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頁
雲清瀾看著那些滿含勃勃生機和活力的人們,連日來淤積心頭的憂鬱才些微地消散幾分。
正此時,耳邊突然飄進兩道此即彼伏的爭論聲。
「獨飲杯中酒,等閒月下人,我這兩句哪裡寫的不好,季念之,你居然敢笑話我!」街邊,一個約莫十四五歲的少年正手握狼毫,沖另一個看著比他小了幾分的少年不服氣地叫嚷。
被喚做季念之的少年聞言就逐一向他解釋:「你前面這句,獨飲杯中酒,講的是月下獨酌,突出的是潔身自好的清高孤寂,可後面這句,等閒月下人,卻又成了等閒之人,你既要清高,又覺得等閒,那你到底是等閒,還是不等閒呢?」
少年被季念之一番話問住,憋紅了臉地又叫道:「你管我等閒不等閒!裝模作樣,就算肚子裡有幾滴墨,你也依舊是衡蕪山中出來的小蠻子!」
少年話音剛落,季念之就當即地沉了臉,季念之站在原地不說話,那少年就也覺出自己是說了過分的話,可卻又抹不開面子道歉,於是站在原地憋了半天,才又扯著季念之的袖口道:「那這樣,你,你教我!你教會我,就說明我剛才說的不對!」
三言兩語,雲清瀾就聽明白了過來:原來是季家的後人。
如今季知方身死,可他的這些族人卻也終於如願離開了毒盤霧繞的衡蕪山,儘管今日的殷都或許還並不算得上是這些季家後人的故鄉,但十年百年後,一切卻也並未可知。
二人又路過一處布告欄。
布告欄前人頭攢動,雲清瀾站在遠處,就隱隱看見那欄上文書露出一角明黃。
布告公文,不同的顏色昭示著不同的公文出處,白色為普通縣衙布告,藍色為州郡太守頒布的布告,至於黃色,則意指為由皇帝直接下發落印的布告。
既是由皇帝親自發布的公告,那其間涉及人事,就必定是足以震動天下的大事,只是如今這大胤立朝不過月余,什麼事竟還值得大胤皇帝親自下詔頒書?
雲清瀾走到近前,只見那布告欄上左右共布有兩份詔書,其中右側詔書為大胤與達臘的兩國盟約,而左側則畫了一副男子肖像,下書一段極其簡短的話:
「大胤太子秦朝楚,忤逆犯上,居心不良,朕現將其貶為庶民,由六皇子秦朝禹任太子之位,且從今起,將庶民秦朝楚驅逐出境,終身不得再入大胤。」
這詔書言簡意駭,其上因由不詳,結果倒寫的清楚,秦朝楚被逐出大胤,以後是生是死,其言其行就都跟大胤再沒什麼關係。
周圍響起窸窸窣窣的議論聲:
「咱們陛下這豈不是卸磨殺驢?那達臘王前腳剛走,後腳就把太子給換了?」
「可不是麼!聽說這種詔書一旦下來,被驅逐之人就一刻都不能再在境內呆,我聽說秦朝楚是昨晚連夜出得殷都,就跟達臘王前後腳!」
「快小聲點!陛下的家事哪輪得到我們說?不過我看那秦朝楚面相兇狠,他當了十幾年質子,就這樣都還能把武朝給弄沒,指不定是什麼心狠手辣的人!咱們現在的這個太子我見過幾次,心地善良常給人施粥,日後定是個好君主!」
周遭百姓的議論聲此起彼伏,可後面他們再說什麼,雲清瀾就大多已聽不進去了。
而這邊,為了保護留在殷都的翰達魯,赤金察將身邊帶來的大部分人手都留在了殷都,自己則帶著一支幾十人的精銳小隊踏上返程,他們一路疾馳到衡蕪山附近,卻又忽然在一片沙塵中看見一個瘦削挺拔的身影。
「太子殿下?」赤金察一愣。
「原來是達臘王。」秦朝楚轉過身來,看著面露驚愕的赤金察,淡笑一聲,「竟會在這裡碰到達臘王,倒是巧了。」
巧嗎?
赤金察狐疑地向周邊兩側看了看:六月炎熱,大旱之中這衡蕪山下就連草木都呈枯萎之象,方圓百里更是什麼都沒有,這秦朝楚來這裡做什麼?
不等赤金察應聲,秦朝楚就又繼續道:「既如此有緣,正巧在下近日又打算娶親,達臘路途偏遠,想來到時候達臘王也抽不出空前來參加,不如在下就也趁這個機會,厚著臉皮向達臘王討要一份賀禮。」
秦朝楚話說的奇怪,可乍一聽卻也叫人挑不出什麼毛病,故而赤金察愣了片刻,就又笑道:「太子殿下客氣!既是太子殿下的喜事,那本王豈有不賀之理?只是如今輕裝簡行,本王身上所帶財物不多,怕是配不上太子殿下的身份。」
「達臘王坐擁一方天下,光是這份心意就價逾千金。」卻聽秦朝楚不甚在意道,「至於送什麼,也都是其次。」
「說的是。」赤金察點點頭,「那太子殿下想要什麼?只要是本王給得起的,太子殿下放心提便是!」
「達臘王當然給得起,」說到這裡,秦朝楚忽而嘴角一勾,「在下想要你的——人頭。」
···
雲清瀾策馬飛馳在殷都城外。
秦朝楚臨走之前對笛靈說的最後一句話是:所有人都要她去成全天下人,可誰來成全她?
翰達魯被當作質子留在殷都,可同先前秦朝楚赴武為質的情況不一樣的是,當時的秦朝楚不過是秦雄膝下的一個嫡皇子,而翰達魯,則是真正要繼承達臘王位的王子,一旦赤金察身死,翰達魯即可就會被擁護為王。
達臘凶蠻,大胤留翰達魯為質是明擺在檯面上的牽制,而作為交換和承諾,大胤除了給予他們一定的糧草助其度過災年外,還與其簽訂了兩國君民和睦的友好條約。
正此時,耳邊突然飄進兩道此即彼伏的爭論聲。
「獨飲杯中酒,等閒月下人,我這兩句哪裡寫的不好,季念之,你居然敢笑話我!」街邊,一個約莫十四五歲的少年正手握狼毫,沖另一個看著比他小了幾分的少年不服氣地叫嚷。
被喚做季念之的少年聞言就逐一向他解釋:「你前面這句,獨飲杯中酒,講的是月下獨酌,突出的是潔身自好的清高孤寂,可後面這句,等閒月下人,卻又成了等閒之人,你既要清高,又覺得等閒,那你到底是等閒,還是不等閒呢?」
少年被季念之一番話問住,憋紅了臉地又叫道:「你管我等閒不等閒!裝模作樣,就算肚子裡有幾滴墨,你也依舊是衡蕪山中出來的小蠻子!」
少年話音剛落,季念之就當即地沉了臉,季念之站在原地不說話,那少年就也覺出自己是說了過分的話,可卻又抹不開面子道歉,於是站在原地憋了半天,才又扯著季念之的袖口道:「那這樣,你,你教我!你教會我,就說明我剛才說的不對!」
三言兩語,雲清瀾就聽明白了過來:原來是季家的後人。
如今季知方身死,可他的這些族人卻也終於如願離開了毒盤霧繞的衡蕪山,儘管今日的殷都或許還並不算得上是這些季家後人的故鄉,但十年百年後,一切卻也並未可知。
二人又路過一處布告欄。
布告欄前人頭攢動,雲清瀾站在遠處,就隱隱看見那欄上文書露出一角明黃。
布告公文,不同的顏色昭示著不同的公文出處,白色為普通縣衙布告,藍色為州郡太守頒布的布告,至於黃色,則意指為由皇帝直接下發落印的布告。
既是由皇帝親自發布的公告,那其間涉及人事,就必定是足以震動天下的大事,只是如今這大胤立朝不過月余,什麼事竟還值得大胤皇帝親自下詔頒書?
雲清瀾走到近前,只見那布告欄上左右共布有兩份詔書,其中右側詔書為大胤與達臘的兩國盟約,而左側則畫了一副男子肖像,下書一段極其簡短的話:
「大胤太子秦朝楚,忤逆犯上,居心不良,朕現將其貶為庶民,由六皇子秦朝禹任太子之位,且從今起,將庶民秦朝楚驅逐出境,終身不得再入大胤。」
這詔書言簡意駭,其上因由不詳,結果倒寫的清楚,秦朝楚被逐出大胤,以後是生是死,其言其行就都跟大胤再沒什麼關係。
周圍響起窸窸窣窣的議論聲:
「咱們陛下這豈不是卸磨殺驢?那達臘王前腳剛走,後腳就把太子給換了?」
「可不是麼!聽說這種詔書一旦下來,被驅逐之人就一刻都不能再在境內呆,我聽說秦朝楚是昨晚連夜出得殷都,就跟達臘王前後腳!」
「快小聲點!陛下的家事哪輪得到我們說?不過我看那秦朝楚面相兇狠,他當了十幾年質子,就這樣都還能把武朝給弄沒,指不定是什麼心狠手辣的人!咱們現在的這個太子我見過幾次,心地善良常給人施粥,日後定是個好君主!」
周遭百姓的議論聲此起彼伏,可後面他們再說什麼,雲清瀾就大多已聽不進去了。
而這邊,為了保護留在殷都的翰達魯,赤金察將身邊帶來的大部分人手都留在了殷都,自己則帶著一支幾十人的精銳小隊踏上返程,他們一路疾馳到衡蕪山附近,卻又忽然在一片沙塵中看見一個瘦削挺拔的身影。
「太子殿下?」赤金察一愣。
「原來是達臘王。」秦朝楚轉過身來,看著面露驚愕的赤金察,淡笑一聲,「竟會在這裡碰到達臘王,倒是巧了。」
巧嗎?
赤金察狐疑地向周邊兩側看了看:六月炎熱,大旱之中這衡蕪山下就連草木都呈枯萎之象,方圓百里更是什麼都沒有,這秦朝楚來這裡做什麼?
不等赤金察應聲,秦朝楚就又繼續道:「既如此有緣,正巧在下近日又打算娶親,達臘路途偏遠,想來到時候達臘王也抽不出空前來參加,不如在下就也趁這個機會,厚著臉皮向達臘王討要一份賀禮。」
秦朝楚話說的奇怪,可乍一聽卻也叫人挑不出什麼毛病,故而赤金察愣了片刻,就又笑道:「太子殿下客氣!既是太子殿下的喜事,那本王豈有不賀之理?只是如今輕裝簡行,本王身上所帶財物不多,怕是配不上太子殿下的身份。」
「達臘王坐擁一方天下,光是這份心意就價逾千金。」卻聽秦朝楚不甚在意道,「至於送什麼,也都是其次。」
「說的是。」赤金察點點頭,「那太子殿下想要什麼?只要是本王給得起的,太子殿下放心提便是!」
「達臘王當然給得起,」說到這裡,秦朝楚忽而嘴角一勾,「在下想要你的——人頭。」
···
雲清瀾策馬飛馳在殷都城外。
秦朝楚臨走之前對笛靈說的最後一句話是:所有人都要她去成全天下人,可誰來成全她?
翰達魯被當作質子留在殷都,可同先前秦朝楚赴武為質的情況不一樣的是,當時的秦朝楚不過是秦雄膝下的一個嫡皇子,而翰達魯,則是真正要繼承達臘王位的王子,一旦赤金察身死,翰達魯即可就會被擁護為王。
達臘凶蠻,大胤留翰達魯為質是明擺在檯面上的牽制,而作為交換和承諾,大胤除了給予他們一定的糧草助其度過災年外,還與其簽訂了兩國君民和睦的友好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