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月亮爬上來的時候,李錦領著李鈺等幾位沒有成親的皇弟走了過來。

  由於還沒有過孝期,雖是中秋,李錦等人仍是穿了一身素白錦袍,衣袂翩翩,器宇軒昂,一下就俘獲了一干豆蔻少女們的心。

  女孩子群里有了一陣微微的騷動。

  李錦問候了眾人,便在太后身邊坐下了,李鈺等人則在貴太妃等人身邊坐下了。

  「哀家看著這些年輕的小姑娘就會想起我們年輕那會來,也是這樣的隔三差五聚聚,一起吟詩作畫,一起彈琴下棋,一起賣弄自己的繡活,一起說著誰家的胭脂水粉好誰家的綢子花色新。一轉眼,哀家就老了。」

  太后看著幾步遠的小姑娘們羞羞怯怯地回頭張望李錦,先感嘆了幾句。

  「太后娘娘可千萬別這麼說。娘娘才多大歲數,娘娘要說老了。我們這些老廢物就更該討人嫌了。」李氏先笑道。

  她是郡主,又是欽定皇后的祖母,身份自然不一般了。

  「郡主姑姑是人老心不老,哀家聽說最近永定候府的喜事多,連世子的親事也定下來了,哀家也想沾沾你們的喜慶呢,哀家是人不老心老了,就盼著這宮裡什麼時候多添點新人。也跟著熱鬧熱鬧。」太后說完,看向李錦微微一笑。

  「母后想添新人還不容易,六弟、七弟幾個也都到年紀了,是該好好張羅張羅。」李錦也微笑著回道。

  「還是先可皇上來吧,臣弟不著急。」李鈺忙道。

  「你是不急,母后不急嗎?貴太妃也不急嗎?朕的親事已經定下來了,是該輪到六弟了。」

  「你六弟他們成親了也是要搬出去,這宮裡越發的冷清了,還是皇上多添幾個新人進來吧,本宮和太后娘娘每天看著這些老面孔也膩了。」貴太妃笑道。

  「朕沒這個打算。還是先可六弟他們吧。」

  李錦這話一說,那些閒聊的誥命們紛紛停了下來,看向他。

  就連太后和貴太妃等人也都是目瞪口呆的。

  這是什麼意思?

  皇上沒這個打算。不添新人了?

  李錦見這麼多雙眼睛看著他,再看一眼一丈遠的那些個女孩子,一個個都打扮得人比花嬌,隔著老遠就能聞到一陣俗氣的脂粉香,李錦自然知道她們進宮是為何而來的。

  李錦微微沉吟了一下,索性大聲說:「朕的意思是,朕成親後不立什麼妃嬪,朕想要的只有皇后一個,朕只想跟她好好過幾年安寧日子。不想耽誤了別人的大好年華。」

  噗通,有人不小心暈倒了。

  一陣輕微的騷亂過後。是一片死寂。

  李錦坐在主位旁邊,靜靜地看著大家。如水的月光灑在他的一襲白衣上,整個人越發的朦朦朧朧,看不真切,唯一能看清的便是他的眼睛,熠熠發亮。

  「皇帝,這話,可不能隨意亂說,自古哪個皇帝不是三宮六院,你,你寵皇后,也不能讓後宮空著啊。」太后先反應了過來。

  「母后,兒臣這話不是亂說,兒臣是皇帝,說話自當是一言九鼎,朕也是為了大家好,不想白白耽誤了別人,朕再說一遍,朕沒有多餘的心思去疼愛別人。」

  「咳咳,這,皇帝,怒本宮多句嘴,皇帝年齡也不小了,成親之後要多多的開枝散葉,以確保皇室的血統,如果你只娶皇后一人,這血脈將來如何傳承?」貴太妃問道。

  「貴太妃多慮了,誰說朕娶了皇后一人血脈就不能傳承?」李錦的臉有些拉下來了。

  如果不是擔心將來萱娘進宮因為不立妃嬪受到詬病和彈劾,他才懶得來見這些女人們,要依他的意思,就該讓她們一個個都等著耗著,耗成老姑娘嫁不出去才好呢,誰叫她們一個個都看不上萱娘?

  「這也不是沒有可能的,哀家不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太后幽幽地說道。

  「母后放心,朕答應你們,要是十年後皇后生不出兒子來,到時朕再考慮妃嬪的事情。」李錦略一思索了下,退了一步。

  「皇上,老身想知道,這是皇后的意思還是皇上的意思?」容老太太忿忿地問道。

  她實在是氣急了。

  太后已經答應好了立容瑤為皇貴妃,如今豈不又成了空話和笑話?

  「自然是朕的意思。」頓了一下,李錦的聲音大了一些,道:「有一句話不知老夫人讀過沒有,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皇帝,你這是在做什麼?自古婚姻便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你身為皇帝,可不能把風氣帶壞了。」太后忙喝住了李錦。

  「對對對,就是這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皇上要娶誰就應該是太后娘娘說了算,這妃嬪也該由太后說了算,自古以來,這後宮就不是某一個人的後宮。」有人說道。

  「母后,兒臣該說的話已經說完了,兒臣走了,就不打擾母后娘娘的雅興了。」李錦起身,對太后行了個禮,翩然離去。

  這一晚上,京城的這些世家幾乎都沒有成眠,翻來覆去的商討怎麼討伐李錦和凌萱。

  次日的朝堂上,討伐的奏摺像雪片似的飛向了宮裡,飛向了李錦的案桌前。

  太后再次把萱娘召進了宮。

  這一次,萱娘是在壽康宮拜見太后的。

  空蕩蕩的大殿隔著遠遠的丹墀,萱娘只能看見高坐在鳳椅上的太后不復往日的溫和,一雙眼睛冰冷地掃向了跪在地上的自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