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讓人精神爽的喜事,來的真是排山倒海啊!

  最有資本著急的,當然是明錦城。他從少年時就喜歡程雁翎,然而人家婚約早定,他又覺得自己兵法武功皆不如這位表姐,硬生生壓著心思等了這樣久,如今好容易祁家舊債已清一刀兩斷,如今又大局落定,年過二十的明錦城簡直恨不得就跟當初荀澈提親的時候一樣,風馳電掣地趕緊過了流程。

  可程雁翎卻是不著急的,她倒是沒說不喜歡明錦城,然而卻也沒說喜歡。昭寧大長公主與程將軍夫婦更是穩當的很,雖然與明家荀家皆是親近非常,但也沒絲毫露出什麼鬆動口風,這讓明錦城急的越發上火,羽林營的差事稍微鬆快幾分,就頻頻往晴雨軒跑,要找荀澈出主意。

  荀澈卻不愛見他,他殫精竭慮了這麼久才提前擺平了整個局面,又在西北出生入死這些日子,讓自家媳婦擔驚受怕到要生要死,如今好容易風平浪靜了,他還想閉門休息,早日算計出荀小小二呢,哪有心思開解遲鈍程度堪比太子的明錦城?

  所以每次到這個時候,荀淙與俞正杉就是最好的擋箭牌。

  兩個小傢伙如今也是心急火燎的,見著明錦城就訴苦:「表哥,你說我應該怎麼跟我爹說?我覺得她是喜歡我的,她哥她爹對我也挺好的。可是我現在也沒官職在身,總覺得拿著家裡的名頭提親就跟個紈絝似的。但是我又不能不提,當初她進京是來選秀的,耽擱到現在已經很久了,萬一回了泉州,這遠隔千里的,我可怎麼辦啊!」

  說到這裡,荀淙那唉聲嘆氣的樣子比他爹還老成幾分。

  相比起來,俞正杉到底跟明錦城比較不熟,也不好意思直接跟明錦城說什麼,但開解荀淙的時候也是一臉情傷模樣:「哎,荀四哥,你的心情我懂。我每次想到小嬋的家人,也是的。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這人間之事,真的是萬般皆難。」

  「哎。賢弟。」

  「哎,四哥。」

  兩個小傢伙一個不到十六,一個不到十五,舉茶如酒,滿面愁容,讓明錦城額頭的青筋都跳了又跳,很想在二人頭上各敲一個暴栗,但忍了又忍,還是算了。

  或許再問問自家妹妹會有些主意,畢竟跟程雁翎最要好的還是明錦柔。

  然而他例行公事的帖子剛遞進宮,好消息就直接從重華殿傳來——太子妃明錦柔,又有身孕了。

  晉國公府自然闔府大喜,荀家樓家等等三親六故也是歡喜非常,往宮裡流水一般送入賀禮之外,到晉國公府道賀的當然也不少。

  而這個時候,當然也有長輩過來拍拍明錦城的肩:「你妹妹實在是個有大福氣的,你這做哥哥的,咳咳,也得緊著點。」

  這話簡直直接戳進了明錦城的肺管子,誰說他不想緊著點兒!!!

  然而就在他看著程雁翎的又英氣又明麗的臉龐心裡暗暗運氣盤算個沒完的時候,荀家那邊卻先傳了喜信。

  齊珂在這次的宮變平叛之事上立了大功,然而面對太子與閣臣們的嘉賞,齊珂卻只推拒了破格入朝為官的封賞,只求了樓相一封薦書,轉而拜入了文淵書院,要去潛心學問。此舉自然是贏得了士林稱讚無數,而拜入文淵書院的三個月之後,由言大儒做媒提親,荀家小女的婚事終於經過了無數風波之後,花落文淵。

  對此,荀南衡與明華月夫婦自然是萬分不舍,荀澈面上看著平靜,背地裡跟俞菱心也猶自有些悻悻的,心情最複雜的反而是荀淙,雖然高興妹妹有個才華相當、情投意合的才子姻緣,可自己的婚事豈不是就要向後拖了?

  著急之下,最終還是厚顏無恥地直接去晴雨軒里跪著求他哥想主意,三磨五賴撒潑打滾,最後連好事成雙,給老太太沖喜、給皇上祈福之類的渾話都說出來,連荀澈帶俞菱心都是又氣又笑。

  不過確實看著那段家姑娘是個行事果決,心思清明的好姑娘,而荀淙也確實到了談婚論嫁的歲數,於是在三親六故為荀瀅的賀禮還沒預備齊全的時候,文安侯府為四公子荀淙提親定親的消息也傳了出來,雖然確實也有些沖喜的說法,荀淙卻是美上了天,甚至還不忘給俞正杉也帶一句:「嫂子也想著點正杉罷,他都急的瘦了。」

  其實俞正杉的婚事比荀淙的還簡單,當初晏家不願意,到底是顧忌著荀家內部不知道到底會如何,到底長房二房是親兄弟,老太太也是侯爺的親娘。一時鬧起來了似乎要翻臉,誰知道哪天和好了又有什麼念頭。晏家當初不願意跟荀澤結親,主要還是看不上二房的做派,俞正杉的勤奮上進還是人人可見,再者如今時局翻轉,荀澈這樣年輕便高居三品,將來前程不可限量,與他的小舅子結親,誰還能不願意呢。

  俞菱心雖然覺得婆家已經有兩件婚事實在是夠忙的,但總也沒有因著這個就叫娘家堂弟的婚事等一等的道理,於是跟荀澈商量了之後便索性親自保了媒,所以一時間這京城中的紅綢紅錦都搶手起來,一方面是幾家要做親的急著買,再者便是送禮的也忙得很。

  而在這個時候,俞菱心卻沒料到另兩件婚事居然也差不多要定了下來,一個是荀澹與聶婧娘,當初荀澹覺得自己父親祖母或者會玩火燒身,還是不忘請求荀澈夫婦照看聶婧娘,而如今荀家二房遠遷柳州,不知將來前程如何,聶婧娘也還是願意遠嫁過去,看來二人也是當真有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