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是,這本話本中,主角並不是沈如晚和曲不詢,而是「陳獻」和「楚瑤光」。

  要說這本話本的誕生,得追溯到一年以前,一個麻花辮女修找到陳獻和楚瑤光,毛遂自薦為他們寫傳記。

  這事很稀奇,去找沈如晚和曲不詢的意修很多,可來找陳獻楚瑤光的意修卻只有這麼一個。

  「我認得你。」楚瑤光見了那個麻花辮女修,有些驚訝,「先前我和沈姐姐在鍾神山的半月摘辦事處見過你。」

  那時麻花辮女修便找沈如晚毛遂自薦寫傳記,只是被沈如晚拒絕了。

  沒想到,如今沈如晚名聲大噪,麻花辮女修沒去找沈如晚,反倒來找楚瑤光和陳獻了。

  「就是因為先前碰過壁,現在才不報指望、另闢蹊徑啊。」麻花辮女修也很實誠,「沈前輩不會同意,可沒準你們倆就同意了呢?我可以在話本里隱去她的姓名,只說是一位沈姓前輩和長孫前輩。」

  就算是這樣,也會有不少修士奔走相告,相互傳閱的。

  畢竟是少年人,若有機會在神州出個風頭,自然是心動的。

  可陳獻和楚瑤光雖然性格各異,卻都不貪心、敬重前輩,回絕了麻花辮女修,把這事說給沈如晚和曲不詢聽,沒想到沈如晚若有所思,竟忽而說,「也不是不可以寫。」

  雖然半月摘和蓬山自身先後公開了七夜白的證據和真相,可對於更多置身事外的修士來說,這件事還是有些隔霧看花的意味,不甚明晰,若以話本這樣更易傳播的形式講述真相和細節,也不是什麼壞事。

  麻花辮女修本來只是打算另闢蹊徑寫個故事提升一下修為,沒想到竟真能撿到這麼大一個便宜,哪怕下筆需要字字斟酌、被人校閱,她也求之不得。

  細細籌備了大半年,這本《瑤光陳獻奇遇記》便終於在半月摘上一期期刊載出來了。

  陳獻捏著報紙一角,還是不甚滿意,「我哪有這上面說的這麼狼狽,我分明記得我當時很是從容不迫——我還想著去救你呢。」

  這番好意楚瑤光心領。

  「畢竟你的方壺不能拿出來說給別人聽嘛。」她悄聲說,「不過,你當時真的從容不迫,想著來救我?」

  陳獻的臉忽然有點紅。

  「說從容不迫好像有點誇張了,其實我還真的挺狼狽的。」他老老實實地說,「但我確實想去幫你來著,可惜過不去。」

  「幸好,你一直都很厲害,根本不需要別人救。」

  楚瑤光掩在手下的唇角微微翹了起來。

  「算你終於說了回聰明話。」她滿意地點頭。

  城際靈舟上的傳音石清脆地響起:「即將到達:城主府、《歸夢筆談半月摘》辦事處。」

  靈舟須臾間靜止,在高高的停泊點落定。

  從舟中走出,青空一碧如洗,只有遠天遙遙升起的緋紅雲霓,浩浩蕩蕩地向堯皇城的方向飛來。

  「霓衣風馬來了,又有新人來堯皇城了。」楚瑤光瞥了一眼,隨口說,「走吧,咱們去城主府。」

  陳獻和楚瑤光並不是來堯皇城遊玩的。

  那本《瑤光陳獻奇遇記》問世後收穫了許多讀者,自然也收穫了數不清的靈石,固然這靈石有半月摘和麻花辮女修的一份,但分到陳獻、楚瑤光,乃至於沈如晚和曲不詢的手裡,也是一筆巨額財富。

  沈如晚沒拒絕這筆靈石,但並不打算收入囊中,而是把這筆錢拿出來接濟扶助曾被種過七夜白的藥人,這些藥人因七夜白而生機流逝、壽元衰減,被救出後生活中也有許多難題,有這筆靈石扶助,便能過得更順遂一些。

  她決定了靈石的去向,大家正好也都不缺靈石,更難得的是對錢財看得很輕,於是便也和她一樣捐出了靈石。

  堯皇城收留了許多藥人,這些藥人經此一事,同病相憐,經常小聚,楚瑤光和陳獻這次來堯皇城就是為了拜訪他們、關心他們如今的情況,順便再去城主府拜訪一遭。

  見藥人們是為公,拜訪城主府卻是陳獻和楚瑤光的私事。

  「孟城主,老頭最近過得怎麼樣啊?」陳獻見了孟南柯,一點也沒有眼前人是孟華胥親姐姐的覺悟,大咧咧地在堯皇城城主面前叫人家弟弟「老頭」。

  孟南柯忍俊不禁,卻很正經地回答他,「小夢最近很精神,帶著阿同到處玩得起勁,你們就放心吧。」

  陳獻聽了「小夢」兩個字就想笑,這次也沒忍住,哈哈笑了半天,直到走到後園門口也沒直起腰。

  門扉「吱呀」一聲從裡面被推開了。

  孟華胥板著個臉,活似眼前人欠了他靈石一般,看了陳獻一眼,卻沒急著開口,反倒左右張望了半天,氣哼哼地說,「就你們倆啊?」

  陳獻知道他在找什麼,擺擺手,「別找了,我師父和沈前輩還在蓬山忙著呢,只有我和瑤光。」

  孟華胥哼了一聲。

  先前沈如晚見孟南柯時,讓後者去書劍齋後廚看一看,孟南柯果真去了,把孟華胥逮了個正著,再不許孟華胥躲著她,姐弟倆時隔數十年,終於敞開心扉,面對面聊了一回故往。

  往事不可追,這數十年的痛悔與心結,解是解不開的,可人到暮年,餘生也已望得到頭,抱頭痛哭後,最終還是一聲嘆息,與故往和解,珍惜眼前。

  不過,雖然孟華胥終於別彆扭扭地留在堯皇城、每日帶著阿同遊街走馬,時不時搶鄔夢筆一根魚竿,過上了平靜的生活,但他對那個告知孟南柯他在書劍齋的人耿耿於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