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此時此刻,隔壁的西尼女皇也遇上她的問題,雖然黎曼先生當時未對西尼進行任何干預,但紡紗機依舊不受控制地在西尼的暗處蔓延了開來,而這造就了一批新興資產階級,從那時起,西尼進入了短暫的非暴力拉鋸戰,和漫長的暴力拉鋸戰。」

  ——《魔法世紀·一世紀雜談》,安德雷·M

  第157章 繼續雜談(注意整章都……

  「烏朗內戰的長度一直是黎曼先生備受詬病的重要原因。」

  「明明有瞬間結束戰鬥的能力,為什麼非要拖這麼久呢?」

  「這個問題或許在大多數人心中出現過,很多人同意黎曼·伊瑟維爾德是一名傑出的魔法師與數學家,但認為他就像絕大部分天才一樣,缺乏對普通人的同情心和對政治的尊重,不然也不會眼睜睜看著烏朗混亂了那麼多年而沒有採取任何行動。」

  「甚至部分人認為伊瑟維爾德先生是典型的精英主義者,因為內戰殃及到斯普林斯學院和海勒·維倫先生等人的時候,他倒是很乾脆地把他們救走並帶回魔法學院裡保護起來了。」

  「不過我覺得這一指控有點不符合現實,如果伊瑟維爾德先生是精英主義者的話,那從一開始他就不該支持懷特為代表的失去農民身份後被迫成為工人的這一群體。」

  「說起懷特軍,很多人認為伊瑟維爾德缺乏基本的政治素養就是因為他最初支持的是懷特軍,而他們的表現實在不如人意。」

  「懷特軍的特點在今天已經被蓋棺定論,他們是一群憑藉著憤怒與衝動起義的失去土地成為工人的原農民,他們比起有目標地作戰,更偏向於無目標地衝鋒與發泄。」

  「懷特軍被批評最多的三個地方, 第一是連帶著仇視知識分子,他們痛恨凌駕於他們頭頂壓迫著他們的貴族,而由於當時學識天然與貴族綁定,於是他們連帶著痛恨擁有知識的人,這一特點在他們攻擊斯普林斯學院時體現到了極致。」

  「第二是對技術革新的盲目痛恨,其實這點倒是可以理解的,雖然我們現在知道,技術是帶來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哪怕技術革新期間會有陣痛,我們也不應該排斥新技術,但對於懷特軍,親歷過第一次技術革新帶來的巨大陣痛的那些人,他們對新技術的痛恨是刻入骨髓的,典型的行為就是在他們占領的地區打砸所有新式工廠,這讓他們後期在經濟上比起蕾娜女王缺乏了穩定來源。」

  「第三點則是,他們生長於封建時代,大多又缺乏學習和思考的本能,所以直接導致了他們缺乏超越時代的視角,他們原本的世界有國王,那他們就只能想到推翻眼下這個國王,然後做下個國王。」

  「很多人覺得黎曼在他們表現出了以上三點特徵後應該是後悔了自己最初的選擇的。」

  「但其實我個人認為,黎曼先生應該從一開始就意識到了他們的這些特徵。」

  「讀到這裡的你或許忍不住發出了一聲哀嘆——又來了,伊瑟維爾德的瘋狂擁躉又在神化他了。」

  「請聽我說完,我是拿的出證明這一觀點的證據的。」

  「懷特軍在新曆九年十二月攻擊了正在老宅度假的佩格·切斯特,彼時佩格·切斯特剛發表完他一生中最重要的那篇論文——《概率模型總結》,現在所有人都知道,這篇論文直接讓他成為了伊瑟維爾德先生最看重的幾位數學家之一,如果,我是說如果,黎曼·伊瑟維爾德一開始就對懷特軍寄予了不切實際的期望,那麼在這次行動後,他絕對會出現要麼是憤怒,要麼是後悔的情緒,但他並沒有,他除了救走佩格·切斯特以外,沒有更多的行動,既沒有對懷特軍進行整合,也沒有親自帶領他們接下來的行動,好像就是單純路過一般,平靜得仿佛只是吃了頓味道不好不壞的午餐。」

  「從這個時間節點可以很明顯地看出,黎曼先生對懷特軍的期望不高。」

  「我更正一下用詞,黎曼先生對懷特軍的期望並不是讓他們創造更好的世界。」

  「因為期望不高這個用詞很容易給人一種感覺,就是我在貶低懷特軍,我不願意給人以這樣的感受,事實上,我認為當前環境下,人們對懷特軍的評價是過低的。」

  「誠然,他們是空有勇氣和武力,但缺乏真正改變世界的頭腦與視野,但他們的勇氣依舊值得最高規格的稱讚。」

  「樂於哲學與政治思辯的擁有知識的普通人,總是晚一步親歷苦難的人意識到苦難存在,而哪怕他們意識到了苦難與不公的存在,也少有擁有勇氣去改變現狀的人,畢竟擁有知識意味著他們起碼擁有食物,而對安全和平穩的渴求是大多數人刻入骨髓的。」

  「很多人喜歡說懷特軍只有勇氣,但我可以明確地說,勇氣這項品質絕不是所有人都擁有的。」

  「……」

  「對黎曼先生存在的第二個廣泛誤解是他只想推行魔法,其他事件都是他推行魔法的附屬產物,持有這種想法的人傾向於認為伊瑟維爾德是個冷血無情的混蛋。」

  「對此我也想為他進行一定的辯護。」

  「如果他僅僅是想推行魔法的話,彼時已經成為了四環魔法師,大陸頂級戰力的他完全可以對大陸進行高壓統治,強行要求所有人都來學魔法,但他沒有,我覺得這很能說明什麼。」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