這樣?米國不斷強大,我們卻一再媾和求存,只會一天比一天弱下去,那時候還能擺脫米國嗎,還能實現用時間換發展嗎?」
兩方都有各自的道理,吵得不可開交。
不光政府內部在吵,軍隊內部的意見也不統一,主張先稍微讓步的都是一些接觸不到華國軍事變革的人,他們基於以前的判斷,對比兩方的實力,發現如果硬碰硬,這就是一場必敗的結局,還積極進言要實行軍改,不能再以部隊的人數和傳統的武器為模式訓練,一定要實現戰爭模式的變更。
雖然兩方意見各不相同,不過別有居心的還是極少數,所有人都是真心為了華國著急。
在大家都各抒己見,爭吵不休之際,華國已經在選去參加談判的代表。
外交部肯定是要派人參加的,因為這次涉及到商業之爭,所以商務部也要選人。蕭序作為商務部的優秀代表,此次變帶領商務部和外交部一起和米國進行談判。
上面給他們的指示是,可以適當讓一點步,畢竟華國現在正是大好的發展時間,一旦陷入戰爭,就再也無法提供一個穩定和平的商業環境,一旦打仗,許多資本都會外逃,肯定會迎來一輪經濟震盪。
但如果米國得寸進尺,觸犯到了華國的根本利益,比如說像被逼著讓渡一些高附加值產業的專利技術,這是絕對不允許的。華國好不容易走到這一步,他們決不允許再回到之前。
簡單來說,上面的指示就是華國可以沒有面子,但不能沒有里子。
宴會上一個個名人都端著紅酒愜意不已。
不管是政府人員,還是軍隊的人,亦或是財團界,在這場戰爭中都收穫了自己想要的利益,而且超出預期,這怎能不讓人志得意滿。
不過伊登不算,在未來的強勢進攻下,他的欽阮公司算是徹底的失敗了,連帶著之前布局的晶片公司都受到震盪。
和他同病相憐的遠不止幾人,這幾年,華國就像吃了興奮劑一樣,各種產品物美價廉,衝擊著米國本身的產業,就連高端產業也被華國吃下了不小的份額,
因為之前受到了衝擊,所以參與這場戰爭的錢就少了,少了就不能像其他人一樣獲取暴利,實在讓人鬱悶。
「嘿,先生們,別這樣,今天可是我們偉大的米國再次輝煌的時刻,你們的那些產業,遲早會回到你們手中。我敢保證,華國人看了這場戰爭,肯定已經嚇得瑟縮在家裡叫媽媽,我們不管說什麼他們都會答應的。」
這位大言不慚的是米國海軍上將,這一次不光空軍,海軍也在戰爭中表現出先,他才剛受到嘉獎,正是春風得意的時候。
聽到他這麼說,被華國衝擊了的這些人臉色總算好看了點兒。
不過想讓政府幫他們把產業拿回來,免不了要被割肉。割肉就割肉吧,總比徹底死了的好。
「華國可不是伊拉國,伊拉國國土面積不大,華國卻不一樣,就算他們的武器落後,但國土面積那麼大,隨便往哪兒一躲,我們的飛機想要把華國翻一遍都不容易。」
「華國政府難道能不管他們的人民,任憑我們的飛機肆意轟炸?放心吧,他們會權衡利弊的。」
「上將先生您說得對,華國人只要不傻,就能算這筆帳,專利技術給了我們,他們還能活,如果不給我們,伊拉國的今天就是他們的明天。」,交談的這些人想到美好的前景,全都哈哈大笑起來。
這裡沒有人認為經歷過這場戰爭後,華國還有膽氣和實力對米國說不。
他們只有屈從,而且認錯的態度還必須恭敬!
作者有話說:
第163章 宣戰
這是所有米國人的共識, 經歷了蘇國解體,又如此碾壓式的打敗了伊拉國,現在米國在這個星球上已經再無敵手。
通過這一輪震懾, 米國上上下下都堅信,對付華國,比之前對付日國差不多,都是一紙協議的事。
於是米國開始照會華國進行談判。
面對米國的來勢洶洶, 華國這邊也分成了兩派, 有人覺得現在米國實力是在太強橫,和他們硬碰硬沒有好處,還不如短暫的屈服一下, 可以爭得時間來發展。
「怎麼爭取時間,現在他們的意思再明顯不過,要把我們的高新產業全拿走,你明知道我們這些產業已經成為了引擎,帶動了多少上下游產業,一旦被拿走, 我們還有什麼, 又像以前一樣靠著老百姓辛辛苦苦做低端產業被他們躺著捲走拿走血汗錢嗎?你其心可誅!」, 有人破口大罵。
「我其心可誅?那你說怎麼辦?和米國硬碰硬?伊拉國的例子可就在眼前呢!」
「他們能打敗伊拉國,不一定能這麼輕易打敗我們,別忘了, 我們之前不是沒和米國打過, 還不是被我們灰溜溜打敗退出了亞洲。」
「他們的之前的武器能和現在相比嗎,你沒看見人家發展了信息戰, 軍隊還沒出動, 他們就鎖定了敵方的指揮系統, 徹底摧毀後對方就成了瞎子。這還怎麼打?你拿頭去和他們拼嗎?意氣用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那不是勇敢,那是把全國人民再次拖入萬丈深淵。」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今日攝於對方淫威,輕易屈服,不停的割肉流血,那我們還發展什麼,但凡有了發展,對方就來這麼一手,是不是每次都要這樣?米國不斷強大,我們卻一再媾和求存,只會一天比一天弱下去,那時候還能擺脫米國嗎,還能實現用時間換發展嗎?」
兩方都有各自的道理,吵得不可開交。
不光政府內部在吵,軍隊內部的意見也不統一,主張先稍微讓步的都是一些接觸不到華國軍事變革的人,他們基於以前的判斷,對比兩方的實力,發現如果硬碰硬,這就是一場必敗的結局,還積極進言要實行軍改,不能再以部隊的人數和傳統的武器為模式訓練,一定要實現戰爭模式的變更。
雖然兩方意見各不相同,不過別有居心的還是極少數,所有人都是真心為了華國著急。
在大家都各抒己見,爭吵不休之際,華國已經在選去參加談判的代表。
外交部肯定是要派人參加的,因為這次涉及到商業之爭,所以商務部也要選人。蕭序作為商務部的優秀代表,此次變帶領商務部和外交部一起和米國進行談判。
上面給他們的指示是,可以適當讓一點步,畢竟華國現在正是大好的發展時間,一旦陷入戰爭,就再也無法提供一個穩定和平的商業環境,一旦打仗,許多資本都會外逃,肯定會迎來一輪經濟震盪。
但如果米國得寸進尺,觸犯到了華國的根本利益,比如說像被逼著讓渡一些高附加值產業的專利技術,這是絕對不允許的。華國好不容易走到這一步,他們決不允許再回到之前。
簡單來說,上面的指示就是華國可以沒有面子,但不能沒有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