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康熙氣的吐出了一口血,「他們這是在逼朕立胤禩為太子!」

  一旁的大太監見了連忙連滾帶爬的跑過去,「皇上皇上,快去請太醫啊!」

  只見康熙制止他道,「還死不了。」他抹去唇角的血,跳吧,使勁跳吧,跳的越高才能摔得越狠。

  而胤禩見康熙沒有反應,以為他已經不反對了,便忘乎所以的主動跑到康熙面前,講述了所有的朝臣都支持他的事情,並且表現出了一副替康熙皇帝擔憂和為難的樣子,康熙勃然大怒,對其進行了嚴厲的訓斥,「爾不過一貝勒,何得奏此越分之語,以此試朕乎?爾以貝勒之身,存此越分之想,探視朕躬,妄行陳奏,豈非大奸大邪乎?!」

  這句話算是徹底否定了胤禩繼位的可能。

  不過胤禩和他背後的人卻是不甘心,雖然表面上偃旗息鼓,但是背地裡還是小動作不斷。一直到康熙五十二年斃鷹事件發生後,康熙斥責胤禩不仁不義不忠不孝,並道自此朕與胤禩,父子之恩絕矣。這才算是徹底絕了胤禩奪嫡的路。

  斃鷹事件的經過是胤禩獻上去的海東青竟然奄奄一息了,海東青可不是普通的老鷹,在滿洲人傳統的薩滿教義中,海東青是最高圖騰般的存在,康熙怎麼能不怒,他這幾年本就身子骨每況愈下,胤禩這是對他不滿詛咒他啊!這是咒他去死啊!

  斃鷹事件在歷史上是康熙五十三年才發生的,但是這一世竟然提前了許多,在康熙五十二年時這一事件便已經落幕。

  也是經此一事,胤禩徹底退出了奪嫡的舞台。歷史上的胤禩在自己沒了奪嫡的希望後,轉而支持十四阿哥,但是今世十四阿哥並未與□□十混到一起,反而因著宋冉的緣故與四爺的關係緩和了不少,再加上近幾年他去西北征戰,與烏勒丹在軍營里朝夕相處,他與雍親王府的關係便更好了。

  當然還是不如十三阿哥這般與四爺情同手足,但已是比之前要強多了。

  而在胤禩沒了奪嫡希望後,雍親王府在京中一下子變得熾手可熱起來。

  胤禛不需要再束手束腳的參與奪嫡了,因為他已經不需要再在背後算計鑽營了。

  康熙五十三年正月,胤禛正式被封為太子,同時弘晏也被康熙帶到身邊親自教養,就像之前親自教導烏勒丹一樣。

  弘晏雖然在宮中上書房上學幾年,但是康熙對他的印象並不深刻,只知道他素來聰慧,一點就通,在上書房中學業也是名列前茅。

  而在康熙親自把弘晏帶在身邊教養後,才知道此子竟然聰慧通透至此,不光熟讀詩書史書,而且還會多國語言,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在算數上也是極具天賦,一點就通,農田,水利,建築,船工,海運,外國樂器……只要他問的問題,弘晏都能答出來,一點也不像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郎,康熙捫心自問,就是自己在他這個年齡也不能做到如此出色。

  而且他的騎射與武藝也十分出色,也是這個時候康熙才知道弘晏的力氣一點也不比武威差……

  他當機立斷的叫了胤禛進宮,在與他密談一晚後又對著滿朝文武大臣扔了一個炸彈,皇上在冊封了皇四子為太子後,又冊立了其三子為皇太孫。

  弘晏被冊立為皇太孫一事竟然意想不到的順利,胤禛無嫡子,他又是宋側福晉所出,本就是胤禛一眾兒子中身份最尊貴的一個,且又是他的長子,立他為皇太孫名正言順。

  烏拉那拉家族早已站隊宋冉,還有武氏一族,李氏一族雖然心有不甘,但是李側福晉所出的四子弘昀已於幾年前夭折,膝下的弘時又太小,且看著也不是個聰慧的,他們也只能歇了這個心思。

  其餘的耿氏蘇氏等人雖膝下有子,但她們家族不顯,並無可爭之力,且她們本也沒敢肖想那個位置,能得現下的好日子,已是很滿足了。

  是以雖然還是有些人反對,但拿出的理由不過是太過倉促草率等等,康熙卻是不慣著他們,直接把弘晏的才能一一擺到明面上,滿朝文武們這才知道他們這位皇太子是如此優秀,這是真正的天賦異稟,天之驕子啊!

  在弘晏被封為皇太孫後,雍親王府的眾人,哦不,太子府的眾人卻愈發低調了起來,這個時候不出錯才是最重要的,等到改朝換代後,一朝天子一朝臣,那時候才是屬於他們的時代。

  宋冉更是縮在自己的小院裡深居淺出,府里的眾人都縮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眼含期望,靜待花開。

  康熙五十三年底,宮中傳出陣陣鐘聲,宋冉心裡一驚,而後細細的數著,她臉色漸漸變得蒼白起來,這是,皇帝駕崩了。

  在四爺被封為皇太子並站穩腳跟後,康熙就不再隱瞞他的病情了,也是這個時候人們才知道,這位千古帝王竟然沒兩年可活了。

  是以現下聽到喪鐘的聲音,宋冉並不是很驚訝慌亂。這輩子本就與史書上不同了,康熙提前駕崩,雍正提前登基,也不知會在史書上留下什麼筆畫。

  「快,趕緊把一應物件全部換成素色的,鮮亮的東西全都藏起來,這個時候可千萬不能出了岔子。然後再開了庫房,底下伺候的人一一來領素服,針線房一時可能做不過來,誰會針線的可以自己先做,不會針線的便讓會針線的搭把手……」

  「再去前院給弘晨弘旭通知一聲……還有烏勒丹,和卓與烏那希處……準備一些護膝什麼的送過去,再備上一份帶著,在宮裡遇到弘晏時給他……」

章節目錄