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頁
沂王搖頭:「你要好好養著,等出月子了,再親自照顧她。」
他聲音輕柔,但語意不容置疑,說完還騰出只手將她的被子掖了下,頓了頓,又撫了下她的臉頰。
他沒再說話,但蘭宜似乎領會到他的意思:說什麼,也表達不了他內心深重的情感,便不如盡在不言中了。
蘭宜沒再多想,她才生產完,體力精神確實各方面都不濟,聽著他的腳步聲輕輕出去,侍女熄了燈,不知不覺在黑暗中又睡了過去。
她這一養就養到了春分時節。
終於能出房門時,蘭宜站在門檻外,深深地吸了口氣。
院中迎春盛放,枝葉新綠,一掃隆冬嚴寒,一派春意盎然。
令她也有新生之感。
沂王令出如山,這一個來月她被管著和孩子的作息差不多,每日就是吃吃睡睡,元氣是重新養回了一些不錯,人也悶得要發霉了。
沂王這個人,囉嗦起來極囉嗦,他不知從哪個穩婆還是大夫那裡聽來什麼雙月子更好,竟試圖壓著她再悶上一個月,蘭宜無論如何不願聽他的,抗爭了幾日,終於因開春後沂王的公事漸漸忙起來,管不了她,而以她勝利告終了。
她也終於能和孩子住在一塊了。
此前沂王擔心孩子晚上吵鬧,只有白天才讓人抱來給她——經常就是他自己,早上他出門前抱來,晚上忙完了公事再過來抱走。
蘭宜雖然極想孩子,可她也得承認,她月子做得好,能緩慢恢復元氣,跟沂王這種嚴格管束的作風脫不了關係。
不過蘭宜從他的形色里感覺出來,他近來的心緒不怎麼好了,雖然極力壓抑著不想在她跟前表現出來。
蘭宜猜到為何。
皇帝之前私下跟他流露過,開春後要開選秀。
現在就是春天了。
皇帝的念頭只怕還沒打消,而沂王阻止不了。
「嘻嘻——」
兩個年歲不大的小丫頭嬉笑著跑了進來。
對於正院來說,有小主子降生的喜悅還未遠去,雖然也有人私下議論若是個小小子更好,不過沂王光賞錢放了七八回,這就是最明確的表態,賞得下人們比過年還高興,什麼都沒空想沒空說了,氣氛一直歡歡喜喜的。
見素不輕不重地道:「娘娘在這裡,你們也需有些規矩。」
兩個小丫頭連忙收住腳步行禮。
蘭宜正閒著,隨口問她們:「笑什麼呢?」
「外面來了好多求親的人。」
「嚇得護衛們都不敢出門了。」
小丫頭們爭著告訴她。
蘭宜道:「向誰求親?」
「就是向府里的護衛,不知他們打哪裡聽說的,咱們府里沒成婚的護衛多,一下來了好幾家老爺,穿綢著緞的,看上去家境不錯呢。有的把家裡小姐都帶來了,孟護衛剛好要出門,差點被一個小姐撲在懷裡,嚇得他又退回來了。」
見素十分奇怪,忍不住道:「怎麼會有這樣的事。」
蘭宜有了聯想,她笑意隱去,微微蹙眉:「外面是不是有選秀的傳聞了?」
兩個小丫頭一齊點頭。
一個忙著道:「那些老爺可著急嫁女了,嚷著什麼彩禮都不要,單賠嫁妝,只要有護衛願意,明天就成親,他家出大屋,出奴僕,什麼都是現成的。」
「那他們也不虧,咱們府里的護衛大哥都好厲害呢。」另一個接話。
蘭宜聽著,目光往小丫頭們的背後望去。
沂王回來了。
他今日沒進宮,去了宗人府,親自督促著宗人令將長女記上家譜,等到下次修玉牒時,就可以正式撰寫上去了。
名字沂王之前想了很久,總定不下來,直到蘭宜元宵發動生產,他才摒棄那些猶豫。
很簡單明了的一個字,元。
裴元。
蘭宜對此沒有意見,她也覺得沒有比這更合適的,像是註定好的,開闊又朗朗上口。
比她自己的名字好,陸老爺認識幾個字,但沒讀過書,請了村裡的教書先生給她起的,蘭心蕙質又宜家宜室。
寓意很好,就是與她不配,甚至可以說重生後的她一個字也不沾邊。
「選秀的旨意下了?」
進屋坐定後,她就直接問道,她沒管家譜——沂王辦這點事不可能辦不成。
沂王回來,正撞上了府門前的鬧劇,知道她何出此言,搖頭道:「還沒有。」
他臉色並不好看,接著道:「我勸父皇,清明快到了,要以皇陵祭祖為先,這時下旨,在京中弄出太大動靜,恐怕驚動先祖。父皇總算聽了進去,同意明旨等清明過後再發。不過,朝里該知道的都知道了,消息散了出去。」
所以家有適齡女兒又不想送女入宮的人家就趕緊活動起來了。
蘭宜默然片刻:「祭祖之後再想想法子罷。」
「只能如此。」沂王眉頭微微鬆開,想起來道,「父皇說,這次祭祖順便稟告先祖,立我為儲,你身子若能支撐,就一起去罷。」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蘭宜若能祭拜歷代皇家先祖,身份也就自然跟著沂王正位了,這與她是極有好處的。
蘭宜無可無不可,她悶了這麼久,也想出門走走,算算時間,離清明還有半個月,她再養一陣,又更結實了,出門應當無礙,便點頭:「好。」
他聲音輕柔,但語意不容置疑,說完還騰出只手將她的被子掖了下,頓了頓,又撫了下她的臉頰。
他沒再說話,但蘭宜似乎領會到他的意思:說什麼,也表達不了他內心深重的情感,便不如盡在不言中了。
蘭宜沒再多想,她才生產完,體力精神確實各方面都不濟,聽著他的腳步聲輕輕出去,侍女熄了燈,不知不覺在黑暗中又睡了過去。
她這一養就養到了春分時節。
終於能出房門時,蘭宜站在門檻外,深深地吸了口氣。
院中迎春盛放,枝葉新綠,一掃隆冬嚴寒,一派春意盎然。
令她也有新生之感。
沂王令出如山,這一個來月她被管著和孩子的作息差不多,每日就是吃吃睡睡,元氣是重新養回了一些不錯,人也悶得要發霉了。
沂王這個人,囉嗦起來極囉嗦,他不知從哪個穩婆還是大夫那裡聽來什麼雙月子更好,竟試圖壓著她再悶上一個月,蘭宜無論如何不願聽他的,抗爭了幾日,終於因開春後沂王的公事漸漸忙起來,管不了她,而以她勝利告終了。
她也終於能和孩子住在一塊了。
此前沂王擔心孩子晚上吵鬧,只有白天才讓人抱來給她——經常就是他自己,早上他出門前抱來,晚上忙完了公事再過來抱走。
蘭宜雖然極想孩子,可她也得承認,她月子做得好,能緩慢恢復元氣,跟沂王這種嚴格管束的作風脫不了關係。
不過蘭宜從他的形色里感覺出來,他近來的心緒不怎麼好了,雖然極力壓抑著不想在她跟前表現出來。
蘭宜猜到為何。
皇帝之前私下跟他流露過,開春後要開選秀。
現在就是春天了。
皇帝的念頭只怕還沒打消,而沂王阻止不了。
「嘻嘻——」
兩個年歲不大的小丫頭嬉笑著跑了進來。
對於正院來說,有小主子降生的喜悅還未遠去,雖然也有人私下議論若是個小小子更好,不過沂王光賞錢放了七八回,這就是最明確的表態,賞得下人們比過年還高興,什麼都沒空想沒空說了,氣氛一直歡歡喜喜的。
見素不輕不重地道:「娘娘在這裡,你們也需有些規矩。」
兩個小丫頭連忙收住腳步行禮。
蘭宜正閒著,隨口問她們:「笑什麼呢?」
「外面來了好多求親的人。」
「嚇得護衛們都不敢出門了。」
小丫頭們爭著告訴她。
蘭宜道:「向誰求親?」
「就是向府里的護衛,不知他們打哪裡聽說的,咱們府里沒成婚的護衛多,一下來了好幾家老爺,穿綢著緞的,看上去家境不錯呢。有的把家裡小姐都帶來了,孟護衛剛好要出門,差點被一個小姐撲在懷裡,嚇得他又退回來了。」
見素十分奇怪,忍不住道:「怎麼會有這樣的事。」
蘭宜有了聯想,她笑意隱去,微微蹙眉:「外面是不是有選秀的傳聞了?」
兩個小丫頭一齊點頭。
一個忙著道:「那些老爺可著急嫁女了,嚷著什麼彩禮都不要,單賠嫁妝,只要有護衛願意,明天就成親,他家出大屋,出奴僕,什麼都是現成的。」
「那他們也不虧,咱們府里的護衛大哥都好厲害呢。」另一個接話。
蘭宜聽著,目光往小丫頭們的背後望去。
沂王回來了。
他今日沒進宮,去了宗人府,親自督促著宗人令將長女記上家譜,等到下次修玉牒時,就可以正式撰寫上去了。
名字沂王之前想了很久,總定不下來,直到蘭宜元宵發動生產,他才摒棄那些猶豫。
很簡單明了的一個字,元。
裴元。
蘭宜對此沒有意見,她也覺得沒有比這更合適的,像是註定好的,開闊又朗朗上口。
比她自己的名字好,陸老爺認識幾個字,但沒讀過書,請了村裡的教書先生給她起的,蘭心蕙質又宜家宜室。
寓意很好,就是與她不配,甚至可以說重生後的她一個字也不沾邊。
「選秀的旨意下了?」
進屋坐定後,她就直接問道,她沒管家譜——沂王辦這點事不可能辦不成。
沂王回來,正撞上了府門前的鬧劇,知道她何出此言,搖頭道:「還沒有。」
他臉色並不好看,接著道:「我勸父皇,清明快到了,要以皇陵祭祖為先,這時下旨,在京中弄出太大動靜,恐怕驚動先祖。父皇總算聽了進去,同意明旨等清明過後再發。不過,朝里該知道的都知道了,消息散了出去。」
所以家有適齡女兒又不想送女入宮的人家就趕緊活動起來了。
蘭宜默然片刻:「祭祖之後再想想法子罷。」
「只能如此。」沂王眉頭微微鬆開,想起來道,「父皇說,這次祭祖順便稟告先祖,立我為儲,你身子若能支撐,就一起去罷。」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蘭宜若能祭拜歷代皇家先祖,身份也就自然跟著沂王正位了,這與她是極有好處的。
蘭宜無可無不可,她悶了這麼久,也想出門走走,算算時間,離清明還有半個月,她再養一陣,又更結實了,出門應當無礙,便點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