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姬羲元讓冬花帶來在公主府選菜宴中押住的宮人,令下人給這個宮人梳洗整齊,換上道士的裝扮,拿著蓋有東宮印鑑的書信去越王府。

  宮人手中的書信中只問一句忠心,姬羲元以儲君的身份向越王要一個解釋。

  如果此時越王府中的道士沒問題,那就解釋宮人的由來,如果越王府中的道士真是李千,越王的恐慌與壓力,可想而知。

  與此同時,姬羲元連夜入宮,面見皇帝,含淚向皇帝哭訴:「月奴滅絕人倫,有謀反之心。」

  病痛褪去了皇帝身上部分為神的一面,她更像一個母親。

  斷斷續續的病情,導致皇帝對皇宮的控制有所放鬆,而宮城中風吹草動或許瞞得過皇帝,但很難隱瞞隱居的老太后。

  皇帝看向明珠:「你那裡可有什麼消息?」

  明珠心中的忠誠給了誰?皇帝還是老太后?

  她自己大概也說不清楚,但她知道怎麼做對大家都好。

  明知跪地稟報:「兩個時辰前玄武門處換防,只見副官,未見主將。」

  這句話細論起來很是含糊,沒見到不代表人不在,但在此時此刻,這麼一句話已經足夠決定李千的生死了。

  皇帝雙眸中陰沉沉的,她沉思良久,問道:「阿麼,你有什麼想法嗎?」

  姬羲元拭去眼淚,再三叩首:「月奴本性良善,他敢行大膽之事,多半是旁人攛掇的緣故。兒請明日與之對峙,好清除他身邊的佞臣,將他引回正途。」

  「阿麼寬待手足是好事,但朕卻不能因為另一個孩子而不疼惜眼前的孩子。」皇帝喘了兩口氣,閉著眼吩咐明珠:「交一道虎符給阿麼,允許她帶兵蹲守內重門,如有來犯者,格殺勿論。」

  玄武門為機要之地,因此玄武門之後還有一重門,若是前後兩道門一關,成瓮中捉鱉之勢,來犯者,必死無疑。

  接過虎符,姬羲元恭敬地面朝皇帝退後,走到門邊才背過身離開。

  這一刻,姬羲元清晰地感受到母親對她的偏愛,即使她能調動的軍隊並不缺這一道虎符,也甘願為這一份偏愛動容。

  現在,她手中的軍士遠遠超過越王,她有足夠的人來保證自己的性命。

  也有足夠的時間,度過這個夜晚。

  皇帝的命令在黑夜中傳達到越王府,越王剛剛處理好宮人送來的空白書信,此時又接到皇帝的傳召。

  他咬緊牙關送走天使,轉頭就踹翻了手邊的屏風,摔碎一地瓷器,才算是重新冷靜下來。

  道士裝扮的李千,站在一側等他發泄完畢,出言道:「陛下是同時召見了大王與東宮,這正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東宮也必定是凌晨出門,今夜鎮守玄武門的城門官是我的副將,只要我等提前布下埋伏……只要東宮身死,大王無憂矣。」

  在手中軍權不如東宮的情況下,這是可遇不可求的堵截機會。

  正因為姬羲元搬入太極宮東側的東宮,她要前往覲見,最快就是從玄武門過。

  因此,明日一早姬羲元勢必會從西內苑穿過。

  而越王要做的就是通過李千把控住西內苑,隔開宮城與北衙六軍,以最快的速度控制住玄武門,玄武門是太極宮北面最為重要的宮門,距離皇帝的寢宮最近,在皇帝生病的前提下,幾乎無處可逃。

  只要控制玄武門,便可以長驅直入太極宮,控制皇帝。

  最好的結果就是格殺姬羲元,再使皇帝退位。至少也要殺掉姬羲元,讓越王成為最合適的繼承人。

  這件事不能完全交付於人,越王必須親自上場,從生與死中獲得權位。

  生活至今,越王打獵動物不少,上陣殺人是頭一回。

  這頭一回,就要殺死自己的長姊,其中的滋味難言。

  但毋庸置疑的是,明日能活著走出太極宮的人,只有一個。

  *

  姬羲元在明知山有虎的情況下,放棄了從東宮的道延門繞道皇城,再進入太極宮的穩妥做法,決定以自己為誘餌,試探越王的布局。

  這一計策得到了謀士們的認可,但她們一致認為,東宮不該以身犯險,要求換成與姬羲元身形相仿的人來代替。

  按照宮規,任何人都不得攜帶軍備進入宮城,姬羲元若要偏向虎山行,身邊只能帶幾個人,甚至不能攜帶武器、不能穿戴鎧甲。

  這對於儲君來說,過於危險了。

  但姬羲元以虎符為由,足以調動禁軍放全副武裝的自己與護衛進宮城。

  在皇帝不動的情況下,越王的項上人頭只能由她來取,否則那個下手的人,即使不死,今後也難有好日子過。

  為此,姬羲元決定親自了結這一段持續了二十四年的親情。

  清平二十五年二月二日凌晨,西內苑中保持著往日的寧靜。

  姬羲元用斗篷掩蓋住身上的輕甲,一雙參差劍,長者在腰間,短者固定於手臂。身後跟著十人,具是懷山州女兵中的佼佼者。

  她們踏出東宮北面的至德門,騎上備好的健馬。

  有的時候,姬羲元也要承認,即使機關算盡,世上也總有不能把握的時候,就像此刻。

  疾馳而來的閔明月摘下兜帽,露出爽朗的笑:「可算是趕上了。」未免閔明月孕期操心,姬羲元勒令身邊的人絕不能告知她,結果她還是來了。

  閔明月帶兵十年,對於軍中有所調動,她是最敏感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