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有經濟,沒有強有力的武力作保障,在米國眼裡不過就是可以任意欺凌的肥羊,所以之前米國沒有對華國動手,一是有蘇國存在,米國還不敢那麼囂張,二也是抱著養肥了再殺的心思,就像當初他們對日國做的一樣,一致協議就可以掏走日國大部分財富。

  局勢越來越緊張,米國對伊拉國的態度一日比一日強硬,再三照會伊拉國撤兵。

  但伊拉國卻頭鐵的很,不但沒有撤兵,反而把幾十萬的部隊和大量的裝甲坦克運到和米國同一陣營國家的邊境線上。

  甚至伊拉國的總統還揚言要徹底打敗米國。

  華國對這次的國際形勢報導的如火如荼,每天晚上的央視新聞都是大爆特爆最新進展。

  現在的華國人,家裡只要有電視機的,幾乎每天晚上都會全家守在電視機面前,而且大家必定會看的節目便是央視新聞。

  在新聞的報導下,米國和伊拉國之間一觸即發的氛圍幾乎引發了全民討論。

  宋寶珠和蕭序難得的休息日,出去放鬆,就聽見有人在說現在的國際形勢。

  「唉,我看我們的好日子又要到頭了,好不容易太平幾年,大家都能掙著錢吃好穿好了,又引來了惡鬼。」

  「你這話說的不對吧,要打仗的不是米國和伊拉國嗎,和我們有什麼關係?」,他對面的友人表示不理解,國際局勢緊張,但華國還是太太平平的,所以他的神情不見緊張。

  他朋友咂一聲,「你想的太淺了,你看看米國以前乾的那些事,遠的不說,就說日國,你知道一紙協議讓日國變成了什麼樣嗎?」

  這人明顯不怎麼太關心政治,而且米國和日國的協議還是十年前的事,那時候家裡條件不富裕,連孩子都吃不飽飯,他一門心思賺錢,哪裡會關心這些,於是虛心請教對面的朋友。

  他朋友便把前因後果詳細地給他講了。

  這人聽了目瞪口呆:「米國竟然如此霸道?」,日國在划過人的心目中是很發達的,接觸到的那些日國客戶以前到話過來都是趾高氣揚,不過這幾年,日國好像在華國的影響小了很多,大家都紛紛用上了國產的產品。

  「不是,米國要簽這樣的協議,日國就同意了?」

  「不同意能怎麼辦呢,連軍事自主權都沒有。」,他朋友唏噓一聲,「別看我們華國現在發展的不錯,可是照這樣的情況下去,我們國家很危險啊。」

  這人便道:「那也不一定,也許米國打不贏呢,畢竟伊拉國的實力不弱。」,那些軍隊和武器數目擺出來,的確很能鎮懾人,坦克大炮的數目加起來,說是鋼鐵洪流都不為過。

  「難。」

  宋寶珠和蕭序對視一眼,這人對時事的觀察的確洞若觀火,他們是基於已有的信息推演出米國和伊拉國的戰爭會一邊倒,米國會完完全全的碾壓伊拉國。這人什麼信息都不知道,卻能看得一清二楚,的確非常了不起,而且他對局勢的發展也敏銳的驚人,在大多數華國人都覺得與自己無關的時候,就能提前察覺到自身的危機。

  蕭序沖宋寶珠說道:「果然,民間能人無數。」,不過他們現在也不好告訴這位憂心忡忡地有識之士,華國遠沒有他擔憂的那麼危險。

  如此動盪的局勢又過了一個多月,終於,在伊拉國堅決不撤軍,甚至有隱隱進攻的趨勢下,米國悍然對伊拉國宣戰。

  這一仗,打得全世界為之驚懼。

  伊拉國調派了近六十萬軍隊,全國動員一百二十萬兵力,而以米國為首的西方聯軍則派出上千架飛機,用航母運送軍需後勤,二十多萬的軍隊逼近海灣。

  從兵力和武器數量的多少來看,以米國為首的西方聯軍根本比不上伊拉國,按照傳統戰爭方式,這一仗伊拉國就算打不贏,至少也能和米國進行到拉鋸戰。

  可結果卻令全世界都瞠目結舌。

  戰爭序幕拉開,米國出動上千架軍機飛過伊拉國上空,炸彈如飛雨般落下,數百枚戰俘□□,防空飛彈不斷炸響,伊拉國的首都硝煙與轟鳴齊飛,被戰火照的徹夜通明。

  聯軍憑藉空戰和信息戰優勢迅速占據戰爭主導權,一拉過的軍事設施,通訊設施,電視台電報悉數被摧毀,伊拉國軍隊像活靶子一樣傷亡慘重。

  半個月後,伊拉國表示願意有條件的議和,但米國拒絕。再次對伊拉國本土發起進攻,聯軍先進的偵查和制導武器鎖定了伊拉國的重要設施。

  還停留在傳統陸地站階段的伊拉國毫無招架之力,節節敗退。

  最後這場大戰歷時近四十天,伊拉國全程被碾壓,全線潰敗。

  戰果出來,米國112人陣亡,421人受傷,其他聯軍共損傷兩千多人,整場戰爭軍需耗資七百多億米元。

  而伊拉國傷亡人數十二萬,十一萬人被俘,近一萬坦克,裝甲,火炮,艦船被毀,戰損超過兩千多億米元,只剩下一個滿目瘡痍的破敗國家。

  而米國等西方聯軍通過此次出戰,掌握了海灣的石油控制權,軍需耗資全由聯軍平攤,這一仗戰爭被世界各國爭先報導,新聞標題一篇比一篇更奪人眼目,聳人聽聞。

  幾乎所有的國家都認為這場戰爭改變了傳統戰爭的模式和歷史,使米國成為了當今世界上名副其實的唯一超級大國,在戰爭中表現出的領導力成功讓西方世界俯首,更令其他國家驚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