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6頁
豈有此理啊!
要是那般器重諸葛亮的陸廉見到這樣刁奴,豈不是,豈不是——
坐在諸葛亮旁邊開始摳腳的陸遜看看一臉平靜的使者,又看看更加平靜的那個侍從。
腦子裡那些「不像侍從」,「很有英雄氣」的猜疑就逐漸指向了一個更真切的目標。
……有點荒謬。
……他想想怎麼張嘴。
他張張嘴,剛準備開口時,那個侍從走過來了。
「我一會兒烤了咱倆吃啊?」他像是很期待,「向他們借點油鹽就行!」
有人「呵呵噠」冷笑了一聲,「這田裡的魚蝦,也只配黔首蒼頭吃用,我家雖寒素節約,不敢妄稱富貴,卻也有上好蝦蟹整治出的酒席,個個都比簍里的長大,正候貴客賞用。」
那個侍從臉色就變了。
他看起來很生氣,幾乎稱得上氣鼓鼓地瞪了那個說話的人一眼,然後拎著筐簍走開了。
……陸遜又有點不確定了。
陸廉登壇拜將,號令三軍,自然有城府在胸,不該因為一筐魚蝦而同幾個無關緊要之人生氣。
而且看起來除了生氣之外,也沒什麼別的動作。
【我今天會被嘲笑,】她臉色陰沉,【你是有責任的。】
沒有任何聲音回應她。
【若不是你心胸狹隘,我原可以捉幾條比他自家養的更長大,更肥美的魚蝦!到時他還能小覷了我嗎?!】
背後的長劍依舊堅持著,不出動靜。
【呸!廢柴!】她瘋狂辱罵,【連個大螃蟹你都捉不住,還攛掇我造反!】
陸遜最後看了一眼那個侍從。
他陰著一張臉,眼裡的火光沖天,像是要拔劍暴起的模樣。
……可他還在那裡晃晃悠悠地走。
……陸遜把頭趕緊轉回來,決定將這樁令他有點疑惑的小事先壓下。
晚上又有筵席,這頓魚蝦不僅供給諸葛亮,還有一些同吳郡陸氏同氣連枝的世家登門拜訪。
在孫權露面之前,這頓飯很重要,給雙方摸摸底,觀察一下對方心裡到底藏了個什麼樣的鬼胎。
這次不需要陸懸魚從窗外冉冉探出一個頭,諸葛亮洗洗乾淨,穿戴整齊後,就跑去敲了她的門。
「今日之宴,在下心中已有籌謀,將軍不必憂心。」
她愣了一會兒,忽然意識到諸葛亮在開導她,「我不憂心。」
諸葛亮就欲言又止。
「我沒生誰的氣,」她趕緊說道,「那些螃蟹我留了幾隻,剩下的給農人分了,他們很喜歡!」
……小先生終於放心了。
「不過,」她有點狐疑,「你覺得江東沒什麼大事嗎?」
諸葛亮搖搖頭。
「上有猶疑,內有隱患,君臣不一,未有能勝於外者。」
「所以咱們態度要放鬆一點?」
小先生微笑著點點頭,「只要咱們優容待之,他們不生憂患,就不會上下一心。」
「話雖如此,」她想了一會兒,「孫權要在太湖見咱們,咱們也要小心才是。」
孫權會對他們不利嗎?似乎沒有理由。
但太湖這裡有水軍營寨,孫權要在這裡見他們,就傳遞出了一個很微妙的信號:他需要與他的軍隊待在一起。
這到底是因為他要震懾來使,還是因為軍隊裡的人沒有完全服從他,相信他,認可他,於是在劉備來使時,孫權必須留在太湖,保證他對軍隊的絕對掌控力呢?
燈火通明。
有車馬一輛接一輛地來了,它們都刷了新漆,有些還換了新的車蓋,馬兒也餵得肥肥壯壯,跑過來時頗有響動,再加上車旁又有蒼頭僕婦隨行,真正的氣勢逼人。
馬車裡走下來的郎君也是一個比一個精神,一個比一個體面,他們微笑著走進亮如白晝的廳堂,彬彬有禮地在主人家的介紹下同諸葛亮敘庚齒,明郡望,有幾位還與諸葛玄是故交,哎呀呀這就更可以拉近關係,好好聊一聊了。
他們有人姓朱,有人姓顧,有人姓張,每一個姓氏都可以講出一段不輸河北世家的光輝過往,因此也都覺得可以坐得離諸葛亮近一點。
一個接一個被引進坐席間門,一個接一個面帶微笑地左顧右盼,審視自己的位置,也審視別人的位置。
她也有點無聊地左顧右盼時,陸遜忽然走了過來。
「造士這幾日護衛辛苦,」他說,「我同孔明先生知會過,請你一同入席,如何?」
她突然嚇了一跳,「為什麼讓我入席?」
陸遜有點忍不住似的笑了。
「今日確實有好大魚蝦。」
……這個理由確實充分,說服她了。
雖然給她一個席位,但不可能靠前。
她坐在末座處一個明顯新加的位置上,還受了旁邊的人幾個白眼。
「陸伯言也太過荒唐,」他們竊竊私語,「這樣一個老革,也配與貴人同席麼?」
「你不曾見他舉止那樣粗魯,嘿嘿,下午還坐在田埂上,摳腳上的泥呢!」
她假裝啥也沒聽見。
除了有幾個人說怪話之外,她原本是可以好好吃完這頓飯的。
諸葛亮負責在上首處和大家交流感情,她負責在下面掰螃蟹腿子慢慢啃。
變故就出在有人跑進來說,呂子衡來了。
當她聽到這個名字時,還沒有意識到什麼。
要是那般器重諸葛亮的陸廉見到這樣刁奴,豈不是,豈不是——
坐在諸葛亮旁邊開始摳腳的陸遜看看一臉平靜的使者,又看看更加平靜的那個侍從。
腦子裡那些「不像侍從」,「很有英雄氣」的猜疑就逐漸指向了一個更真切的目標。
……有點荒謬。
……他想想怎麼張嘴。
他張張嘴,剛準備開口時,那個侍從走過來了。
「我一會兒烤了咱倆吃啊?」他像是很期待,「向他們借點油鹽就行!」
有人「呵呵噠」冷笑了一聲,「這田裡的魚蝦,也只配黔首蒼頭吃用,我家雖寒素節約,不敢妄稱富貴,卻也有上好蝦蟹整治出的酒席,個個都比簍里的長大,正候貴客賞用。」
那個侍從臉色就變了。
他看起來很生氣,幾乎稱得上氣鼓鼓地瞪了那個說話的人一眼,然後拎著筐簍走開了。
……陸遜又有點不確定了。
陸廉登壇拜將,號令三軍,自然有城府在胸,不該因為一筐魚蝦而同幾個無關緊要之人生氣。
而且看起來除了生氣之外,也沒什麼別的動作。
【我今天會被嘲笑,】她臉色陰沉,【你是有責任的。】
沒有任何聲音回應她。
【若不是你心胸狹隘,我原可以捉幾條比他自家養的更長大,更肥美的魚蝦!到時他還能小覷了我嗎?!】
背後的長劍依舊堅持著,不出動靜。
【呸!廢柴!】她瘋狂辱罵,【連個大螃蟹你都捉不住,還攛掇我造反!】
陸遜最後看了一眼那個侍從。
他陰著一張臉,眼裡的火光沖天,像是要拔劍暴起的模樣。
……可他還在那裡晃晃悠悠地走。
……陸遜把頭趕緊轉回來,決定將這樁令他有點疑惑的小事先壓下。
晚上又有筵席,這頓魚蝦不僅供給諸葛亮,還有一些同吳郡陸氏同氣連枝的世家登門拜訪。
在孫權露面之前,這頓飯很重要,給雙方摸摸底,觀察一下對方心裡到底藏了個什麼樣的鬼胎。
這次不需要陸懸魚從窗外冉冉探出一個頭,諸葛亮洗洗乾淨,穿戴整齊後,就跑去敲了她的門。
「今日之宴,在下心中已有籌謀,將軍不必憂心。」
她愣了一會兒,忽然意識到諸葛亮在開導她,「我不憂心。」
諸葛亮就欲言又止。
「我沒生誰的氣,」她趕緊說道,「那些螃蟹我留了幾隻,剩下的給農人分了,他們很喜歡!」
……小先生終於放心了。
「不過,」她有點狐疑,「你覺得江東沒什麼大事嗎?」
諸葛亮搖搖頭。
「上有猶疑,內有隱患,君臣不一,未有能勝於外者。」
「所以咱們態度要放鬆一點?」
小先生微笑著點點頭,「只要咱們優容待之,他們不生憂患,就不會上下一心。」
「話雖如此,」她想了一會兒,「孫權要在太湖見咱們,咱們也要小心才是。」
孫權會對他們不利嗎?似乎沒有理由。
但太湖這裡有水軍營寨,孫權要在這裡見他們,就傳遞出了一個很微妙的信號:他需要與他的軍隊待在一起。
這到底是因為他要震懾來使,還是因為軍隊裡的人沒有完全服從他,相信他,認可他,於是在劉備來使時,孫權必須留在太湖,保證他對軍隊的絕對掌控力呢?
燈火通明。
有車馬一輛接一輛地來了,它們都刷了新漆,有些還換了新的車蓋,馬兒也餵得肥肥壯壯,跑過來時頗有響動,再加上車旁又有蒼頭僕婦隨行,真正的氣勢逼人。
馬車裡走下來的郎君也是一個比一個精神,一個比一個體面,他們微笑著走進亮如白晝的廳堂,彬彬有禮地在主人家的介紹下同諸葛亮敘庚齒,明郡望,有幾位還與諸葛玄是故交,哎呀呀這就更可以拉近關係,好好聊一聊了。
他們有人姓朱,有人姓顧,有人姓張,每一個姓氏都可以講出一段不輸河北世家的光輝過往,因此也都覺得可以坐得離諸葛亮近一點。
一個接一個被引進坐席間門,一個接一個面帶微笑地左顧右盼,審視自己的位置,也審視別人的位置。
她也有點無聊地左顧右盼時,陸遜忽然走了過來。
「造士這幾日護衛辛苦,」他說,「我同孔明先生知會過,請你一同入席,如何?」
她突然嚇了一跳,「為什麼讓我入席?」
陸遜有點忍不住似的笑了。
「今日確實有好大魚蝦。」
……這個理由確實充分,說服她了。
雖然給她一個席位,但不可能靠前。
她坐在末座處一個明顯新加的位置上,還受了旁邊的人幾個白眼。
「陸伯言也太過荒唐,」他們竊竊私語,「這樣一個老革,也配與貴人同席麼?」
「你不曾見他舉止那樣粗魯,嘿嘿,下午還坐在田埂上,摳腳上的泥呢!」
她假裝啥也沒聽見。
除了有幾個人說怪話之外,她原本是可以好好吃完這頓飯的。
諸葛亮負責在上首處和大家交流感情,她負責在下面掰螃蟹腿子慢慢啃。
變故就出在有人跑進來說,呂子衡來了。
當她聽到這個名字時,還沒有意識到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