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頁
她不自覺便思緒悠長,好似回到很多年前,她剛從參道堂結業,在聞道學宮漫無目的地擇課,每門課都要聽一聽適不適合自己,恰被經過迴廊的元讓卿望見,朝她招招手。
她走過去,元讓卿神色嚴肅地打量了她一會兒,問她,你是沈如晚,是不是?先前我在木行道法課上見過你,你的天資不錯,若你想學下去,我便收你為徒。
世間道法萬千,樣樣玄妙非常,讓人心醉神迷,她偏愛用劍,可木行道法卻總能叫她沉迷忘我。名師找上門,她想也不想便應了。
如今回想,元讓卿主動來收徒,除了看重她天資之外,也因為她姓沈。
沈珉也姓沈,還是師尊的孫女。
說來也怪,從前她又恨又怨,只覺有些人和事是永遠無法原諒的,可這麼多年過去了,如今回想這些已死的人,她卻又剩下那麼多不舍,想起他們的好。
沈如晚沉默了片刻,望著沈珉說,「當初師尊收我為徒,是在我從參道堂結業、升入聞道學宮之後,我若要收徒,徒弟自然也要和我當初水平差不多。」
沈珉露出些失望之色來。
「我不日便要遠行,不在蓬山久留,下次回來不知是什麼時候。」沈如晚淡淡地說,「既然你已拜入宗門,便按部就班地去參道堂上課,入了門才知道究竟喜歡什麼。」
「若我回來的時候,你還沒拜入別人的門下,我就收你為徒好了。」她說。
沈珉又驚又喜,「真的。」
沈如晚凝神望著這張有些稚嫩的面龐,不知怎麼的,分明沒那麼相似的,可這張臉竟和很多年前那張嚴肅正色望著她、讓她「修身修心、神通並行,仙途綿長,始於足下」的臉重合了起來,宛若經年夢影。
「真的。」她頷首,語氣隱有悵惘,「去了蓬山好好學吧。」
「——仙途綿長,始於足下,你才剛入門呢。」
第132章 待浮花浪蕊俱盡(四)
無論什麼時候, 參道堂都是蓬山最熱鬧的地方,一批又一批弟子來了又去,永遠熙熙攘攘、充滿活力。
而在參道堂門外, 也總有不少年紀稍長的弟子等在外面, 不住地張望著時間, 等遠山的鐘聲敲響。
「唉,這師姐可真是不好當, 這也要操心、那也要操心, 簡直是多了個孩子出來。」等的無聊了,有幾個相熟的弟子互相搭話, 半真半假地抱怨,「若不是師尊命我帶他,我才不願費這功夫。」
「你嘴上這麼說, 可實際上誰還不知道你對你師弟有多關照?」熟人笑她, 「還不是和我們一樣來這裡等著參道堂罷課?你比我更上心,我上次還說呢, 你師弟遇見你這樣負責的師姐,實在是他的福氣。」
起初抱怨的修士有幾分被戳穿的羞惱, 「既然是師尊的吩咐, 我自然得上心,總算對得起彼此就是了。」
幾個相熟的弟子被她引得一陣笑,一時間,參道堂外的氣氛也如這輕快的笑聲一般,就連周圍不認識他們的修士也看了過去,或嗔或笑, 皆成一景, 恰映春光。
沈如晚佇立在水邊合抱粗的垂柳下, 不遠不近地望著參道堂外嬉笑的小弟子們,莫名生出一種惆悵來。
從前與同伴談笑打鬧的日子,早已離她遠去了。
她再也不會半煩躁半負責耐心地在參道堂外等師弟課罷歸來,帶他去百味塔找七姐開小灶蹭飯吃,也不會再有相熟的同門對她嬉笑打趣,與她揮斥方遒、口無遮攔地說起未來,眼中心中都是璀璨星火。
她一直在往前走,而過去留在了過去,早晚有一天褪色黯淡,再也想不起來。
「——想什麼呢?」
一枝翠綠的柳條伸到她面前,上下搖了搖,好似一截短短的尾巴。
沈如晚偏過頭望去,曲不詢拈著一截楊柳枝,微微垂首望著她,唇邊一點笑意。
三月陽春,他與煙柳畫橋俱是勝景。
可偏偏沈如晚是個不動聲色的冷情人。
「沒想什麼,出神罷了。」她垂下了眼瞼,神色淡淡的,「既然你來了,那就走吧。」
曲不詢凝神望著她,見她神色無波無瀾,半點不為所動的模樣,無端嘆了口氣,懶洋洋地收回那截楊柳枝,卷在指間把玩,「我算是明白了,當初為什麼誰也不知道沈師妹心悅我。」
沈如晚睨他。
「別說你我無緣相見,我猜,就算當初你我有幸相逢,我也多半猜不出眼前這位沈師妹居然對我一見傾心、傾慕已久。」曲不詢慢悠悠地搖了搖頭,半真半假地嘆氣,「只怕任誰也想不到,沈師妹在我面前這麼冷淡疏離、半點也不客氣,居然心裡有我。」
沈如晚聽他說得唉聲嘆氣,好似十分可憐,沒忍住,唇角也翹了起來。
偏偏她又要挑著眉毛,仿佛橫眉冷對一般,不冷不熱地瞥著曲不詢,「是了,倘若我早就和長孫師兄認得,只怕永遠也入不得長孫師兄的眼,誰叫師兄當年意氣風流,又怎麼看得上我?」
曲不詢一頓。
「那你可就錯了。」他意味莫名地說,「我若是喜歡誰,絕不會藏著掖著,總要叫她明白我的心意,給我一個明確的答案,不然,我如何能甘心?」
沈如晚不作聲。
她微微偏過頭不去看他,語氣似笑非笑的,「是麼?你只要一個明確的答案便夠了?拒絕也行嗎?那先前是誰對我說,你想要的就一定要得到?」
她走過去,元讓卿神色嚴肅地打量了她一會兒,問她,你是沈如晚,是不是?先前我在木行道法課上見過你,你的天資不錯,若你想學下去,我便收你為徒。
世間道法萬千,樣樣玄妙非常,讓人心醉神迷,她偏愛用劍,可木行道法卻總能叫她沉迷忘我。名師找上門,她想也不想便應了。
如今回想,元讓卿主動來收徒,除了看重她天資之外,也因為她姓沈。
沈珉也姓沈,還是師尊的孫女。
說來也怪,從前她又恨又怨,只覺有些人和事是永遠無法原諒的,可這麼多年過去了,如今回想這些已死的人,她卻又剩下那麼多不舍,想起他們的好。
沈如晚沉默了片刻,望著沈珉說,「當初師尊收我為徒,是在我從參道堂結業、升入聞道學宮之後,我若要收徒,徒弟自然也要和我當初水平差不多。」
沈珉露出些失望之色來。
「我不日便要遠行,不在蓬山久留,下次回來不知是什麼時候。」沈如晚淡淡地說,「既然你已拜入宗門,便按部就班地去參道堂上課,入了門才知道究竟喜歡什麼。」
「若我回來的時候,你還沒拜入別人的門下,我就收你為徒好了。」她說。
沈珉又驚又喜,「真的。」
沈如晚凝神望著這張有些稚嫩的面龐,不知怎麼的,分明沒那麼相似的,可這張臉竟和很多年前那張嚴肅正色望著她、讓她「修身修心、神通並行,仙途綿長,始於足下」的臉重合了起來,宛若經年夢影。
「真的。」她頷首,語氣隱有悵惘,「去了蓬山好好學吧。」
「——仙途綿長,始於足下,你才剛入門呢。」
第132章 待浮花浪蕊俱盡(四)
無論什麼時候, 參道堂都是蓬山最熱鬧的地方,一批又一批弟子來了又去,永遠熙熙攘攘、充滿活力。
而在參道堂門外, 也總有不少年紀稍長的弟子等在外面, 不住地張望著時間, 等遠山的鐘聲敲響。
「唉,這師姐可真是不好當, 這也要操心、那也要操心, 簡直是多了個孩子出來。」等的無聊了,有幾個相熟的弟子互相搭話, 半真半假地抱怨,「若不是師尊命我帶他,我才不願費這功夫。」
「你嘴上這麼說, 可實際上誰還不知道你對你師弟有多關照?」熟人笑她, 「還不是和我們一樣來這裡等著參道堂罷課?你比我更上心,我上次還說呢, 你師弟遇見你這樣負責的師姐,實在是他的福氣。」
起初抱怨的修士有幾分被戳穿的羞惱, 「既然是師尊的吩咐, 我自然得上心,總算對得起彼此就是了。」
幾個相熟的弟子被她引得一陣笑,一時間,參道堂外的氣氛也如這輕快的笑聲一般,就連周圍不認識他們的修士也看了過去,或嗔或笑, 皆成一景, 恰映春光。
沈如晚佇立在水邊合抱粗的垂柳下, 不遠不近地望著參道堂外嬉笑的小弟子們,莫名生出一種惆悵來。
從前與同伴談笑打鬧的日子,早已離她遠去了。
她再也不會半煩躁半負責耐心地在參道堂外等師弟課罷歸來,帶他去百味塔找七姐開小灶蹭飯吃,也不會再有相熟的同門對她嬉笑打趣,與她揮斥方遒、口無遮攔地說起未來,眼中心中都是璀璨星火。
她一直在往前走,而過去留在了過去,早晚有一天褪色黯淡,再也想不起來。
「——想什麼呢?」
一枝翠綠的柳條伸到她面前,上下搖了搖,好似一截短短的尾巴。
沈如晚偏過頭望去,曲不詢拈著一截楊柳枝,微微垂首望著她,唇邊一點笑意。
三月陽春,他與煙柳畫橋俱是勝景。
可偏偏沈如晚是個不動聲色的冷情人。
「沒想什麼,出神罷了。」她垂下了眼瞼,神色淡淡的,「既然你來了,那就走吧。」
曲不詢凝神望著她,見她神色無波無瀾,半點不為所動的模樣,無端嘆了口氣,懶洋洋地收回那截楊柳枝,卷在指間把玩,「我算是明白了,當初為什麼誰也不知道沈師妹心悅我。」
沈如晚睨他。
「別說你我無緣相見,我猜,就算當初你我有幸相逢,我也多半猜不出眼前這位沈師妹居然對我一見傾心、傾慕已久。」曲不詢慢悠悠地搖了搖頭,半真半假地嘆氣,「只怕任誰也想不到,沈師妹在我面前這麼冷淡疏離、半點也不客氣,居然心裡有我。」
沈如晚聽他說得唉聲嘆氣,好似十分可憐,沒忍住,唇角也翹了起來。
偏偏她又要挑著眉毛,仿佛橫眉冷對一般,不冷不熱地瞥著曲不詢,「是了,倘若我早就和長孫師兄認得,只怕永遠也入不得長孫師兄的眼,誰叫師兄當年意氣風流,又怎麼看得上我?」
曲不詢一頓。
「那你可就錯了。」他意味莫名地說,「我若是喜歡誰,絕不會藏著掖著,總要叫她明白我的心意,給我一個明確的答案,不然,我如何能甘心?」
沈如晚不作聲。
她微微偏過頭不去看他,語氣似笑非笑的,「是麼?你只要一個明確的答案便夠了?拒絕也行嗎?那先前是誰對我說,你想要的就一定要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