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半年了,七千以上的價格這是頭一次出現。
八千八和八千就差八百塊,行吧,從一萬塊講到八千八,整整便宜了一千二,算是比較成功的一次講價了,如果面前的賣家不表現的這麼高興就更完美了。
林二少、姜露和林年年最近這兩個月在照相館的分紅都存在銀行里,但這些不足以支付房款,林二少兌換了一半的美金,拿了年年存錢罐里的錢,還有他和老婆放在家裡的存款,這才湊夠房款。
簽合同買房過戶那一天,林二少帶著劉老爺子和強子一起,買家那邊也帶了人,除了買賣雙方,中間拉線牽橋的街道辦幹部也在。
先看存摺,再簽合同,轉完一半的款之後,辦過戶手續,過戶手續辦完再轉剩下那一半的房款。
談價三分鐘,辦手續一整天。
房子登記寫的是三個人的名字,出大頭的林年年是第一個,後面是姜露,再後面是林二少。
晚上六點半,照相館還沒有關門,不光姜父在這兒,姜露和林年年也都在這裡等著。
姜父剛開始對小兩口把所有的錢拿出來買房這事兒是不太同意的,因為家裡有一套房子,又不是住不開,不帶這麼霍霍錢的。
但老連長說的也對,倆孩子手裡松,不在買房上霍霍錢,也會在別處霍霍,與其花在別處,還不如拿來買房,房子起碼不會跑,降價也不會降到哪裡去。
而且那套房子的確是漂亮又敞亮,又在西城,離結婚照相館只有四站路,上下班方便,和服裝廠家屬樓這邊距離稍微遠點兒。
姜露激動了一整天了,並非因為這是她們的第一套房產,而是因為這將是她有生以來做過的最成功的一筆投資,哪怕投資占比只有四分之一,但是將近萬倍的增值呢,看誰以後還敢說她是笨蛋美人。
林年年的歡喜是因為新家離她嚮往的學校很近。
作者有話說:
晚安,明天見~
第43章
北邊的三間正房, 中間是客廳,左右兩邊各一間臥室,因為有兩層台階的緣故, 並不適合給姜父住,林二少和姜露住在左側的臥室,林年年住在右側的臥室。
姜父和劉老爺子住東廂房,剛好一人一間,西廂房一間是強子的臥室, 一間做為林年年的書房。
南面的三間房, 一間作為雜物間, 一間作為浴室, 還有一間收拾出來預備給將來的保姆阿姨住。
規劃好之後, 林二少才開始往裡添置,首先是東廂房需要再添加一張床, 客廳需要把原來的紅木桌椅撤掉, 改換成一整套的沙發和茶几,書房因為是給女兒準備的, 所以桌椅也要去木匠那裡訂做, 換成小孩子用的高度……
添置家具再加上打掃衛生,搬家已經是三月下旬的事情了。
強子不用說,肯定要跟著他們走,但劉老爺子這兒卻是不太願意。
「我在這兒住得好好的就不跟過去了,再說這裡離照相館還近一站路呢,我還折騰什麼。」
老薑那是跟著女兒女婿住, 強子是過來工作的, 還得用三輪車接送老薑, 當然也得跟過去, 他跟著過去算什麼。
林二少指定不能把劉伯伯一個人留在這兒,人多才熱鬧嘛,而且劉伯伯一個人光吃飯都是問題。
「我把您的房間都準備好了,就在我爸房間隔壁,我還給你們準備了躺椅和小茶桌,方便你們喝茶聊天。再說了,我從濱海回來的時候,劉營長還托我好好照顧您呢,我要是把您一個人留在這兒,全家跑到另一個地方去住,那還算照顧您嗎?」
一套說法不起作用,林二少就果斷換了另一套:「讓您搬過去,主要還是考慮到我爸和強子,他們倆單獨上下班,我實在放不心不下,還得勞煩您多操操心。」
岳父再怎麼要強,腿腳畢竟是不方便,強子呢,帶著助聽器也只能聽到近距離的聲音,上下班騎三輪車必須得有人在後面提醒。
如果劉伯伯不能跟著去的話,那要麼是他再招人,要麼就得租車上班,總歸是不方便。
劉老爺子嘆了口氣,小兩口買房的時候他還真沒想過搬家的事兒,只覺得那套小院又漂亮又敞亮,住在那套院子裡肯定比住樓房舒服,只是……孩子們來看他怎麼辦。
他住在年年的房子裡,不會覺得不自在,但孩子們肯定不好意思上門去別人家看他。
「我倒覺得您不能做常住的打算,不是不歡迎您,而是您現在每個月也能拿百分之十的分紅,將來如果開分店,您去主持分店的話分紅可以調到百分之二十,錢留著又不能生錢,銀行利率那麼低。我看您也挺喜歡這種小四合院的,您先在我這兒馬馬虎虎住上一年,等明年你也在這兒買上一套不就得了。」
「所以您別先擔心孩子們來不來看您,您三個孩子都是當兵的,一年到頭也沒幾天的假,您爭取一年換房,沒換房的這一年先湊合在我們這住著。」林二少努力遊說道。
現在買什麼都不如買房子,買樓房不如買四合院,發財的機會走過路過不可錯過。
劉老爺子差點被繞進去了:「我又不缺房,買什麼房子。」
「您是有房子,兩室一廳的房子,萬一您的三個孩子都拖家帶口回來看您,他們怎麼住?一家住臥室,一家在客廳打地鋪,另一家總不能跑到過個道里去睡吧,所以還是得買房。今年咱們就先定個小目標,您呢,年底的時候買套小四合院,我呢,再買套大四合院。」
八千八和八千就差八百塊,行吧,從一萬塊講到八千八,整整便宜了一千二,算是比較成功的一次講價了,如果面前的賣家不表現的這麼高興就更完美了。
林二少、姜露和林年年最近這兩個月在照相館的分紅都存在銀行里,但這些不足以支付房款,林二少兌換了一半的美金,拿了年年存錢罐里的錢,還有他和老婆放在家裡的存款,這才湊夠房款。
簽合同買房過戶那一天,林二少帶著劉老爺子和強子一起,買家那邊也帶了人,除了買賣雙方,中間拉線牽橋的街道辦幹部也在。
先看存摺,再簽合同,轉完一半的款之後,辦過戶手續,過戶手續辦完再轉剩下那一半的房款。
談價三分鐘,辦手續一整天。
房子登記寫的是三個人的名字,出大頭的林年年是第一個,後面是姜露,再後面是林二少。
晚上六點半,照相館還沒有關門,不光姜父在這兒,姜露和林年年也都在這裡等著。
姜父剛開始對小兩口把所有的錢拿出來買房這事兒是不太同意的,因為家裡有一套房子,又不是住不開,不帶這麼霍霍錢的。
但老連長說的也對,倆孩子手裡松,不在買房上霍霍錢,也會在別處霍霍,與其花在別處,還不如拿來買房,房子起碼不會跑,降價也不會降到哪裡去。
而且那套房子的確是漂亮又敞亮,又在西城,離結婚照相館只有四站路,上下班方便,和服裝廠家屬樓這邊距離稍微遠點兒。
姜露激動了一整天了,並非因為這是她們的第一套房產,而是因為這將是她有生以來做過的最成功的一筆投資,哪怕投資占比只有四分之一,但是將近萬倍的增值呢,看誰以後還敢說她是笨蛋美人。
林年年的歡喜是因為新家離她嚮往的學校很近。
作者有話說:
晚安,明天見~
第43章
北邊的三間正房, 中間是客廳,左右兩邊各一間臥室,因為有兩層台階的緣故, 並不適合給姜父住,林二少和姜露住在左側的臥室,林年年住在右側的臥室。
姜父和劉老爺子住東廂房,剛好一人一間,西廂房一間是強子的臥室, 一間做為林年年的書房。
南面的三間房, 一間作為雜物間, 一間作為浴室, 還有一間收拾出來預備給將來的保姆阿姨住。
規劃好之後, 林二少才開始往裡添置,首先是東廂房需要再添加一張床, 客廳需要把原來的紅木桌椅撤掉, 改換成一整套的沙發和茶几,書房因為是給女兒準備的, 所以桌椅也要去木匠那裡訂做, 換成小孩子用的高度……
添置家具再加上打掃衛生,搬家已經是三月下旬的事情了。
強子不用說,肯定要跟著他們走,但劉老爺子這兒卻是不太願意。
「我在這兒住得好好的就不跟過去了,再說這裡離照相館還近一站路呢,我還折騰什麼。」
老薑那是跟著女兒女婿住, 強子是過來工作的, 還得用三輪車接送老薑, 當然也得跟過去, 他跟著過去算什麼。
林二少指定不能把劉伯伯一個人留在這兒,人多才熱鬧嘛,而且劉伯伯一個人光吃飯都是問題。
「我把您的房間都準備好了,就在我爸房間隔壁,我還給你們準備了躺椅和小茶桌,方便你們喝茶聊天。再說了,我從濱海回來的時候,劉營長還托我好好照顧您呢,我要是把您一個人留在這兒,全家跑到另一個地方去住,那還算照顧您嗎?」
一套說法不起作用,林二少就果斷換了另一套:「讓您搬過去,主要還是考慮到我爸和強子,他們倆單獨上下班,我實在放不心不下,還得勞煩您多操操心。」
岳父再怎麼要強,腿腳畢竟是不方便,強子呢,帶著助聽器也只能聽到近距離的聲音,上下班騎三輪車必須得有人在後面提醒。
如果劉伯伯不能跟著去的話,那要麼是他再招人,要麼就得租車上班,總歸是不方便。
劉老爺子嘆了口氣,小兩口買房的時候他還真沒想過搬家的事兒,只覺得那套小院又漂亮又敞亮,住在那套院子裡肯定比住樓房舒服,只是……孩子們來看他怎麼辦。
他住在年年的房子裡,不會覺得不自在,但孩子們肯定不好意思上門去別人家看他。
「我倒覺得您不能做常住的打算,不是不歡迎您,而是您現在每個月也能拿百分之十的分紅,將來如果開分店,您去主持分店的話分紅可以調到百分之二十,錢留著又不能生錢,銀行利率那麼低。我看您也挺喜歡這種小四合院的,您先在我這兒馬馬虎虎住上一年,等明年你也在這兒買上一套不就得了。」
「所以您別先擔心孩子們來不來看您,您三個孩子都是當兵的,一年到頭也沒幾天的假,您爭取一年換房,沒換房的這一年先湊合在我們這住著。」林二少努力遊說道。
現在買什麼都不如買房子,買樓房不如買四合院,發財的機會走過路過不可錯過。
劉老爺子差點被繞進去了:「我又不缺房,買什麼房子。」
「您是有房子,兩室一廳的房子,萬一您的三個孩子都拖家帶口回來看您,他們怎麼住?一家住臥室,一家在客廳打地鋪,另一家總不能跑到過個道里去睡吧,所以還是得買房。今年咱們就先定個小目標,您呢,年底的時候買套小四合院,我呢,再買套大四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