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
前世,晏明月沒能信他,因為她信了她眼前所看見的零星碎片。
可今生,她仍舊信不了他,他所做的一切,已然將她所有的信任都全數擊潰了,要如何才能信下,已是不能了。
賀凜聞言,只是淡笑一聲,漫不經心道:「長公主殿下言重了,區區一封沒有署名的信,你可是要憑空定本王的罪?」
「憑空?證據確鑿,你還有什麼可狡辯的!」
「證據?何來證據,殿下有證據能證明,這封信為本王所寫嗎?」
晏明月神色驟然僵住,她不敢相信都到了這地步,賀凜竟還在抵死不認,他的底氣來源於什麼,他莫不是當真覺得,自己就會念及夫妻之情,對他網開一面。
晏明月很快斂去了驚疑,沉沉地看著賀凜,他在她的目光下絲毫不顯慌亂,反倒悠然自得,緩緩將那謀逆信攤開來,一字一句看了起來。
他們今夜在此已是僵持了許久,可終是沒能得到一個好的結果,晏明月再次深吸一口氣,眸光漸冷:「和離吧,賀凜。」
清冷的嗓音劃破屋內沉寂的氣氛,好似不帶半分情緒一般,輕描淡寫的像是在問今日吃什麼。
賀凜手上動作一頓,目光仍舊留在那封即使攤開了也皺巴巴的謀逆信上。
這幾個字到底是叫賀凜神色有了變化,他指骨分明的手逐漸收緊了起來,雙唇緊抿成一條線,此刻他應當說些什麼,卻怎麼也開不了口。
晏明月無心再去多瞧賀凜的神色,總歸不是叫她愛看的,她既說出這句話,心中便已然做出了決斷。
她斂目抬起手來,髮髻中還簪著那支白玉髮簪,收到髮簪時有多欣喜,此刻便有多失望,指尖觸及髮簪的一瞬,她還是微微顫了下眼睫。
但很快,她神色一凜,迅速將那髮簪從髮絲中抽出,用力握在手中之時,髮簪上的裝點深深扎入她手心,她卻渾然不覺疼痛,雙手用力一掰,那髮簪便被一分為二,好似將要分離的二人一般。
賀凜瞳孔在髮簪分離的瞬間緊縮起來,他登時站起身來,顫動的眼眸直直盯著那已然不再完整的髮簪。
胸腔似有什麼要衝破而出,在他欲要開口前,晏明月卻伸手將分離的一半髮簪重重朝賀凜扔去:「你若不認,本宮也定會找到證據,夫妻一場,今日就在此結束。」
賀凜下意識接住了那半支髮簪,待他回神時,晏明月已大步邁出了屋外,腳下猶如生風,好似再無半分留戀了。
一直守在門外的下人們見屋子打開了門,頓時一驚,可還來不及說話,晏明月快步略過眾人,頭也不回,屋中徒留賀凜和一地狼藉,那張皺巴巴的信紙飄落在地,被地上的茶水浸濕。
直至上面的字跡,一個個暈開模糊。
*
晏明月走了。
她幾乎沒帶什麼東西,也沒帶幾個人,甚至連讓人前去勸阻的機會都沒留下,天不亮便一路出了東嶺境內。
這事很快在周圍傳開,自上次一事發生後,接連再起此事,眾人對此的猜疑達到了頂峰。
流言四處散開來,甚比前世賀凜在金鑾殿刺殺了葉蕭,但不同的是,各派各有各的說法,猜疑賀凜有造反之意,猜疑晏明月紅杏出牆,猜疑晏朝要變了天。
一個代表著晏朝權勢兵力的象徵,一個代表著晏朝尊貴身份的象徵,在這一刻,分道揚鑣。
只是晏明月的離開並未叫賀凜有所在意,他仍如往常一般做著他每日應做的事,閒暇時甚至也悠然自得坐在院中喝茶,對於外頭傳得沸沸揚揚的謠言,也絲毫不在意。
新春佳節來臨之際,各家各戶張燈結彩,燈火闌珊中,是一家人團聚的喜悅和。
唯有坐落在一片青蒼大樹後的賀府,兩隻紅燈籠掛在府邸門前搖搖欲墜,門前連個對聯也沒有,府邸內便更是冷清一片,若非還有不少下人來回走動著,興許要叫人以為,這是一處無人居住的古宅,否則怎會在春節時,這般沉寂。
府邸主院中,一盞亮著明黃色暖光的金邊花燈掛在門前,它僅是燈盞外身精美,實則並無法發出多麼明亮的光亮來,獨獨一盞在那門前,像是缺少了另一半的相伴,又像是在獨自守候著什麼。
而彼時的晏京。
晏明月總算是風塵僕僕歸了京,正好趕上春節,這便簡單將自己收拾了一番入了宮。
天色已完,待到晏明月入宮時,今夜的宮宴已是結束了許久了,但她仍是沒有放慢腳下的步伐,一路朝著齊悅宮去。
剛入了殿,門前衣著華貴的桂太妃竟親自出了屋中前來迎接,見到晏明月時,便微紅了眼眶,一臉的擔憂,都用不著身側的宮女攙扶,一路小跑著便到了晏明月跟前:「明月,可算回來了,快讓哀家瞧瞧,怎瘦了這般多,真是……」
桂太妃餘下的話咽在了喉頭的哽咽下,側頭捂住了嘴,一副將要落淚的模樣。
但到底是沒能有淚水自她臉頰划過,因為晏明月已先一步哭了起來:「太妃,明月回來了。」
一句話道完,晏明月的淚珠就猶如斷了線的珠子一般一顆顆往下掉,美人落淚我見猶憐,仿佛有天大的委屈壓在了她的身上,強忍了一路,終是在此刻全數崩塌,毫不避諱地將自己的苦楚展露在了桂太妃面前。
桂太妃見狀忙將哭得身子微顫的人兒抱入懷中,如母親般溫柔地撫著她的背,一句句輕聲安撫著:「無事了無事了,回來便好,那些事便莫要再想了。」
可今生,她仍舊信不了他,他所做的一切,已然將她所有的信任都全數擊潰了,要如何才能信下,已是不能了。
賀凜聞言,只是淡笑一聲,漫不經心道:「長公主殿下言重了,區區一封沒有署名的信,你可是要憑空定本王的罪?」
「憑空?證據確鑿,你還有什麼可狡辯的!」
「證據?何來證據,殿下有證據能證明,這封信為本王所寫嗎?」
晏明月神色驟然僵住,她不敢相信都到了這地步,賀凜竟還在抵死不認,他的底氣來源於什麼,他莫不是當真覺得,自己就會念及夫妻之情,對他網開一面。
晏明月很快斂去了驚疑,沉沉地看著賀凜,他在她的目光下絲毫不顯慌亂,反倒悠然自得,緩緩將那謀逆信攤開來,一字一句看了起來。
他們今夜在此已是僵持了許久,可終是沒能得到一個好的結果,晏明月再次深吸一口氣,眸光漸冷:「和離吧,賀凜。」
清冷的嗓音劃破屋內沉寂的氣氛,好似不帶半分情緒一般,輕描淡寫的像是在問今日吃什麼。
賀凜手上動作一頓,目光仍舊留在那封即使攤開了也皺巴巴的謀逆信上。
這幾個字到底是叫賀凜神色有了變化,他指骨分明的手逐漸收緊了起來,雙唇緊抿成一條線,此刻他應當說些什麼,卻怎麼也開不了口。
晏明月無心再去多瞧賀凜的神色,總歸不是叫她愛看的,她既說出這句話,心中便已然做出了決斷。
她斂目抬起手來,髮髻中還簪著那支白玉髮簪,收到髮簪時有多欣喜,此刻便有多失望,指尖觸及髮簪的一瞬,她還是微微顫了下眼睫。
但很快,她神色一凜,迅速將那髮簪從髮絲中抽出,用力握在手中之時,髮簪上的裝點深深扎入她手心,她卻渾然不覺疼痛,雙手用力一掰,那髮簪便被一分為二,好似將要分離的二人一般。
賀凜瞳孔在髮簪分離的瞬間緊縮起來,他登時站起身來,顫動的眼眸直直盯著那已然不再完整的髮簪。
胸腔似有什麼要衝破而出,在他欲要開口前,晏明月卻伸手將分離的一半髮簪重重朝賀凜扔去:「你若不認,本宮也定會找到證據,夫妻一場,今日就在此結束。」
賀凜下意識接住了那半支髮簪,待他回神時,晏明月已大步邁出了屋外,腳下猶如生風,好似再無半分留戀了。
一直守在門外的下人們見屋子打開了門,頓時一驚,可還來不及說話,晏明月快步略過眾人,頭也不回,屋中徒留賀凜和一地狼藉,那張皺巴巴的信紙飄落在地,被地上的茶水浸濕。
直至上面的字跡,一個個暈開模糊。
*
晏明月走了。
她幾乎沒帶什麼東西,也沒帶幾個人,甚至連讓人前去勸阻的機會都沒留下,天不亮便一路出了東嶺境內。
這事很快在周圍傳開,自上次一事發生後,接連再起此事,眾人對此的猜疑達到了頂峰。
流言四處散開來,甚比前世賀凜在金鑾殿刺殺了葉蕭,但不同的是,各派各有各的說法,猜疑賀凜有造反之意,猜疑晏明月紅杏出牆,猜疑晏朝要變了天。
一個代表著晏朝權勢兵力的象徵,一個代表著晏朝尊貴身份的象徵,在這一刻,分道揚鑣。
只是晏明月的離開並未叫賀凜有所在意,他仍如往常一般做著他每日應做的事,閒暇時甚至也悠然自得坐在院中喝茶,對於外頭傳得沸沸揚揚的謠言,也絲毫不在意。
新春佳節來臨之際,各家各戶張燈結彩,燈火闌珊中,是一家人團聚的喜悅和。
唯有坐落在一片青蒼大樹後的賀府,兩隻紅燈籠掛在府邸門前搖搖欲墜,門前連個對聯也沒有,府邸內便更是冷清一片,若非還有不少下人來回走動著,興許要叫人以為,這是一處無人居住的古宅,否則怎會在春節時,這般沉寂。
府邸主院中,一盞亮著明黃色暖光的金邊花燈掛在門前,它僅是燈盞外身精美,實則並無法發出多麼明亮的光亮來,獨獨一盞在那門前,像是缺少了另一半的相伴,又像是在獨自守候著什麼。
而彼時的晏京。
晏明月總算是風塵僕僕歸了京,正好趕上春節,這便簡單將自己收拾了一番入了宮。
天色已完,待到晏明月入宮時,今夜的宮宴已是結束了許久了,但她仍是沒有放慢腳下的步伐,一路朝著齊悅宮去。
剛入了殿,門前衣著華貴的桂太妃竟親自出了屋中前來迎接,見到晏明月時,便微紅了眼眶,一臉的擔憂,都用不著身側的宮女攙扶,一路小跑著便到了晏明月跟前:「明月,可算回來了,快讓哀家瞧瞧,怎瘦了這般多,真是……」
桂太妃餘下的話咽在了喉頭的哽咽下,側頭捂住了嘴,一副將要落淚的模樣。
但到底是沒能有淚水自她臉頰划過,因為晏明月已先一步哭了起來:「太妃,明月回來了。」
一句話道完,晏明月的淚珠就猶如斷了線的珠子一般一顆顆往下掉,美人落淚我見猶憐,仿佛有天大的委屈壓在了她的身上,強忍了一路,終是在此刻全數崩塌,毫不避諱地將自己的苦楚展露在了桂太妃面前。
桂太妃見狀忙將哭得身子微顫的人兒抱入懷中,如母親般溫柔地撫著她的背,一句句輕聲安撫著:「無事了無事了,回來便好,那些事便莫要再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