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親眼看著太子登基。

  二十四年前,元帝登基時,才兩歲的小元霄被塞在溫國公手中,尿了他一手。彼時溫儀皺著眉頭看懷裡的奶娃娃,小元霄睜著黑不溜秋的眼珠子沖他笑。

  那個時候他們誰也沒有意識到往後是什麼樣的。

  許是太子十七歲自涼州回來,雪中相望那一眼。也或許是後來漫天星辰中只為一個人點的燈。又或許是更早以前,溫儀回回的等待,只為了遇到這麼一個人。

  餘生有你,何其有幸。

  賀明樓年歲到底是大了,前兩年就卸甲歸田。元霄尚小時,賀將軍便已是老矣但尚能飯,如今天下太平,五國和而不戰,邊境流寇又被霄帝身為太子時親自帶兵一通整頓抄了底,暫時翻不出花樣,他卸甲卸地很安心。白征隨賀明樓多年,與他一道離去。唯剩兩位公子,一個漂於江湖,一個效力於朝堂。

  賀家軍的將士一批換一批,元霄帶出來的定北軍逐漸便成了大流。若論接班人,年輕些的將領中,武德多年為將,可堪一用。白芝璋雖為宮中統領,但真到用時,元霄願意放他出去建功立業。後宮女眷皆散,國事有太上皇和國公把關,大乾威名在外,瞧著便天下太平。

  唯有一件事——

  霄帝沒有子嗣。

  本來吧,景帝這個年紀時也才生了太子。霄帝要是肯下蛋,孩子小點倒無所謂。生多了也不好,畢竟生太多容易爭權奪勢。可關鍵這大乾的皇帝都很軸,景帝只有一個兒子,元帝兒子多但最後鬧翻了天,至於霄帝——他乾脆就是個不下蛋的。

  「大乾元氏子嗣眾多,枝繁葉茂,不用朕添磚加瓦片。」

  霄帝是這麼說的。

  大臣不敢多勸。

  多勸一句——皇帝他就多拆一片瓦。

  這個喜歡拆家的毛病到底是從哪裡學來的啊!不知道東西金貴嗎!

  但元霄沒有說錯,元氏子嗣確實多,他爹雖然只生了他一個,可是祈王和盛王還有別的表親留下血脈呢,還十分純正,任君挑選。元霄都考慮好了,順儀帝能把皇位給弟弟,元帝能把皇位給侄孫,那麼他也挑個好孩子養養好傳個位,沒什麼大不了。

  前之車鑒在那裡呢,又不是他開天闢地頭一家。

  溫國公住在溫府的時候多——那畢竟是他家。府里又多了兩隻小老虎,但不是球球,而是球球不知道哪一代的虎崽子。那年開春球球去山裡留了一堆崽子後,崽子生崽子,就多了很多崽子。球球偶爾會回來,呆陣子便又走。家裡人都習慣了。

  前年秋天,溫府門口多了兩隻雪球,毛絨絨地在那裡叫喚,被溫庭欣喜地抱給溫儀看。溫儀翻著那兩隻雪球的肚皮瞅了瞅:「喲,都是公的。」瞧著一隻身上有紅線,一隻雪雪白,便隨性道,「那就隨它爺爺,叫糰子吧。」紅糰子和白糰子。

  溫庭擼著兩隻毛團:「……這名字哪裡隨它爺爺了。」

  但兩隻毛團不懂人話,只一頭撲在溫國公的衣襟上往裡拱。大約是覺得這個人一頭白髮,和它們一個色兒,說不得就是同族,身上還那麼香,能給點兒奶吃呢。

  ——自然是被撣下去的。

  便宜不能隨便占,那兒只能一個人鑽。

  元霄挑的孩子不是祈王家的,也不是瑞王家的,而是一個旁支,給蘇炳容帶了。聽說詩詞歌賦,禮儀氣度,都很不錯。見著溫儀時會彬彬有禮,這點元霄很歡喜。

  又是一年夏。

  宮裡新來了幾個侍衛,年輕小伙兒,眼神比夏日的陽光還要亮。宮中巡邏頑皮了些,無意中撞見溫儀,頓時像被抓包,嚇地大氣不敢出。大約是頭回見,也可能是從坊間傳聞中聽說過溫國公,雖怕,卻忍不住要多瞧一眼。但見眼前人一身華貴,雖鶴髮滿頭,卻是掩也掩不住的好相貌,不禁心頭一緊張。

  溫儀和善道:「做好本職的活,不必過於拘謹。」

  幾個人你看我我看你,低著聲說是。規規矩矩站在一處,眼也不敢多抬。

  「……」

  溫儀突然就想起,其實從前怕他的人挺多的。也就一個元霄,天不怕地不怕,巴巴地趕上前來招惹他。這麼一想,自己倒笑起來,把別人笑了個莫名其妙。

  午後歇完一覺,風從窗外吹進來,消去一些暑熱。溫國公椅在塌上望著窗外雀鳥跳動,蜻蜓在尖尖荷角上略作停留,忽然覺得身後一重。一睜眼,不知從哪裡野完回來的霄帝往他嘴裡塞了一塊松子糖。溫儀嚼了嚼,膩了一嘴。

  元霄將下巴擱在他頸間,問:「想什麼呢?」

  「沒什麼。」溫儀回過頭,笑著扣過他的手。指環相碰,掌心的紅線便合到了一處。「只是見的後輩多了——便想到,你從涼州回來那一年也才十七。」意氣風發,飽經滄桑。明明是從塵埃中來,一雙眼卻通透明亮,老成又不落於世故。

  而今一晃,已經又過一輪十七。

  作者有話要說:

  論圓圓為什麼沒有趁機翻身作主。

  因為——

  發白眼瞎溫國公:弱小無助又可憐。

  ——下不去手。

  第127章 幾則番外

  大乾篇——關於減肥

  回到了大乾,解決了衰敗之症,身體壯如青年,眼睛又好的差不多了。溫國公可謂是春風得意,近幾十年來都不曾這樣心寬體胖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